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干扰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79218阅读:321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扰器,具体说是一种小型化干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电话、GPS及北斗导航被广泛应用到很多领域,给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信息安全、考场作弊、手机犯罪及位置信息泄露等,因此在特殊的场合有必要对移动通信信号及导航信号进行屏蔽。然而,干扰器的产生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干扰器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都比较成熟,同时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兼具屏蔽2G/3G/4G移动通信信号和GPS/北斗定位导航信号功能的综合性干扰器也已经在市场上出现。对于现有干扰器技术而言:首先,干扰器通常由发射电路模块和胶棒天线模块两部分组成,这使得在使用干扰器时,必须先将天线安装在干扰器发射电路模块对应位置,否则会很容易导致对应发射通道功率放大器损坏,这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次,随着所需要干扰信号频段的增加,干扰器发射电路模块的通道数量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干扰器外置天线(胶棒天线)的数量增加,现有全频段干扰器的天线会有8根以上,这也使得干扰器的体积及重量都不断增大;由于现在干扰器的发展是向着小型化与外观美观方向发展,因此现有干扰器技术已经严重影响了干扰器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化干扰器,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及无外置天线的优点,符合干扰器小型化与外观美观的设计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化干扰器,包括:电源控制器、发射通道、M工器和天线;所述的电源控制器和多个发射通道相连,所述多个发射通道与M工器相连,所述M工器与天线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发射通道,包括开关、锯齿波产生器、压控振荡器和功率放大器;所述的压控振荡器分别与开关、锯齿波产生器、功率放大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天线为PIFA天线。进一步的,所述的PIFA天线为M频PIFA天线。进一步的,所述的M值为大于等于2。作为更进一步的,所述M频PIFA天线为内置。作为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置PIFA天线通过开槽的形式实现M频工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通过采用微带形式M工器来实现减少干扰器发射信号的通道数量的目的;采用内置PIFA天线作为干扰器的发射单元,代替常规胶棒外置天线,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减小整个干扰器的体积的目的;内置PIFA天线通过开槽的形式实现了M频工作的性能,便于与M工器连接的同时减少通道的数量;通过采用内置天线,使得整个干扰器成为完整一个模块,便于携带,且在干扰器使用时,减少了安装天线的步骤,使其更加易于操作。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共有附图3幅:图1为干扰器中发射通道电路原理图;图2为背景技术中干扰器的结构框图;图3为实施例1中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以通道数为N以及M=2,即双工器和双频PIFA天线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具体实施方案原理图如图3所示。一种小型化干扰器,包括:电源控制器、发射通道、双工器和PIFA天线;所述的电源控制器和N个发射通道相连,所述N个发射通道与N/2个双工器相连,所述N/2个双工器与N/2个PIFA天线相连。所述发射通道,包括开关、锯齿波产生器、压控振荡器和功率放大器,所述的压控振荡器分别与开关、锯齿波产生器、功率放大器相连。所述的PIFA天线为双频PIFA天线,所述双频PIFA天线为内置,所述的内置PIFA天线通过开槽的形式实现双频工作。具体方案实施过程如下:S1、电源控制器通过开关给每个需要发射干扰信号的通道提供电源;S2、锯齿波产生器输出需要的电压波形控制压控振荡器输出需要频段的干扰信号PvcoN;S3、干扰信号PvcoN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出满足功率要求的干扰信号PaN;S4、功率放大器输出干扰信号PaN-1与PaN通过双工器N/2输出干扰信号PdN/2;S5、双工器N/2输出干扰信号PdN/2通过PIFA天线N/2将所对应两路干扰信号辐射到空间,从而实现对应频段信号的屏蔽效果。本实用新型从手机通信原理及干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出发,在兼具屏蔽2G/3G/4G移动通信信号和GPS/北斗定位导航信号功能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信号通道少、M频天线内置的小型化干扰器。通过采用微带形式M(M≥2)工器来实现减少干扰器发射信号的通道数量的目的。通过采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的内置天线形式PIFA天线作为干扰信号的发射单元,同时PIFA天线通过开槽的方式来实现M(M≥2)频段工作的性能,这样可以代替外置胶棒天线的同时方便与M(M≥2)工器进行连接,从而很大程度上缩小整个干扰器的体积及重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