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小区一对多通信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3251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单小区一对多通信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小区一对多通信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单小区一对多传输(single-cellpoint-to-multipoint,简称sc-ptm)是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evolution,简称lte)中,支持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service,简称mbms)的其中一种传输技术。

sc-ptm是一种常见的mbms方式。sc-ptm传输的特性于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伙伴计划协议)的release13开始引进,其广播业务数据由小区内部进行自主调度,在dl-sch(downlinkshare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及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上进行承载。各个小区之间的数据传输不用保持同步。与另一种多小区的传输模式mbsfn(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servicesinglefrequencynetwork,多播/组播单频网络)相比,单小区sc-ptm的优点在于可以对无线资源进行按需分配,灵活性和效率较高,缺点在于对小区边缘的终端覆盖不足。

由于sc-ptm是一种一对多集群通信,无法采用一对一通信中的反馈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简称csi)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acknowledgement,简称harq-ack)的机制,这会导致系统不能使用自适应调度来匹配无线资源调度和信道状况。由于无线接入网无法了解各个终端的信道状况以及接收数据是否正确,只能尽可能的降低调度码率以提高可靠性,从而导致无线资源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无线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单小区一对多通信方法和系统。

一种单小区一对多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群组的一对多通信建立时,向所述群组的各个移动终端广播反馈信道的配置信息,并以预设的第一码率向所述群组的各个移动终端广播通信数据;

若接收到所述群组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以低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二码率向所述群组发送通信数据;其中,所述反馈信息为群组内的移动终端在监测到一个统计周期内所述通信数据的下行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阈值时通过所述反馈信道反馈的信息。

一种单小区一对多通信系统,包括:

反馈配置模块,用于当群组的一对多通信建立时,向所述群组的各个移动终端广播反馈信道的配置信息,并以预设的第一码率向所述群组的各个移动终端广播通信数据;

调度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群组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以低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二码率向所述群组发送通信数据;其中,所述反馈信息为群组内的移动终端在监测到一个统计周期内所述通信数据的下行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阈值时通过所述反馈信道反馈的信息。

上述单小区一对多通信方法和系统,基站能够通过终端的反馈获得“通信群组内是否存在接收不良的终端”的信息,进而不断的修正码率。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单小区一对多通信系统的传输进行自适应的调度。与设置固定码率的传统调度方法相比,该自适应调度优化了无线资源的分配,提高了无线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单小区一对多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向网络反馈nack信息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终端不向网络反馈nack信息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单小区一对多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一对多通信是用统一的配置调度广播信号的,若要保证小区内所有终端都正确的接收广播信号,调度的码率应受小区内信道条件最差的终端的制约。理想状态下,调度与信道条件恰好匹配,系统用最少的资源保证了所有终端的通信可靠性。但是,由于缺乏反馈csi和harq-ack的手段,系统只能凭借经验数据进行调度,很可能出现偏差。若调度的码率过低,则占用的无线资源会超出实际需求,会造成无线资源的浪费;若调度的码率过高,则会出现终端信道条件较差而解码失败的情况。因此,如果可以实现一对多通信的自适应调度,则达到了对资源优化利用的目的。

然而,传统的一对一通信,其csi和harq-ack的反馈机制,并不适用于一对多集群通信,理由如下:

(1)一对多通信是对群组内的所有终端统一调度和传输下行信号,没有必要了解每个终端的具体信道信息及解码正确性,因为在群组通信中基站不可能为每个终端进行自适应调度。

(2)一对多通信中的终端状态未必是连接态,反而大部分情况下是空闲态。在非连接状态下终端无法被配置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因此也无法通过传统的信道来承载csi和harq-ack。

(3)即使具备pucch或pusch,按照传统的规则,需要为每个终端分配各自独立的资源进行传输,系统开销和复杂度会随着群组内终端数量的增加而直线上升。

由于以上理由,当前的集群通信索性取消了所有的反馈机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适合一对多通信的全新反馈机制,并基于该反馈实现自适应调度。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小区一对多通信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单小区一对多通信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当群组的一对多通信建立时,向所述群组的各个移动终端广播反馈信道的配置信息,并以预设的第一码率向所述群组的各个移动终端广播通信数据。

