照片虚化方法和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947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照片虚化方法和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片虚化方法和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今,移动终端一般在一侧只具有一个摄像头,从而在拍摄照片时,无法获取照片内的深度信息,因此,在对照片进行虚化时,一般采用色彩分析,分割主体和其他区域,将其他区域的所有物体作相同的模糊处理。

这种虚化方式因无法获取深度信息,导致照片内各个位置的人物或景象的虚化程度一样,与人眼所观察到的实际景象相差甚远,因此,在照片被虚化后,照片的内容会显得虚假,例如所拍摄照片内最前面的是人,其次是树,最后是大楼,在对这张照片进行虚化时,为了凸显人,树和大楼的虚化程度可能是一样的,这与人眼所观察到的应是树的虚化程度小于大楼的虚化程度,因此显得虚假,不够自然,甚至可能会将所要凸显的内容的部分边缘虚化,影响照片的美观。

所以需要提供一种照片虚化方法,使照片的虚化更为简单快捷,并且更为自然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照片的虚化效果僵硬虚假,与实际差距较大,提供一种照片虚化方法,使照片的虚化更为自然美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片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一张具有深度信息的照片;在所述照片上设置中心区域,获取所述中心区域的深度信息;对与所述中心区域具有不同深度信息的其他位置进行虚化,形成虚化后的照片。

可选的,所述照片通过移动终端所拍摄,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侧具有至少两个摄像头。

可选的,还包括:调节所述中心区域的大小。

可选的,与中心区域的深度差距越大,虚化程度越高。

可选的,还包括:调整照片整体的虚化程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一张具有深度信息的照片;设置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相连,用于在所述照片上设置中心区域,获取所述中心区域的深度信息;虚化模块,与所述设置模块相连,用于对与所述中心区域具有不同深度信息的其他位置进行虚化,形成虚化后的照片。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侧具有至少两个摄像头。

可选的,还包括:调节模块,与所述设置模块相连,用于调节所述中心区域的大小。

可选的,与中心区域的深度差距越大,虚化程度越高。

可选的,还包括:调整模块,与所述虚化模块相连,用于调整照片整体的虚化程度。

本发明的照片虚化方法,在已成像的照片上,根据照片所具有的深度信息和所设置的中心区域,虚化与中心区域深度不同的区域,并且与中心区域的距离越大,物体越模糊,更为完整的凸显所要保留原样的区域。这种照片虚化方法能够任意设置所述照片的焦点位置,使照片呈现不同的模糊和凸显的对比显示效果,并且使虚化后的照片更接近人眼的观察效果,显得更为自然美观。

进一步的,还可以对中心区域的大小和照片整体的虚化程度进行调节,使照片的虚化效果更贴近用户的期望。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通过获取模块、设置模块、虚化模块、调节模块、以及调整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在已成像,并且具有深度信息的照片上设置中心区域,并将与中心区域的深度信息不一致的其他位置虚化,与中心区域的深度差距和虚化程度为正比,深度差距越大,虚化程度越高,即虚化部分的显示越模糊。除此之外,还能够在所成像的照片上任意设置焦点位置,使所述照片能够根据焦点的不同呈现不一样的虚化效果,并且能够对中心区域的大小和照片的整体虚化程度进行调节,使虚化的照片更为自然美观,并符合用户的视觉要求,提升了移动终端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照片虚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照片虚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照片虚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照片虚化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照片虚化方法的流程图。

所述照片虚化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S101:获取一张具有深度信息的照片。获取一张具有深度信息的照片,获取照片的方式包括:获取移动终端中已存储的照片,从移动终端的本地存储器或者外接存储器中获取;从服务器中获取,下载到移动终端中;通过移动终端拍摄,缓存在移动终端中,并且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侧至少具有两个摄像头;以及通过通讯应用程序的传递获取等方式。

以多个摄像头拍摄同一景象,所成像之间具有一定的视差,所拍摄的照片才能具有深度信息。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移动终端拍摄获取所述具有深度信息的照片,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摄像头为标准摄像头,其像素较高,用于拍摄照片时景物的成像,位于同一侧的其他摄像头可以是广角摄像头、黑白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等,对其像素不作要求,用于与标准摄像头相互配合,记录景物的位置信息,将所有摄像头所获取的景物的位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获取所拍摄照片的深度信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例如以长焦摄像头作为取景成像的摄像头等方式。

步骤S102:在所述照片上设置中心区域,获取所述中心区域的深度信息。在所述照片上点击所要凸显的物体或人像,设置为中心区域,该区域不会被虚化。所述中心区域即为所述照片的焦点处,中心区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设置在照片的任意位置,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一张照片进行不同的处理,获取多张照片,而不需要拍摄多次,这方便了用户的操作。而现有技术中,在拍摄照片时,只能指定某一处作为照片的焦点相比,拍摄完成之后无法在进行修改。

然后获取所述中心区域在照片内的深度信息,所述深度信息是移动终端在拍摄照片时,与移动终端的摄像头焦点所在的平面垂直的那条直线上,物体的先后距离,与人眼立体成像原理相关,用于判断为物体的远近距离,为虚化提供数据支持。

当中心区域为一个点时,深度信息即为点所在的物体的深度信息;当中心区域中包含多个物体,且各个物体的深度信息不同,或者中心区域为一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部分区域,且包含不同的深度信息,所述深度信息为一个范围值,最小值为与焦点深度差别最小的点的深度信息,最大值为与焦点深度差别最大的点的深度信息。

