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9227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媒介,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把生活体会、人生感悟、情感问题等通过社交软件来进行表达。尤其是社交能力不足的人群,其在公共场合主动与陌生人进行交流过程难以实现,这就必然导致其交际圈进一步缩小。但是,目前的智能社交方法无法在不使用网络连接的条件下,建立起特定范围内陌生人之间的联系,也无法通过移动终端与特定范围内陌生人进行聊天交流,更不能帮助人们避免公共场所主动交流被拒绝时的尴尬,也无法帮助社交能力不足的人群拓宽其交际圈。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社交方法无法在不使用网络连接的条件下,帮助人们避免公共场所主动交流被拒绝时的尴尬,也无法帮助社交能力不足的人群拓宽其交际圈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包括:

步骤A、接收用户的指令开启当前移动终端的WiFi-Aware功能,并与同一区域内开启WiFi-Aware功能的其他移动终端建立连接组;

步骤B、当前移动终端接收连接组内的其他移动终端广播的服务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服务数据进行解析和储存;

步骤C、根据指定指标对解析的服务数据对相应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进行排序;

步骤D、当前移动终端接收输入的交流信息并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

所述的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其中,所述对服务数据的解析过程包括:

B1、解析服务数据;

B2、查询数据库;

B3、根据筛选条件将解析后的服务数据与数据库进行匹配筛选,剔除不符合筛选条件的服务数据。

所述的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按照相对距离、性别或年龄对相应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进行排序。

所述的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相对距离的计算步骤具体包括:

C1、判断服务数据中是否携带RTT时间信息,若是则进入步骤C2,否则转入步骤C3;

C2、根据RTT时间信息计算出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

C3、获取其他移动终端的Rssi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Rssi信号强度值计算出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

所述的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

D1、判断交流信息的大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时,当是时则进入步骤D2,当否时则转入步骤D3;

D2、控制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建立WiFi Direct连接,然后建立socket连接,再将交流信息通过Socket方式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

D3、通过WiFi-Aware功能将交流信息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

一种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系统,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指令开启当前移动终端的WiFi-Aware功能,并与同一区域内开启WiFi-Aware功能的其他移动终端建立连接组;

解析模块,用于当前移动终端接收连接组内的其他移动终端广播的服务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服务数据进行解析和储存;

排序模块,用于根据指定指标对解析的服务数据对相应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进行排序;

交流模块,用于当前移动终端接收输入的交流信息并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

所述的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系统,其中,所述解析模块具体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服务数据;

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数据库;

筛选单元,用于根据筛选条件将解析后的服务数据与数据库进行匹配筛选,剔除不符合筛选条件的服务数据。

所述的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系统,其中,所述排序模块中,按照相对距离、性别或年龄对相应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进行排序。

所述的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系统,其中,所述排序模块包括:

时间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服务数据中是否携带RTT时间信息,若是则启动第一执行单元,否则启动第二执行单元;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根据RTT时间信息计算出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获取其他移动终端的Rssi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Rssi信号强度值计算出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

所述的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系统,其中, 所述交流模块具体包括:

信息大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交流信息的大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时,当是时则启动第一连接单元,当否时则启动第二连接单元;

第一连接单元,用于控制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建立WiFi Direct连接,然后建立Socket连接,再将交流信息通过Socket方式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

第二连接单元,用于通过WiFi-Aware功能将交流信息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及系统,通过WiFi-Aware功能建立同一区域范围内的用户连接组,并对组内成员广播的服务信息进行解析,将按照指定指标筛选出的用户进行排序并进行交流,有利于社交能力差的用户通过其擅长的社交软件方式,在不使用网络连接的条件下,与公共场所中感兴趣的陌生对象进行交流沟通,避免了当面交流被拒绝的尴尬,有利于用户交际圈的扩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图1所示方法中步骤S2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图1所示方法中步骤S3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图1所示方法中步骤S4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6为图5所示系统中解析模块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7为图5所示系统中排序模块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8为图5所示系统中交流模块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及系统,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其包括步骤:

