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81150发布日期:2018-08-28 23:3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传输网络的高速发展,单波长通道承载的容量变的越来越大,由2.5gbit/s演变到10gbit/s、40gbit/s、100gbit/s、400gbit/s,使得在配置网络时所使用的时隙也越来越多,时隙的调度方式也越来越灵活,而现有的组网方式也比较灵活,一个波分的网管系统管理的站点也越来越多。为了承载业务,需要配置大量的业务和大量的时隙,配置时隙则需要依赖单板数据、业务映射数据、业务类型数据等,而所依赖的数据也可能会实时变化,从而导致已经配置的一些时隙可能会成为异常时隙,但用户对此却毫不知情,从而给业务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异常时隙对业务造成困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时隙数据;

检测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为连接终端点ctp;

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不是ctp时,确定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所述获取时隙数据的步骤的同时还包括:获取业务数据;

所述检测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为连接终端点ctp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ctp时,检测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与所述业务数据相匹配;

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与所述业务数据不相匹配时,确定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所述业务数据包括业务类型数据和业务映射数据,所述检测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与所述业务数据相匹配包括:

判断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支持业务类型配置还是支持业务映射配置;

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支持业务类型配置时,获取所述源点和宿点对应的业务类型数据的光通道数据单元oduk类型,判断所述业务类型数据的oduk类型与所述源点和宿点的oduk类型是否一致,当所述业务类型数据的oduk类型与所述源点或宿点的oduk类型不一致时,判定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与所述业务数据不相匹配;

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支持业务映射配置时,查询所述源点和宿点对应的业务映射数据,获取对应端口的oduk类型,根据所述oduk类型构建对应的ctp,判断构建的ctp与所述源点和宿点的ctp是否匹配,当构建的ctp与所述源点或宿点的ctp不匹配时,判定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与所述业务数据不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判断构建的ctp与所述源点和宿点的ctp是否匹配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构建的ctp与所述源点和宿点的ctp匹配时,判断所述源点和宿点的oduk类型是否一致;

当所述源点和宿点的oduk类型不一致时,确定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所述检测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与所述业务数据相匹配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与所述业务数据相匹配时,判断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层数率与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层速率是否一致;

当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层数率与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层速率不一致时,确定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所述获取时隙数据的步骤的同时还包括:获取单板数据和/或子架数据;

所述检测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为连接终端点ctp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校验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所在的单板数据和/或子架数据是否为空;

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所在的单板数据和/或子架数据为空时,确定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记录所述异常时隙,并注明异常原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检测异常时隙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时隙数据;

异常时隙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为连接终端点ctp;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不是ctp时,确定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业务数据,所述异常时隙检测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ctp时,检测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与所述业务数据相匹配;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与所述业务数据不相匹配时,确定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所述业务数据包括业务类型数据和业务映射数据,所述异常时隙检测模块用于:

判断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支持业务类型配置还是支持业务映射配置;

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支持业务类型配置时,获取所述源点和宿点对应的业务类型数据的光通道数据单元oduk类型,判断所述业务类型数据的oduk类型与所述源点和宿点的oduk类型是否一致,当所述业务类型数据的oduk类型与所述源点或宿点的oduk类型不一致时,判定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与所述业务数据不相匹配;

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支持业务映射配置时,查询所述源点和宿点对应的业务映射数据,获取对应端口的oduk类型,根据所述oduk类型构建对应的ctp,判断构建的ctp与所述源点和宿点的ctp是否匹配,当构建的ctp与所述源点或宿点的ctp不匹配时,判定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与所述业务数据不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异常时隙检测模块还用于:

当构建的ctp与所述源点和宿点的ctp匹配时,判断所述源点和宿点的oduk类型是否一致;当所述源点和宿点的oduk类型不一致时,确定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所述异常时隙检测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与所述业务数据相匹配时,判断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层数率与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层速率是否一致;当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层数率与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层速率不一致时,确定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单板数据和/或子架数据,所述异常时隙检测模块还用于:

校验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所在的单板数据和/或子架数据是否为空;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所在的单板数据和/或子架数据为空时,确定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异常时隙记录模块,所述异常时隙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异常时隙,并注明异常原因。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检测异常时隙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器;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前述的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通过对网管系统中所配置的时隙数据进行检测,甄别出其中的异常数据,从而分辨出其中的异常时隙,使得用户能够及时了解目前网络的时隙使用情况,为网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数据依据,解决了异常时隙对业务造成困扰的技术问题。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统计出异常时隙,使得工程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出哪些是异常时隙,以便及时处理。