按照一对多通信已经标准化的行为,无线网络可预先根据授权信息以及业务类型,将参与集群通信的移动终端集合划分为若干个群组,无线网络对一个群组内的所有终端采用统一调度,以一对多的方式广播数据,当前的数据传输所用的码率定义为第一码率。所述业务可包括视频业务、语音通话业务等,可根据移动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将各个移动终端划分为若干个群组。例如,移动终端a、b、c正在执行视频播放业务,可以将移动终端a、b、c划分为一个群组;又例如,移动终端d、e、f正在执行语音通话业务,可将移动终端d、e、f划分为另一个群组。当所述群组的一对多通信建立时,网络可通过扩展增强的无线控制信令,向群组内的各个移动终端广播专门设计的反馈信道的配置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群组的反馈信道配置后,网络可启动该群组的相关定时器计时,并检测可能来自终端的反馈信道。若发生定时器超时或检测到反馈信道,则网络要相应的调整调度,修正码率。

集群通信的调度调整,只有两种方向:提高码率以便提高频谱效率,或降低码率以便提高传输可靠性。基站只需要群组内的终端集体反馈的信息。然而,按照传统的规则,因为信道条件的不同导致接收状况的不同,各个终端的反馈结果具有多样性。

因此,要考虑把各个终端的反馈结果收敛至较小的范围,可以简单的把终端划分为两类:一类为接收良好的终端,基本能够正确解码下行信号;一类为接收不良的终端,对下行信号存在相当高的解码错误。仅后一类终端需要对下行传输进行反馈,前一类不用。分类标准可以简单的采用误块率与设定阈值比较的方法。

反馈信息应简化,仅仅表达解码失败的nack(negativeacknowledgment,否定回答)信息,不包含csi信息。在反馈信号相同的情况下,多个不同终端向基站反馈的信息才能叠加在一起而不会发生冲突,从而避免信息混乱。

可设计一个新的反馈信道,支持终端向基站报告接收不良的信息。引进新的物理层信道用于反馈nack信息,命名为physicalnackindicationchannel(物理nack指示信道),以下简称pnich,此信道基于现有的上行信道设计。由于一般情况下群组内的终端多为空闲态,因此与连接态相关的上行信道如pucch,pusch,srs等均不能被采用作为pnich的设计基础,最后选定不依赖终端状态的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为基础进行设计。pnich的序列产生类似于prach,而pnich的发送资源应重新定义,独立于prach的配置。pnich可以被看作重新定义发送资源的prach。pnich会占用一定的上行传输资源,导致上行数据传输的总容量下降,但考虑到集群通信业务是纯下行的,处于空闲状态的上行传输资源比较多,这个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pnich基于prach的设计机制,天然的就允许多个终端选择同一个前导(preamble)进行发送。对于叠加的信号,基站只需分辨有无反馈信号的能量就足够确定是否存在接受不良的终端,不需像处理prach那样解决各个终端的冲突。因此,无必要为群组内的各个终端分配不同的前导,一个群组内的终端可以共用一个规定的前导资源进行nack的反馈。

对于pnich的信号的产生,终端需要了解:pnich发送的资源怎样确定;pnich的前导序列怎样产生;什么情形下发送pnich。基站通过扩展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元携带的pnich配置信息通知终端,解决以上问题。

a.pnich发送的资源的相关信息如下:

对于每次一对多通信,通信群组在小区上对应唯一的sc-mtch(singlecell-multicasttrafficchannel,单小区多播数据信道)。每个sc-mtch也各自配置一套独立的pnich资源。所述前导配置信息可包括前导编号、前导发送周期、前导发送帧偏移、前导发送子帧偏移和前导发送频率偏移。根据上述信息,可以确定移动终端发送反馈信息所采用的前导。一个实施例的pnich相关参数设置如下:

前导编号preambleindex-取值范围0~63;

前导发送周期pnichcycle-单位是帧;

前导发送帧偏移pnichframenumber-帧偏移量,ue通过{当前帧号modpnichcycle==pnichframenumber}确定发送反馈前导的帧;

前导发送子帧偏移pnichsubframenumber-子帧偏移量,ue通过该参数确定发送反馈前导的子帧;

