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通信终端及该通信终端的信息区分显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1346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用于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通信终端及该通信终端的信息区分显示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要求2015年8月31日申请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22829号和2016年8月29日申请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109964号的优先权,将该申请的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内容引用到本文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个电话号码服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从一个通信终端接收除了基本电话号码以外的附加电话号码的利用多个电话号码的多号码服务。



背景技术:

最近,移动通信技术的飞跃发展迅速推动了移动通信终端的普及,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大多数普通人也能经常携带手机、pda等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具有允许用户更容易地访问通信网络并有效地分配现有的传统通信系统的系统资源的效果。

此外,最近的移动通信服务不仅提供用于语音通话的通信服务,还提供适合于用户偏好的各种附加服务。作为这种附加服务之一,“多个电话号码服务”被广泛使用,其中两个以上的电话号码被分配给一个移动通信终端,使得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希望的电话号码并呼叫。作为韩国移动通信公司提供的“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一个例子,典型的有kt的“两号加(twonumberplus)”服务。

当用户开通通信终端,给用户赋予的电话号码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usim:universal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当用户识别模块安装到通信终端,通信终端利用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的基本电话号码,实行号码的发送和接收处理。然而,上述的多个电话号码服务中,追加提供的电话号码不像基本电话号码那样存储到用户识别模块中,而是存储在通信网。这样,由于附加电话号码没有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中,利用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用户向附加电话号码发送呼叫时,在通信终端上在接收的电话号码前面添加**等特殊号码而发送。另外,当通过该用户的附加电话号码接收来电号码时,通信网上添加告知该来电号码是打给附加电话号码的电话的识别信息并进行来电处理。

如上所述,现有的多个电话号码服务中,可以说只有基本电话号码才是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的实际电话号码,而附加电话号码是非实际电话号码的虚拟电话号码。因此,要向作为实际电话号码的基本电话号码提供的多种附加服务提供至附加电话号码,存在很多限制。即,对现在kt的双模手机(two-phone)而言,对虚拟电话号码只提供在作为附加电话号码中显示发送方的确认服务、来电提醒、语音留言箱这三种附加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提供多个电话号码服务时给予多个实际电话号码而能够使用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通信终端及该通信终端的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提供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一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用一个通信终端提供多个电话号码服务,该通信终端包括:用户识别模块,其存储多个电话号码,并存储各电话号码的操作模式的映射信息;多个接口部,利用存储在所述用户识别模块的多个电话号码及所述映射信息,分别与所述多个电话号码相对应而提供独立的操作模式;以及转换部,将所述多个接口部相互转换而进行激活。

所述多个接口部分析所述用户识别模块的基本文件目录(efdir:elementfiledirectory)并确认多个应用专用文件(adf),在该多个应用专用文件的各个应用专用文件中搜索电话号码。

所述映射信息作为基本文件(er:elementfile)存储在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中。

存储所述映射信息的基本文件(er)可以存储在所述用户识别模块的主文件(mf:masterfile)的下位,或者可以存储在应用专用文件(adf)的下位。

存储所述映射信息的基本文件(er)可以具备多个记录区域,在各记录区域存储各电话号码。

在所述多个记录区域的各个记录区域中可以记录电话号码的长度(lenth)、电话号码及对应该电话号码的操作模式的值。

在所述各个记录区域中记录电话号码时,与电话号码的位数相关的数字及构成电话号码的数字的每两个数被记录为一个字节(byte),在各字节的下位4比特记录第一数字,在上位4比特记录第二数字。

所述转换部在通信终端的锁定状态下可以激活与用户输入的密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的接口部。

所述多个接口部可以存储各操作模式的收信设定信息,并根据该各操作模式的收信设定信息,只在允许收信的时间段执行来信处理,在不允许收信的时间段执行自动回复引导。

所述转换部可以在通信终端进入空闲状态时,激活默认操作模式的接口部。

所述多个接口部分别基于通信网发送的来电号码所包含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判断与所述来电号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一个通信终端提供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搜索步骤,所述通信终端从用户识别模块搜索多个电话号码和各电话号码的操作模式的映射信息;以及激活步骤,利用搜索到的所述多个电话号码及所述映射信息,分别与所述多个电话号码相对应而提供独立的操作模式的多个接口部中,所述通信终端激活其中某一个接口部。