S1、接收用户的指令开启当前移动终端的WiFi-Aware功能,并与同一区域内开启WiFi-Aware功能的其他移动终端建立连接组;

S2、当前移动终端接收连接组内的其他移动终端广播的服务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服务数据进行解析和储存;

S3、根据指定指标对解析的服务数据对相应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进行排序;

S4、当前移动终端接收输入的交流信息并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能够通过开启当前移动终端的WiFi-Aware功能与同一区域内开启WiFi-Aware功能的其他移动终端建立连接组,在组内接收和发送广播服务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服务数据进行解析和储存,之后对接收到的服务数据按照指定的标准进行筛选,能够与筛选出的对象通过社交应用进行交流沟通。该方法能够帮助社交能力差的用户在酒吧、咖啡厅、公交车等公共场所发现感兴趣的对象,并在不使用网络连接的条件下,通过社交应用与其进行交流沟通,不仅能够增加用户的社交热情,而且能够避免当面交流被拒绝的尴尬,有利于用户社交热情的提升及交际圈的拓展。

在所述步骤S1中,用户预先下载社交应用软件(即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应用软件,当然还可将本发明的功能应用在其他社交软件中使用)至移动终端,当用户来到如酒吧、咖啡厅、公交车等公共场所时,点击开启上述社交应用并进行数据初始化。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用户指令后,则开启当前移动终端的WiFi-Aware功能,并与同一区域内开启WiFi-Aware功能的其他移动终端建立连接组;且所述移动终端根据芯片厂商的WiFi Aware协议实现探测附近的WiFi Aware设备,并与其建立起对应的物理连接组。由于WiFi-Aware功能适用于基于地理位置的近距离社交,因此需要对所述同一区域进行进一步确定,所述同一区域是指在以当前移动终端所在位置为圆心,半径为30-45米的圆形区域或边长为30-45米的正方形区域。这样的范围能够保证WiFi-Aware功能的有效实现,获得稳定的应用服务。可见,该WiFi-Aware功能能够在不使用网络的条件下,建立起同一区域内用户的相互连接关系,为用户提供结实所在区域内用户的社交平台,有利于用户交际圈的扩大。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述步骤S2包括:

S21、解析服务数据;

S22、查询数据库;

S23、根据筛选条件将解析后的服务数据与数据库进行匹配筛选,剔除不符合筛选条件的服务数据。

在所述步骤S2中,移动终端通过WiFi-Aware功能的广播接口(Publish接口)向同一区域内的其他移动终端广播服务数据,同时通过监听接口(Subscribe接口)收取其他移动终端用户通过Publish接口广播服务数据。所述服务数据为非敏感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性别、职业、年龄等个人信息,还可以包括设备型号、协议类型等设备的服务信息,但并不限定于上述信息。

当用户接收到服务数据后,会对服务数据进行解析和储存。其中解析过程包括,首先将获取的服务数据进行解析,将其进行分类处理;之后进行数据库查询,所述数据库主要存储上述服务数据,相对距离、设备地址、P2P连接信息等。一方面,如果获取的服务数据对应的用户与数据库中的黑名单信息相匹配,则将该服务数据剔除,不作为进一步筛选的对象,该黑名单是指用户将某个或某些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标记为黑名单并上传至数据库,以避免被其打扰。另一方面,对获取到的服务数据进行查询,如果某个设备(即获取到的服务数据对应的移动终端设备)是数据库中无记录的新设备,则在数据库中添加该新设备的记录条目;若果某个设备是数据库中已有记录的设备,则对该设备的记录条目进行更新。对获取的服务数据进行解析分类和查询数据库处理能够预先对不需要的数据进行剔除,能有效节省设备的存储空间,加快其运行速度;而对设备记录信息的实施更新能够获取该设备用户的最新状态,有利于提高获取到的服务数据的准确性,便于用户最大范围的发现感兴趣的对象,进而展开交流沟通。

