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简网络拓扑的发现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9247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简网络拓扑的发现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简网络拓扑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复杂化,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移动无线终端的接入成为网络建设的关注点,高校网络中心的定位从管理部门转为服务部门,重视客户体验以及客户满意度提升;随着高校网络中心的关注点向业务转型,大量的接入/汇聚交换机的管理维护成为网络管理员的负担,因此开始向运营商学习,强化核心、弱化接入,也借此机会破解厂商通过认证/服务器形成的对设备采购的绑定局面;除了有线网络以外,无线网络的采购也存在同样的趋势和诉求;随着市场的变化,提出扁平化的网络建设方案,即极简网络。其中,基于拓扑图的网络可视化管理方式由于能直观地反映网络的拓扑结构,为网络监控、故障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可视化的展现方法且提供了方便的图形操作界面,一直深受广大网络管理人员的喜爱,代表了网管软件的发展方向。

随着网络建设的推进,网络管理系统中拓扑发现方法也跟着变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自动发现网络中存在的网络设备以及这些网络设备之间存在的链路,即自动发现所管理的网络的拓扑结构。自动发现网络中存在的网络设备技术比较简单,也比较成熟,在极简网络中发现网络拓扑结构的难点在于如何发现设备之间的存在的物理链路。

现有的一种物理网络拓扑的发现方法,详见申请号为CN201010225146.8的专利,名称:物理网络拓扑的发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子网为单位,根据所述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和地址解析协议表,进行所述子网的物理网络拓扑的自动发现;分析所述子网的物理网络拓扑的发现结果,获得全网物理网络拓扑。该装置包括:子网物理网络拓扑发现模块和全网物理网络拓扑获取模块。该专利利用网络设备中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和地址解析协议表,对子网中的物理网络拓扑进行自动发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物理网络拓扑的发现依赖于网络设备制造商的私有协议的缺陷,同时根据子网的物理网络拓扑的发现结果,实现了全网物理网络拓扑的发现。

该专利以子网为单位,通过利用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和地址解析协议表,对子网中的物理网络拓扑进行自动发现;而对于极简场景下,物理设备子网IP划分不在同一子网内的拓扑发现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简网络拓扑的发现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确定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

以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为单位端口,确定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

根据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进行全网的网络拓扑的发现。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的步骤具体包括:

预先以子网为单位,根据所述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 转发表和地址解析协议表,进行所述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在确定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之前,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获取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中的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基于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汇总形成全网中所有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确定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包括:

当在全网中所有设备中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中存在同一个端口对应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时,则确定所述端口为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确定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包括:在全网中所有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中,选择所述单位端口对应全部的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根据所述全部的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确定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进行全网的网络拓扑的发现,包括:

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确定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上联口信息的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其中,所述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还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MAC地址信息;

以及,

确定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的第一下联设备的下联口信息的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其中,所述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还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除第一下联设备之外的其他下联设备的MAC地址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以及所述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确定所述第一下联设备是否为全网中的透传设备,若是,则将所述第一下联设备的上联口与所述单位端口相连,下联口与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除第一下联设备之外的其他下联设备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极简网络拓扑的发现装置,

第一确定模块,其用于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确定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

第二确定模块,其用于以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为单位端口,确定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

网络拓扑发现模块,其用于根据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进行全网的网络拓扑的发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包括:

子网络拓扑发现模块,其用于预先以子网为单位,根据所述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和地址解析协议表,进行所述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单位端口确定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之前,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获取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中的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基于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汇总形成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单位端口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当在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中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中存在同一个端口对应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时,则确定所述端口为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中,选择所述单位端口对应全部的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根据所述全部的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确定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网络拓扑发现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确定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上联口信息的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其中,所述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还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MAC地址信息;