所述搜索步骤中,可以分析所述用户识别模块的基本文件目录(efdir:elementfiledirectory)并确认多个应用专用文件(adf),在该多个应用专用文件的各个应用专用文件中搜索电话号码。

所述映射信息作为基本文件(ef:elementfile)存储在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中。

存储所述映射信息的基本文件(er)可以存储在所述用户识别模块的主文件(mf:masterfile)的下位,或者可以存储在应用专用文件(adf)的下位。

存储所述映射信息的基本文件(er)可以具备多个记录区域,在各记录区域存储各电话号码。

在所述多个记录区域的各个记录区域中可以记录电话号码的长度(lenth)、电话号码及对应该电话号码的操作模式的值。

在所述各个记录区域记录电话号码时,与电话号码的位数相关的数字及构成电话号码的数字的每两个数被记录为一个字节(byte),在各字节的下位4比特记录第一数字,在上位4比特记录第二数字。

所述激活步骤可以包括:在通信终端的锁定状态下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的步骤;以及激活与输入的所述密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的接口部的步骤。

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通信终端存储各操作模式的收信设定信息的步骤;以及所述通信终端在各操作模式下,根据该各操作模式的收信设定信息,只在允许收信的时间段执行来信处理,在不允许收信的时间段执行自动回复引导的步骤。

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通信终端进入空闲(idle)状态的步骤;以及所述通信终端激活默认操作模式的接口部的步骤。

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从通信网发送的来电号码所包含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判断与所述来电号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的步骤。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一个通信终端提供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通信终端包括:用户识别模块,其存储多个电话号码;存储器,其存储各电话号码的操作模式的映射信息;多个接口部,利用存储在所述用户识别模块的多个电话号码及所述映射信息,分别与所述多个电话号码相对应而提供独立的操作模式;以及,转换部,将所述多个接口部相互转换而进行激活。

发明的效果

若根据实施例,一个通信终端提供多个电话号码服务时,并非追加分配虚拟电话号码,而是追加分配实际电话号码而提供多个电话号码服务,从而得到使用一个通信终端却等同于使用多个通信终端一样的效果,还能利用多种附加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一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概念的图。

图2是表示根据一实施例的用于多个号码服务的通信终端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根据一实施例的用户识别模块的文件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根据一实施例的包括实际电话号码和操作模式的映射信息的基本文件(ef)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根据一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用于提供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结构要素的图。

图6是示意性表示了根据一实施例的从锁定状态转换到特定操作模式的过程的图。

图7是表示了根据一实施例的对每个操作模式的收信设定信息进行存储的画面的图。

图8是说明根据一实施例的通信终端中提供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附图及关联的下述详细说明,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显而易见,因此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能够容易地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此外,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时,当判断为对本发明及关联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会不必要地使本发明的要旨不清楚时,将省略其详细说明。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一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概念的图。

如图1所示,usim等用户识别模块存储多个实际电话号码(101-1,101-2,..,101-n)。我们在后文中将会说明对于在用户识别模块存储多个实际电话号码(101-1,101-2,..,101-n)的例子。另外,通信终端分别与所述多个实际电话号码(101-1,101-2,..,101-n)对应的操作模式(102-1,102-2,..,102-n)来进行操作。即,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的各实际电话号码和通信终端的各操作模式是一对一映射的。对每个操作模式(102-1,102-2,..,102-n),分别独立地适用地址簿、呼出/呼入通话记录、信息保管箱、应用设置环境等。

图2是表示根据一实施例的用于多个号码服务的通信终端的结构的图。

如图2所示,通信终端200包括存储器210、存储器控制器221、一个以上的处理器(cpu)222、外围接口223、输入输出(i/o)子系统230、显示装置241、输入装置242、通信电路252和用户识别模块260。这种结构要素通过一个以上的通信总线或信号线进行通信。图2所示的多个结构要素可包括一个以上的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而以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二者的组合实现。