步骤S103:对与所述中心区域具有不同深度信息的其他位置进行虚化,形成虚化后的照片。根据照片内不同区域物体的深度信息进行虚化,所述中心区域保持原有清晰度,对比中心区域的深度大的区域进行虚化,并且以深度越大,即距离焦点越远的区域,虚化程度越高的规则进行虚化,形成虚化后的照片。根据深度信息进行虚化的照片,其虚化的效果更为接近人眼所观察到的效果,虚化程度层层递进,使得虚化后的照片更为自然。其中,根据人眼成像的规律,该虚化方法仅对深度大于中心区域的背景部分进行虚化,而不对深度小于中心区域的前景部分进行虚化,使照片的虚化更为自然。

请参考图2,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照片虚化方法的流程图。

在以上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照片虚化方法中,在步骤S102之后还包括:

步骤S201:调节所述中心区域的大小。根据用户的操作,对中心区域的大小进行调节,位于中心区域的物体都是用户所需要清晰显示的区域,当用户需要更多的物体为清晰显示的状态时,用户可以调节中心区域的位置,使更多的物体位于中心区域,或者将中心区域的面积调小,使照片的虚化更符合用户的要求。

请参考图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照片虚化方法的流程图。

在以上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照片虚化方法的步骤还包括:

步骤S301:调整照片的整体虚化程度。根据用户的操作,弹出调整照片的整体虚化程度的调整条,其中,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移动终端根据对称轴划分为左右两边,当用户点击移动终端的左侧时,在移动终端的左侧弹出调整条;当用户点击移动终端的右侧时,在移动终端的右侧弹出调整条,这样能够方便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避免因移动终端屏幕过大,单手难以操作的情况,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显示方式。

根据用户对调整条的调整,对照片整体进行相应的虚化,当用户调低虚化程度时,被虚化的部分整体虚化程度降低,即清晰度加深;当用户调高虚化程度时,被虚化的部分整体虚化程度升高,即模糊度加深,虚化部分的调整程度一样,即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相同的虚化度或降低相同的虚化度。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进行步骤S201:调节所述中心区域的大小。

本发明的照片虚化方法,在已成像的照片上,根据照片所具有的深度信息和所设置的中心区域,虚化与中心区域深度不同的区域,并且与中心区域的深度距离越大,物体越模糊,更为完整的凸显所要保留原样的区域,并且使虚化后的照片更接近人眼的观察效果,显得更为自然美观。这种照片虚化方法能够任意设置已成像的照片的焦点位置,通过焦点位置变化,使同一张照片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效果。

进一步的,还可以对中心区域的大小和照片整体的虚化程度进行调节,使照片的虚化效果更贴近用户的期望。

请参考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一张具有深度信息的照片;设置模块402,与所述获取模块401相连,用于在所述照片上设置中心区域,获取所述中心区域的深度信息;虚化模块403,与所述设置模块402相连,用于对与所述中心区域具有不同深度信息的其他位置进行虚化,形成虚化后的照片。

所述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一张具有深度信息的照片,可以从移动终端的本地存储器或者外接存储器中获取,该照片应由移动终端所拍摄,并且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侧至少具有两个摄像头,所拍摄的照片才能具有深度信息。

所述设置模块402,与所述获取模块相连,用于在所述照片上点击所要凸显的物体或人像,设置为中心区域,该区域不会被虚化,然后获取所述中心区域在照片内的深度信息,所述深度信息是移动终端在拍摄照片时,与移动终端的摄像头焦点所在的平面垂直的那条直线上,物体的先后距离,与人眼立体成像原理相关,用于判断为物体的远近距离,为虚化提供数据支持。

所述虚化模块403,与所述设置模块402相连,用于根据照片内不同区域物体的深度信息进行虚化,所述中心区域保持原有清晰度,对比中心区域的深度大的区域进行虚化,并且以深度越大,即距离焦点越远的区域,虚化程度越高的规则进行虚化,形成虚化后的照片。根据深度信息进行虚化的照片,其虚化的效果更为接近人眼所观察到的效果,虚化程度层层递进,使得虚化后的照片更为自然。

请参考图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调节模块501,与所述设置模块402和虚化模块403相连,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对中心区域的大小进行调节,位于中心区域的物体都是用户所需要清晰显示的区域,当用户需要更多的物体为清晰显示的状态时,用户可以调节中心区域的大小,使更多的物体位于中心区域,或者将中心区域的面积调小,使照片的虚化更符合用户的要求。

请参考图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调整模块601,与所述虚化模块403和调节模块501相连,用于根据用户对调整条的调整,对照片整体进行相应的虚化,当用户调低虚化程度时,被虚化的部分整体虚化程度降低,即清晰度加深;当用户调高虚化程度时,被虚化的部分整体虚化程度升高,即模糊度加深,虚化部分的调整程度一样,即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相同的虚化度或降低相同的虚化度。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通过获取模块、设置模块、虚化模块、调节模块、以及调整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在已成像的,并且具有深度信息的照片上的任意位置设置中心区域,并将与中心区域的深度信息不一致的其他位置虚化,与中心区域的深度差距和虚化程度为正比,深度差距越大,虚化程度越高,即虚化部分的显示越模糊。除此之外,还能够在所成像的照片上任意设置焦点位置,使所述照片能够根据焦点的不同呈现不一样的虚化效果,并且能够对中心区域的大小和照片的整体虚化程度进行调节,使虚化的照片更为自然美观,并符合用户的视觉要求,提升了移动终端的智能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