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50863发布日期:2018-07-31 16:1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至少一个从站到至少一个主站沿着区段化的路径传输数据的方法,其中,两个邻接的区段分别通过一个节点连接并且所述路径具有至少三个区段连同至少两个节点。



背景技术:

在索道设施上除了在各站中的安全功能以外也存在路径上的监控装置。所述路径是索道设施的处于各站之间并且包括支撑建筑物、车辆、索缆和所有与之联系的机械和电气安全装置的部分。在此,从路径到站中的或由站到站的信号和数据传输构成本身的挑战。

在现有技术中所述挑战利用两种分别带来自身缺陷和耗费的基本技术得以解决。

一方面铺设从支架到支架的地下电缆,这些地下电缆将各个支架互相连接并且将各站相互连接。该解决方案的优点是,如果将所述地下电缆一次性铺设好,所述地下电缆几乎不再需要维护并且是非常可靠的,因为这些地下电缆受保护免遭多数环境影响。地下电缆的缺陷在于,为此必须沿着索道路线开挖土地。这点一方面与显著的成本相联系,并且另一方面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因为山景通常处于特别的风景和环境保护之下并且在布设地下电缆时所需的大规模作业将无法获批。

另一方面,附加于吊索和/或拖索在各支架之间张紧空中电缆。该方案也与大的成本相联系,因为所述支架必须被锚定得更坚固,原因在于不仅必须考虑附加电缆自身的重量,而且所述电缆在冬季结冰的可能性也必须一并考虑在内。此外,这种空中电缆无法完全受保护免于可能的环境影响并且因此具有确定的维护耗费并且相对于可以使用几十年的地下电缆而言须更早地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克服上面描述的缺陷。

按照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来解决。

在此,所述方法包含以下几点:

-所述从站的数据分成n个数据包,其中,n等于节点的数量,

-将所述数据包可区别地标记,其中,每个标记与路径的一个确定的节点相对应,

-每个数据包沿着所述路径分别仅转发给相邻的节点或相邻的站,

-在每个节点中在收到数据包时检验,所述包的标记是否与相应的节点相对应,并且在肯定的情况下将节点的数据添加给数据包,

-在主站中收集具有节点的数据的数据包,

-并且如果存在带有所有n个节点的数据的全部n个数据包,数据传输于是被认为成功完成。

通过所述方法能够的是,采集所有节点、特别是索道设施的所有支架的数据,并且从站、特别是索道的返回站的数据向主站、特别是索道的驱动站输送,而不需要在主站与从站之间的直接数据传递。而足够的是,一个支架到相应相邻的支架或相邻的站可以构建数据连接。因此,所述方法在一种优选的进一步扩展方案中借助于无线的数据连接、特别是定向无线电通信实施。

在此,定向无线电通信具有如下优点,即,其在适当定向时可以不受周围的信号干扰。周围的信号可以是由无线电装置(移动无线电杆、无线电发射器、军用无线电通信、船舶无线电通信、不同的定向无线电通信等)发射的信号。在定向无线电通信中各个节点必须具有通视(sichtkontakt)的要求在索道中自动满足,因为这里各个支架分别通过索缆连接并且因此自动存在直接的线路中的连接。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极其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当在主站中接收到第一数据包时启动计时器并且在经过所定义的时间段之后检验,是否所有数据包均到达。这样确保,在数据链中的所有环节在整个范围内均起作用。这点不仅包含了在预定的时间内的数据转发,而且也包含所有节点在其数据转发方面的功能能力。

如果所述检验否定地结束,这意味着,在计时器溢出之后并非所有期待的数据包都到达,相应地,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进一步扩展方案中触发升级、例如警报。

