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3521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平板电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电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平板电视。



背景技术:

平板电视顾名思义,就是屏幕呈平面的电视,它是相对于传统显像管电视机庞大的身躯作比较而言的一类电视机,主要包括液晶显示、等离子显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等几大技术类型的电视产品。

如申请号为201220346684.7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平板电视机机构,包括铝型薄框和显示部,显示部设于铝型薄框内侧,可起到很好的阻燃效果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性。

但是在搬运该平板电视机的时候,由于电视机上没有具体的施力点,因此在搬运电视机的过程中需要双手提着电视机,这时候就很难再携带其他东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电视,单手就能够对其进行搬运,可以在搬运平板电视的过程中再搬运其他东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平板电视,包括电视机本体,所述电视机本体的侧面边框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滑移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可完全容置于容置槽内且提手与容置槽侧壁之间设有相互抵触以防止提手脱离容置槽的抵触部,所述容置槽内设有施力于提手以使提手完全容置于容置槽内的驱动部。

通过上述设置,在正常使用平板电视的时候,提手整个位于容置槽内,从而保证提手不会影响电视机的美观度,而与此同时,也不会额外增加平板电视所占用的空间面积;而在需要搬运电视的时候,通过将提手从容置槽内拉出,而由于有抵触部的存在,能够有效避免将提手整个拉出容置槽的现象出现;而在将提手的一部分拉出容置槽外后,这样就可以通过提手来对平板电视进行搬运,整个搬运过程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实现,而另外一只手可以搬运其他东西,提高搬运效率;而当手松开提手后,由驱动部工作,从而使提手整个容置于容置槽内。

优选的,所述抵触部包括固定设置在容置槽侧壁的限位槽和固定设置在提手侧壁且与限位槽滑移配合的抵触块,所述限位槽的长度小于容置槽的深度。

通过上述设置,在提拉提手的过程中,提手会在容置槽内滑动,而相应的,抵触块会在限位槽内滑动,而当提手运动一段距离后,抵触块会运动至限位槽的顶端,从而与限位槽的侧壁相抵,这时候提手就无法再向上运动,从而能够避免提手整个脱离限位槽,保证人们在搬运平板电视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施力弹簧,所述施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提手和容置槽底部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当通过提手在提拉平板电视的过程中,此时施力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而当手松开提手后,由于施力弹簧的作用,提手会朝向容置槽内运动,从而使提手整个处于容置槽内,省去了再将提手整个容置回容置槽的过程中。

优选的,所述施力弹簧有两个且分别与提手的两端面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两个施力弹簧分别作用于提手的两个端面,即两个施力弹簧施加给提手的力是相互对称的,保证施力弹簧拉动提手时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卡死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螺旋状的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上设置有容置施力弹簧的凹槽。

通过上述设置,当施力弹簧长期工作到出现失效的时候,而由于橡胶块是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力的,因此此时橡胶块能够使施力弹簧保持一定的弹性能力;此外,由于施力弹簧是包裹在橡胶块内的,因此能够对施力弹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施力弹簧出现生锈,提高施力弹簧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转动设置在容置槽内的旋转杆、驱动旋转杆转动的动力部和至少两股拉绳,两所述拉绳分别与提手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两拉绳在旋转杆上的缠绕方向相反。

通过上述设置,当搬运好平板电视之后,然后动力部动作,动力部的开关可以设置在平板电视的外表面,通过按压开关,动力部动作,动力部带动旋转杆转动,而由于两股绳子在旋转杆上的缠绕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在动力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两股绳子的同时收卷工作,收卷完成后,能够防止提手暴露在容置槽外。

优选的,所述提手两端面正下方均设有导向辊,两所述导向辊正对两拉绳与旋转杆的连接点。

通过上述设置,导向辊的存在,能够将拉绳对提手的力转化成竖直向下的力,从而使拉绳更方便的拉动提手,而将导向辊转动设置在电视机本体上,也能够减少导向辊与拉绳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拉绳出现断裂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导向辊的侧壁上设有与拉绳配合的导向槽。

通过上述设置,如果拉绳在导向辊上沿着导向辊的轴线方向进行滑动的话,此时拉绳与导向辊之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而长时间在这样很容易导致拉绳被拉断;导向槽的存在,能够对拉绳的位置起到一定程度的限位作用,防止拉绳沿着导向辊的轴线方向进行运动,提高拉绳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内覆盖有橡胶层。