存储器210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并且还可包括一个以上的磁盘存储装置、闪存装置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其他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10可进一步包括远离一个以上的处理器222的存储装置,例如可通过通信电路252以及诸如互联网、内联网、lan(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wlan(广域网,widelan)、san(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areanetwork)等或它们的适当组合的通信网络(未示出)访问的附网型(attached)存储装置。通过诸如处理器222和外围接口223的通信终端200的其他结构要素的、向存储器210的访问可通过存储器控制器221被控制。

外围接口223将通信终端200的输入输出外围装置连接至处理器222和存储器210。一个以上的处理器222实行多种软件程序和/或存储在存储器210中的命令集来实行用于通信终端200的多种功能并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围接口223、处理器222和存储器控制器221可在诸如芯片220的单个芯片上实现。在其他实施例中,它们可以以不同的芯片实现。

i/o子系统230可在诸如显示装置241、输入装置242的通信终端200的输入输出外围装置和外围接口223之间提供接口。

显示装置241可使用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display,lcd)技术或高分子有机发光显示(lightemittingpolymerdisplay,lpd)技术,这种显示装置241可以是电容型、电阻型、红外线型等触摸显示器。触摸显示器在终端与用户之间提供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触摸显示器向用户显示视觉输出。视觉输出可包括文本、图片、视频和它们的组合。视觉输出的一部分或全部可对应于用户界面对象。触摸显示器形成接收用户输入的触摸感测面。

用户识别模块(usim)260为移动通信终端中可以使用的卡形态的模块,其存储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以提供用户的认证、费用征收、保安功能等多种服务。1982年,在欧洲邮电管理委员会(cept)制作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单一标准,以用户认证为目的导入了sim。usim是sim进一步进化的方式,在非同步3代移动通信(wcdma)的终端里必须插入的指甲大小的芯片。usim兼用用于用户认证的sim功能和交通卡或信用卡等功能的通用ic卡(uicc)的功能。通用ic卡通过多种应用的保安支援来保障个人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安性。usim由小型cpu和存储器构成,cpu通过加密的形式识别用户,存储器作为附加服务的存储空间。存储器可实行信用卡、交通卡、会员卡等功能,尤其通过ota(overtheair)技术只要得到银行业或卡服务的承认,无需另发芯片,无线就能够搭载服务。通过一实施例来作为用户识别模块260说明了usim,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是用于为移动通信服务的其他类型的用户识别模块(例如,sim(subscribeidentitymodule))等中。

用户识别模块260中,存储有用于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多个实际电话号码(101-1,101-2,..,101-n)。用户识别模块260可以存储各实际电话号码(101-1,101-2,..,101-n)和操作模式(102-1,102-2,..,102-n)的映射信息。或者,所述映射信息可以存储在通信终端200的存储器210。

处理器222是被配置为实行与通信终端200关联的操作并实行指令的处理器,例如可利用从存储器210搜索到的指令来控制通信终端200的组件之间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的接收与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软件结构要素,操作系统211、图形模块(指令集)212和多号码服务应用(命令集)213搭载(安装)在存储器210中。

操作系统211可以是例如达尔文(darwin)、rtxc、linux、unix、osx、windows或vxworks、安卓等的内置操作系统,包括控制和管理一般系统任务(例如,存储器管理、存储装置控制、电力管理等)的多种软件结构要素和/或装置,并且促进多种硬件与软件结构要素之间的通信。

图形模块212包括用于提供和显示显示装置241上的图形的公知的多种软件结构要素。术语“图形(graphics)”包括文本、网页、图标(例如,包括软键的用户界面对象)、数字图像、视频、动画等而没有限制,包括可显示给用户的所有对象。

