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连接请求消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2669发布日期:2018-06-08 22:1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连接请求消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与流程

本公开内容涉及无线电信。



背景技术:

本文中提供的“背景技术”描述目的在于以总体呈现本公开内容的上下文。当前指定的发明人的工作,在该本背景技术部分中描述的程度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符合现有技术的描述的方面,既不明确地也不隐含地承认作为相对本公开内容的现有技术。

例如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已经提出了低复杂性机器类型通信(MTC)用户设备(UE)(LC-MTC)。LC-MTC UE的特征包括低复杂性、潜在的低成本、覆盖增强和潜在的降低功耗。

减少LC-MTC UE的复杂性和成本的技术是限制UE在6个物理资源块(PRB)内操作。因此该系统带宽被分为多个6个PRB窄带并且LC-MTC UE被预期为能够调谐至这些窄带中的任一个。

在覆盖增强(CE)特征中,用于LC-MTC的覆盖范围相对于所谓的Cat-1 UE的覆盖范围扩展15分贝(dB)。用于CE的主要技术经由相同消息的多次重复,与消息的任何单独情况的信噪比相比,结合了所接收的版本以便改善结合的信噪比。相同消息的多次重复将明显减少频谱效率。因此,对于CE模式中的操作,采用多个覆盖增强级(CE级)或重复级,使得在每个CE级使用适当的重复次数。

在先前提出的配置中,对于网络发起的调用,该网络寻呼空闲模式中的UE以便使UE开始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然后UE将开始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该过程包括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报头并且从e-NodeB(eNB)接收随机接入响应(RAR)。因为多于一个UE可以使用相同时间内的PRACH接入网络,因此RAR将表示该网络对哪个PRACH报头做出反应。RAR还提供调度后续消息3的上行链路许可,其中UE将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

对于CE模式中的操作,需要多次重复PRACH(报头)。在3GPP中已经同意将存在用于PRACH的3个CE级,每个CE级表示更多重复次数(并且因此,至少原则上,处理更大范围的能力并且因此更差的信噪比)。LC-MTC UE将在每个CE级中执行几个PRACH尝试并且如果在达到最大尝试次数之后失败了,则将移动到下一个CE级并且开始又一组PRACH尝试。类似地,RAR也将以重复方式发送。还可以使用RAR时间窗口以便散布RAR的负载并且LC-MTC UE将需要在时间窗口内使每个MAC PDU解码。

通常,这些过程可消耗许多LC-MTC UE电池电源并且还在潜在延长期上耗尽无线电资源。

持续目标是改善无线网络系统的操作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内容可以解决或缓解以上讨论的问题。

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定义了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和特征。

应当理解,前述一般性描述和以下详细说明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将容易获得对本公开内容及其许多伴随优点的更完整的理解,同时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其将变得更好理解,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移动电信系统;

图2提供了无线接入接口的下行链路的结构的简化示意图;

图3提供了无线接入接口的上行链路的结构的简化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基站;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用户设备(UE);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

图7是寻呼操作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寻呼操作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时序图;

图9是通信交互的示意性时序图;

图10是示出了通信交互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1和图12是关于使用覆盖增强(CE)的通信交互的示意性时序图;

图13是概括了UE的操作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以及

图14是概括了基站的操作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提供了移动电信系统100的示意图,其中,该系统包括移动通信终端(诸如,UE)101、基础设施设备102和核心网络103。

例如,基础设施设备还可以称为基站、网络元件、增强节点B(eNodeB或eNB)或者协调实体并且将无线接入接口提供至覆盖范围或小区内的一个或多个通信终端。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终端可以使用无线接入接口经由表示数据的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来传送数据。基础设施设备102通信链接至诸如服务网关支撑节点(SGSN)103A、数据包网关节点103B和外部网络103C的核心网络组件,它们可连接至与由通信终端101和基础设施设备102形成的相似结构的一个或多个其他通信系统或网络。