以及,

确定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的第一下联设备的下联口信息的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其中,所述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还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除第一下联设备之外的其他下联设备的MAC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以及所述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确定所述第一下联设备是否为全网中的透传设备,若是,则将所述第一下联设备的上联口与所述单位端口相连,下联口与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除第一下联设备之外的其他下联设备相连。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确定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以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为单位端口,确定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根据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进行全网的网络拓扑的发现。本实施例基于主流的从交换机MAC地址转发表分析得到物理网络拓扑的方法,解决了在极简网络场景下,基于IP地址划分出子网信息,从主流的交换机MAC地址转发表分析,确定出各个子网的物理拓扑图,在此前提下,选择出不同子网叶子结点,分析MAC地址转发表,确定出透传设备的链路关系,从而确定出全网物理拓扑链路,在透传设备不能发现正常的链路关系,使得采用该方法可以生成“全网物理网络拓扑图”——动态拓扑图和实际网络拓扑基本一致,也就提高了动态拓扑图的实用性,为基于动态拓扑图进行网管管理的方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网络场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极简网络拓扑的发现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初步物理拓扑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全网的物理拓扑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极简网络拓扑的发现装置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一

本技术方案描述的以太网物理网络拓扑自动发现方法主要也是基于通过分析MAC地址转发表的信息得到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的方法,所以继承了该方法的优点:基于网络设备通用的MIB(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信息就可以发现交换机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在如附图1的极简网络场景中,在拓扑网络图中,网关都上收到核心设备,充当大汇聚角色的交换机用来当做透传功能,增加网络中的接入设备的接入。

在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首先需要完成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预先以子网为单位,根据所述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和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以下简称:ARP)表,进行所述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以获取全网中所有设备中的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基于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汇总形成全网中所有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网的下联设备的MAC地址转发表中存储了该下联设备进行二层交换时MAC地址与下联设备的物理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ARP表中存储了该下联设备进行ARP交换时MAC地址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首先,对子网都进行物理网络拓扑的自动发现操作,得到每一个子网的物理网络拓扑,在进行子网物理网络拓扑的自动发现之前,该子网内的网络设备均已经发现,并且该子网的网关已经确定,并且子网发现时会确定出每个设备的上联口,其中,具体的子网发现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基于所述子网发现,确定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上联口;

实际上,在上述进行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时,已经确定了每一个子网的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上联口,具体地,在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中,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等设备的上联口,指的是子网的设备上通往所在子网的网关的设备接口。例如:

子网中各网络设备的MAC地址转发表中的MAC值为网关设备的MAC地址时,确定该MAC值对应的接口为上行接口;另外,子网的设备的上联口不一定跟网关直接连接,通过其它设备间接与网关相连的接口也是上联口。具体地,当子网网络设备的MAC地址转发表中的MAC值为网关设备的MAC地址时,确定该MAC值对应的接口为上联口。

但是针对全网而言,存在各子网组成全网时,产生的新的单位端口,本实施例中,再次根据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确定全网中,每一个子网的单位端口,以及全网中新产生的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上联口,全网中新产生的单位端口的全部上联口,仍然是基于上述进行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时,已经确定的每一个子网的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上联口。

步骤B、根据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上联口确定全部下联设备的间接链路,并删除所述间接链路中的虚拟链路,确定所述全部下联设备的实际链路,以及根据所述全部下联设备的实际链路,确定全网中的集线器;

具体地,根据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上联口确定全部下联设备的间接链路;当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中包含非上联口时,确定所述全部下联设备中与所述非上联口对应的下联设备之间存在间接链路。

间接链路指的是:在以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组成的全网内,如果一个网络设备通过一个接口发送网络报文,最终可以到达另外一个网络设备,那么这个两个网络设备之间有一个间接链路。此处,可以把直接链路(实际存在的物理链路)视为间接链路的一种特殊情况。

具体地,如果交换机的MAC地址转发表(dotldTpFdbTable)中包含非上联口的记录,那么该交换机与记录中包含的MAC地址所代表的网络设备之间存在间接链路,并且该间接链路是通过记录中包含的接口号连接的。由于MAC地址转发表记录了交换机转发MAC地址的依据,例如如果交换机存在接口号为“1”,MAC值为“f0:1b:22:34:12:12”的MAC地址转发表记录,代表该交换机接收到目的地址为“f0:1b:22:34:12:12”的数据帧,必须将其从“1”号接口转发出。如果该记录是正确的,那么该MAC值代表的网络设备一定从该接口可以到达,所以它们之间存在间接链路。