通信电路252以有线方式收发信号或以无线方式收发电磁波。通信电路252将电信号转换成电磁波或将电磁波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该电磁波与通信网络、其他移动型网关和通信装置进行通信。通信电路252包括例如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以上的放大器、调谐器、一个以上的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芯片组、订户身份模块(subscriberidentitymodule,sim)卡、存储器等,但可以包括用于实行这些功能的众所周知的电路而没有限制。通信电路252可以是被称为万维网(worldwideweb,www)的互联网,内联网,和/或诸如蜂窝电话网络、无线lan和/或城域网(metropolitanareanetwork,man)的无线网络,并且可以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无线通信可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数据gsm环境(enhanceddatagsm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tdma)、网际网路电话(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voip)、wi-max、蓝牙(bluetooth)、紫峰(zigbee)、近场通信(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或包括在提交本申请时尚未开发的通信协议的其他合适的通信协议,但可利用多种通信标准、协议和技术中的任何一种而没有限制。

参照图1和图2已经说明,为了利用用户识别模块260中存储的多个实际电话号码(101-1,101-2,..,101-n)而通过一个通信终端200进行多个电话号码服务,在用户识别模块260需要存储用于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多个实际电话号码(101-1,101-2,..,101-n)。并且,在用户识别模块260或通信终端200的存储器210需要存储各实际电话号码(101-1,101-2,..,101-n)和操作模式(102-1,102-2,..,102-n)的映射信息。

开通通信终端200时,可以考虑将所述映射信息存储在通信终端200内部,而不是用户识别模块260。但是,这样的方式,依旧使用用户识别模块260的情况下变更使用通信终端200,此时,在变更后的通信终端200中没有存储所述映射信息,无法得知用户识别模块260中存储的多个实际电话号码和通信终端200的操作模式的映射信息,可能导致无法正常操作。因此,一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各实际电话号码(101-1,101-2,..,101-n)和操作模式(102-1,102-2,..,102-n)的映射信息可以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260。但不限于此,所述映射信息可以存储在通信终端200的存储器210,而非用户识别模块260。使用原来的用户识别模块260,但变更了通信终端200时,用户通过通信终端200可以再次加入多个电话号码服务,重新接收附加电话号码,存储到通信终端200的存储器210的映射信息中。此时,所述映射信息存储为用户识别模块260的主文件(mf:masterfile)或adf_usim下位的ef(elementfile),或者,可以作为另外的文件存储在通信终端200的存储器210中。具体参照图3而说明。

图3是表示根据一实施例的用户识别模块的文件结构的图,表示了用户识别模块260中存储两个实际电话号码的例子。

如图3所示,用户识别模块260的逻辑性文件结构主要包括一个主文件(mf:masterfile)510和用于通信终端200的基本操作的必要基本文件。此处,必要基本文件包括efpl(未图示)、eficcid(未图示)及基本文件目录(efdir:elementfiledirectory)350。其中,efdir350管理用户识别模块260可提供的多种应用专用文件(adf:applicationdedicatedfile)的目录信息。一实施例中,efdir350包括两个电话号码,即包括两个usim应用专用文件。一实施例中,将efdir350包括两个usim应用专用文件(adf)分别命名为“adf_usim1351”和“adf_usim2352”。此处,可以根据各efdir350中包括的信息及应用文件而固有分配的应用识别符(applicationidentifier)而选择adf_usim1351和adf_usim2352。即,通信终端200基于efdir350包括的两个usim应用专用文件,可以确认用户为了利用多个电话号码服务而被分配的两个电话号码。