核心网络103还可以为由网络实体服务的通信终端提供包括验证、移动性管理、收费等功能。图1的移动通信终端101还可以称为通信终端、用户设备(UE)、终端装置等,并且被配置为经由基础设施设备与由相同或不同的覆盖范围服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通信终端通信。可通过使用无线接入接口在由链路104至109表示的双向通信链路上发送和接收表示数据的信号执行这些通信,其中104、106和108表示从基础设施设备至通信终端的下行链路通信而105、107和109表示从通信终端至基础设施设备的上行链路通信。电信系统100可以根据电信协议操作。例如,在一些实例中,系统100可以通常根据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操作,其中网络实体和通信终端通常分别称为eNodeB和UE。

参考图2和图3在以下段落中说明LTE无线接入接口的简要描述以便支持在以下段落中提供的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

诸如根据3GPP定义的长期演进(LTE)结构布置的移动电信系统将基于正交频分调制(OFDM)的无线接入接口用于无线电下行链路(所谓的OFDMA)和无线电上行链路上的单载波频分多址方案(SC-FDMA)。图2和图3中呈现了根据LTE标准的无线接入接口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

图2提供了当通信系统根据LTE标准操作时可以由图1的基站提供或者与图1的基站相关联的无线接入接口的下行链路的结构的简化示意图。在LTE系统中,从基站至UE的下行链路的无线接入接口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接入无线电接口的。在OFDM接口中,可用带宽的资源在频率上被分为多个正交子载波并且数据同时在多个正交子载波上传输,其中在1.4MHZ与20MHz带宽之间的带宽可以分为正交子载波。并不是所有这些子载波都用于传输数据(一些用于诸如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的特征)。子载波的数量在72个子载波(1.4MHz)与1200个子载波(20MHz)之间变化。在一些实例中,子载波以2n为基础进行分组,例如,128至2048,使得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使用逆和正快速傅里叶变换以将子载波分别从频率域转换至时域并且从时域转换至频率域。每个子载波带宽可以采用任何值,但是在LTE中,它固定在15kHz。如图2所示,无线接入接口的资源还在时间上被分为帧,其中,帧200持续10ms并且被细分为10个子帧201,每个子帧具有1ms的持续时间。每个子帧201由14个OFDM符号形成并且被分为两个时隙220、222,根据用于符号间干扰的减小的OFDM符号之间是否利用正常或延伸的循环前缀,每个时隙包括六个或者七个OFDM符号。时隙内的资源可以分为资源块203,每个资源块在一个时隙的持续时间内包括12个子载波并且资源块进一步分为跨越一个OFDM符号的一个子载波的资源元素204,其中每个矩形204表示资源元素。然而,在理解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具体相关性是称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作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用于将数据传输至UE的资源的共享信道。

图3提供了可由图1的基站提供的或者与图1的基站相关联的LTE无线接入接口的上行链路的结构的简化示意图。在LTE网络中,上行链路无线接入接口是基于单个载波频分多路复用FDM(SC-FDM)接口并且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无线接入接口可以由频分双工(FDD)或时分双工(TDD)提供,其中,在TDD实现方式中,子帧根据预定义模式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子帧之间切换。然而,不管所使用的双工的形式如何,都利用共用上行链路帧结构。图3的简化结构示出了FDD实现方式中的这样的上行链路帧。帧300被分为持续时间为1ms的10个子帧301,其中每个子帧301包括持续时间为0.5ms的两个时隙302。然后每个时隙由七个OFDM符号303形成,其中循环前缀304以相当于下行链路子帧中的循环前缀的方式插入在每个符号之间。

LTE数据或数据图在下行链路上的PDSCH上和上行链路中的PUSCH上传输。PDSCH和PUSCH上的资源通过基站被分配至终端装置。

图4更详细地示意性地示出了基站102。基站102包括经由无线接入接口(并且经由天线430)将信号发送至一个或多个通信装置或UE的发送器(Tx)400、以及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UE接收信号的接收器(Rx)410。控制器420控制发送器400和接收器410经由无线接入接口传输和接收信号。发送器400和接收器410一起形成收发器。控制器420可以执行控制无线接入接口的通信资源要素的分配的功能并且在一些实例中可以包括用于经由用于无线接入接口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这两者调度传输的调度器。可以通过控制器420至少部分地承担或监督结合以下描述讨论的基站的操作。因此,图4提供了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的实例,该基站包括收发器400、410,被配置为与终端装置执行无线通信;以及控制器420,被配置为控制收发器将无线寻呼信号发送至终端装置。