不言而喻地,这不排除的是,即使所述数据完全且在预定的时间内到达,由于所传输的数据本身同样可能触发警报。在索道的应用示例中,例如完全可能的是,所有数据已成功传输,但例如支架的数据表明存在索缆的错误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因此也有意义的并且可能必需的是,即使成功传输了数据也发出消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每个节点为了处理发送给其的数据分别需要x毫秒的时间段,而计时器基本上等于节点的数量n乘以所述时间段。这样,计时器恰好足够长以能实现所有数据的接收,但又足够短以直接接收新的数据。不言而喻地,计时器也可以选择为更长的,不过这点导致,当全部n个数据包已由从站发出时,可能必须置入延迟。但因为值得期望的是尽可能频繁地告知设施的全部状态,所以这样的延迟仅依情况而定是有帮助的。

与之相反地,有利并且优选的是,各个n个数据包延迟地送交给第一节点,从而所述第一节点可以在节点收到下一个数据包之前处理完每个数据包。为了尽可能每单位时间同时输送这样多的数据,用于错开地发出数据包的时间值y毫秒基本上等于时间段x毫秒,所述时间段对于每个单个节点规定用于接收、处理并转发数据包。

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实施形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图中: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2示出图1的子进程,所述进程进一步描述数据包的发出,以及

图3示出用于实施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示意性示出的示例性设施。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的流程图中首先在步骤1中将从站的数据划分成n个可区别的、例如编号的包。在此,各标记与各个节点相对应。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节点和包简单地连续编号。然而,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简单地选择其他标记。于是各包时间上错开地、单个地发出。对于在步骤1中运行的子进程的进一步内容在图2中阐述。

步骤1中的第c个包在步骤2中由第一节点接收。然后在步骤3中询问,包c的号码是否是号码1。在肯定的情况下,在步骤4中将第一节点的数据添加给数据包。然后接着步骤5,在该步骤中将数据交送给相邻的节点。如果该询问在步骤3中否定地应答,则直接接着步骤5并且数据包无变化地转发。

接着第m个节点接收数据包并且在步骤6中检验第c个数据包的号码。如果数据包c的号码等于节点m的号码,在步骤7中将第m个节点的数据添加给数据包。然后,在步骤8中将数据包传送给下一个节点或下一个站。如果步骤6的询问否定地应答,则数据包无变化地传送。

在此,步骤6、7和8如此频繁地重复,直至经过所有节点并且数据包传送给主站。在索道的情况下,因此例如当所述索道具有四十个支架时可以经过总共四十个节点。

如果经过所有节点,在步骤9中在主站中接收所述数据包。如果接收了包,则在步骤10中输入计数器r增加一。然后在步骤11中询问计时器是否运行。如果所述计时器不运行则在步骤12中启动计时器并且等待其他数据包到达(返回至步骤9)。如果计时器已经运行则接着步骤13,在该步骤中读取计时器的值t。如果计时器的值t处于规定的终值t之下,则同样等待接收其他数据包(返回至步骤9)。如果已经达到或超过计时器的终值t,则接着步骤15。

在步骤15中读取输入计数器的值r,在此输入计数器r等于所接收的数据包的数量。在步骤16中于是检验所接收的数据包的数量是否等于支架的数量,亦即是否所有数据包都到达。

如果并非接收到所有数据包,则在步骤17中发出关于负面的数据循环的消息。可选地,在步骤18中可以采取进一步的升级措施、例如设施的紧急停止。

如果接收到了所有包,则在步骤19中将所述包读取、综合并且转发给计算单元。在步骤20中然后将计时器停下并且重置为零。在步骤21中将输入计数器r重置。可选地,在步骤22中也可以发出关于正面运行数据传输的消息。

在此,步骤19至22的次序对于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是不重要的。因此,计时器和输入计数器例如可以同时重置并且这两者可以在将数据综合之前进行。

类似地,对于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不重要的是,在第一数据包到达主站中时是首先启动计时器还是首先增加计数器。特别是因为基于:在主站中相对于传输仅需要可忽略的时间来实施所述步骤。