进一步地,通过记录异常时隙,并注明异常原因,从而可以详细的显示出每条异常时隙的异常原因,以便用户定位异常原因以及处理异常数据。同时,针对列出的这些异常时隙,可以在界面上进行删除,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处理异常数据的便捷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检测异常时隙的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检测异常时隙的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提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时隙数据。

本步骤s11中,查询搜索网管系统,获取网管系统中所有的时隙数据,并可以区分出需要做检测的时隙数据。

进一步地,还可以进一步获取时隙数据中的源点(source)和宿点(sink)所在的单板、子架类型和光通道数据单元(oduk)类型等,以及时隙接口标识、时隙id等。

当网管系统中的时隙数据为空时,则结束流程。

s12、检测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为ctp。

本步骤s12中,获取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判断源点和宿点是否都是连接终端点(connectionterminationpoint,ctp)。

s13、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不是ctp时,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本步骤s13中,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中的任意一个点不是ctp时,则确定该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进一步地,还可以获取时隙数据中的交叉id,判断交叉id在单网元内是否唯一,如果不唯一,有重复,则认为该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进一步地,检测时隙数据中的分布式交叉的单板时隙,该单板时隙在数据库中保存的时隙数据和界面上显示的时隙数据不太一致,在查询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合并,对于合并不了的时隙则认为是异常时隙。

更进一步地,当检测到异常时隙时,则记录该异常时隙,如将异常时隙放入到存储单元,并注明异常原因。从而后续可以详细的显示出每条异常时隙以及异常原因,以便用户定位异常原因以及处理异常数据。并且,针对列出的这些异常时隙,用户可以在界面上进行删除,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处理异常数据的便捷操作。

实施例二

参照图2,提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获取时隙数据和业务数据。

本步骤s21中,查询搜索网管系统,获取网管系统中所有的时隙数据和业务数据,并可以区分出需要做检测的时隙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数据包括业务类型数据和业务映射数据。应当理解,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对获取各种数据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定,例如:可以同时获取时隙数据和业务数据;也可以先获取时隙数据,再获取业务数据;也可以先获取业务数据,再获取时隙数据。

进一步地,还可以进一步获取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所在的单板、子架类型和oduk类型等,以及时隙接口标识、时隙id等。

进一步地,还可以对获取的数据做最基础的校验,校验时隙数据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结束流程;校验业务映射数据和业务类型数据是否都为空,如果都为空,则直接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都为异常时隙。

s22、检测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为ctp。

s23、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不是ctp时,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本实施例中,步骤s22和s23分别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2和s1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4、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ctp时,检测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与业务数据相匹配。

本步骤s24中,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都是ctp时,进一步检测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与业务数据相匹配。

具体的,首先判断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支持业务类型配置还是支持业务映射配置。可以获取源点和宿点所在的单板,根据单板类型来判断时隙数据是支持业务类型配置还是业务映射配置。

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支持业务类型配置时,则根据源点和宿点中的物理终端点(physicalterminalpoint,ptp)在业务类型数据中进行匹配。具体实施时,可以获取时隙数据中源点和宿点对应的业务类型数据的光通道数据单元(oduk)类型,判断业务类型数据的oduk类型与源点和宿点的ctp的oduk类型是否一致;当业务类型数据的oduk类型与源点或宿点的oduk类型不一致时,判定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与业务数据不相匹配。

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支持业务映射配置时,则根据源点和宿点中的ptp或浮动终端点(floatingterminalpoint,ftp)在业务映射数据中进行匹配。具体实施时,可以查询源点和宿点对应的业务映射数据,获取对应端口的oduk类型,根据oduk类型构建对应的ctp,判断构建的ctp与源点和宿点的ctp是否匹配,当构建的ctp与源点或宿点的ctp不匹配时,判定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与业务数据不相匹配。

进一步地,在构建ctp时,可能配置的业务映射不同,有的是oduk定位,有的是时隙定位,如果是时隙定位则还需要根据定位信息获取首时隙,将首时隙放入到ctp中,从而使得构建的ctp更加准确。