图5更详细地示意性地示出了UE 101。UE 101包括与天线530相关联的发送器500,用于将无线接入接口的上行链路上的信号传输至基站102;以及接收器510,用于接收经由无线接入接口在下行链路上通过基站102传输的信号。发送器500和接收器510由控制器520控制。发送器500和接收器510一起形成收发器。可以通过控制器520至少部分地承担或监督结合以下描述讨论的UE的操作。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UE 101是所谓的低复杂性机器类型通信(LC-MTC)终端装置。因此图5提供了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使用的终端装置的实例,终端装置包括:收发器500、510,被配置为与基站执行无线通信;以及控制器520,被配置为控制收发器从基站检测无线寻呼信号。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先前提出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

对于网络发起的调用,该网络寻呼空闲模式中的终端装置以使终端装置开始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终端装置开始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该RACH过程包括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报头600并且从基站接收随机接入响应(RAR)610。因为多于一个终端装置可以使用PRACH在相同时间内接入网络,因此RAR可以表示该网络对哪个PRACH报头做出反应。RAR还提供调度后续消息3(620)的上行链路许可,终端装置通过后续消息3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

多个RAR可以多路复用为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并且在PRACH报头的传输之后这个MAC PDU在RAR时间窗口内传输3个子帧。RAR时间窗口大小可以是2至10个子帧,也就是说高达10个MAC PDU(包含RAR)可以在RAR时间窗口内发送。

终端装置在RAR时间窗口内使每个MAC PDU解码直到它发现它的RAR。之后,基站传输消息4(RRC连接设置)630并且终端装置传输消息5(RRC连接设置完成)640以便完成RRC连接。

在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610中的基站提供至终端装置的信息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

(a)临时标识符或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的分配。最初的临时标识符被分配至在成功RACH流程之后永久构成的基站。永久标识符被称为小区RNTI或者C-RNTI。

(b)时间提前信息。这考虑了基站与终端装置之间的传输延迟,以便用于调整通信的期望时间,考虑传输延迟。

(c)上行链路资源的分配。基站在RAR响应中提供充分的资源和/或调度信息,以使得终端装置能够发送消息3。

换言之,由基站提供的通信资源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射频频带;临时无线电网络标识符、时间提前参数和一个或多个传输时隙。应注意,如果跳频或者类似布置在使用中,则多于一个射频频带可以被定义为通信资源。应注意,如果重复使用,则多个时隙可以被定义为通信资源(也就是说,与重复传输有关的多个时隙可以由上行链路资源的单个分配定义)。

本公开内容认识到,对于覆盖增强(CE)模式中的操作(其利用消息重复以在不良信号强度或噪声环境中提供更可靠的通信),PRACH(报头)需要重复多次。重复次数取决于所谓的CE级或模式。根据LC-MTC的终端装置在每个CE级潜在地执行几个PRACH尝试并且如果在达到最大尝试次数之后失败了,则它将移动到下一个更高的CE级(表示下一个更高的重复次数)并且重新开始另一组PRACH尝试。类似地,RAR响应也以重复方式发送。本公开内容注意到,在示例性LC-MTC终端装置中,两个这些因素会导致电池电源的大量消耗,并且还会在延长期占用无线电资源。

基于围绕提供作为寻呼操作的一部分的附加信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涉及缓解这些问题的技术。

图7是寻呼操作的示意性流程图,该寻呼操作包括步骤700中的寻呼周期的开始。

寻呼用于网络发起的与终端装置的通信,并且在寻呼周期的开始时,包括终端装置唤醒以便检测正在传输的寻呼信息。寻呼周期时而不时地(例如,周期性地)发生,从而终端装置除了寻呼周期正在发生时之外可以保持处于静止或空闲状态。

在步骤720中,终端装置检测是否有任何寻呼消息被引导至该终端装置。在任何具体寻呼周期中完全可能不存在被引导至该终端装置的消息。然而,在图7的示意性实例中,在步骤730中基站实际上在寻呼特定的终端装置。

响应于引导至该终端装置的寻呼消息的检测,在步骤740中终端装置发起与基站的无线通信,例如,作为终端装置的控制器通过使用所分配的通信资源发送连接请求消息控制收发器建立与基站的无线通信的实例。

