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063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信息获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企业级AP获取用户终端信息的方式是:用户终端需要接入企业级AP(无线接入点),在企业级AP收到用户终端接入信息后,从接入的用户终端上提取用户终端的终端信息(例如:操作系统、MAC、IP等信息);再将终端信息上报给无线控制器AC。

然而,这种获取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只有在用户终端主动接入企业级AP后,企业级AP才能获取用户终端的基本终端信息,从而导致不能及时获取用户终端的基本终端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在无线接入点AP上定义嗅探参数节点,所述嗅探参数节点包括嗅探开关、上报周期、扫描周期;S10、所述无线接入点AP根据其所述嗅探参数节点得到的嗅探参数值,对处于开机状态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S20、所述无线接入点AP在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扫描时,得到无线扫描数据包后;从所述无线扫描数据包中提取用户终端信息;S30、所述无线接入点AP根据提取到的用户终端信息,上传所述用户终端信息。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S21、当所述无线接入点AP提取到所述用户终端信息时,将所述用户终端信息加密生成终端信息加密文件;

所述步骤S30进一步包括:S31、判断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是否到达上传时间,所述上传时间等于上传初始时刻至少一次加上所述上报周期;S32、当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到达上传周期内时,则所述无线接入点AP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至FTP服务器;S33、当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未到达上传周期内时,则在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保存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后,跳转至步骤S31。

进一步,所述步骤S30进一步还包括:S34、判断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成功后,则执行步骤S35;否则,执行步骤S37;S35、在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删除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S37、所述无线接入点AP再次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至所述FTP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步骤S30进一步还包括:S36、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失败后,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的上传次数是否超过预设上传次数;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的上传次数超过预设上传次数时,则执行步骤S35;否则,执行步骤S37。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S40、所述FTP服务器接收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后,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解密成终端信息文件;S41、所述FTP服务器将所述终端信息文件按照预设路径上传至目标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S02、在无线控制器AC上添加所述嗅探参数节点;S03、所述无线控制器AC将嗅探参数节点值下发给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的嗅探参数节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获取用户终端信息的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点AP,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AP包括:节点定义模块,用于在无线接入点AP上定义嗅探参数节点,所述嗅探参数节点包括嗅探开关、上报周期、扫描周期;数据扫描模块,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AP根据其所述嗅探参数节点得到的嗅探参数值,对处于开机状态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AP在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扫描时,得到无线扫描数据包后;从所述无线扫描数据包中提取用户终端信息;信息上传模块,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AP根据提取到的用户终端信息,上传所述用户终端信息。

进一步,所述无线接入点AP还包括:文件加密模块,用于当所述无线接入点AP提取到所述用户终端信息时,将所述用户终端信息加密生成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是否到达上传时间,所述上传时间等于上传初始时刻至少一次加上所述上报周期;所述文件上传模块,用于当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到达上传周期内时,则所述无线接入点AP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至FTP服务器;文件保存模块,用于当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未到达上传周期内时,则在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保存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

进一步,所述无线接入点AP还包括: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是否上传成功;文件删除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成功后,则在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删除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所述文件上传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失败后,则所述无线接入点AP再次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至所述FTP服务器。

进一步,还包括FTP服务器和无线控制器AC:所述FTP服务器包括:文件接收模块和文件解密模块,所述FTP服务器中文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后,所述文件解密模块用于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解密成终端信息文件;文件上传子模块,英语将所述终端信息文件按照预设路径上传至目标服务器;

所述无线控制器AC包括:节点添加模块,用于在无线控制器AC上添加所述嗅探参数节点;节点值下发模块,用于所述无线控制器AC将嗅探参数节点值下发给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的嗅探参数节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在无线接入点AP上定义嗅探参数节点,在嗅探参数节点得到嗅探参数值后,即可对处于开机状态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获取无线扫描数据包,再从无线扫描数据包中提取用户终端信息;无需在用户终端连入无线接入点AP后,无线接入点才能从用户终端上获取用户终端信息,及时有效地获取用户终端信息。

2)本发明中在无线接入点AP上提取到用户终端信息时,将其加密生成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后进行上传;从而确保用户终端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无线接入点AP并非在生成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后立即上传,而是根据上传周期,在当前运行时间到达上传时间时,无线接入点AP才会上传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否则,在无线接入点AP上保存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从而有序地完成终端信息加密文件的上传步骤。

3)本发明中在无线接入点AP上传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后,判断终端信息加密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当上传成功后,删除无线接入点AP上的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从而释放无线接入点AP上的内存;当上传失败后,无线接入点AP再次上传终端信息加密文件。