前导发送频率偏移pnichfreqoffset-ue通过频率偏移量确定。

以上几个参数共同确定了用于反馈的pnich前导资源。不同sc-mtch所对应的pnich资源不可重叠,各pnich资源均不能与传统的prach资源重叠。

b.产生pnich的前导序列的相关信息如下:

一个实施例的pnich的序列生成方案,采用与prach序列生成一样的方法。

pnich有关序列生成的参数,包括序列格式,起始根序列号,零相关区域设置和高速标识,通用与prach一样的相关系列参数设置,分别根据prach-configindex,rootsequenceindex,zerocorrelationzoneconfig和highspeedflag确定。

其中,参数prach-configindex仅用于关联prachformat,其它定义prach时频资源的参数不影响pnich。前面提及,pnich的发送资源独立定义(参见a.)。参数rootsequenceindex,zerocorrelationzoneconfig,highspeedflag以及上文定义的前导编号preambleindex共同确定了pnich前导序列的根序列以及零相关区域偏移。

c.发送pnich的判决条件如下:

一个实施例的发送pnich的判决条件,采用统计误块率及阈值比较的方法。终端在计算误块率时,可以在一个统计周期内分别统计群组通信的下行调度数量和与之相应的下行数据解码成功数量,误块率为下行数据解码成功数与下行调度数之比。其中下行调度数应包括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显式调度和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cescheduling,sps)激活后的隐式调度。对于每次集群通信,sc-mtch实例应该各自对应一个误块率阈值。若统计误块率值超过阈值则触发反馈pnich前导的发送。统计周期的长度一般为前导发送周期pnichcycle,统计的起点由终端自行决定,只要保证在反馈pnich的子帧即将到来前完成误块率判决即可。

综上,为了支持反馈功能,应对r13之后的rrc协议进行扩展,增加新的信元。在sc-mtch参数中,可引进一个新的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元sc-mtch-nackindication,表示反馈特性的参数集。

sc-mtch-nackindication的出现表示监听该sc-mtch的各个ue(即移动终端)应根据相关参数进行nack信息的反馈。其包含的参数有:

sc-mtch-nackindication字段描述如下:

s2,若接收到所述群组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以低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二码率向所述群组发送通信数据;其中,所述反馈信息为群组内的移动终端在监测到一个统计周期内所述通信数据的下行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阈值时通过所述反馈信道反馈的信息。

sc-ptm传输建立的起始阶段,数据传输的调度码率(第一码率)采用缺省的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经验值。若未开启反馈特性,则后续传输可一直沿用缺省的mcs经验值。若开启了反馈特性,基站可通过步骤s3中的方法自适应的调整mcs,逐渐达到逼近最优码率的目标。进一步地,若未接收到群组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可以高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三码率向所述群组发送通信数据。

基站可根据收到反馈信息与否,在每个周期不断修正传输码率。

基站应根据pnich的配置信息,在预定的时频资源上,尝试检测pnich。检测时,基站仅需要简单的根据零相关区域上的能量判定是否存在发送的前导即可。pnich不需要计算上行定时提前量(timingadvance,ta),以及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sinr)等。若零相关区域上的能量大于预设的能量阈值,则表明存在发送的前导,即,存在反馈信息;反之,表明不发送的前导,即,不存在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为群组内的移动终端在监测到一个统计周期内所述通信数据的下行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阈值时通过所述前导反馈的信息。

若接收到第一群组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则表明第一群组内的存在不能正确解码下行数据的移动终端,从而可以以低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二码率向所述第一群组发送通信数据。若在较长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群组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则表明第一群组内的移动终端均能够正确解码下行数据,从而可以以高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三码率向所述第一群组发送通信数据。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尽量保证移动终端对下行数据的解码正确率,又能够兼顾的提高频谱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以预设的第一码率分别向各个群组广播前导配置信息和通信数据之后,还可以通过计时器开始计时,若在计时达到预设的计时阈值之前接收到第一群组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可以低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二码率向所述第一群组发送通信数据,网络可重置所述计时器,继续检测可能来自终端的反馈信道。相应地,在网络完成所述反馈信道的配置以及所述定时器配置之后,若在所述定时器超时发生时,未接收到群组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网络应调整调度,以高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三码率向所述群组发送通信数据;网络重置所述定时器,继续检测可能来自终端的反馈信道。当传输码率调整后,新的码率成为第一码率,预备做出下一轮调整的新的第二码率和第三码率分别是在新第一码率基础上的下调和上调的若干偏移。