一般,usim应用专用文件包括用于存储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ty:imsi)的ef(elementfile,以下,称为ef_imsi)和用于存储移动用户电话号码(mobilesubscriberisdnnumber,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电话号码)的ef(以下,称为ef_msisdn')。根据一实施例的构成adfusim1351及adfusim2352的ef_imsi及ef_msisdn彼此具有不同的值。即,搭载具有彼此不同的imsi及msisdn的两个usim应用专用文件。随此,用户识别模块260存储两个实际电话号码。通信终端200最初开通后安装usim260并接通电源,则通过移动通信网实行认证、定位。此时,通信终端200在认证过程中将存储在usim260的两个usim应用专用文件的两个彼此不同的imsi传送到移动通信网,再从移动通信网接收与两个彼此不同的imsi相对应的彼此不同的电话号码(msisdn),记录(write)到所述两个usim应用专用文件上。或者,最初开通时设定为usim260的默认值的usim应用专用文件上预先记录基本电话号码(msisdn),之后在通信终端200通过应用加入到多个电话号码服务。此时,存储在usim260的多个usim应用专用文件中,通信终端200在第二usim应用专用文件中取出imsi,并向移动通信网传送,从移动通信网接收与此对应的附加电话号码(msisdn),记录到所述第二usim应用专用文件上。这样,记录有电话号码(msisdn)的多个usim应用专用文件在通信终端200的接通电源时全部被激活,usim应用专用文件中存储的信息在移动通信网上定位。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用户识别模块260可以存储各实际电话号码和操作模式的映射信息。该映射信息可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260的主文件(mf:masterfile)或adf_usim下位的基本文件,即可存储在ef(elementfile)。一实施例中,在mf的下位的ef_kt_twophone360存储所述映射信息。基于efdir350中所包含的两个usim应用专用文件的信息,通信终端200确认用户为利用多个电话号码服务而分配到的两个电话号码,并基于所述ef_kt_twophone360中记录的信息而确认各电话号码映射了哪个操作模式。或者,所述映射信息无需存储到用户识别模块260,而是作为另外的文件存储到通信终端200的存储器210。

通信终端200可以预先设定多个操作模式的顺序。存储在usim260的多个usim应用专用文件中,基本电话号码(msisdn)存储在以默认值设定的usim应用专用文件里,通信终端200对该基本电话号码(msisdn)设定默认操作模式,并记录到所述映射信息。另外,存储在usim260的多个usim应用专用文件中,附加电话号码(msisdn)存储在第二设定的usim应用专用文件里,通信终端200对该附加电话号码(msisdn)设定多个操作模式中的第二操作模式,并记录到所述映射信息。如上,每当附加电话号码,根据多个操作模式的顺序选择操作模式,电话号码及操作模式的信息记录到映射信息。通信终端200向移动通信网传送imsi而实行认证,每当从移动通信网接收与imsi对应的电话号码时,可以升级所述映射信息。

图4是表示根据一实施例的包括实际电话号码和操作模式的映射信息的基本文件(ef)的结构的图,示出了参照图3而说明的ef_kt_twophone360。

参照图4,ef_kt_twophone360包括文件标识符字段410、文件结构字段420、记录数量字段(430)、允许接近字段440及记录区域450。

文件标识符字段410中存储识别该ef_kt_twophone360的值。文件结构字段420中存储表示具有线性固定结构(linearfixedstructure)的值。记录数量字段430中存储相当于用户分配到的电话号码的数量的值。一实施例中,用户分配到了两个电话号码,并存储了2的值。允许接近字段440用于控制对该ef_kt_twophone360的接近权限,用于设定对读取(read)/更新(update)/非激活(deactivate)/激活(activate)等控制命令的接近权限。记录区域450存储各电话号码的各操作模式的信息。每个电话号码用一个记录区构成,一实施例中用户分配得到两个电话号码,因此由两个记录区451、452。如图4所示,第一记录区451中存储有第一电话号码的长度(lengthofthefirstnumber)、第一电话号码(thefirstnumber)及与其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的操作模式的值(valueofthefirstmode)。第二记录区452中存储有第二电话号码的长度(lengthofthesecondnumber)、第二电话号码(thesecondnumber)及与其第二电话号码对应的操作模式的值(valueofthesecondmode)。

记录区451、452中存储电话号码的方法如下。1字节为8比特,即由两个数字(digit)组成。1数字由4比特组成。1数字标记一个阿拉伯数字(0到9),因此1字节标记两个阿拉伯数字。另外,韩国的电话号码为10位数或者11位数。所以能够6字节来标记电话号码。因此,在所述各记录区451、452的电话号码的长度字段,记录意味着6字节的数字“6”。