4)本发明中在无线接入点AP上传次数超过预设上传次数后,无线接入点AP不再上传,并删除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不仅以确保下一个终端信息加密文件能够顺利上传,还释放出无线接入点AP上的内存。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再一种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的一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的另一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获取用户终端信息的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又一种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无线接入点AP与无线控制器AC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无线接入点AP,11、节点定义模块,12、数据扫描模块,13、信息提取模块,14、文件加密模块,15、判断模块,16、文件上传模块,17、文件保存模块,18、文件删除模块;

20、无线控制器AC,21、节点添加模块,22、节点值下发模块;

30、FTP服务器,31、文件接收模块,32、文件解密模块,33、文件上传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在无线接入点AP上定义嗅探参数节点,所述嗅探参数节点包括嗅探开关、上报周期、扫描周期;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S02、在无线控制器AC上添加所述嗅探参数节点;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S03、在所述无线控制器AC与所述无线接入点AP之间通信连接成功后,在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电时,所述无线控制器AC将嗅探参数节点值下发给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的嗅探参数节点;其嗅探参数节点值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的。

S10、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所述嗅探参数节点根据得到的嗅探参数值,所述嗅探参数值包括赋予嗅探开关的嗅探开关值、赋予上报周期的上报周期值以及赋予扫描周期的扫描周期值;所述无线接入点AP根据扫描周期值对处于开机状态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

S20、所述无线接入点AP在扫描所述用户终端时,得到无线扫描数据包后;从所述无线扫描数据包中提取用户终端信息,所述用户终端信息包括操作系统、MAC、IP等终端信息;

S30、所述无线接入点AP将提取到的用户终端信息上传至FTP服务器,或者通过FTP服务器上传至目标服务器。

具体的,首先在无线接入点AP上定义嗅探参数节点,即对嗅探开关、上报周期、扫描周期进行定义;可以是无线控制器AC或胖AP对无线接入点AP上嗅探参数节点赋予嗅探参数值,即对嗅探开关赋予嗅探开关值、对上报周期赋予上报周期值以及对扫描周期赋予扫描周期值。在用户在终端没有连接到无线接入点AP上的情况下,无线接入点AP上嗅探参数节点根据得到的嗅探参数值,无线接入节点AP对处于开机状态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并得到无线扫描数据包;从无线扫描数据包中提取用户终端信息,并上传至目标服务器;从而及时获取用户终端信息。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在无线接入点AP上定义嗅探参数节点,所述嗅探参数节点包括嗅探开关、上报周期、扫描周期;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S02、在无线控制器AC上添加所述嗅探参数节点;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S03、在所述无线控制器AC与所述无线接入点AP之间通信连接成功后,在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电时,所述无线控制器AC将嗅探参数节点值下发给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的嗅探参数节点;其嗅探参数节点值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的。

S10、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所述嗅探参数节点根据得到的嗅探参数值,所述嗅探参数值包括赋予嗅探开关的嗅探开关值、赋予上报周期的上报周期值以及赋予扫描周期的扫描周期值;所述无线接入点AP根据扫描周期值对处于开机状态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

S20、所述无线接入点AP在扫描所述用户终端时,得到无线扫描数据包后;从所述无线扫描数据包中提取用户终端信息,所述用户终端信息包括操作系统、MAC、IP等终端信息;

S21、当所述无线接入点AP提取到所述用户终端信息时,将所述用户终端信息加密生成终端信息加密文件。

S31、判断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是否到达上传时间,所述上传时间等于上传初始时刻至少一次加上所述上报周期;

S32、当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到达上传周期内时,则所述无线接入点AP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至FTP服务器;

S33、当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未到达上传周期内时,则无线接入点AP保存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后,跳转至步骤S31。

具体的,为了确保用户终端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将提取到的用户终端信息加密生成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后,上传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并且,无线接入点AP并非随时上传终端信息加密文件,或者并非在每个终端信息加密文件生成后立即上传;而是在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到达上传时间后,才会对终端信息加密文件进行上传;否则,会临时将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存储在无线接入点AP上;不仅可以确保终端信息加密文件按时有序地进行上传,还使得终端信息加密文件每隔一个上报周期,集中上传一次终端信息加密文件,避免无线接入点因随时上传终端信息加密文件,而影响其他执行步骤。

如图2、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一种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在无线接入点AP上定义嗅探参数节点,所述嗅探参数节点包括嗅探开关、上报周期、扫描周期;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S02、在无线控制器AC上添加所述嗅探参数节点;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S03、在所述无线控制器AC与所述无线接入点AP之间通信连接成功后,在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电时,所述无线控制器AC将嗅探参数节点值下发给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的嗅探参数节点;其嗅探参数节点值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的。