其中,若收到pnich,可以一定幅度下调mcs;若发生定时器t_pnich超时,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未发生pnich的传输,可考虑有条件地小幅上调mcs。考虑到升高码率有导致解码错误的风险,进行该操作的策略应缓慢而谨慎的进行。优选地,定时器t_pnich的时长设置为pnichcycle的数倍,保证较低的上调判决频率;升高码率的mcs调整幅度限制为1,避免码率过快升高。

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向网络反馈nack信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图2中,ue1~3同属一个通信组。起始阶段,基站通过sc-mcch(singlecell-multi-pointcontrolchannel,单小区多点控制信道)向组广播包含前导配置的sc-ptm配置信息(scptmconfiguration),指定了该组反馈所用的pnich资源及判定阈值。基站采用了调度配置1进行多播传输,同时启动定时器。终端各自统计一段时间内的误块率,ue1和ue3由于误块率超限,通过pnich向基站反馈nack信息。在定时器超时前,基站获知有终端存在误块率超限的信息,从而重置定时器,重新采用较低码率的调度配置2进行多播传输。图中,enodeb表示基站;ue1~ue3表示移动终端;dci1a表示pdcchformat1a,用于调度sc-ptm传输的下行数据,其包括rb分配,mcs等关键信息;data表示通信数据。

图3说明了终端不向网络反馈nack信息的过程。ue1~3同属一个通信组。起始阶段,基站通过sc-mcch向组广播包含前导配置信息的sc-ptm配置(scptmconfiguration),指定了该组反馈所用的pnich资源及判定阈值。基站采用了调度配置1进行多播传输,同时启动定时器。终端各自统计一段时间内的误块率,在定时器超时发生前,组内所有终端的误块率超限均未发生,基站检测不到任何pnich。在定时器超时后,基站重置定时器,重新采用较高码率的调度配置3进行多播传输。图中各标识的含义与图2相同。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小区一对多通信系统,所述单小区一对多通信相同可包括:

反馈配置模块10,用于当群组的一对多通信建立时,向所述群组的各个移动终端广播反馈信道的配置信息,并以预设的第一码率向所述群组的各个移动终端广播通信数据。

所述业务可包括视频业务、语音通话业务等,可根据移动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将各个移动终端划分为若干个群组。例如,移动终端a、b、c正在执行视频播放业务,可以将移动终端a、b、c划分为一个群组;又例如,移动终端d、e、f正在执行语音通话业务,可将移动终端d、e、f划分为另一个群组。

集群通信的调度调整,只有两种方向:提高码率以便提高频谱效率,或降低码率以便提高传输可靠性。基站只需要群组内的终端集体反馈的信息。然而,按照传统的规则,因为信道条件的不同导致接收状况的不同,各个终端的反馈结果具有多样性。

因此,要考虑把各个终端的反馈结果收敛至较小的范围,可以简单的把终端划分为两类:一类为接收良好的终端,基本能够正确解码下行信号;一类为接收不良的终端,对下行信号存在相当高的解码错误。仅后一类终端需要对下行传输进行反馈,前一类不用。分类标准可以简单的采用误块率与设定阈值比较的方法。

反馈信息应简化,仅仅表达解码失败的nack信息,不包含csi信息。在反馈信号相同的情况下,多个不同终端向基站反馈的信息才能叠加在一起而不会发生冲突,从而避免信息混乱。