然而,与先前提出的RRC过程相反,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些信息被设置为寻呼传输的一部分或者与寻呼传输相关联以便允许在步骤740中直接发送消息3(图6),或者换言之,避免对PRACH(报头)和RAR响应的需要。

因此,代替要求终端装置传输PRACH并且等待RAR(如以上讨论的,每个RAR可以多次重复发生),寻呼过程本身可以为终端装置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在消息3中发送RRC连接要求。因此,这可以减少对图6中示出的RACH过程的前两个步骤的需要或者可以去除前两个步骤。进而,这为功耗和/或网络使用提供了潜在的改善。

具体地,如上所述,相对于图6的RACH过程去除或减少的两个步骤要求多次PRACH重复,如果实现不了成功传输则增加更多次重复,盲解码调度RAR的MPDCCH消息并且还盲解码RAR窗口内的RAR。与交换RRC连接消息的剩余步骤(前面的消息3)相比,这些会消耗大量电池电源。此外,本技术还可以在报头阶段减少或消除争用,因为LC-MTC终端装置设置有上行链路许可并且因此不要求诸如在MAC PDU(携带RAR)中的所谓的退避指示器的信息。因为基站具体了解它为哪个LC-MTC终端装置提供上行链路许可,因此也不需要诸如表示基站正在响应于哪个报头的信息。

在一般水平,LC-MTC终端装置传输消息3(RRC连接请求)所需要的信息至少包含上行链路许可和临时RNTI。

图8是示出了寻呼操作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时序图,其中,终端装置直接发布消息3(而无需需要PRACH(报头)和RAR响应)所需要的消息3许可信息(以上定义的信息,或者换言之,由基站提供的包括射频频带、临时无线电网络标识符和传输时隙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通信资源)包含在调度寻呼消息810的DCI(MPDCCH)800中、和/或包含在(由PDSCH携带的)寻呼消息810本身中。这是包括定义通信资源的数据字段的寻呼信号的实例。在消息3许可信息在寻呼消息810中的情况下,这是包括第一部分800和第二部分810的寻呼信号的实例,第一部分包括调度第二部分的传输的调度数据,第二部分包括定义通信资源的数据字段。在消息3许可信息在DCI 800中的情况下,这是包括第一部分800和第二部分810的寻呼信号的实例,第一部分包括调度第二部分的传输的调度数据,第一部分包括定义通信资源的数据字段。

例如,在周期的基础上,所谓的寻呼时机被定义为时间t0,其中,终端装置从静止“DRX”(间断接收)模式唤醒并且监测用于调度寻呼消息的可能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MPDCCH搜索空间。在MPDCCH搜索空间(考虑重复)的末端,终端装置检测MPDCCH 800并且使其解码。解码的MPDCCH 800提供调度信息以便允许终端装置在时间t2时检测并解码包含寻呼消息的PDSCH。

在一些实例中,寻呼消息810不仅包含用于诸如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的特定终端装置的标识符而且包含消息3许可信息(上行链路许可和临时RNTI)以便允许消息3在不需要PRACH(报头)和RAR响应的情况下发送。使用这个信息,终端装置使用消息3许可中提供的PUSCH资源发送消息3 820。

在另一实例中,代替将消息3许可信息包括在寻呼消息810中,而是(在一些实例中,或者甚至也)包括在调度寻呼消息的DCI 800中。当在当前寻呼周期中要寻呼的终端装置的数量小或者甚至是一个时,这种布置会是有用的。

在其他实例中,DCI 800可以包含全部当前寻呼的终端装置共用的消息3许可信息的一部分,并且寻呼消息810包含剩余(特定终端装置的)信息。例如,DCI 800可以包含其中用于消息3的PUSCH要被传输的参考(基础)窄带,并且寻呼消息810包含这个参考窄带的偏移以便准确定位用于PUSCH消息3的传输的精确的窄带物理资源块(PRB)。这些实施方式可以提供稍微减少的传输消息3许可信息所需要的数据量。

