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方便拆装的对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4479阅读:108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方便拆装的对讲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讲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方便拆装的对讲机。



背景技术:

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而现有的对讲机大部分拆装比较麻烦,不能一步到位,有的电池和后盖一体的对讲机电池不能更换,增加了很多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池方便拆装的对讲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方便拆装的对讲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方便拆装的对讲机,包括对讲机本体,所述对讲机本体的背面安装有挂钩,所述对讲机本体的侧表面分别设有按键和充电接口,且所述对讲机本体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弹簧槽和电池槽,所述电池槽顶端的凹槽处设有电极,所述电池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对讲机本体在电池槽的开口处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电池盖滑动连接,所述电池盖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弹簧槽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与对讲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侧面与把手固定连接,并且把手贯穿对讲机本体的下端延伸至外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为三角形钩状。

优选的,所述电池槽内放置电池,所述电池的顶端设有电池电极,所述电池电极与电极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防滑纹包括一个三角形向上标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池方便拆装的对讲机,在需要装入电池时,打开电池盖,将电池按压入电池槽中,按入时,固定杆在压力作用下会向侧面压缩第二弹簧,电池进入电池槽后,电池电极与电极接触,固定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固定电池,防止电池被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弹出,然后关闭电池盖,可以有效防止平时误触固定杆以导致电池弹出,在需要拆装电池时,只需打开电池盖,向侧面按压把手即可自动弹出电池,非常方便对电池进行拆装更换,背部设置的挂钩可以在不需要使用对讲机时将其挂在腰带上,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讲机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对讲机本体、2电池槽、3电极、4第一弹簧、5滑动槽、6电池盖、7固定杆、8弹簧槽、9第二弹簧、10挂钩、11按键、12充电接口、13防滑纹、14电池、15电池电极、1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方便拆装的对讲机,包括对讲机本体1,对讲机本体1的背面安装有挂钩10,可以在不需要使用对讲机时将其挂在腰带上,方便携带,对讲机本体1的侧表面分别设有按键11和充电接口12,且对讲机本体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弹簧槽8和电池槽2,弹簧槽8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与固定杆7固定连接,固定杆7的下端为三角形钩状,固定杆7的上端与对讲机本体1固定连接,固定杆7的侧面与把手16固定连接,并且把手16贯穿对讲机本体1的下端延伸至外部,电池槽2顶端的凹槽处设有电极3,电池槽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电池槽2内放置电池14,电池14的顶端设有电池电极15,电池电极15与电极3紧密接触,对讲机本体1在电池槽2的开口处设有滑动槽5,滑动槽5与电池盖6滑动连接,在需要装入电池14时,打开电池盖6,将电池14按压入电池槽2中,按入时,固定杆7在压力作用下会向侧面压缩第二弹簧9,电池14进入电池槽2后,电池电极15与电极3接触,固定杆7在第二弹簧9的作用下固定电池14,防止电池14被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4弹出,然后关闭电池盖6,可以有效防止平时误触固定杆7以导致电池14弹出,在需要拆装电池14时,只需打开电池盖6,向侧面按压把手16即可自动弹出电池14,非常方便对电池进行拆装更换,电池盖6的表面设有防滑纹13,防滑纹13包括一个三角形向上标志。

工作原理:该电池方便拆装的对讲机,在需要装入电池14时,打开电池盖6,将电池14按压入电池槽2中,按入时,固定杆7在压力作用下会向侧面压缩第二弹簧9,电池14进入电池槽2后,电池电极15与电极3接触,固定杆7在第二弹簧9的作用下固定电池14,防止电池14被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4弹出,然后关闭电池盖6,可以有效防止平时误触固定杆7以导致电池14弹出,在需要拆装电池14时,只需打开电池盖6,向侧面按压把手16即可弹出电池14,非常方便对电池进14行拆装更换。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