S10、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所述嗅探参数节点根据得到的嗅探参数值,所述嗅探参数值包括赋予嗅探开关的嗅探开关值、赋予上报周期的上报周期值以及赋予扫描周期的扫描周期值;所述无线接入点AP根据扫描周期值对处于开机状态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

S20、所述无线接入点AP在扫描所述用户终端时,得到无线扫描数据包后;从所述无线扫描数据包中提取用户终端信息,所述用户终端信息包括操作系统、MAC、IP等终端信息;

S21、当所述无线接入点AP提取到所述用户终端信息时,将所述用户终端信息加密生成终端信息加密文件。

S31、判断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是否到达上传时间,所述上传时间等于上传初始时刻至少一次加上所述上报周期;

S32、当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到达上传周期内时,则所述无线接入点AP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至FTP服务器;

S33、当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未到达上传周期内时,则无线接入点AP保存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后,跳转至步骤S31。

S34、判断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是否上传成功;

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成功后,则执行步骤S35;否则,执行步骤S36或S37;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失败后,当存在步骤S36时,需要判断终端信息加密文件的上传次数时,则执行步骤S36;否则,执行步骤S37;

S35、在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删除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

S36、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失败后,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的上传次数是否超过预设上传次数;

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的上传次数超过预设上传次数时,则执行步骤S35;否则,执行步骤S37。

S37、所述无线接入点AP再次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至FTP服务器。

具体的,在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成功后,会及时删除无线接入点AP上的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从而释放无线接入点AP上的内存,防止无线接入点AP上的其他步骤执行因内存减少而发生执行动作缓慢或者死机等状态。在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失败后,会让无线接入点AP再次进行上传,尽可能地在上传失败后,再次尝试上传,增大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成功的可能性,以提高用户终端信息的完整性。在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次数超过预设上传次数后,为了不影响下一终端信息加密文件的上传,不再尝试再次终端信息加密文件;进而为了保证无线接入点AP有足够的内存,删除上传不成功的终端信息加密文件。

如图2、图3、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一种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在无线接入点AP上定义嗅探参数节点,所述嗅探参数节点包括嗅探开关、上报周期、扫描周期;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S02、在无线控制器AC上添加所述嗅探参数节点;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S03、在所述无线控制器AC与所述无线接入点AP之间通信连接成功后,在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电时,所述无线控制器AC将嗅探参数节点值下发给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的嗅探参数节点;其嗅探参数节点值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的。

S10、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所述嗅探参数节点根据得到的嗅探参数值,所述嗅探参数值包括赋予嗅探开关的嗅探开关值、赋予上报周期的上报周期值以及赋予扫描周期的扫描周期值;所述无线接入点AP根据扫描周期值对处于开机状态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

S20、所述无线接入点AP在扫描所述用户终端时,得到无线扫描数据包后;从所述无线扫描数据包中提取用户终端信息,所述用户终端信息包括操作系统、MAC、IP等终端信息;

S21、当所述无线接入点AP提取到所述用户终端信息时,将所述用户终端信息加密生成终端信息加密文件。

S31、判断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是否到达上传时间,所述上传时间等于上传初始时刻至少一次加上所述上报周期;

S32、当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到达上传周期内时,则所述无线接入点AP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至FTP服务器;

S33、当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未到达上传周期内时,则无线接入点AP保存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后,跳转至步骤S31。

S34、判断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是否上传成功;

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成功后,则执行步骤S35;否则,执行步骤S36或S37;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失败后,当存在步骤S36时,需要判断终端信息加密文件的上传次数时,则执行步骤S36;否则,执行步骤S37;

S35、在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删除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

S36、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失败后,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的上传次数是否超过预设上传次数;

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的上传次数超过预设上传次数时,则执行步骤S35;否则,执行步骤S37。

S37、所述无线接入点AP再次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至FTP服务器。

S40、所述FTP服务器接收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后,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解密成终端信息文件;

S41、所述FTP服务器将所述终端信息文件按照预设路径上传至所述目标服务器。

具体的,本方法中是利用FTP协议上传文件,因此,无线接入点AP将文件上传至FTP服务器;在FTP服务器接收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后,将终端信息加密文件解密成终端信息文件,并按照预设路径将终端信息文件上传至目标服务器,在目标服务器上对终端信息文件分析。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获取用户终端信息的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点AP 10、无线控制器AC 20和FTP服务器30:

所述无线接入点AP包括节点定义模块11,用于在无线接入点AP上定义嗅探参数节点,所述嗅探参数节点包括嗅探开关、上报周期、扫描周期;

优选的,所述无线控制器AC 20还包括节点添加模块21,用于在无线控制器AC上添加所述嗅探参数节点;