现在将讨论关于时间提前的特征。

首先,将比较关于参考图6描述的先前提出的RACH过程的时间问题。在先前提出的过程中,因为传播延迟,诸如PRACH报头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一般将在基站处在指定上行链路子帧内晚到达。图9是示出这个点的示意性时序图。在此,基站将时间t0时的子帧n中的寻呼消息传输至终端装置。因为传播延迟,终端装置在短的时间(ΔT ms)之后在时间t1时接收寻呼消息。假设终端装置在t3时在子帧n+4处传输上行链路传输,PRACH,则相同的传播延迟ΔT意味着它将在时间t4时到达基站。然而,基站中的对应的子帧n+4在时间t2时开始。这将意味着PRACH晚总延迟TA到达。在图6的先前提出的配置中,这通过时间提前响应校正,就是说基站请求终端装置将它的传输提前(早些时候发送它们)TA ms。

在本实例中,消息3是通过终端装置而不是PRACH报头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因此消息3没有时间提前到达子帧边界,因为时间提前信息也不是由基站提供(进而,因为已经省去了RAR响应)。

示例性实施方式允许基站处理这个延迟,并且图10是关于这个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的步骤1000涉及下行链路寻呼信息的发送,例如,基站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收发器将无线寻呼信号发送至终端装置,寻呼信号包括定义由终端装置将连接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而使用的通信资源的分配的信息;并且控制收发器通过使用所分配的通信资源接收连接请求消息而建立与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在步骤1010中,在子帧n+4(有关寻呼消息被发送的子帧n)期间检测到上行链路消息(消息3)。步骤1020涉及在子帧n+4之后的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子帧期间基站继续检测上行链路消息。

在图9的实例中,这将意味着基站不仅保存子帧n+4而且保存子帧n+5以接收消息3,以便应对从终端装置的潜在延迟传播。

更一般地,以此方式要保存的子帧的数量可以取决于重复水平。如果用于消息3的重复次数(根据使用中的CE模式)是R,则基站将保存子帧n+4和用于消息3传输的R个另外的上行链路子帧。这提供了这样的实例,基站被配置为在多个覆盖增强(CE)模式中选择性地操作以与终端装置通信的,每个CE模式对应于往返于终端装置的无线数据信号的不同的相应的重复次数;并且基站的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收发器从终端装置接收所定义的子帧和取决于适用于通信的CE模式中使用的重复次数的多个时间上跟随的子帧中的连接请求消息。在实例中,时间上跟随的子帧的数量等于重复次数。

在图6的配置中,将上行链路消息与子帧边界对准的时间提前信息在包含RAR响应的MAC PDU中发送并且还在连接期间从MAC层传输。对于在本实例下的操作,时间提前信息反而可以通过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至终端装置:

(a)在消息3的重传期间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否定确认DCI中:

(b)在消息4中:和/或

(c)在消息5之后通过将时间提前控制MAC消息传输至终端装置。这将需要基站保存另外的子帧以便吸收携带消息5的最后一次PUSCH重复。

就所需要的时间提前的检测而言,在先前提出的实例中,通过使用报头上的相关器函数,基站可以使用PRACH报头检测由于传播延迟导致的延迟时间。在本实例中,不发送PRACH报头,但是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在消息3的传输之前,可以通过终端装置传输报头。那个报头、和/或对于该报头的要求、和/或用于该报头的RACH资源可以由基站在调度寻呼消息的DCI中或在寻呼消息本身中指示。这个报头可以不同于用于PRACH报头的那些报头。

现在将讨论CE级中的涉及潜在变化的特征。如所讨论的,CE级涉及终端装置被配置为在多个覆盖增强(CE)模式中选择性地操作,每个CE模式对应于往返于终端装置的无线数据信号的不同的相应的重复次数。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空闲模式或静止模式中的LC-MTC终端装置未通知网络CE级中是否存在变化。因此,基站不必注意到终端装置的当前CE级。在实例中,其结果是消息3以最高CE级(就是说,对应于最高重复次数的CE级或模式)传输。

已经提出了寻呼消息在不同的CE级或模式中作为目标,其中,配置用在调度寻呼消息(就是说,MPDCCH搜索空间)的DCI中并且寻呼消息本身可以占用不同的通信资源(例如,不同的窄带和/或不同的时间周期)。因此,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寻呼消息占用不同的CE级(不同于最大CE级或不同于当前通过终端装置使用的CE级)的情况下,寻呼消息将使用对应于该CE级的资源提供消息3许可。

