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终端上基于号码与企事业单位交互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571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终端上基于号码与企事业单位交互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到一种智能终端上基于号码与企事业单位交互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个企事业单位对外的沟通方式也越来越多:从最早期的信件、电报,到电话,再到现在的企事业单位自己的网站、微博、企业QQ、Email,又到各类智能终端上企事业单位自己的APP软件、微信公众号等等,不一而足。

现在基本上是人手一部手机,甚至几部手机,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智能终端,使得电话沟通是最方便、最快捷、最常用的客户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手段。通过电话联系企事业单位时,常见地,为根据语音提示做相应操作,或电话总机转分机,或直拨某个具体的电话号码。随着用户体验要求越来越高,这一沟通方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企事业单位对外的电话号码与自己对外的其他沟通方式关联性不强,通过电话能解决的问题也有限,还没有真正发挥此类沟通手段的作用。

2)对于通过语音提示来完成各类操作的,客户很容易因为听不清、记不住、输入出错等问题来回多次才能真正解决某一问题,在浪费客户的时间与话费的同时,也占用了电话总机的资源,此方式客户体验度较低。例如:拨打移动服务热线10086后,语音提示,按1进行业务查询,按2缴话费,按3业务办理,按4密码服务及停复机,按5宽带业务等等。如果客户本次拨打10086的目的为修改密码,则需要认真听清所有语音提示,直到提示按4为密码服务时,才知道按4进行下一步操作,而按4后,还要继续根据语音提示做后续操作,整个过程客户必须听清、记住、且输入不能出错。

3)很多企事业单位并无电话总机,人们常常会在电话联系这类企事业单位时,无法直接找到对应的接口人,或是电话会被转接几次,或是被告知要拨打另一个号码。此方式的办事效率不高,客户的体验度也不高。

经查询,针对上述第二个问题,公开号为CN10432055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名为“一种智能终端呼叫辅助提示界面应答的方法及系统”的技术,在此技术中部分的提出了此问题的解决方法。经分析,该技术在处理拨打总机电话这一问题上,存在如下缺陷:1、主叫号码与企事业电话总机都必须事先注册;2、需要单独架设远程服务器来存储相应信息;3、依然需要根据语音提示做后续操作,唯一不同的是,拨通总机后,远程服务器会推送相应信息,并在智能终端上显示分机号及分机号对应的业务类型,仅仅只是让客户提前知道对应的分机号或提前一点时间按拨对应的分机号;4、客户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互动性不强。总地来说,此技术并没有很好的解决上面的问题。

本发明将以一种更便捷、实用的技术解决上面所提出的问题。仅就拨打总机电话这一方面,本发明相对于公开号为CN104320550A的中国发明专利而言,既不需要用户注册,也不需再单独架设远程服务器,在加强了互动性的同时,也不需要先拨通总机后再拨打分机,而是总机+分机一次性拨打,甚至更是可以直达分机。以具有以上优点的同时,对于用户,还可以节省拨打总机的时间及话费;对于企事业,可以减小对总机资源的占用,提供更多的服务,加强用户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达成双赢局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方便用户在智能终端上,利用号码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一种全面、快捷、互动性强的交流方式;在用户拨号时或是在定制界面输入号码时,通过匹配规则找到与号码对应的服务的前提下,显示服务列表并触发行为互动数据,来加强用户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互动;其中,对于总机类服务,在用户不需要事先拨通总机的情况下,提前知道总机对应的各类服务,并一键直达具体服务,以语音交互、数据交互、业务交互等多种途径实现用户需求。如:在准备拨打企事业单位总机时,预先明确分机功能,一次性直接拨打分机,可以节省用户拨打总机时的时间及话费;在企事业单位无总机时,可预先存储各部门号码,让用户可以直接拨打对应号码而快速找到正确的接口人;可以让用户通过号码快速了解企事业单位更多的信息及与其互动沟通。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终端上基于号码的企事业单位信息显示、交互方法,提高用户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互动性,方便用户的使用。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终端上基于号码的企事业单位信息交互装置,提高用户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互动性,方便用户的使用。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一种智能终端上基于号码的企事业单位信息显示、交互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设置至少一个号码及与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服务,每种服务存储有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所述号码为手机号码、固话号码或电话总机号码;所述行为互动数据包括调用智能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并结合参数进行运行;所述参数为预先设置或由用户自行输入;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包括此设备的系统固有功能或另外安装的应用程序,例如:拨号功能、短信程序、浏览器程序;

