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及其组网方法、输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4625发布日期:2018-10-23 22:5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设备及其组网方法、输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优秀快捷的生活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动听的音乐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箱作为音乐的发生源,被广泛利用在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中。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在某些场合中需要多个音箱在不同的地方能够同时播放同一个音频文件,或者在同一个地方不同音箱能够采用不同的声道播放同一音频文件以实现完美的立体声。现有技术中,对于多音箱的组网通常需要一个控制设备,通过该控制设备中的特定应用程序实现音箱的建组或者退组等等,这种方式在没有控制设备的情况下是无法完成建组或退组的,另一方面,音箱的建组和退组的方式不灵活,不便于用户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及其组网方法、输出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的组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获得表征自身状态属性的第一信息,和/或,获得表征第二设备的状态属性的第二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当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属性为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则所述获得表征第二设备的状态属性的第二信息,包括:获得表征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的第二信息;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当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设备获得表征自身状态属性的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获得基于第一物理操作触发的第一信息;

相应的,所述获得表征第二设备的状态属性的第二信息,包括:基于所述第二设备获得的第二物理操作,所述第一设备获得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的输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无线设备的靠近,设备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第一信号特征数据;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判定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生成输出指令,基于所述输出指令输出特定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第二信号特征数据,判断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判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生成结束指令,基于所述结束指令停止输出特定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信息获取单元、通讯单元和判定单元;其中,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得表征自身状态属性的第一信息;

所述通讯单元,用于获得表征其他设备的状态属性的第二信息;

所述判定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通讯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与所述其他设备建立群组。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讯单元,用于获得表征所述其他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的第二信息;

所述判定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其他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当所述其他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得基于第一物理操作触发的第一信息;

所述通讯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其他设备获得的第二物理操作获得所述其他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检测单元、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无线设备的靠近,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第一信号特征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判定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生成输出指令,基于所述输出指令输出特定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第二信号特征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生成结束指令,基于所述结束指令停止输出特定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及其组网方法、输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设备获得表征自身状态属性的第一信息,和/或,获得表征第二设备的状态属性的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通过控制设备便可实现设备之间的建组,且通过判定设备的状态属性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便可实现设备的建组,方式灵活,方便用户操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设备的组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设备的组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设备的组网方法中的一种组网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设备的组网方法的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设备的组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设备的组网方法的应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设备的组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a和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设备的组网方法的应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设备的输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另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又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的组网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设备的组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101:第一设备获得表征自身状态属性的第一信息,和/或,获得表征第二设备的状态属性的第二信息。

步骤102:判断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步骤103:当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为输出设备;该输出设备可输出某一类型的数据,所述输出设备例如是可输出图像数据的显示设备,例如显示器;或者所述输出设备可以是可输出音频数据的音频设备,例如音箱;或者所述输出设备可以是可输出控制数据的设备,例如报警设备等等。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均为音频设备(例如音箱)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可以为某一区域范围内的多个音箱中的任一音箱;相应的,所述第二设备可以为所述区域范围内的除所述第一设备以外的其他任一音箱。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信息为表征同一类别状态属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属性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属性具体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受到的物理操作触发的状态属性,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处于不同的区域位置时自身的特性所表现出的状态属性;后续会针对这两种状态属性的表现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组网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相应的,针对不同的状态属性预先配置组网的触发条件;在满足相应的触发条件时,所述第一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组网,即无需第三方控制设备,通过对所述第一设备自身的状态属性和/或第二设备的状态属性与预设条件的判断,便可以完成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组网,从而可使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支持输出相同的音频数据,即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同步播放音频;另一方面,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支持输出不同的音频数据,所述输出不同的音频数据具体可以是同一音频文件的不同声道的数据,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音频文件的音频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连接采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保真(Wi-Fi,Wireless-Fidelity)、蓝牙(Bluetooth)等等。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通过控制设备便可实现设备建组,且通过判定设备的状态属性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便可实现设备的建组,方式灵活,方便用户操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的组网方法。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设备的组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第一设备获得表征第二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的第二信息。

步骤202:判断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步骤203:当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支持输出的数据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支持通过特定无线通讯方式建立连接;其中,所述特定无线通讯方式包括但不限于Wi-Fi方式、蓝牙方式或红外方式等。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特征数据具体可以为Wi-Fi、蓝牙或红外等传输信号的信号特征数据,例如信号强度、信号频率或相位等信号特征数据;所述信号特征数据也可以是声波、超声波等信号的强度、频率或相位等信号特征数据。