本步骤s24中,可以依次检测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例如,先检测源点是否与业务数据相匹配;当源点与业务数据相匹配时,再检测宿点是否与业务数据相匹配;当源点与业务数据不相匹配时,则不再检测宿点,直接进入下一步骤s25。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先检测宿点,再检测源点。

s25、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与业务数据不相匹配时,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本步骤s25中,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中的任一个点与业务数据不相匹配时,则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支持业务映射配置时,如果构建的ctp与源点和宿点的ctp匹配,则进一步判断源点和宿点在业务映射数据中的oduk类型是否一致;当源点和宿点的oduk类型不一致时,则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进一步地,当源点和宿点的oduk类型不一致时,可以进一步判断源点和宿点对应的oduk的粒度是否一致,当二者对应的oduk的粒度不一致时,才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也就是说,有些时隙数据中虽然源点和宿点的oduk类型不同,但对应的oduk的粒度相同,这样的时隙数据是正常数据,在检测时应着重区分这一类时隙。

可选地,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与业务数据相匹配时,进一步判断业务数据对应的层数率与时隙数据对应的层速率是否一致;当业务数据对应的层数率与时隙数据对应的层速率不一致时,则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支持业务映射配置时,还可以根据业务映射数据中的定位信息获取所占用时隙的首时隙,将该首时隙与时隙数据中的ctp里面的首时隙做比对,如果不一样,则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支持业务映射配置时,可以检测时隙数据中是否存在源点不同但宿点相同的工作交叉,如果存在,则认为该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进一步地,还可以获取时隙数据中的交叉id,判断交叉id在单网元内是否唯一,如果不唯一,有重复,则认为该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进一步地,还可以检测时隙数据中的分布式交叉的单板时隙,该单板时隙在数据库中保存的时隙数据和界面上显示的时隙数据不太一致,在查询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合并,对于合并不了的时隙则认为是异常时隙。

进一步地,步骤s21中,还可以获取网管系统中的单板数据和/或子架数据,其中,单板数据中包含部分子架数据,业务映射数据和业务类型数据中包含部分单板数据。此时,在步骤s22之前,还可以校验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所在的单板数据和/或子架数据是否为空;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所在的单板数据和/或子架数据为空时,则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例如,可以检测时隙数据的源点和宿点中所使用的单板信息在网管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认为该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是异常时隙。

进一步地,还可以获取当前时隙数据的子架编号,然后再获取这个子架编号上其它的时隙数据,判断同一时隙子架是否存在新老时隙两种接口,如果同时存在两种接口,则确定子架上的所有时隙都是异常时隙。

更进一步地,当检测到异常时隙时,则记录该异常时隙,如将异常时隙放入到存储单元,并注明异常原因。从而后续可以详细的显示出每条异常时隙以及异常原因,以便用户定位异常原因以及处理异常数据。并且,针对列出的这些异常时隙,用户可以在界面上进行删除,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处理异常数据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通过对网管系统中所配置的时隙数据进行检测,甄别出其中的异常数据,从而分辨出其中的异常时隙,使得用户能够及时了解目前网络的时隙使用情况,为网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数据依据,解决了异常时隙对业务造成困扰的技术问题。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统计出异常时隙,使得工程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出哪些是异常时隙,以便及时处理。

进一步地,通过记录异常时隙,并注明异常原因,从而可以详细的显示出每条异常时隙的异常原因,以便用户定位异常原因以及处理异常数据。同时,针对列出的这些异常时隙,可以在界面上进行删除,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处理异常数据的便捷操作。

实施例三

参照图3,提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检测异常时隙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10和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其中:

数据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时隙数据。

具体的,数据获取模块10查询搜索网管系统,获取网管系统中所有的时隙数据。进一步地,数据获取模块10还可以进一步获取时隙数据中的源点(source)和宿点(sink)所在的单板、子架类型和光通道数据单元(oduk)类型等,以及时隙接口标识、时隙id等。

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用于检测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为ctp;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不是ctp时,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进一步地,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还可以检测时隙数据中的交叉id在单网元内是否唯一,如果不唯一,有重复,则认为该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进一步地,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还可以检测时隙数据中的分布式交叉的单板时隙,该单板时隙在数据库中保存的时隙数据和界面上显示的时隙数据不太一致,在查询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合并,对于合并不了的时隙则认为是异常时隙。

在可选实施例中,数据获取模块10进一步用于获取业务数据,该业务数据包括业务类型数据和业务映射数据。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进一步用于: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ctp时,进一步地检测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与业务数据相匹配;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与业务数据不相匹配时,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具体的,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首先判断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支持业务类型配置还是支持业务映射配置。可以获取源点和宿点所在的单板,根据单板类型来判断时隙数据是支持业务类型配置还是业务映射配置。