可设计一个新的反馈信道,支持终端向基站报告接收不良的信息。引进新的物理层信道用于反馈nack信息,命名为physicalnackindicationchannel(物理nack(negativeacknowledgment,否定回答)指示信道),以下简称pnich,此信道基于现有的上行信道设计。由于一般情况下群组内的终端多为空闲态,因此与连接态相关的上行信道如pucch,pusch,srs等均不能被采用作为pnich的设计基础,最后选定不依赖终端状态的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为基础进行设计。具体地,反馈信道基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前导设计。前导类型的信号支持连接态与非连接态的终端向网络发送,也支持多个终端的信号叠加。pnich的序列产生类似于prach,而pnich的发送资源应重新定义,独立于prach的配置。pnich可以被看作重新定义发送资源的prach。pnich会占用一定的上行传输资源,导致上行数据传输的总容量下降,但考虑到集群通信业务是纯下行的,处于空闲状态的上行传输资源比较多,这个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pnich基于prach的设计机制,天然的就允许多个终端选择同一个前导(preamble)进行发送。对于叠加的信号,基站只需分辨有无反馈信号的能量就足够确定是否存在接受不良的终端,不需像处理prach那样解决各个终端的冲突。因此,无必要为群组内的各个终端分配不同的前导,一个群组内的终端可以共用一个规定的前导资源进行nack的反馈。

对于pnich的信号的产生,终端需要了解:pnich发送的资源怎样确定;pnich的前导序列怎样产生;什么情形下发送pnich。基站通过扩展rrc信元携带的pnich配置信息通知终端,解决以上问题。

a.pnich发送的资源的相关信息如下:

对于每次一对多通信,通信群组在小区上对应唯一的sc-mtch(singlecell-multicasttrafficchannel,单小区多播数据信道)。每个sc-mtch也各自配置一套独立的pnich资源。所述前导配置信息可包括前导编号、前导发送周期、前导发送帧偏移、前导发送子帧偏移和前导发送频率偏移。根据上述信息,可以确定移动终端发送反馈信息所采用的前导。一个实施例的pnich相关参数设置如下:

前导编号preambleindex-取值范围0~63;

前导发送周期pnichcycle-单位是帧;

前导发送帧偏移pnichframenumber-帧偏移量,ue通过{当前帧号modpnichcycle==pnichframenumber}确定发送反馈前导的帧;

前导发送子帧偏移pnichsubframenumber-子帧偏移量,ue通过该参数确定发送反馈前导的子帧;

前导发送频率偏移pnichfreqoffset-ue通过频率偏移量确定。

以上几个参数共同确定了用于反馈的pnich前导资源。不同sc-mtch所对应的pnich资源不可重叠,各pnich资源均不能与传统的prach资源重叠。

b.产生pnich的前导序列的相关信息如下:

一个实施例的pnich的序列生成方案,采用与prach序列生成一样的方法。

pnich有关序列生成的参数,包括序列格式,起始根序列号,零相关区域设置和高速标识,通用与prach一样的相关系列参数设置,分别根据prach-configindex,rootsequenceindex,zerocorrelationzoneconfig和highspeedflag确定。

其中,参数prach-configindex仅用于关联prachformat,其它定义prach时频资源的参数不影响pnich。前面提及,pnich的发送资源独立定义(参见a.)。参数rootsequenceindex,zerocorrelationzoneconfig,highspeedflag以及上文定义的前导编号preambleindex共同确定了pnich前导序列的根序列以及零相关区域偏移。

c.发送pnich的判决条件如下:

一个实施例的发送pnich的判决条件,采用统计误块率及阈值比较的方法。终端在计算误块率时,可以在一个统计周期内分别统计群组通信的下行调度数量和与之相应的下行数据解码成功数量,误块率为下行数据解码成功数与下行调度数之比。其中下行调度数应包括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显式调度和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cescheduling,sps)激活后的隐式调度。对于每次集群通信,sc-mtch实例应该各自对应一个误块率阈值。若统计误块率值超过阈值则触发反馈pnich前导的发送。统计周期的长度一般为前导发送周期pnichcycle,统计的起点由终端自行决定,只要保证在反馈pnich的子帧即将到来前完成误块率判决即可。

综上,为了支持反馈功能,应对r13之后的rrc协议ts36.331进行扩展,增加新的信元。在sc-mtch参数中,可引进一个新的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元sc-mtch-nackindication,表示反馈特性的参数集。

sc-mtch-nackindication的出现表示监听该sc-mtch的各个ue(即移动终端)应根据相关参数进行nack信息的反馈。其包含的参数有:

sc-mtch-nackindication字段描述如下:

