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登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0753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授权登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授权登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授权登录,是指授权用户直接使用一个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的登录身份,登录另一个应用的快捷登录模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在浏览某个应用时,如果需要使用其它已经登录成功的应用的登录身份,针对当前应用进行授权登录,通常要求用户在该应用的登录页面中执行多次操作才能完成登录,因此交互较复杂不够简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出一种授权登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针对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的缩放操作,缩小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

在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缩小后产生的空白区域展示至少一个用户已登录的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与所述第二应用预先建立了关联关系;

响应于将所述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从所述空白区域拖动至缩小后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的操作,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传递至所述第一应用,以由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应用的服务端提交至所述第二应用的服务端进行登录授权验证;

响应于所述第二应用的服务端通过所述第一应用的服务端返回的针对所述登录授权信息验证通过的通知消息,授权登录所述第一应用。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授权登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缩放模块,响应于针对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的缩放操作,缩小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

展示模块,在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缩小后产生的空白区域展示至少一个用户已登录的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与所述第二应用预先建立了关联关系;

传递模块,响应于将所述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从所述空白区域拖动至缩小后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的操作,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传递至所述第一应用,以由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应用的服务端提交至所述第二应用的服务端进行登录授权验证;

登录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二应用的服务端通过所述第一应用的服务端返回的针对所述登录授权信息验证通过的通知消息,授权登录所述第一应用。

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能够快捷的完成授权登录的交互方式;用户可以针对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执行预设的缩放操作,触发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缩小该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在该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缩小后产生的空白区域展示至少一个与第一应用建立了关联关系且用户已登录的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然后由用户将该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拖动至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来触发终端设备将该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传递至第一应用,并由第一应用将该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通过第一应用的服务端提交至第二应用的服务端进行登录授权验证,当验证通过后用户可以使用第一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登录该第二应用,从而实现了用户可以通过简易快捷的交互操作,快速的完成授权登录,降低了在执行授权登录时的操作复杂度,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示出的相关技术中执行授权登录的交互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授权登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缩小用户界面的交互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在缩小后的用户界面的空白区域展示关联应用图标信息的交互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授权登录的交互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在授权登录的场景下应用间传递目标对象的交互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授权登录装置的逻辑框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承载所述授权登录装置的终端设备所涉及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在使用第三方的已经登录成功的应用的登录身份,针对当前浏览的应用进行授权登录时,通常要求用户在该应用的登录页面中执行多次操作才能完成登录,因此交互较复杂不够简便。

例如,请参见图1,以上述应用为移动端的APP应用为例,通常可以在当前的APP1的登录界面中设置对应于多个第三方APP的登录入口;用户在需要使用已成功登录的第三方的APP2的登录身份登录APP1时,可以触发对应于APP2的登录入口,跳转至APP2的登录授权页面,并在该登录授权页面中进一步进行交互操作,对本次授权登陆的操作进行确认后,APP1才能够向APP2对应的服务端发起授权登录验证,完成使用APP2的登录身份登录APP1的授权登录。

可见,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如果需要使用第三方应用的登录身份,授权登陆当前浏览的应用,至少要执行授权登录的触发,以及在页面跳转后的授权登录的确认两次操作,才能够完成授权登录操作,因此交互较复杂不够简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快捷的完成授权登录的交互方式;用户可以针对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执行预设的缩放操作,触发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缩小该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在该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缩小后产生的空白区域展示至少一个与第一应用建立了关联关系且用户已登录的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然后由用户将该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拖动至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来触发终端设备将该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传递至第一应用,并由第一应用将该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通过第一应用的服务端提交至第二应用的服务端进行登录授权验证,当验证通过后用户可以使用第一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登录该第二应用,从而实现了用户可以通过简易快捷的交互操作,快速的完成授权登录,降低了在执行授权登录时的操作复杂度,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2,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授权登录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所述方法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01,响应于针对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的缩放操作,缩小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

步骤202,在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缩小后产生的空白区域展示至少一个用户已登录的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与所述第二应用预先建立了关联关系;

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指移动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指PC终端设备;比如,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是触屏智能手机,也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上述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IOS、Android、Windows或者其它类型的操作系统。