用6字节标记示电话号码时,需要标记该电话号码是10位数还是11位数才能从通信终端200取出正确的电话号码。10位数时标记偶数,11位数时标记奇数。用6字节标记电话号码时,从第一字节开始到6字节依次标记电话号码,如上所述,用一个字节可标记两个数字。即,用4比特可标记一个数字,所以在一个字节记录两个数字。此时,在一个字节记录数字时,从下位4比特开始记。例如,关于标记“01”,在一个字节的下位4比特标记数字“0”后,在上位4比特标记数字“1”。

另一方面,关于电话号码的位数,需要标记奇数还是偶数,首先第一个记录的是关于电话号码的位数相关的信息。因此,在第一字节的下位4比特将会记录该电话号码的位数相关的信息。例如,该电话号码为偶数时记录数字“0”,奇数时记录数字“8”。

举例具体的电话号码,说明这样的方式。假设电话号码为01098762234,位数为11,奇数。那么,在第一个字节的下位4比特记录数字8,在上位4比特记录电话号码的第一个数字的0。并且,在第二个字节的下位4比特记录电话号码的第二个数字的1,在上位4比特记录电话号码的第三个数字的0。在第三个字节的下位4比特记录电话号码的第四个数字的9,在上位4比特记录电话号码的第五个数字的8。在第四个字节的下位4比特记录电话号码的第六个数字的7,在上位4比特记录电话号码的第七个数字的6。在第五个字节的下位4比特记录电话号码的第八个数字的1,在上位4比特记录电话号码的第九个数字的2。在第六个字节的下位4比特记录电话号码的第十个数字的3,在上位4比特记录电话号码的第是一个数字的4。

如果电话号码为10位数,在第一个字节的下位4比特记录数字0。并且如上说明的方式依次记录电话号码,在最后第六个字节的上位4比特没有可记录的数字,因此记录预先设定的填充(padding)值,例如“0xff”。

在上述的说明中,关于电话号码的位数的信息,首先记录的是奇数或偶数的信息,但也可以最后记录这些信息。

基于efdir350包括的两个usim应用专用文件的信息,通信终端200从基本文件(ef_msisdn,ef_imsi)确认用户为利用多个电话号码服务而分配到的两个电话号码,并且基于所述ef_kt_twophone360中记录的信息,具体地,基于记录区域450记录的信息,确认各电话号码映射到的操作模式再操作。

图5是表示根据一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用于提供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结构要素的的图。参照图5,根据实施例,通信终端200包括第一接口部510、第二接口部520及转换部530。一实施例中,假设在用户识别模块260存储有两个电话号码的信息,因此意味着存在两个接口部510、520。根据一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体现在参照图2说明的通信终端200中以程序的方式体现,并存储在存储器210,通过处理器222实行,或者可通过硬件及/或软件的组合来体现。第一接口部510和第二接口部520可独立适用背景画面、铃声、震动/是否发光、地址簿、呼出/呼入通话记录、信息保管箱、应用设置环境等。

基于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260的efdir350所包括的两个usim应用专用文件的信息和、基于记录在ef_kt_twophone360或通信终端200的存储器210的映射信息,第一接口部510及第二接口部520确认映射到自身的电话号码。

第一接口部510为与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260的第一电话号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设定独立的画面,在存储器210分配独立的存储区域,在该区域存储并存取与第一电话号码关联的终端功能和附加功能,并管理数据。第一接口部510激活的状态成为p(private)模式,根据状态而标示相关图标(例如,p),由此让用户知道此时是哪个操作模式的状态。

第一接口部510激活的状态下用户发送呼叫时,第一接口部510将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260的第一电话号码作为呼叫人电话号码而发送。在此,可以认为第一电话号码包括msisdn及imsi。此时,第一接口部510将发送信息记录到发送/接收目录中。发送文字信息时,也是同样的操作。

第一电话号码接收来电时第一接口部510将该接收信息记录到发送/接收目录中。接收文字信息的时,也是同样的操作。

第二接口部520为与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260的第二电话号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其设定独立的画面,在存储器210分配独立的存储区域,在该区域存储并访问与第二电话号码关联的终端功能和附加功能,并管理数据。第二接口部520激活的状态成为p(private)模式,根据状态而标示相关图标(例如,p),由此让用户知道此时是哪个操作模式的状态。