删除所述间接链路中的虚拟链路,确定所述全部下联设备的实际链路;具体地,对于以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组成的全网中任意三个存在间接链路的下联设备,若第一下联设备发起两次间接链路,第二下联设备没有发起间接链路,则确定所述第一下联设备与所述第二下联设备之间的间接链路为虚拟链路;则删除所述间接链路中的虚拟链路,确定未删除的间接链路为实际链路。

在上述步骤的分析过程中,确定了子网中设备之间的间接链路。这些间接链路中,有一些是真正存在的实际链路,有一些是不存在的虚拟链路。

把不存在的虚拟链路移除,剩下的就都是实际存在的实际链路。所以接下来,对以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组成的全网中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哪些是真是存在的实际链路,哪些是不存在的虚拟链路。对于一个子网内的任意有存在间接链路的三个网络设备,如果其中一个下联设备(第一下联设备)发起两次间接链路,而另外一个下联设备(第二下联设备)没有发起任何间接链路,那么这两个下联设备(第一下联设备和第二下联设备)之间的链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虚拟链路,删除该虚拟链路,确定未删除的间接链路为实际链路。

具体地,假设,下联设备L、M和N之间有如下关系:下联设备L通过接口“1”与下联设备M有链路关系,下联设备M通过接口“2”与下联设备N有链路关系,下联设备M通过接口“5”与下联设备N有链路关系。那么,在此情况下,下联设备L和N之间的链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虚拟链路。

以及,根据所述全部下联设备的实际链路,确定全网中的集线器。当第三下联设备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其它下联设备之间存在实际链路时,确定所述第三下联设备通过一集线器与所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其它网络设备连接。由于集线器是一层(物理层)设备,没有MAC地址(MAC地址是链路层的标识),所以无法被自动发现,必须间接推导得出。在上述实际链路确定过程中,如果最后得到的结果存在一个第三下联设备(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其它下联设备之间存在实际链路,那么确定该下联设备通过一个集线器与上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其它网络设备连接。本实施例提供如附图2所示的一种极简网络拓扑的发现方法,其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11、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确定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

在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之后,由于所有的子网中包括的下联设备的集合也就是全网中所有设备,在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之后,即可以获取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中的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由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汇总形成全网中所有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在执行步骤12中确定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之前,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获取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中的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基于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汇总形成全网中所有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

步骤12、以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为单位端口,确定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

具体地,当在全网中所有设备中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中存在同一个端口对应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时,则确定所述端口为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

所述确定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具体地,在全网中所有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中,选择所述单位端口对应全部的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根据所述全部的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确定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

步骤13、根据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进行全网的网络拓扑的发现。具体包括:

步骤131、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确定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上联口信息的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其中,所述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还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MAC地址信息;

以及,

步骤132、确定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的第一下联设备的下联口信息的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其中,所述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还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除第一下联设备之外的其他下联设备的MAC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以及所述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确定所述第一下联设备是否为全网中的透传设备,若是,则将所述第一下联设备的上联口与所述单位端口相连,下联口与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除第一下联设备之外的其他下联设备相连。

其中,第一下联设备的下联口与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除第一下联设备之外的其他下联设备相连可以为直接相连,也可以为间接相连。

其中,第一下联设备的下联口打开trunk功能,在对下联设备上传的报文进行透传到核心设备时,可以在该下联口上学习到第二MAC转发表。

下面以附图1网络场景图的示例,根据步骤11,子网物理拓扑发现的结果,遍历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中每个端口,确定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

附图1所示的全部的网络设备中,由核心交换机作为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主节点设备,其某个端口A下分布不同网段的子网的子节点设备,在执行步骤11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确定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可以确定端口A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则确定端口A为单位端口;

