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模式的方向变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983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与视频相关的基于预测模式的方向变换的帧内编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编码和解码,在编码端,首先对残差数据进行收集,对其根据预测模式训练,得到KLT集合;在编码时,通过RDO在KLT和DCT中选取对于当前编码单元更好的变换方法,同时将KLT集合传输到解码端;在解码端,首先对传输到解码端的字典进行解码,再进行整个视频的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视频相关的基于预测模式的方向变换的帧内编解码方法,所述编码包括以下步骤:

(1)残差数据的收集:通过HEVC压缩得到需要训练的残差集,其根据块大小、预测模式进行分类,得到每一类的残差数据集;

(2)变换的生成:在全I帧编码时,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分别得到不同块大小的每一种模式的KLT,从而形成KLT集合;形成的浮点数非分离KLT将其使用尺度为210进行放大变为整型KLT,而浮点数分离KLT使用尺度为25进行放大变为整型KLT,作为需要传输的变换;

(3)变换的使用:在RDO对KLT集和DCT进行比较时,根据当前模式选取的扫描方法对其进行排序,使扫描时先扫到统计意义上能量更加集中的系数,进而对其量化,得到需要传输的码流;对其量化过的码流进行反量化,反量化之后的数据,根据排序方法,使其符合扫描的顺序,进而反变换,得到重建的图像;

(4)变换的传输:传输KLT时,将KLT写入到二进制码流,从而对此二进制码流使用行程编码进行压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视频相关的基于预测模式的方向变换的帧内编解码方法,所述解码包括以下步骤:

(5)解码得到整型KLT集合:读取二进制码流,将其转化为整型KLT集合;

(6)根据解码出来的标识位,来选取DCT或者KLT集合中的对应此块大小以及模式的KLT,对于选取KLT的已反量化的残差的系数,根据扫描方式对其进行排序,从而对此得到的量化之后的残差块进行反变换重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视频相关的基于预测模式的方向变换的帧内编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大小为32×32的残差块采用分离KLT的同时对其他大小的残差块采用非分离KLT,并对大小为16×16的残差块所对应的256×256的变换采用了降维技术,从而在传输KLT集合中使用的码流更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与视频相关的基于预测模式的方向变换的帧内编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编写一个标识位来区别选中的变换,0代表DCT,1代表KLT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与视频相关的基于预测模式的方向变换的帧内编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使用WINRAR进行压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