通过上述设置,橡胶层的存在,能够对拉绳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防止拉绳出现拉断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当提手容置于容置槽内时被触发的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与动力部电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在搬运好平板电视后,将提手按入到容置槽内,而在提手运动的过程中,其会触发感应开关,感应开关驱动动力部动作,动力部完成对拉绳的收卷,从而对提手的位置起到很好的限定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平板电视上有提手存在,在搬运平板电视的过程中单手即可进行搬运;

2.提手能够隐藏起来,不影响平板电视的外形和所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施力弹簧和橡胶块的配合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提拉提手的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二中驱动部的结构图;

图9是图8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电视机本体;2、边框;21、容置槽;211、横槽;212、竖槽;213、连接槽;3、支脚;4、提手;41、横杆;42、竖杆;5、抵触部;51、抵触块;52、限位槽;6、驱动部;61、施力弹簧;62、拉绳;63、旋转杆;64、动力部;7、感应开关;8、导向辊;81、导向槽;9、橡胶块;9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平板电视,参照图1-图3,包括电视机本体1,电视机本体1的下侧面边框2上设置有支撑电视机本体1的支脚3,上侧面边框2上设置有容置槽21,容置槽21内设置有提手4,其中提手4有两根相互平行的竖杆42和一根横杆41组成,两根竖杆42连接在横杆41的两端,而相应的,容置槽21包括两个分别与两竖杆42滑移配合的竖槽212和用于容置横杆41的横槽211。

在电视机本体1上边框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供手指伸入的扣槽,两个扣槽分别位于横槽211的两侧且两扣槽均与横槽211相通。

参照图3,在竖杆42和容置槽21侧壁之间设置有相互抵触的抵触部5,抵触部5包括限位槽52和抵触块51,限位槽52设置在两竖槽212的侧壁上,限位槽52的长度要小于竖槽212的深度且限位槽52并没有贯穿电视机本体1上侧面边框2的上端面。抵触块51固定设置在竖杆42的侧壁上且抵触块51与限位槽52之间是滑移配合的。

参照图4,在两个竖槽212的底部均设置有驱动部6,该驱动部6包括施力弹簧61,施力弹簧61的两端分别与竖槽212底部和竖杆42固定连接。在施力弹簧61外包裹有橡胶块9,该橡胶块9为形状与施力弹簧61相同的螺旋状,在橡胶块9上设置有用于去除施力弹簧61的凹槽91,该凹槽91的形状也为与施力弹簧61形状相同的螺旋状。

工作过程:在正常使用平板电视的过程中,施力弹簧61处于拉绳62状态,提手4整个容置于容置槽21内,而此时施力弹簧61整个包括在橡胶块9内,能够对施力弹簧61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当需要搬运平板电视的过程中,将两根手指分别伸入到扣槽中,此时手指与横杆41之间具备一定的接触面积,然后按紧横杆41向上拉,从而使整个拉伸慢慢的脱离容置槽21,将提手4拉直其上支点位置,即抵触块51与限位槽52的上侧面相抵,然后握住提手4,即可实现对平板电视的搬运,整个搬运过程单手即可完成。而当搬运完成后,手松开提手4,此时提手4在施力弹簧61的作用下,会自动缩入到容置槽21内。

实施例二:

一种平板电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照图5-图7,本实施例中的容置槽21还包括连通两竖槽212的连接槽213,驱动部6包括转动设置在连接槽213底部的旋转杆63、驱动旋转杆63转动的动力部64和至少两股缠绕在旋转杆63上的拉绳62,动力部64为电机,两股拉绳62分别连接两竖杆42且两拉绳62在旋转杆63上的缠绕方向正好相反。在两竖槽212内均转动设置有导向辊8,结合图8-图9,导向辊8上开设有与拉绳62配合的导向槽81,两导向辊8均位于竖杆42的正下方且两导向辊8分别正对两股拉绳62与旋转杆63的连接点,拉绳62是穿过导向槽81形成90度的折角后与竖杆42固定连接。而在横槽211内还设置有感应开关7,感应开关7与电机电连接,当横杆41整个位于横槽211内时,横杆41触发感应开关7。

在电视机本体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控制电机工作的开关。

工作过程中:在正常使用平板电视的过程中,把手整个位于容置槽21内,拉绳62处于拉紧状态。当需要搬运平板电视的时候,按动开关,此时电机带动旋转杆63正向转动,从而使缠绕在旋转杆63上的拉绳62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就可以通过扣槽拉动提手4,从而使提手4伸出容置槽21,此时就可以通过提手4搬运平板电脑;而搬运完成后,按压提手4,使提手4整个容置于容置槽21内,横杆41会触发感应开关7,感应开关7可以为红外感应开关7,红外感应开关7驱动电机反向工作,完成对拉绳62的收卷。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