上述第一应用,是指能够授权用户使用其它第三方应用的登录身份直接进行登录的应用;而上述第二应用,是指用户已经成功登录,且能够为其它应用提供关联的授权登录服务的应用;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应用,可以是指那些用户数量较少,同时具有一些特色功能的小众应用;而上述第二应用,可以是指那些用户数量庞大,能够为其它小众应用提供关联的授权登陆服务的应用;比如,诸如支付宝、微信等应用。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应用以及第二应用,可以是安装于移动终端设备上的APP应用,也可以是安装于PC终端上的Web应用,在本例中不进行特别限定。

在初始状态下,上述第一应用以及第二应用对应的服务端,可以分别建立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之间的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具体可以是指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之间的登录关联;当在第一应用以及第二应用在其各自的服务端上建立了二者的登录关联后,则第一应用以及第二应用对应的服务端将会开放使用对方的登录身份直接完成登录的功能权限。

在本例中,当用户在浏览第一应用的过程中,如果需要使用终端设备上安装的某一已经成功登录的第二应用的登录身份登录第一应用,则可以针对该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执行预设的缩放操作,来触发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以下简称操作系统)缩小该用户界面;当操作系统检测到该缩放操作后,可以响应于该缩放操作,按照预设的缩小比例缩小该用户界面。

其中,上述预设的缩放操作,可以包括针对该用户界面的双指捏合触控操作;针对该用户界面的预设触发操作(比如双击操作或者其它类型的操作);以及,针对预设的虚拟按键(比如缩放按钮)或者实体按键(比如指纹按钮或者终端设备上的其它实体按键)的预设触发操作。

例如,请参见图3,当上述终端设备为触屏设备时:

用户可以针对该第一应用当前正在显示的,执行如图3所示出的双指捏合操作,来触发操作系统缩小该用户界面。

当上述终端设备为非触屏设备时:

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在第一应用当前正在显示的用户界面的用户界面中设置一缩放按钮,用户可以通过双击该缩放按钮,来触发操作系统缩小该用户界面;

在另一种情况下,可以预先在操作系统中将针对该用户界面的缩小事件,定义为针对终端设备的指纹按键执行双击操作的触发事件,当操作系统检测到用户针对该指纹按键的双击操作时,则可以响应该双击操作,缩小该用户界面。

在本例中,当操作系统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的缩放操作,将该用户界面按照预设的比例缩小后,此时可以将预先与第一应用建立了关联关系的多个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展示在对该用户界面进行缩小后产生的空白区域中。

其中,该空白区域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缩放比例来同步的进行调整;而在该空白区域展示的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的数量,也可以基于实际与第一应用建立了关联关系的第二应用的数量进行自定义。

例如,请参见图4,假设上述第一应用为APP1,上述第二应用包括APP2、APP3和APP4,当用户针对APP1的用户界面执行预设的缩放操作,触发操作系统基于预设的比例对该用户界面进行缩小后,可以将APP2、APP3和APP4展示于APP1的用户界面被缩小后产生的空白区域中的任意位置(图4示出的为展示在位于缩小后的用户界面上方的空白区域)。

步骤203,响应于将所述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从所述空白区域拖动至缩小后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的操作,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传递至所述第一应用,以由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应用的服务端提交至所述第二应用的服务端进行登录授权验证;

步骤204,响应于所述第二应用的服务端通过所述第一应用的服务端返回的针对所述登录授权信息验证通过的通知消息,授权登录所述第一应用。

在本例中,当操作系统将与第一应用建立了关联关系的多个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展示于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被缩放后所产生的空白区域后,此时用户可以将展示于该控制区域的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直接拖动至缩小后的该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所在的区域中,来触发操作系统将拖动的该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传递至第一应用。

其中,上述登录授权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二应用的应用标识(比如APP ID)、用户成功登录该第二应用后由该第二应用的服务端为该用户分配的用户标识(比如UID)、以及用户在成功登录该第二应用后由该第二应用的服务端下发的登录凭证(比如Token凭证);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通过输入登录账号和密码成功登录某一应用后,该应用的服务端通常会向该用户分配一个对应的UID,并向该应用下发一个对应的Token凭证;该UID用于唯一识别该用户的身份,该Token凭证通常是基于预设的令牌算法计算出的一个随机字符串,用于对该用户的登录身份进行验证。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登录授权信息可以包括上述第二应用的应用标识、用户在成功登录该第二应用后为该用户分配的UID以及Token凭证。