2)在智能终端上输入一个号码,将该号码与预先设置的号码进行匹配识别,以此判断是否需要显示与号码对应的服务;上述号码的输入,可以在定制界面上输入,优选地,对于能拨打电话的智能终端,可以在拨号界面拨号后点击拨打按键完成输入;上述定制界面为实现本发明时的程序界面;

3)若判断出此号码无对应服务,对于用拨号作为输入的则仅直接拨打此号码,不做其他动作,对于用定制界面输入的,则在智能终端上做出必要的提示;

4)若判断出此号码有对应的服务,则在智能终端上显示其对应的所有服务,对于用拨号作为输入的则并不拨打此号码,仅显示其对应的服务,上述所显示的服务亦为其对应行为互动数据的快捷按键;

5)当某服务被点击时,执行此服务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上述服务为用户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远程服务手段,其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类别:

5.1)直接拨打输入的号码:对于能拨打电话的智能终端,则直接调用拨号功能拨打此号码,对于不能拨打电话的智能终端,则仅显示需要拨打的号码;

5.2)直接拨打分机:对于能拨打电话的智能终端,则直接调用拨号功能拨打此分机号码,对于不能拨打电话的智能终端,则仅显示此分机号码;上述分机号码为预先存储在此行为互动数据中的一个号码,可以是总机+暂停分隔符+分机号,也可以是事先与企事业单位协商好的分机直达号码;

5.3)直接拨打服务号码:对于能拨打电话的智能终端,则直接调用拨号功能拨打此服务号码,对于不能拨打电话的智能终端,则仅显示此服务号码;上述服务号码为该服务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中预先存储的一个号码;

5.4)显示下一级服务:在智能终端上显示此服务的子服务;上述子服务为对服务进行的分类,或是直接参照企事业单位的总机的多层分机进行的分类;

5.5)返回上一级服务:在子服务显示界面中出现,用户返回并显示上一级服务;

5.6)语音交互:根据行为互动数据的设定,对于有语音提示的服务,可以转语音提示,方便用户随时根据语音提示完成后续操作;

5.7)数据交互:根据行为互动数据的设定,用户把需要互动的数据以设定的方式输入并提交给企事业单位,然后企事业单位以设定的途径把互动结果反馈给用户;数据输入途径包括:拨号键盘输入、定制界面输入;数据提交途径包括:电话网络提交、定制界面提交;互动结果反馈途径包括:语音播报、短信提示、定制界面显示;

5.8)业务交互:根据行为互动数据设定,调用不同的功能完成不同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调用缴费接口进行缴费,调用浏览器打开网站,调用下载功能下载一个文档或一个软件,调用微信程序关注此企事业单位的微信公众号等;上述缴费接口,可以是该企事业单位自己的缴费接口,也可以是第三方支付接口。

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一种智能终端上基于号码与企事业单位信息交互的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

1)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号码及与其对应的多种服务,存储所有服务及与其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

2)号码输入模块:用于让用户输入号码,优选地,对于能拨打电话的智能终端是通过拨号界面,在点击拨打按键时,提取用户拨打的号码作为输入;

3)匹配识别模块:用于将输入的号码与预先设置的号码进行匹配识别,以判断出是否有对应的服务;

4)显示模块:用于分层显示号码对应的服务,所显示的服务亦为其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的快捷按键;

5)互动模块:用于在一个服务条目被点击时,运行与其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显示服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一实现此发明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二服务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四的二级服务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四的修改密码界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五的服务显示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上基于号码的企事业单位信息显示、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设置至少一个号码及与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服务,每种服务存储有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

2)在智能终端上输入一个号码,将该号码与预先设置的号码进行匹配识别,以此判断是否需要显示与号码对应的服务。

3)若判断出此号码无对应服务:对于用拨号作为输入,则直接拨打此号码,不做其他动作,对于由其他途径进入此判断的,则在智能终端上做出必要的提示。

4)若判断出此号码有对应的服务:在此智能终端上显示所有对应的所有服务,对于用拨号作为输入的,则不拨打此号码,仅仅显示其对应的服务。

5)当某服务被点击时,运行此服务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实现一种智能终端上基于号码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交互的装置,包括以下部分:

1)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号码及与其对应的多种服务,存储所有服务及与其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