第二接口部520激活的状态下用户发送呼叫时,第二接口部520将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260的第二电话号码作为呼叫人电话号码而发送。在此,可以认为第二电话号码包括msisdn及imsi。此时,第二接口部520将发送信息记录到发送/接收目录中。发送文字信息时,也是同样的操作。

第二电话号码接收来电时第一接口部520将该接收信息记录到发送/接收目录中。接收文字信息的时,也是同样的操作。

当向另外其他操作模式的电话号码接收来电时,第一接口部510或第二接口部520在画面表示用于告知用户其他操作模式的电话号码有来电呼叫的标签。例如,第一接口部510激活的状态下,第二电话号码有来电呼叫,此时,第一接口部510在来电人信息里表示出“b”等的标签,由此让用户知道这是向第二电话号码呼叫的来电。将来电号中包括的imsi作为基准,第一接口部510及第二接口部520判断接收到的来电是向哪个操作模式的电话号码呼叫的。

转换部530对第一接口部510和第二接口部520进行彼此转换,并激活其中某一个,执行适用于通信终端200的操作模式的功能。当用户输入规定操作,转换部530将会实施操作模式的转换。作为所述规定操作,例如,按压通信终端200具备的功能键的操作,持续按压键盘中的特定键的操作,或者,选择设置在通信终端200的应用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不与指示通信终端200的其他功能的操作冲突的其他多种操作。

另外,转换部530转换操作模式时可以通过让用户输入密码而认证后执行转换。让用户预先设定密码,之后转换接口时输入所述设定好的密码并进行认证处理。这种利用密码的转换功能可由用户的选择而设定。此处,一实施例中具有两个接口,但可以从多个电话号码服务收到多个附加电话号码,进而追加相应的多个接口,在转换部530选择多个接口中的某一个而进行激活。

转换部530可将多个操作模式中的一个设定为默认操作模式,通信终端200进入到空闲状态时自动转换为默认操作模式。

另外,在通信终端200的锁定状态下用户输入对应特定操作模式的密码,此时转换部530立即激活该操作模式。为此,转换部530存储各操作模式的密码,对在锁定状态下输入的密码和各所述操作模式的密码进行比较,然后转换一致的操作模式。

图6是示意性表示了根据一实施例的从锁定状态转换到特定操作模式的过程的图。如图6的(a)所示,当电源按钮被输入后通信终端200以锁定状态显示出密码输入窗口。用户输入对应特定操作模式的密码后,如图6的(b)所示,自动转换对应该密码的操作模式。

另一方面,第一接口部510、第二接口部520存储各操作模式的收信设定信息,根据各操作模式的收信设定信息,只在允许收信的时间段执行来信处理,不允许收信的时间段执行自动回复等处理。本发明中,“收信”是指接收来电或信息;“来信”是指来电话或来信息。

图7是表示了根据一实施例的对每个操作模式的收信设定信息进行存储的画面的图,图7是第一接口部510,即p模式的例子。如图7所示,周一/周三/周五的上午9点到上午10点、从周一到周五的上午7点到9点、周一下午1点到下午3点、从周一到周五的下午7点到第二天上午7点、p模式设定为接收禁止,因而发送自动回应信息。

根据一实施例的通信终端200使用了安卓操作系统的多用户模式(multiusermode),当用户加入多个电话号码服务,在通信终端200生成用于多电话号码的追加账户。通信终端200在每启动时点在活动管理器(activitymanager)的mstarteduse追加用于多电话号码的上述追加账户。在接口部510、520通过以下的定义接近其他操作模式的地址簿并查询信息。一实施例中,为了运营用于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多账户,使用了安卓操作系统提供的多用户模式(multiusermode),但不限于此,区分多个电话号码服务而对每个各电话号码提供独立的接口也是可以的,即只要能够提供操作模式,就没有限制。