在本例中,为了实现上述第一应用和上述第二应用之间的数据互通,上述第二应用可以预先配置一个开放接口(API),该开放接口用于应用之间的数据传递。

当操作系统在检测到用户将上述空白区域中展示的任一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拖动至缩小后的该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的操作时,则可以调用该第二应用预先配置的上述开放接口,然后将用户登录该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作为调用参数,传递至上述第二应用内部。

在本例中,当用户通过拖动上述空白区域中的任一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上述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成功传递至第一应用内部后,此时该第一应用可以基于与第一应用的服务端之间预先建立的连接,与第一应用的服务端进行交互,将该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提交至该第一应用的服务端。

第一应用的服务端在接收到该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后,由于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服务端之间也预先进行了登录关联,因而可以通过服务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调用机制,将该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继续提交至第二应用的服务端进行登录授权认证。

当第二应用的服务端针对第一应用的服务端传递的登录授权信息验证通过后,此时可以向第一应用的服务端返回一个验证通过的通知消息,第一应用的服务端在接收到该通知消息后,可以使用用户在登录第二应用时使用的个人信息(比如用户的UID、个人资料等等),将第一应用设置为登录状态,然后将该通知消息继续下发给操作系统。相似地,操作系统在接收到该通知消息后,也可以从系统层面调用用户在登录第二应用时所使用的个人信息,自动登录该第一应用。

例如,请参见图5,假设上述第一应用为APP1,上述第二应用包括APP2、APP3和APP4,APP1的用户界面缩小后空白区域展示APP2、APP3和APP4的图标信息;假设用户需要使用APP2的登录身份授权登录APP1,此时用户可以将APP2的图标拖动至APP1缩小后的用户界面。操作系统在检测到将APP2的图标拖动至APP缩小后的用户界面的操作后,可以调用APP1预先配置的上述开放接口,将该APP2的APP ID、APP2的服务端为用户分配的UID以及APP2的服务端下发的Token凭证,作为调用参数,通过该开放接口传递至该APP1内部,然后APP1可以继续将该APP2的APP ID、APP2的服务端为用户分配的UID以及APP2的服务端下发的Token凭证通过APP1的服务端提交给APP2的服务端进行验证;当APP2的服务端经过验证后确认该Token凭证有效,则可以向APP1的服务端返回一个验证通过的通知消息,进而APP1的服务端可以拉取用户在APP2的服务端上预留的个人信息完成登录授权,并将该通知消息下发给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收到该通知消息后,也可以拉取用户登录APP2的个人信息自动登录APP1。

当然,当操作系统调用用户在登录第二应用时所使用的个人信息,自动登录该第一应用完成授权登录后,此时操作系统还可以将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恢复为默认大小。

可见,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将当前应用缩小后的用户界面中的空白区域展示的第三方应用的图标,拖动至当前应用的用户界面中,就可以快速的完成使用第三方应用的登录身份,针对当前应用进行登录授权的操作,因此显著降低了在执行授权登录时的操作复杂度,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在本例中,当操作系统通过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的缩放操作,将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缩小,并将与第一应用预先建立了登录关联的多个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展示在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缩小后产生的空白区域后,用户除了可以按照以上描述的交互方式,将空白区域中任一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拖动至缩小后的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中,来快速完成使用用户在第二应用上的登录身份,针对第一应用执行快速的登陆授权以外,在实际应用中,用户也可以将缩小后的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中当前展示的指定类型的目标对象,拖动至空白区域中展示的任一图标信息所在区域,将该目标对象快速的传递至与该图标信息对应的第二应用,完成目标对象的文件共享。

其中,上述目标对象,可以包括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中展示的文本、图片、链接、视频、商品等任意类型的可以在应用之间的传递的文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应用的后台开发人员还可以预先对需要在应用之间互相传递的目标对象的类型进行限制;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应用的后台开发人员可以基于实际的需求,为第一应用指定可以传递至其它应用的文件类型,假设开发人员将图片和文本指定为可以传递的文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该应用的用户界面中展示的文本和图片,才能够响应用户的拖动至其它应用图标的操作。