调度模块30,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群组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以低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二码率向所述群组发送通信数据;其中,所述反馈信息为群组内的移动终端在监测到一个统计周期内所述通信数据的下行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阈值时通过所述反馈信道反馈的信息。

sc-ptm传输建立的起始阶段,数据传输的调度码率(第一码率)采用缺省的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经验值。若未开启反馈特性,则后续传输可一直沿用缺省的mcs经验值。若开启了反馈特性,基站可通过调度模块30的功能自适应的调整mcs,逐渐达到逼近最优码率的目标。进一步地,若未接收到群组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可以高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三码率向所述群组发送通信数据。

基站可根据收到反馈信息与否,在每个周期不断修正传输码率。

基站应根据pnich的配置信息,在预定的时频资源上,尝试检测pnich。检测时,基站仅需要简单的根据零相关区域上的能量判定是否存在发送的前导即可。pnich不需要计算上行定时提前量(timingadvance,ta),以及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sinr)等。若零相关区域上的能量大于预设的能量阈值,则表明存在发送的前导,即,存在反馈信息;反之,表明不发送的前导,即,不存在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为群组内的移动终端在监测到一个统计周期内所述通信数据的下行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阈值时通过所述前导反馈的信息。

若接收到第一群组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则表明第一群组内的存在不能正确解码下行数据的移动终端,从而可以以低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二码率向所述第一群组发送通信数据。若在较长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群组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则表明第一群组内的移动终端均能够正确解码下行数据,从而可以以高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三码率向所述第一群组发送通信数据。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尽量保证移动终端对下行数据的解码正确率,又能够兼顾的提高频谱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以预设的第一码率分别向各个群组广播前导配置信息和通信数据之后,还可以通过计时器开始计时,若在计时达到预设的计时阈值之前接收到第一群组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可以低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二码率向所述第一群组发送通信数据,并重置所述计时器。

其中,若收到pnich,可以一定幅度下调mcs;若发生定时器t_pnich超时,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未发生pnich的传输,可考虑有条件地小幅上调mcs。考虑到升高码率有导致解码错误的风险,进行该操作的策略应缓慢而谨慎的进行。优选地,定时器t_pnich的时长设置为pnichcycle的数倍,保证较低的上调判决频率;升高码率的mcs调整幅度限制为1,避免码率过快升高。

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向网络反馈nack信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图2中,ue1~3同属一个通信组。起始阶段,基站通过sc-mcch(singlecell-multi-pointcontrolchannel,单小区多点控制信道)向组广播包含前导配置的sc-ptm配置信息(scptmconfiguration),指定了该组反馈所用的pnich资源及判定阈值。基站采用了调度配置1进行多播传输,同时启动定时器。终端各自统计一段时间内的误块率,ue1和ue3由于误块率超限,通过pnich向基站反馈nack信息。在定时器超时前,基站获知有终端存在误块率超限的信息,从而重置定时器,重新采用较低码率的调度配置2进行多播传输。图中,enodeb表示基站;ue1~ue3表示移动终端;dci1a表示pdcchformat1a,用于调度sc-ptm传输的下行数据,其包括rb分配,mcs等关键信息;data表示通信数据。

图3说明了终端不向网络反馈nack信息的过程。ue1~3同属一个通信组。起始阶段,基站通过sc-mcch向组广播包含前导配置信息的sc-ptm配置(scptmconfiguration),指定了该组反馈所用的pnich资源及判定阈值。基站采用了调度配置1进行多播传输,同时启动定时器。终端各自统计一段时间内的误块率,在定时器超时发生前,组内所有终端的误块率超限均未发生,基站检测不到任何pnich。在定时器超时后,基站重置定时器,重新采用较高码率的调度配置3进行多播传输。图中各标识的含义与图2相同。

本发明的单小区一对多通信方法和系统,通过引进终端对下行数据解码的应答反馈,对sc-ptm的传输进行自适应的调度,该调度可优化无线资源的分配,在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无线资源利用的效率间取得合理的平衡。

本发明的单小区一对多通信系统与本发明的单小区一对多通信方法一一对应,在上述单小区一对多通信方法的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特征及其有益效果均适用于单小区一对多通信系统的实施例中,特此声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