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支持业务类型配置时,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则根据源点和宿点中的物理终端点(physicalterminalpoint,ptp)在业务类型数据中进行匹配。具体实施时,可以获取源点和宿点对应的业务类型数据的光通道数据单元oduk类型,判断业务类型数据的oduk类型与所述源点和宿点的oduk类型是否一致,当所述业务类型数据的oduk类型与所述源点或宿点的oduk类型不一致时,判定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与所述业务数据不相匹配,确定该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支持业务映射配置时,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则根据源点和宿点中的ptp或浮动终端点(floatingterminalpoint,ftp)在业务映射数据中进行匹配。具体实施时,可以查询源点和宿点对应的业务映射数据,获取对应端口的oduk类型,根据oduk类型构建对应的ctp,判断构建的ctp与源点和宿点的ctp是否匹配,当构建的ctp与源点或宿点的ctp不匹配时,判定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与业务数据不相匹配,确定该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进一步地,在构建ctp时,可能配置的业务映射不同,有的是oduk定位,有的是时隙定位,如果是时隙定位,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还需要根据定位信息获取首时隙,将首时隙放入到ctp中,从而使得构建的ctp更加准确。

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可以依次检测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例如,先检测源点是否与业务数据相匹配;当源点与业务数据相匹配时,再检测宿点是否与业务数据相匹配;当源点与业务数据不相匹配时,则不再检测宿点,直接确定该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先检测宿点,再检测源点。

可选地,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支持业务映射配置时,如果构建的ctp与源点和宿点的ctp匹配,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则进一步判断源点和宿点在业务映射数据中的oduk类型是否一致;当源点和宿点的oduk类型不一致时,则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进一步地,当源点和宿点的oduk类型不一致时,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还可以进一步判断源点和宿点对应的oduk的粒度是否一致,当二者对应的oduk的粒度不一致时,才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也就是说,有些时隙数据中虽然源点和宿点的oduk类型不同,但对应的oduk的粒度相同,这样的时隙数据是正常数据,在检测时应着重区分这一类时隙。

可选地,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与业务数据相匹配时,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进一步判断业务数据对应的层数率与时隙数据对应的层速率是否一致;当业务数据对应的层数率与时隙数据对应的层速率不一致时,则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支持业务映射配置时,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还可以根据业务映射数据中的定位信息获取所占用时隙的首时隙,将该首时隙与时隙数据中的ctp里面的首时隙做比对,如果不一样,则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可选地,当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支持业务映射配置时,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可以检测时隙数据中是否存在源点不同但宿点相同的工作交叉,如果存在,则认为该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数据获取模块10还可以进一步地获取网管系统中的单板数据和/或子架数据,其中,单板数据中包含部分子架数据,业务映射数据和业务类型数据中包含部分单板数据。

当数据获取模块10获取了时隙数据、业务类型数据、业务映射数据、单板数据和子架数据时,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可以对获取的数据做最基础的校验。例如,校验时隙数据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不需要再继续做其它的操作;校验业务映射数据和业务类型数据是否都为空,如果都为空,则对应的时隙数据都为异常数据,对应的时隙都为异常时隙;校验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所在的单板数据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校验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所在的子架数据(包括子架类型)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确定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

进一步地,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还可以获取当前时隙数据的子架编号,然后再获取这个子架编号上其它的时隙数据,判断同一时隙子架是否存在新老时隙两种接口,如果同时存在两种接口,则确定子架上的所有时隙都是异常时隙。

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异常时隙的装置,通过对网管系统中所配置的时隙数据进行检测,甄别出其中的异常数据,从而分辨出其中的异常时隙,使得用户能够及时了解目前网络的时隙使用情况,为网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数据依据,解决了异常时隙对业务造成困扰的技术问题。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统计出异常时隙,使得工程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出哪些是异常时隙,以便及时处理。

实施例四

参照图4,提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检测异常时隙的装置,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异常时隙记录模块30,所述异常时隙记录模块30用于:记录异常时隙,并注明异常原因。

具体的,当异常时隙检测模块20检测到异常时隙时,异常时隙记录模块30则将异常时隙放入到存储单元,并注明异常原因。后续则可以详细的显示出每条异常时隙以及异常原因,以便用户定位异常原因以及处理异常数据。并且,针对列出的这些异常时隙,用户可以在界面上进行删除,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处理异常数据的便捷操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检测异常时隙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显示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所述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时隙数据;检测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和宿点是否为连接终端点ctp;当所述时隙数据中的源点或宿点不是ctp时,确定所述时隙数据对应的时隙为异常时隙。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为本发明中上述实施例所涉及的检测异常时隙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比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而得到又一实施例。凡在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