作为较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示,所述步骤S3体包括:

S31、判断服务数据中是否携带RTT时间信息,若是则进入步骤S32,否则转入步骤S33;

S32、根据RTT时间信息计算出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

S33、获取其他移动终端的Rssi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Rssi信号强度值计算出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

在所述步骤S3中,移动终端对获取到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进行排序。所述排序的指标可以是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也可以是其他移动终端用户的年龄顺序,如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年龄在某个范围内的用户,如20-35岁之间的用户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还可以是按照其他移动终端用户的性别进行排序。此外,排序的指标还可以是多个指标的组合,如,采用距离和性别两个指标的限制,以性别作为第一筛选条件,即先筛选出所在范围内的女性用户;以距离作为第二筛选条件,则将通过上述第一筛选条件筛选出的女性用户的移动终端与当前移动终端的相对距离进行排序;采用性别、年龄和距离三个指标进行排序,以性别作为第一筛选条件,即先筛选出所在范围内的女性用户,以距离作为第二筛选条件,则将通过上述第一筛选条件筛选出的女性用户的移动终端与当前移动终端的相对距离进行排序;以年龄作为第三筛选条件,则将上述第一筛选条件和第二筛选条件筛选出的用户,将年龄在25-30岁之间的用户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同时剔除不符合条件的用户。当用户的多项指标存在排序过程中存在矛盾时,则将排在前面的筛选指标作为优先指标,即第一筛选条件的优先级>第二筛选条件的优先级>第三筛选条件的优先级。如,在上述三个标准的筛选过程中,存在两个女性用户,用户1的距离为19m、年龄为26岁,用户2的距离为20m、年龄为25岁,则按照上述原则,在最终的UI界面上,将用户1排在用户2的前面。采用多个标准进行排序有利于用户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准确的筛选,进而快速的发现感兴趣的对象,提高社交效率。

在上述过程中,通过移动终端携带相应的协议时间信息来确定上述距离信息。如果移动终端携带了802.11mc协议时间信息,则根据协议的RTT时间来计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RTT时间 = 当前时间 - 数据包中时间戳选项的回显时间,所述时间戳回显时间是某个数据包发出去的时间,已知数据包的接收时间(当前时间)和发送时间(回显时间),就可以得到RTT时间的一个测量值。通过RTT时间计算距离的方式需要移动终端的芯片厂商来实现,并通过应用调用相应接口获得。如果移动终端未携带上述RTT时间信息,则读取设备Rssi信号强度值的方式,根据所述Rssi信号强度值计算出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该过程主要采用WiFi传输的公开模型公式d=10^((ABS(RSSI)-A)/(10*n))进行距离计算,其中A和n参数需要根据采样计算得知。移动终端的应用会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中存储不同平台芯片的经验值,如高通、博通、MTK等芯片,同时读取终端本身的芯片类型,不同平台芯片取不同的参数值。如果无法在应用存储中找出和终端设备类型匹配的参数值,则使用默认经验参数值。在计算对应的参数值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多次取值,该取值次数可以用户自行设置(如5、6、10等),也可以为写默认值(如设置为5次),首先去除该模型得到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然后再进行平均求出对应值。针对其他移动终端的情况采用不同点的算法获取距离信息的针对性更强,数据可信度跟高,避免了采用单一方法计算带来的误差。此外,采用多次测量,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对其余数据取平均值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计算误差,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作为更优选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S41、判断交流信息的大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时,当是时则进入步骤S42,当否时则转入步骤S43;

S42、控制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建立WiFi Direct连接,然后建立Socket连接,再将交流信息通过Socket方式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