图2粗略地绘出图1中的步骤1的子进程。

在此,所述数据首先在步骤i中分解成n个可区别的数据包。在一个紧接于此的步骤ii中使输出计数器c初始化,所述输出计数器在初始化时具有值c=0。在步骤iii中然后将计数器增加一,以便然后在步骤iv中进行读取。在步骤v中然后将第c个包按图1的步骤2发出。

如果在所述实施例中的标记是数据包的简单的编号,则所述数据可以在步骤i中也简单地仅分解并且在步骤v中才获得所述标记。在此,然后可以简单地将在步骤iv中读取的输出计数器读数用作标记。

在步骤vi中优选t/n的时间延迟象征着由此防止第一节点收到比其可处理完还要多的数据。在此,t等于传送的总持续时间而n等于节点的数量。

然后在步骤vii中接着询问,输出计数器c是否已经达到值n。如果情况不是如此,则计数器又在步骤iii中增加一并且接着发出其他数据包。如果步骤vi中的询问导致肯定结果,则子进程重新开始并且将新的数据在步骤i中分解成n个数据包。

在图3中示出的示例性且极其示意性的用于实施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设施具有一个从站101、一个主站102以及三个节点103、104、105。

因为所述设施具有三个节点103、104、105,则n在该具体示例中为三(n=3)。因此,从站的数据划分为三个数据包106、107、108。在所示的设施中,每个节点103、104、105对于数据的操作需要2毫秒(t/n=2毫秒->t=6毫秒)。

与此相应地,第一数据包106在0毫秒时传送给第一节点103,第二数据包107在2毫秒时并且第三数据包108在4毫秒时传送。所述第一节点104接纳数据包108并且确定,数据包的号码与节点的号码一致并且给数据包添加数据i。在2毫秒之后数据包转发给第二节点104并且该第二节点将数据包无变化地传送给节点105。

在2毫秒之后将第二数据包107发送给第一节点103并且由该第一节点在另2毫秒之后转发给第二节点104。第二节点104确定,数据包的号码是否与节点的号码一致并且给数据包添加数据ii(等等)。

在此,或许可能有利的是,在对数据包的标记进行可能复杂的确定之前通过节点仅简单地询问,是否已经给数据包添加了节点的数据。这点例如可以通过确定数据包的大小进行。

在主站102中接收并且收集数据包106、107、108。在此,对于每个数据包规定同样2毫秒的处理时间。在6毫秒之后所有数据包到达并且可以进行综合(通过箭头109示出)。

流程图的内容:

1从站的数据划分为n个可区别的(或者说编号的)包(n=支架数量)并且将其发出

2步骤1中第c个包由第1个节点接收

3通过第一节点询问包的号码,c=1?

-如果是:->4

-如果不是:->5

4将第1个节点中的数据添加给包(然后5)

5将包传送给下一个节点

6通过第m个节点询问包的号码,c=m?

-如果是:->7

-如果不是:->8

7将第m个节点中的数据添加给包(然后8)

8将包传送给下一个节点或主站

9在主站中接收(一个或多个)包

10输入计数器r增加一

11计时器运行?

-如果不是:->12

-如果是:->13

12启动计时器然后返回至9

13读取计时器中的值t

14如果值t<t?(其中t=n*x毫秒)//计时器溢出?

-如果是:返回至9(等待其他包)

-如果不是:->15

15采集值r//采集收到的包的数量

16r=n?//所有包到达?

-如果不是:17中继续

-如果是:19中继续

17发出关于负面的数据循环的消息

18可选地:自动触发升级//停止所有

19将各个包读取、综合并且传送给计算单元

20计时器t停止并且重置为0

21输入计数器r重置为0

22可选地:发出关于正面通过的消息此后重新开始

i将数据分解成n个可区别的包

ii使输出计数器初始化,输出计数器值c=0

iii输出计数器增加一(c+1)

iv从计数器读取值c

v按步骤2发出第c个包

vi延迟t/n

vii输出计数器读数c已达到n?(c=n?)=>

-如果是:达到该值->返回至i

-如果不是:未达到该值->返回至iii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