finalusermanagerusermanager=

(usermanager)context.getsystemservice(context.user_service);

list<userinfo>users=usermanager.getusers(true);//获取关于系统用户的信息

finaluserinfouser=users.get(i);//获取特定用户

contentprovider.maybeadduserid(content_uri,user.id);//查询

第一接口部510、第二接口部520在接入来电呼叫时在搜索地址簿时,将优先顺序放在与该来电呼叫对应的模式的地址簿,不受当前模式的限制,将在地址簿中搜索到的发送方信息显示在画面中。不过,第一接口部510、第二接口部520在将发送方信息显示在画面上之后,在留下通话记录时,将来电呼叫的信息仅记录在与来电呼叫的对应模式的通话记录中。例如,在第一接口模块510被激活的状态下向附加电话号码呼入电话的情况下,第一接口模块510在b模式的地址簿中搜索发送方信息之后将该搜索到的发送方信息显示在画面上。此后,在通话结束后,并不将通话记录存储在p模式中,而是仅存储在b模式中。此外,第一接口部510、第二接口部520在留下通话记录时,将会同时记录发送方信息,此时以对应于来电呼叫的模式的地址簿为基准记录发送方信息。例如,在第一接口模块510被激活的状态下向附加电话号码呼入电话的情况下,第一接口模块510在b模式的地址簿中搜索了发送方信息但没有关联信息,因此可在p模式的地址簿中搜索发送方信息并进行显示。此后,在通话结束后,通话记录不被存储在p模式中,而仅被存储在b模式中,此时,在b模式的通话目录中不记录在p模式的地址簿中搜索到的发送方信息(例如,姓名),而是仅留下发送方电话号码。

图8是说明根据一实施例的通信终端中提供多个电话号码服务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8,通信终端200随着用户的电源输入而启动(s801)。通信终端200连接到用户识别模块260而分析efdir文件包含的记录(s803)。通信终端200通过所述记录分析而判断在efdir是否存在多个usim应用专用文件。即判断是否存在多个电话号码服务(s805)。

判断结果,若存在多个电话号码服务,通信终端200分析存储在所述用户识别模块260的映射信息(s807)。用户识别模块260将所述映射信息作为基本文件(ef)存储,通信终端200对记录了所述映射信息的基本文件的记录区域进行分析。或者,所述映射信息可以不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260,而是作为另外文件而存储在通信终端200的存储器210,通信终端200可以对存储在存储器210的文件的记录区域进行分析。

根据所述映射信息的分析结果,通信终端200映射与各操作模式相对应的电话号码,激活设定为默认值的操作模式(s809)。并且,所述步骤(s805)中判断,当不存在多个电话号码服务时,通信终端200激活默认操作模式(s809)。

另一方面,通信终端200在所述步骤(s809)得到用户输入的密码并激活与输入密码相对应的操作模式,从而替代激活默认操作模式。密码的输入是从终端锁定界面上被输入而得到的。

另外,激活特定操作模式的状态下,通信终端200根据用户的操作而转换为其他操作模式。该操作是,例如用户按压通信终端200的物理性按钮,或选择操作模式转换的相关应用等。

本说明书包括很多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不应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或者权利要求的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个别实施例中说明的特征可在单个实施例中结合而实现。相反,在本说明书中,在单个实施例中说明的多种特征可个别地在多种实施例中实现,或适当地结合而实现。

在图中,操作以特定的顺序被说明,但是不应理解为这些操作以如图所示的特定顺序被执行,或者以一连串连续的顺序被执行,或者为了获得期望的结果而所有说明的操作都被执行。在特定环境下,多次测试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时,上述实施例中多种系统结构要素的区分应理解为并不是在全部实施例中要求这样的区分。上述程序结构要素和系统通常可以以单个软件产品或多个软件产品的封装实现。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为程序而以计算机可读形式存储在存储介质(cd-rom、ram、rom、软盘、硬盘、光盘等)中。这样的过程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实施的,因此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置换、变形和变更的,因此不被限定于前述的实施例和附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