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型减压助眠蓝牙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9731阅读:806来源:国知局
熊猫型减压助眠蓝牙音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乐理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熊猫型减压助眠蓝牙音箱。



背景技术:

音乐治疗是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疗仪器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国外音乐疗法的发展国外音疗起步较早,1890年奥地利医生厉希腾达尔发表了“音乐医生”的观点。1944年,密执安州组织了第一个音疗学会,1946年又在堪萨斯州国立大学开设音疗的专科。于是,世界各国纷纷仿效,澳大利亚1959年有了音疗机构,1969~1970年间,德、法、丹麦、芬兰等国也相继成立了音疗组织。音乐能够治疗多种疾病,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在美国从事音疗工作的国家注册医师有4000人,欧洲有数千人,日本20世纪80~90年代从美国学成归国创业的有50多人。中国的音疗起步较晚,1979年美国音疗博士刘邦瑞教授应邀到中央音乐学院讲学,第一次把欧美音疗学介绍到国内,才拉开了我国音疗学科建设的帷幕。中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音疗,在不到30年的时间,我国的音疗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发展。如:音乐电疗、疗养院精神院音疗、对心身疾病的音疗临床探索、对老年病的音疗、对儿童智障的音疗等。许多医疗机构也相继完成音疗系统的安装使用。我国第一家独立的音疗所也于1997年底,在中央音乐学院创办。1999年6月28日在国际禁毒日有“亲近音乐,远离毒品”主题的大力宣传。音乐那跳跃的音符已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音疗亦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研究课题。

人体是一种耗散结构,必须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交换物质,输入负熵流才能维持生命的运动。音乐就是一种作用于人的生理场与物理场的物质能量。它通过曲调、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因素传递信息。这些因素具备一定规律和变化频率,音响振动作用于人体各部位时,会引起人体五脏六腑、肌肉、脑电波等的和协共振,促进各器官节律趋于协调一致,从而改善了各器官的紊乱状态,以解除疾病,促进康复。因此,掌握共振原理,根据病人具体的情形选曲,就可以配合病人的节奏、动作、呼吸,建立一种令人心安的持续关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熊猫型减压助眠蓝牙音箱,可自动调节放置扬声器的腔体气压平衡和声波震动,能够有效的减少音响体积、增强音效,从而避免了扬声器出现失真现象,有利于音响振动作用于人体各部位并引起和协共振,实现更好的音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熊猫型减压助眠蓝牙音箱,包括熊猫仿型壳体、音箱、扬声器、双膜共振组件和网罩,熊猫仿型壳体包括熊猫头部、熊猫躯干部和熊猫四肢,熊猫头部的前端开设有两个熊猫眼孔,熊猫头部的后端开设有低频出声孔,熊猫头部内装设有音箱,音箱的前端与熊猫眼孔相对应安装两个呈八字形布置的扬声器,熊猫眼孔上装设有网罩,音箱的内部设有空气谐振腔,空气谐振腔内装设有双膜共振组件,熊猫躯干部的后端设有充电端口和按键。

作为优选,两个扬声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呈130度。

作为优选,熊猫头部由半球状的头前盖和头后盖扣合连接构成,熊猫眼孔设置在头前盖上,低频出声孔设置在头后盖上。

作为优选,熊猫头部的下端设有熊猫颈部,熊猫头部通过熊猫颈部与熊猫躯干部配装成一体。

作为优选,熊猫头部的上端左右两侧设有两个熊猫耳朵。

作为优选,熊猫头部上位于熊猫眼孔的下方设有熊猫鼻子和熊猫嘴巴。

作为优选,熊猫躯干部由熊猫肚子和熊猫后背扣合连接构成,充电端口和按键均设置在熊猫后背上,熊猫后背的下端设有熊猫尾巴。

作为优选,熊猫四肢上分别套设有硅胶手套和硅胶脚套。

作为优选,双膜共振组件包括共振支架和两个震动膜,共振支架上间隔对称设置两个震膜孔,两个震动膜分别密封连接在两个震膜孔上,音箱的后端装设有后盖,共振支架的侧端与所述后盖固定成一体。