再执行步骤12,以端口A为单位,选择出端口A下面的所有设备,确定所述单位端口A的全部下联设备,得出如附图3所示的初步的物理拓扑图;再执行步骤13,其中,端口A下分布不同网段的子网的子节点设备的子网,在上述子网发现中就可以一并完成,此处不赘述,对于在极简网络中,存在的透传设备,

附图1中,核心交换设备的单位端口A存在有:子网设备B,其网段为:192.168.200.0/24;子网设备C,其网段为:192.168.60.0/24;子网设备D,其网段为:192.168.50.0/24;子网设备E,其网段为:192.168.70.0/24。在极简网络中,由于子网设备B与其他子网设备不在同一网段,因此在子网发现时,会发生透传,因此在附图1中,子网发现之后,先虚拟一个哑设备,接入在核心交换设备A和其他子网设备B、C、D、E之间;

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确定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上联口信息的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其中,所述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还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MAC地址信息;

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上联口信息的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中,包括子网设备B、C、D、E的MAC地址信息;

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确定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的第一下联设备的下联口信息的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其中,所述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还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除第一下联设备之外的其他下联设备的MAC地址信息;

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确定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的第一下联设备的下联口信息的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其中,所述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包括子网设备C、D、E的MAC地址信息;

根据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以及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检查每个子网设备B、C、D、E上联口的其他端口是否有学习到其他子网设备的MAC地址;如果存在多个子网设备同时学习同一个子网设备MAC地址,且相应该子网设备同时学习对应的多个子网设备MAC地址,

例如,子网设备C、D、E同时学习子网设备B的MAC地址,且相应的子网设备B同时也学习了子网设备C、D、E的MAC地址,则确定子网设备B是透传设备,则删除哑设备将所述透传设备的上联口与所述单位端口相连,下联口与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除第一下联设备之外的其他下联设备相连。进一步生成全网物理拓扑图,将端口A下面的哑设备进行删除,并把该端口A上的链路与大汇聚设备进行相连,得到图4的全网物理拓扑图。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简网络拓扑的发现装置,其具体实现结构如图5所示,具体可以包括如下的模块:

单位端口确定模块51,其用于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确定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

第二确定模块52,其用于以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为单位端口,确定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

网络拓扑发现模块53,其用于根据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进行全网的网络拓扑的发现。

本实施例的一种极简网络拓扑的发现装置,包括:

子网络拓扑发现模块50,其用于预先以子网为单位,根据所述子网中网络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和地址解析协议表,进行所述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

所述单位端口确定模块51,还用于在确定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之前,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获取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中的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基于每个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汇总形成全网中所有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

所述单位端口确定模块51,具体用于当在全网中所有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中存在同一个端口对应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时,则确定所述端口为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在全网中所有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中,选择所述单位端口对应全部的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根据所述全部的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确定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

所述网络拓扑发现模块53,具体用于:

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确定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上联口信息的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其中,所述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还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MAC地址信息;

以及,

确定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的第一下联设备的下联口信息的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其中,所述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还包括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除第一下联设备之外的其他下联设备的MAC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以及所述第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确定所述第一下联设备是否为全网中的透传设备,若是,则将所述第一下联设备的上联口与所述单位端口相连,下联口与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中除第一下联设备之外的其他下联设备相连。

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进行网络拓扑发现的具体过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基于子网的网络拓扑发现,确定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以全网中所有网络设备的端口中接入的不少于两个下联设备的端口为单位端口,确定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根据所述单位端口的全部下联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转发表,进行全网的网络拓扑的发现。基于主流的从交换机MAC地址转发表分析得到物理网络拓扑的方法,解决了在极简网络场景下,基于IP地址划分出子网信息,从主流的交换机MAC地址转发表分析,确定出各个子网的物理拓扑图,在此前提下,选择出不同子网叶子结点,分析MAC地址转发表,确定出透传设备的链路关系,从而确定出全网物理拓扑链路,在透传设备不能发现正常的链路关系,使得采用该方法可以生成“全网物理网络拓扑图”——动态拓扑图和实际网络拓扑基本一致,也就提高了动态拓扑图的实用性,为基于动态拓扑图进行网管管理的方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或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及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