S43、通过WiFi-Aware功能将交流信息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

在所述步骤S4中,当用户接收到其他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时,首先确定是否需要对上述内容进行回复。如果想要结束交流,则可通过关闭聊天界面的方式实现;如果用户认为有必要屏蔽上述聊天内容的用户,则可以启动应用中的过滤功能过滤掉该用户(包括将该用户添加至黑名单),并将该用户的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同时更新数据库中有关该用户的信息。当再次收到上述设备发送的消息时,应用会自动启动上述过滤功能,避免被再次打扰。如果对信息进行回复,则用户根据交流信息的大小建立不同种类的连接,将信息发送到其他移动终端。当交流信息的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则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建立WiFi Direct连接,然后建立Socket连接,再将交流信息通过Socket方式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当交流信息的大小未超过预设阈值时,则通过WiFi-Aware功能将交流信息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

上述阈值的大小可以系统默认的,也可以是用户根据自身移动终端的情况设置的,如阈值为256kb、512kb、2048kb等。根据自身移动终端内存容量的小和数据传输的速度,确定相应的阈值,保证用户传输的数据能够快速到达对方,使交流过程高效顺畅的进行。此外,在Socket连接的ip获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WiFi-Aware传输获取其他移动终端的ip地址;另一种方法是调用当前移动终端的ARP( 地址解析协议)方式获取移动终端的ip地址。在本发明中,不限于使用一种,即根据移动终端的实际情况,选择更为方便的方式进行ip地址的获取,保证移动移动终端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系统较佳实施例,如图5所示,其中包括:

连接模块100,用于接收用户的指令开启当前移动终端的WiFi-Aware功能,并与同一区域内开启WiFi-Aware功能的其他移动终端建立连接组;

解析模块200,用于当前移动终端接收连接组内的其他移动终端广播的服务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服务数据进行解析和储存;

排序模块300,用于根据指定指标对解析的服务数据对相应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进行排序;

交流模块400,用于当前移动终端接收输入的交流信息并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解析模块200具体包括:

解析单元210,用于解析服务数据;

查询单元220,用于查询数据库;

筛选单元230,用于根据筛选条件将解析后的服务数据与数据库进行匹配筛选,剔除不符合筛选条件的服务数据。

再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排序模块300具体包括:

时间信息判断单元310,用于判断服务数据中是否携带RTT时间信息,若是则启动第一执行单元,否则启动第二执行单元;

第一执行单元320,用于根据RTT时间信息计算出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

第二执行单元330,用于获取其他移动终端的Rssi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Rssi信号强度值计算出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

更进一步,如图8所示,所述交流模块400具体包括:

信息大小判断单元410、用于判断交流信息的大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时,当是时则启动第一连接单元,当否时则启动第二连接单元;

第一连接单元420,用于控制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建立WiFi Direct连接,然后建立Socket连接,再将交流信息通过Socket方式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

第二连接单元430,用于通过WiFi-Aware功能将交流信息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

较佳的,所述解析单元210对获取的其他移动终端广播的用户服务数据,并通过查询单元220在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按照筛选条件将获得的服务数据与数据库数据进行匹配,剔除不符合条件的服务数据。之后,通过时间信息判断单元310进行判断,根据用户是否携带RTT时间信息,分别根据其他移动终端的RTT时间信息和Rssi信号强度值对筛选出数据对应的移动终端进行排序。最后,用户与筛选出的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进行交流时,通过信息大小判断单元410进行判断,如果发送信息超过预设阈值(如阈值是2048kb),则通过WiFi-Aware功能将交流信息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如果发送信息没有超过上述预设阈值,则建立WiFi Direct连接,然后建立Socket连接,再将交流信息通过Socket方式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关于上述模块单元的技术细节在前文的方法中已有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通过在WiFi-Aware功能建立的连接组内广播和收取其他用户广播的服务数据,并按照指定的标准对解析后的上述服务数据对应的其他移动终端进行排序,最后与上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进行交流沟通,实现通过社交应用的模式,与公共场所中感兴趣的对象展开交流的目的,有效避免了当面进行交流被拒绝的尴尬,增加了用户的社交热情,有利于其交际圈的扩大。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