作为优选,熊猫仿型壳体和音箱均为ABS材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整体结构设计紧凑精美,小巧玲珑,构件精简,装配工艺性好。

2.采用ABS材质结构,轻便结实,坚硬光滑,熊猫形体外观精美,便于移动携带,内部配装蓝牙模块与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实现无线通信进行理疗音乐播放操控,可随时随地聆听理疗音乐,享受健康生活。

3.扬声器采用130度夹角布置,有效的拓宽了声音传播范围,增强立体声效果。

4.在音箱内部狭小的空气谐振腔内布置了双膜共振组件,通过压缩声学腔体内部空气,增强低频下潜,改善以往小尺寸蓝牙音频低频不足的缺点。

5.被动式震动膜采用双膜共振,与扬声器组配装设在具有空气谐振腔的音箱上,能够有效的减少音响体积、增强音效,利用震动膜随扬声器的相位移动而产生位移,从而自行调整空气谐振腔气压平衡的原理,来避免扬声器出现失真的现象,进而实现更好的音疗效果,当扬声器和双模共振组件的频率在移相180度时候,相当于扬声器和双模共振组件同时做压缩或膨胀的工作,此时空气谐振腔的压差达到最大,产生出最强的低频能量,获得更好的低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音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头前盖,2-网罩,3-熊猫鼻子,4-熊猫嘴巴,5-音箱,6-头后盖,7-熊猫耳朵,8-熊猫后背,9-按键,10-熊猫尾巴,11-熊猫肚子,12-硅胶脚套,13-硅胶手套,14-熊猫眼孔,15-低频出声孔,16-共振支架,17-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中给出的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熊猫型减压助眠蓝牙音箱,包括熊猫仿型壳体、音箱5、扬声器17、双膜共振组件和网罩2。熊猫仿型壳体和音箱5优选采用ABS材质结构,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技术成熟,质量可靠。熊猫仿型壳体包括熊猫头部、熊猫躯干部和熊猫四肢,熊猫头部的下端设有熊猫颈部,熊猫头部通过熊猫颈部与熊猫躯干部配装成一体。熊猫四肢上分别套设有硅胶手套13和硅胶脚套12,带来舒适触感。熊猫头部的前端开设有两个熊猫眼孔14,熊猫头部上位于熊猫眼孔14的下方设有熊猫鼻子3和熊猫嘴巴4。熊猫头部的后端开设有低频出声孔15。熊猫头部的上端左右两侧设有两个熊猫耳朵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熊猫头部由半球状的头前盖1和头后盖6扣合连接构成,熊猫眼孔14设置在头前盖1上,低频出声孔15设置在头后盖6上。熊猫头部内装设有音箱5,音箱5的前端与熊猫眼孔14相对应安装两个呈八字形布置的扬声器1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两个扬声器17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呈130度,这样,可以有效的拓宽声音传播范围,进而增强立体声效果。熊猫眼孔14上装设有网罩2,网罩2可选择金属丝网结构。音箱5的内部设有空气谐振腔,空气谐振腔内装设有双膜共振组件,这种被动式震动膜采用双膜共振,与扬声器17组配装设在具有空气谐振腔的音箱5上,能够有效的减少音响体积、增强音效。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中所示,双膜共振组件包括共振支架16和两个震动膜18,共振支架16上间隔对称设置两个震膜孔,两个震动膜18分别密封连接在两个震膜孔上,音箱5的后端装设有后盖,共振支架16的侧端与所述后盖固定成一体。震动膜18可采用圆形金属板和橡胶圈粘接构成,橡胶圈与共振支架16粘接固定在一起。共振支架16可采用ABS材质结构。熊猫躯干部的后端设有充电端口和按键9,可通过按键9在内置音乐和蓝牙音乐之间切换,使得内部配装的蓝牙模块与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实现无线通信进行理疗音乐播放操控。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熊猫躯干部由熊猫肚子11和熊猫后背8扣合连接构成,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充电端口和按键9均设置在熊猫后背8上,熊猫后背8的下端设有熊猫尾巴10。整体结构设计紧凑精美,小巧玲珑,熊猫形体外观精美,便于移动携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较佳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够获知的公知技术或者采用现有技术中所能够等效替换的各种变形及更改的实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技术构思,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