优选的,所述无线控制器AC 20还包括节点值下发模块22,在所述无线控制器AC与所述无线接入点AP之间通信连接成功后,在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电时,所述无线控制器AC中节点值下发模块22用于将嗅探参数节点值下发给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的嗅探参数节点;其嗅探参数节点值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的。

所述无线接入点AP 10还包括数据扫描模块12,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所述嗅探参数节点根据得到的嗅探参数值,所述嗅探参数值包括赋予嗅探开关的嗅探开关值、赋予上报周期的上报周期值以及赋予扫描周期的扫描周期值;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中数据扫描模块12用于根据扫描周期值对处于开机状态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

所述无线接入点AP 10还包括信息提取模块13,所述无线接入点AP在扫描所述用户终端时,得到无线扫描数据包后;所述信息提取模块13用于从所述无线扫描数据包中提取用户终端信息,所述用户终端信息包括操作系统、MAC、IP等终端信息;

优选的,所述无线接入点AP 10还包括文件加密模块14,用于当所述无线接入点AP提取到所述用户终端信息时,将所述用户终端信息加密生成终端信息加密文件。

优选的,所述无线接入点AP 10还包括判断模块15,用于判断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是否到达上传时间,所述上传时间等于上传初始时刻至少一次加上所述上报周期;

所述无线接入点AP 10还包括文件上传模块16,当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到达上传周期内时,则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中文件上传模块16用于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至FTP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无线接入点AP 10还包括文件保存模块17,当无线接入点AP上的当前运行时间未到达上传周期内时,则无线接入点AP中文件保存模块17用于保存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

优选的,所述判断模块15,还用于判断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是否上传成功;

优选的,所述无线接入点AP 10还包括文件删除模块18,用于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成功后,或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的上传次数超过预设上传次数时,在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上删除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

优选的,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失败后,则所述判断模块15还用于进一步判断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的上传次数是否超过预设上传次数;

优选的,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失败后,或当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的上传次数未超过预设上传次数时,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中文件上传模块16还用于再次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上传至FTP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FTP服务器30包括文件接收模块31和文件解密模块32,所述FTP服务器中文件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后,所述文件解密模块32用于将所述终端信息加密文件解密成终端信息文件;

优选的,所述FTP服务器30包括文件上传子模块32,所述FTP服务器中文件上传子模块32将所述终端信息文件按照预设路径上传至所述目标服务器。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又又一个实施例,一种用户终端信息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TCP协议,TR069规范来实现,最终文件以ftp方式传输到文件服务器;

AP定义嗅探参数节点,包括:嗅探开关,上报周期,扫描周期;

将定义的参数节点告知AC,AC侧加入该参数配置;

AP上电,下发嗅探参数至AP;AP上电后,与AP与AC通信过程如下,如图7所示:

AP与AC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AC下发嗅探参数值至AP,AP依据配置结果使用ftp协议上报嗅探扫描文件至ftp服务器。

AP依据嗅探参数设置,对周围待机终端进行扫描;

依据扫描情况,从无线包中提取终端信息;

将提取的终端信息进行加密,并上传至ftp服务器;

判断AP运行时间是否在上传周期内;

当AP运行时间在上传周期内时,则利用FTP协议将文件上传至FTP服务器;

当AP运行时间不在上传周期内时,则保留本次加密文件;

判断文件是否上传成功;

当文件上传成功后,5秒钟后删除本次生成的加密文件;

当文件上传失败后,重新上传;

判断文件上传次数是否超过上传次数;

当未超过上传次数时,则重新上传;

当超过上传次数时,则5秒钟后删除本次生成的加密文件;

解密工具依据解密规则对AP上报的加密文件进行解密处理,解密后的文件传至要求路径;从而直观获取终端用户信息,系统分析。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同一层内[1]另一个重要的传输协议。在因特网协议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中,TCP层是位于IP层之上,应用层之下的中间层。不同主机的应用层之间经常需要可靠的、像管道一样的连接,但是IP层不提供这样的流机制,而是提供不可靠的包交换。

FTP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英文简称,而中文简称为“文传协议”。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FTP应用程序,而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遵守同一种协议以传输文件。在FTP的使用当中,用户经常遇到两个概念:"下载"(Download)和"上传"(Upload)。"下载"文件就是从远程主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上传"文件就是将文件从自己的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主机上。用Internet语言来说,用户可通过客户机程序向(从)远程主机上传(下载)文件。

本方法无需用户终端接入AP的情况下,即可获取用户基础终端信息,并对终端信息进行加密,提高终端信息的安全性。解密工具依据解密规则对加密文件进行解密,并提取数据,以供大数据分析。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