2)号码输入模块:用于让用户输入号码,优选地,对于能拨打电话的智能终端是通过拨号界面,在点击拨打按键时,提取用户拨打的号码作为输入;

3)匹配识别模块:用于将输入的号码与预先设置的号码进行匹配识别,以判断出是否有对应的服务;

4)显示模块:用于分层显示号码对应的服务,所显示的服务亦为其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的快捷按键;

5)互动模块:用于在一个服务条目被点击时,运行与其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显示号码对应服务的例子,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说明。

假设已预先在智能终端上设置了号码和其对应的服务,及服务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其中一个号码为10086,对应的服务有:业务查询、缴费、业务办理、密码服务及停复机、宽带业务、人工服务、关注移动公司微信公众号、浏览移动公司官网。

当用户在智能终端上输入或拨打10086时,匹配识别模块判断出有10086对应的服务,则在智能终端上分层显示10086对应的服务。如果号码是由用户通过智能终端的拨号界面点击拨打按键输入的,则并不拨打10086,仅仅显示与其对应的服务。

此实施例显示号码对应服务如图3所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直接拨打分机的例子,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说明。

假设移动用户需要对自己的业务进行查询时,在完成实施例二显示10086对应的服务后,用户只需要点击“1、业务查询”这个服务,触发此服务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

假设预先设置的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为:

1)直接拨打分机,则直接拨打该分机号码。分机号码为与企事业单位协定的直拨号码,或是“总机+暂停分隔符+分机号”,例如在某款安卓手机上,直接拨打的号码为“10086,1”;

2)短信通知,则移动公司会发送用户查询的结果到此智能终端上。

本实施例中,用户选择的行为互动数据为直接拨打分机,则执行上述第一种行为,拨打分机,根据语音提示进行后续操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为修改密码的例子,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说明。

假设移动用户需要修改密码时,在完成实施例二显示10086对应的服务后,用户只需要点击“4、密码服务及停复机”这个服务,触发此服务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根据其预先设置的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显示所有下一级服务。

对应的下一级服务,预先设置的有:忘记密码、修改密码、停复机;用户只需要点击“2、修改密码”这个服务,触发此服务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

假设预先设置的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为:

1)通过电话语音修改密码,则直接拨打分机。分机号码为与企事业单位协定的直拨号码,或是“总机+暂停分隔符+分机号暂停分隔符+分机号”,例如在某款安卓手机上,直接拨打的号码为“10086,4,2”;

2)通过界面修改密码,则会在定制界面中,由用户按界面操作完成修改密码。

服务显示界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用户选择定制界面修改密码,则弹出密码修改界面来修改断码,界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为直接拨打服务号的例子,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假设某单位没有总机号码,但各个部门有对应的电话号码。预先设置的主号码为123,与其对应的服务有:售前1、售前2、售后1、售后2、投诉与建议、招商部、关注公司微信,浏览公司官网,也预先设置上述各服务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其中招商部的行为互动数据设置时,要求不显示其号码,所以在显示服务时,此服务条目不会显示其对应的电话号码。

当用户拨打该单位的号码123时,显示与123对应的服务,如图6所示;用户想联系该单位的售后,只需要在所显示的服务列表中,点击一个售后的服务条目,触发此服务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直接拨打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中存储的电话即可。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为关注企事业单位微信公众号的例子,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说明。

假设用户想关注移动公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完成实施例二显示10086对应的服务后,用户只需要点击“关注移动公司微信公众号”这个服务,触发此服务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具体是调用智能终端上的微信,并结合移动公司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方便用户直接关注此公众号。

当然,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号码与企事业单位交互的方法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应用实例,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种服务及与其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本发明的创造点是“在用户拨号时或是在定制界面输入号码时,通过匹配规则找到与号码对应的服务的前提下,显示服务列表并触发行为互动数据,来加强用户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互动;其中,对于总机类服务,在用户不需要事先拨通总机的情况下,提前知道总机对应的各类服务,并一键直达具体服务,以语音交互、数据交互、业务交互等多种途径实现用户需求”这条主线思路;本发明的创造点不是在于匹配规则的具体内容及如何运行行为互动数据,通过号码与匹配规则这种方式找出相应的服务及如何运行与服务对应的行为互动数据为本技术领域的常用手段,因此,这两点没有在主方案中进行具体说明并不能代表本发明没有充分公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