在图11中,寻呼周期在时间t0时开始,并且对应于三个不同MPDCCH搜索空间的三个不同的DCI被设置为调度三个相应的寻呼消息。具体地,三个不同的DCI 1100、1110、1120涉及相应的CE级1、2、3,其中CE级3表示比CE级2更高的重复次数,进而CE级2表示比CE级1更高的重复次数。这些DCI中的每一个分别在CE级1、2和3处再次调度相应的寻呼消息1130、1140、1150。这提供了这样的实例:基站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收发器以不同的相应的CE模式发送多个寻呼信号,每个寻呼信号定义终端装置使用的相应的通信资源。

根据当前传播条件、信号强度、噪声条件等,终端装置可以能够在CE级1检测寻呼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装置使用CE级1和通过用于其消息3的上行链路传输(传输1160)的寻呼消息1130定义的资源。否则,则如果终端装置可以在CE级2检测寻呼消息1140,则它使用在CE级2用于其上行链路消息3 1170的寻呼消息定义的资源。否则,则假设终端装置可以在CE级3检测寻呼消息1150,则它使用在CE级3发送其上行链路消息3 1180的寻呼消息1150定义的资源。

因此,在图11中,不同的系统资源用于传输调度寻呼消息(DCI 1100、1110、1120)的DCI的相应对并且不同的资源用于在不同的相应的CE级(1130、1140、1150)提供相应的寻呼消息。终端装置对可以成功检测到寻呼消息的这些CE级中的最低的一个做出反应,并且使用由相应的寻呼消息定义的资源传输上行链路消息1160、1170或1180。应注意,在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仅发送上行链路消息3(1160、1170、1180)中的一个,是由终端装置成功解码的最低的CE级寻呼消息定义的CE级中的消息3的一个实例。这提供了终端装置的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检测到的寻呼信号的CE模式设置CE模式的实例。

在又一个实例中,寻呼消息和/或调度寻呼消息的DCI实际上不以CE级区分。就是说,在这些另外的实例中,使用单个寻呼消息和/或调度寻呼消息的单个DCI。在这种实例中,LC-MTC终端装置可以在最高CE级(对应于最大重复次数)传输第一消息3传输,然后基站可以使用设置有HARQDCI的信息调整CE级(如果合适的话)。以此方式,第二HARQ重传可以在对应于指定为HARQ响应的一部分的不同的(较低的)CE级的不同的(较低的)重复级传输。这提供了这样的实例,终端装置被配置为通过使用预定的CE模式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而使用所分配的通信资源执行与基站的无线通信,并且响应于连接请求消息接收来自基站的表示要求的CE模式的信息。

在又一个实例中,寻呼消息和/或调度寻呼消息的DCI不以CE级区分。然而,终端装置可以基于它自身的CE级提前执行它的消息3重复的终止。因此,例如,可以使用图12中示意性示出的配置,其中,单个DCI 1200在CE级3调度单个寻呼消息1210。寻呼消息定义终端装置在传输其消息3 1220中使用的资源。资源定义充足的时间(从t4至t7)以允许终端装置在CE级3(在这个实例中的最高重复级)传输消息3 1220。然而,终端装置意识到它自身的CE级并且因此意识到没有必要在比通过终端装置自身的CE级定义的重复级更高的重复级传输消息3。因此,如果终端装置的CE级低于级别3,则终端装置可以提前终止消息3的传输,也就是说,在比使用由寻呼消息1210提供的调度资源可用的重复次数更低的重复次数。这提供了这样的实例,终端装置被配置为使用预定CE模式接收寻呼信号并且使用与终端装置相关联的CE模式执行无线通信。