在本例中,与第一应用预先建立了登录关联的各第二应用,也可以分别预先配置一个开放接口。当操作系统检测到用户将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中展示的指定类型的目标对象,拖动至上述空白区域中展示的任一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的操作后,可以调用该第二应用的上述开放接口,将该目标对象作为调用参数,传递至该第二应用,由第二应用作进一步的处理。

例如,请参见图6,假设上述第一应用为APP1,上述第二应用包括APP2、APP3和APP4,APP1的用户界面缩小后空白区域展示APP2、APP3和APP4的图标信息;假设APP2为用户需要将APP1的用户界面中展示的商品图片,快速分享至APP2,此时用户可以将APP1的用户界面中展示的该商品图片,拖动至空白区域中APP2的图标所在区域,操作系统在检测到将该商品图片拖动至APP2的图标所在区域的操作后,可以调用APP2预先配置的上述开放接口,将该商品图片作为调用参数,通过该开放接口传递至该APP2内部,由APP2作进一步的处理。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应用对传递过来的目标对象作进一步处理的方式,通常取决于上述开放接口中加载的处理逻辑,可以包括在其本地进行保存,或者执行进一步的转发等操作;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应用后台的开发人员可以基于实际的需求针对该开放接口进行独立的开发。

例如,请继续参见图6,假设APP2为邮件应用,用户需要将APP1的用户界面中展示的商品图片以附件的形式传递给APP2进行邮件发送,在这种情况下,APP2的开发人员在开发APP2的上述开放接口时,可以在该开放接口的结构体中增加“将传递至本APP的文件以附件的形式发送”的执行逻辑。当APP2接收到APP1传递过来的上述商品图片,可以立即运行该执行逻辑,跳转至邮件发送页面,并将该商品图片以附件的形式添加到邮件发送页面。

可见,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将当前应用缩小后的用户界面中展示的目标对象,拖动至空白区域展示的第三方应用的图标,就可以快速的将该目标对象分享至第三方应用,因此可以显著提升应用之间的文件分享效率。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装置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7,本申请提出一种授权登录装置70,应用于终端设备;其中,请参见图8,作为承载所述授权登录装置70的终端设备所涉及的硬件架构中,通常包括CPU、内存、非易失性存储器、网络接口以及内部总线等;以软件实现为例,所述授权登录装置70通常可以理解为加载在内存中的计算机程序,通过CPU运行之后形成的软硬件相结合的逻辑装置,所述装置70包括:

缩放模块701,响应于针对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的缩放操作,缩小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

展示模块702,在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缩小后产生的空白区域展示至少一个用户已登录的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与所述第二应用预先建立了关联关系;

传递模块703,响应于将所述第二应用的图标信息从所述空白区域拖动至缩小后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的操作,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传递至所述第一应用,以由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应用的服务端提交至所述第二应用的服务端进行登录授权验证;

登录模块704,响应于所述第二应用的服务端通过所述第一应用的服务端返回的针对所述登录授权信息验证通过的通知消息,授权登录所述第一应用。

在本例中,所述缩放模块701进一步:

当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成功登录所述第二应用后,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恢复为默认大小。

在本例中,所述传递模块703进一步:

响应于将缩小后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中显示的指定类型的目标对象,拖动至所述空白区域中任一图标信息所在区域的操作,将所述目标对象传递至与该图标信息对应的第二应用,以由所述第二应用针对所述目标对象执行进一步的处理。

在本例中,

所述传递模块703进一步:

调用所述第一应用的开放接口,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登录授权信息作为调用参数,传递至所述第一应用;以及,

调用与该图标信息对应的第二应用的开放接口,将所述目标对象作为调用参数,传递至与该图标信息对应的第二应用。

在本例中,所述第一应用以及第二应用包括:

APP应用以及Web应用;

所述缩放操作包括:针对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的双指捏合触控操作;

针对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的预设触发操作;

针对预设的虚拟按键或者实体按键的预设触发操作。

在本例中,所述登录授权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标识、用户成功登录所述第二应用后由所述第二应用的服务端为所述用户分配的用户标识、以及用户在成功登录所述第二应用后由所述第二应用的服务端下发的登录凭证。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