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控制系统中的防水动圈话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118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影音控制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影音控制系统中的防水动圈话筒。

背景技术:
话筒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其在休闲娱乐及日常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影音控制系统中的动圈话筒。动圈话筒,也称动圈式麦克风,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当声波使动圈话筒的金属膜片振动时,连接在金属膜片上的线圈(或称音圈)随着一起振动,音圈在永久磁铁的磁场里振动,进而就产生感应电流(或称电信号),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变化的振幅和频率由声波决定,电信号电流经扩音器放大后传给扬声器,从扬声器中就发出放大的声音。然而现有技术中,动圈话筒没有防水功能,如此导致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动圈话筒会因遇水导致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影音控制系统中的防水动圈话筒,其包括:动圈话筒本体、纳米防水透声膜和防水圈;所述纳米防水透声膜粘贴于所述动圈话筒本体的防护罩的内侧面,且所述纳米防水透声膜覆盖住所述防护罩;所述防水圈设置于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动圈话筒本体的外壳的连接处。在如上所述的防水动圈话筒中,优选,所述防水圈为硅胶防水圈。在如上所述的防水动圈话筒中,优选,所述外壳的顶端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外螺纹段和筒段,所述硅胶防水圈套接于所述筒段的外壁;所述防护罩的底端形成有内螺纹以与所述外螺纹段上的外螺纹螺接配合。在如上所述的防水动圈话筒中,优选,所述防护罩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部罩、中部罩和下部罩;所述上部罩呈半球状,所述中部罩呈筒状且所述中部罩的断面为多边形,所述下部罩呈锥筒状。在如上所述的防水动圈话筒中,优选,在竖直方向上,所述中部罩的长度小于所述下部罩的长度和所述上部罩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防护罩的内侧面上设置纳米防水透声膜,并在防护罩与外壳的连接处设置防水圈,从而形成密闭空间,提高了防水效果,延长了动圈话筒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影音控制系统中的防水动圈话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符号说明如下:1外壳、2防护罩、3纳米防水透声膜、4防水圈、11外螺纹段、12筒段、21上部罩、22中部罩、23下部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影音控制系统中的防水动圈话筒,其包括:动圈话筒本体、纳米防水透声膜3和防水圈4。动圈话筒本体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将声音重现。纳米防水透声膜3粘贴于动圈话筒本体的防护罩2的内侧面,且纳米防水透声膜3的尺寸应覆盖住防护罩2;防水圈4设置于防护罩2与动圈话筒本体的外壳1的连接处。防护罩2呈网状。为了提高防水效果,防水圈4优选为硅胶防水圈。通过在防护罩2的内侧面上设置纳米防水透声膜3,并在防护罩2与外壳1的连接处设置防水圈4,从而形成密闭空间,提高了防水动圈话筒的防水效果。外壳1的顶端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外螺纹段11和筒段12,硅胶防水圈套接于筒段12的外壁,防护罩2的底端形成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外螺纹段上的外螺纹螺接配合,进而实现防护罩2与外壳1的螺接,从而使得防护罩2的底端紧紧将硅胶防水圈压在外壳1上,提高了密闭效果,利于防水。由于使用者在不使用防水动圈话筒时,会将其放置在桌面上,而桌面上经常会有水杯、酒瓶等液体容器,为了避免因防水动圈话筒滚动碰上液体容器导致的与液体接触,防护罩2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部罩21、中部罩22和下部罩23;上部罩21呈半球状,中部罩22呈筒状且中部罩22的断面为多边形,下部罩23呈锥筒状,下部罩23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为了减少防护罩的长度,且利于使用者的使用,在竖直方向上,中部罩22的长度小于上部罩21的长度和下部罩23的长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防护罩的内侧面上设置纳米防水透声膜,并在防护罩与外壳的连接处设置防水圈,从而形成密闭空间,提高了防水效果,延长了动圈话筒的使用寿命。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