在图12的具体实例中,如果终端装置具有1的CE级,则在时间t5时,可以在对应于CE级1的重复次数之后终止消息3传输。如果终端装置具有2的CE级,则在对应于至少等于适用于CE级2的重复的重复次数在时间t6时可以通过终端装置终止消息3的传输。可以通过网络或者通过基站和终端装置这两者已知的规定预定义发生终止的时间点(t5和t6)。假设提前定义终止点t5和t6,则基站意识到终止点并且能够在符合正常HARQ时间限制的适当时间发送它的HARQ响应。如上所述,HARQ的DCI可以将修正由基站使用的CE级的信息提供至终端装置,潜在地与终端装置的CE级匹配。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调度寻呼消息的DCI、和/或寻呼消息本身可以表示是否使用减少的RACH过程(其中,省去PRACH和/或RAR)。可以将该信息明确地提供或者可以暗示地提供为标记或数据字段,因为寻呼消息中不存在消息3许可信息可以表示应该使用全部RACH过程。该配置可以为基站中使用的调度算法提供改善的灵活性。寻呼消息中的许可信息的存在或不存在的检测提供检测寻呼信号是否包括定义由终端装置将连接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而使用的通信资源的分配的信息的实例。响应于检测到寻呼信号不包括定义通信资源的分配的信息,终端装置的控制器可以控制收发器执行与基站的无线电信道分配(RACH)流程以为终端装置分配通信资源。

在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果基站指示应该使用全部RACH过程(包括PRACH和RAR),则基站可以另外在寻呼消息中和/或调度寻呼消息的DCI中指示用于PRACH报头的RACH资源。就是说,基站可以为特定终端装置保存RACH资源以便用于它的PRACH报头,这可以减少使用冲突。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果减少的RACH过程失败,就是说,消息3(作为第一上行链路传输)没能到达基站或者被基站成功检测到并解码,则终端装置可以通过例如在与用于失败消息3相同的CE级执行全部RACH过程重新尝试。如前所述,如果RACH过程在该CE级不成功,则CE级可以升高。这提供了终端装置的实例,其中,当控制器检测到基站没有确认响应于被引导至终端装置的寻呼信号发送的连接请求消息时,控制器被配置为遵循与基站的无线电信道分配流程。例如,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使用连接消息以其发送的CE模式遵循无线电信道分配流程。

类似地,如果终端装置甚至不能在寻呼消息中检测到上行链路分配的存在,则将回到全部RACH流程。这是基站的实例,其中,对于基站并没有响应于被引导至其的寻呼信号而从其接收到连接请求消息的终端装置,(基站的)控制器被配置为遵循与该终端装置的无线电信道分配流程。

如所描述的终端装置和基站的操作可以通过相应的控制器与发送器和接收器(它们一起提供相应的收发器)的交互执行。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计算机软件执行(在实例中),诸如,存储在通过计算机运行(或者用于计算机的控制操作)的非易失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诸如,磁盘或光盘)上的计算机软件。

图13是概括了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使用并且被配置为与基站执行无线通信的终端装置的操作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检测(在步骤1300中)来自基站的无线寻呼信号;

检测(在步骤1310中)寻呼信号是否包括定义由终端装置将连接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而使用的通信资源的分配的信息;

响应于寻呼信号不包括定义通信资源的分配的信息的检测,控制(在步骤1320中)收发器执行与基站的无线电信道分配流程以为终端装置分配通信资源;并且

通过使用所分配的通信资源发送连接请求消息控制(在步骤1330中)收发器建立与基站的无线通信。

图14是概括了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使用并且被配置为执行与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的基站的操作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将无线寻呼信号发送(在步骤1400中)至终端装置,寻呼信号包括定义由终端装置将连接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而使用的通信资源的分配的信息;并且

通过使用所分配的通信资源接收连接请求消息建立(在步骤1410中)与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

虽然以上讨论了处理、编码或解码的方法,应理解被配置为执行这种方法的设备也被认为表示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

在到目前为止已被描述为至少部分通过软件控制的数据处理设备实现的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中,应当理解,诸如光盘、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携带这种软件的非易失性机器可读介质也被认为表示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

显而易见的是,借鉴上述教导,本公开内容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因此应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技术可以如本文中具体描述的其他方式实践。

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各个方面和特征通过以下编号项来定义:

1.一种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使用的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与基站执行无线通信;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

控制收发器检测来自基站的无线寻呼信号;

检测寻呼信号是否包括定义通过终端装置将连接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而使用的通信资源的分配的信息;

响应于寻呼信号不包括定义通信资源的分配的信息的检测,控制收发器与基站执行无线电信道分配流程以为终端装置分配通信资源;并且

通过使用所分配的通信资源发送连接请求消息控制收发器与基站建立无线通信。

2.根据项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通信资源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射频频带;临时无线电网络标识符和一个或多个传输时隙。

