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金属降噪录音话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8501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金属降噪录音话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金属降噪录音话筒。



背景技术:

话筒最主要的功能是扩大声音,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公开场合的活动中,如演讲或产品宣讲,而往往这些活动又都有时间限制的。如果仅靠个人预先多次排练实现现场估计时间,对活动时长的控制将难以保证准确性,而且如果中间遇到开放式提问,时长更难把握。而如果中途频频利用手机、电脑、手表等查看时间,又会严重影响演讲质量和效果,当演讲进行到高潮阶段时,用户可能因忘记看时间而延长演讲时间,对后面的安排造成影响。

日常生活在室内举行晚会、集会、会议,或家庭室内录音等通常要使用录音设备进行录音。在周边有说话和各种外来噪音,以及乐器相互干扰等情况下,所采集音频的质量会显著下降,一般会有很大的噪音,产生音频失真等现象,影响音频的正常使用。

ANR99是一款集远距离拾音、环境噪声滤除两大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固定安装话筒。单只拾音距离可达5米,通过话筒级联的方式可实现40-200平米室内无方向性语音采集需求。即插即用,完全免调试。设计可使本系统广泛应用于:教育、审讯、审判、监控、公共安全等行业。

目前的一些音频采集装置具有一点的距离限制,儿菜采集的音频内容中存在机器本身的一些噪声,还有外接的一些噪声,这对于采集的音频内容存储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金属降噪录音话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金属降噪录音话筒,包括录音话筒本体,所述录音话筒本体上设有话筒盖体,所述话筒盖体的上表面设有网罩,所述话筒盖体的反面中间设有VOL孔,VOL孔的两侧设有槽,所述VOL孔的下方设有NR端口,所述NR端口的下方两侧设有接线头。

优选的,所述录音话筒本体内置远距离拾音动态采样分析降噪电路,录音话筒本体的高清拾音半径可达5-8米,所述高清拾音头的最佳拾音距离为5米。

优选的,所述录音话筒本体最多可手拉手级联10个话筒。

优选的,所述录音话筒本体具有-15DB的降噪幅度。

优选的,所述录音话筒本体采用AGC话筒电平自动增益控制。

优选的,所述录音话筒本体的拾音头采用高灵敏度贴片硅咪。

优选的,所述录音话筒本体通电即开,断电即关,7*24小时电信级工作标准。

优选的,所述录音话筒本体的输入信号电平为-3dBu(0.6Vrms),输出信号电平为-3dBu(0.6Vrms)。

优选的,所述录音话筒本体的级联输入阻抗为600Ω,级联输出阻抗为32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利用AGC话筒电平自动增益控制,无论发言人与话筒距离远近,声音大小不同,最终录音或扩声时无忽大忽小现象,人声可识别度、清晰度及还原度高;

(2)本装置利用ANC自适应降噪技术,录音话筒本体根据室内面积大小不同选择话筒的数,最多可手拉手级联10个话筒,具有-15DB的降噪幅度,最大程度降低环境噪声,大幅提高信噪比;

(3)录音话筒本体无需专业人员操作,通电即开,断电即关,7*24小时电信级工作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录音话筒本体;2、NR端口;3、话筒外壳;4、VOL孔;5、螺丝;6、接线头;7、槽;8、网罩;9、话筒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金属降噪录音话筒,包括录音话筒本体,所述录音话筒本体1上设有话筒盖体9,话筒盖体9的上表面设有网罩8,话筒盖体9的反面中间设有VOL孔4,VOL孔4的两侧设有槽7,VOL孔4的下方设有NR端口2,NR端口2的下方两侧设有接线头6,录音话筒本体采用全金属材料制成。

录音话筒本体1内置远距离拾音动态采样分析降噪电路,录音话筒本体1的高清拾音半径可达5-8米,所述高清拾音头的最佳拾音距离为5米,录音话筒本体1最多可手拉手级联10个话筒,录音话筒本体1具有-15DB的降噪幅度,采用AGC话筒电平自动增益控制,录音话筒本体1的拾音头采用高灵敏度贴片硅咪,录音话筒本体1具有通电即开,断电即关,7*24小时电信级工作标准。

录音话筒本体1的输入信号电平为-3dBu(0.6Vrms),输出信号电平为-3dBu(0.6Vrms),录音话筒本体1的级联输入阻抗为600Ω,级联输出阻抗为32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