3.根据项1或项2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寻呼信号包括定义通信资源的数据字段。

4.根据项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寻呼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调度第二部分的传输的调度数据,第一部分包括定义通信资源的数据字段。

5.根据项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寻呼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调度第二部分的传输的调度数据,第二部分包括定义通信资源的数据字段。

6.根据前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终端装置被配置为在多个覆盖增强(CE)模式中选择性地操作,每个CE模式对应于往返于终端装置的无线数据信号的不同的相应的重复次数。

7.根据项6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检测到的寻呼信号的CE模式设置CE模式。

8.根据项6所述的终端装置,被配置为通过使用预定的CE模式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而使用所分配的通信资源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并且响应于连接请求消息从基站接收表示要求的CE模式的信息。

9.根据项6所述的终端装置,被配置为使用预定的CE模式接收寻呼信号并且使用与终端装置相关联的CE模式执行无线通信。

10.根据项9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当控制器检测到基站没有确认响应于引导至该终端装置的寻呼信号而发送的连接请求消息时,控制器被配置为遵循与基站的无线电信道分配流程。

11.根据项10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使用CE模式遵循无线电信道分配流程,连接消息以CE模式被发送。

12.一种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与终端装置执行无线通信;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

控制收发器将无线寻呼信号发送至终端装置,寻呼信号包括定义由终端装置将连接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而使用的通信资源的分配的信息;并且

通过使用所分配的通信资源接收连接请求消息控制收发器与终端装置建立无线通信。

13.根据项12所述的基站,其中,通信资源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射频频带;临时无线电网络标识符和一个或多个传输时隙。

14.根据项12或项13所述的基站,其中,寻呼信号包括定义通信资源的数据字段。

15.根据项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寻呼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调度第二部分的传输的调度数据,第一部分包括定义通信资源的数据字段。

16.根据项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寻呼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调度第二部分的传输的调度数据,第二部分包括定义通信资源的数据字段。

17.根据项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基站被配置为在多个覆盖增强(CE)模式中选择性地操作以与终端装置通信,每个CE模式对应于往返于终端装置的无线数据信号的不同的相应的重复次数。

18.根据项17所述的基站,被配置为使用预定CE模式接收连接请求消息,并且将表示要求CE模式的信息发送至发送该连接请求消息的终端装置。

19.根据项17所述的基站,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收发器在不同的相应的CE模式中发送多个寻呼信号,每个寻呼信号定义由终端装置使用的相应的通信资源。

20.根据项13所述的基站,其中,通信资源至少包括定义多个连续子帧中的一子帧的传输时隙,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收发器在所定义的子帧和至少一个时间上跟随的子帧中接收连接请求消息。

21.根据项20所述的基站,其中:

基站被配置为在多个覆盖增强(CE)模式中选择性地操作以与终端装置通信,每个CE模式对应于往返于终端装置的无线数据信号的不同的相应的重复次数;并且

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收发器从终端装置接收在所定义的子帧和取决于适用于通信的CE模式中使用的重复次数的多个时间上跟随的子帧中的连接请求消息。

22.根据项21所述的基站,其中,时间上跟随的子帧的数量等于重复次数。

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中,对于基站并没有响应于被引导至其的寻呼信号而从其接收连接请求消息的终端装置,控制器被配置为遵循与该终端装置的无线电信道分配流程。

24.一种无线电信系统,包括根据项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和根据项12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25.一种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使用并且被配置为与基站执行无线通信的终端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来自基站的无线寻呼信号;

检测寻呼信号是否包括定义由终端装置将连接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而使用的通信资源的分配的信息;

响应于寻呼信号不包括定义通信资源的分配的信息的检测,控制收发器与基站执行无线电信道分配流程以为终端装置分配通信资源;并且

通过使用所分配的通信资源发送连接请求消息控制收发器与基站建立无线通信。

26.一种计算机软件,当由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根据项25所述的方法。

27.一种存储根据项26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的存储介质。

28.一种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使用并且被配置为与终端装置执行无线通信的基站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无线寻呼信号发送至终端装置,寻呼信号包括定义由终端装置将连接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而使用的通信资源的分配的信息;并且

通过使用所分配的通信资源接收连接请求消息与终端装置建立无线通信。

29.一种计算机软件,当由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根据项28所述的方法。

30.一种存储根据项29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的存储介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