本实施例的设备的组网方式是以设备之间的信号特征数据自动组网;以所述信号特征数据为信号强度为例,即第一设备获得表征第二设备的信号强度的第二信息。以蓝牙通讯方式为例,则所述第一设备获得表征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强度的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开启蓝牙功能;若第一设备作为蓝牙发起设备,则所述第一设备可每隔固定时间间隔进行蓝牙设备的扫描发现过程;相应的,所述第二设备开启蓝牙功能后,处于可发现状态;所述第一设备扫描发现所述第二设备后,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信息(例如名称、设备标识等等)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蓝牙信号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判断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当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针对不同的信号特征数据进行配置。以所述信号特征数据为信号强度为例,则所述第一设备(也可以说每个待组网的设备)中均预先配置触发组网的第一阈值;当所述第一设备获得的第二设备的信号强度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使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同一组网中,也即所述第二设备支持与所述第一设备播放相同的音频,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支持输出不同的音频数据,所述输出不同的音频数据具体可以是同一音频文件的不同声道的数据,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音频文件的音频数据。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建组命令,所述建组命令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信息,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建组命令后,比对所述建组命令中所包含的设备信息为自身的设备信息后,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应答消息;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的应答消息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本实施方式的组网建立方式可采用Wi-Fi无线通讯方式或蓝牙通讯方式。

具体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设备的组网方法中的一种组网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采用蓝牙通讯方式的组网方法包括:

步骤301: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入建组模式。

步骤302:第一设备扫描蓝牙设备。

步骤303:判断是否扫描到蓝牙设备(扫描到的蓝牙设备可以理解为第二设备);当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305;当判断的结果为否时,重新执行步骤302重新扫描蓝牙设备;若超时后仍未扫描到蓝牙设备,则执行步骤304:建组失败,流程结束。

步骤305:第一设备判断蓝牙设备是否属于同类型;当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306;当判断的结果为否时,重新执行步骤302。

步骤306:第一设备执行蓝牙配对流程;当配对失败时,重新执行步骤302。

步骤307: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建立蓝牙连接;当蓝牙连接建立失败时,重新执行步骤302。

步骤308: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建立成功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建组消息。

步骤309:第一设备判断是否收到建组应答消息;当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310;当判断的结果为否时,重新执行步骤302。

步骤310:所述第一设备保存信息,建组成功,流程结束。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入建组模式可通过所述第一设备判定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强度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进入建组模式;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进入建组模式可通过其他方式触发,例如触发用于建组的功能按键进入建组模式,所述功能按键可以是物理按键也可以是虚拟按键;其中,触发所述功能按键的操作例如单击操作、双击操作、长按操作(所述长按操作具体可以为触控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操作,所述预设时长例如为2秒,当然不限于2秒)等预定义的按键触发操作。再例如,通过检测到的物理操作触发进入建组模式,所述物理操作例如针对设备的晃动、摇摆、敲击等操作。

本实施例中,作为蓝牙发起设备的第一设备可以作为主音箱设备;相应的,处于蓝牙可发现状态的第二设备可作为从音箱设备。则所述第一设备在扫描附近的蓝牙设备,具体的,若扫描到与蓝牙设备,进一步执行步骤305至步骤310;若未扫描到蓝牙设备,则重新执行步骤302,重新扫描蓝牙设备;若扫描过程(包括重新扫描过程)持续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例如:10秒)时,即表示扫描超时,则执行步骤304:确定建组失败,流程结束。

进一步地,对扫描到的蓝牙设备进行过滤,筛选出与所述第一设备属于同一类型的蓝牙设备;具体的,可通过扫描获得的蓝牙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的前三位判断是否属于同一类型。确定扫描获得的蓝牙设备(记为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属于同一类型后,执行蓝牙的配对以及蓝牙连接的建立过程;若蓝牙配对失败或蓝牙连接建立失败,则重新执行步骤302,重新扫描蓝牙设备。

进一步地,基于建立的蓝牙连接,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建组消息;所述建组消息中包括建组命令和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建组消息后,向所述第一设备返回对应的建组应答消息;所述建组应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信息例如设备名称、设备号等设备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一设备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建组应答消息后,保存所述第二设备的信息,至此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建组成功。

另一方面,处于蓝牙可发现状态的第二设备侧,也可通过触发用于建组的功能按键进入建组模式,所述功能按键可以是物理按键也可以是虚拟按键;其中,触发所述功能按键的操作例如单击操作、双击操作、长按操作等预定义的按键触发操作。或者通过检测到的物理操作触发进入建组模式,所述物理操作例如针对设备的晃动、摇摆、敲击等操作等等。若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属于同一类型且配对成功,则所述第二设备可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建组消息;所述建组消息中可包括建组命令和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以及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设备获得所述建组消息后,保存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地址和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应答消息;所述应答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信息例如设备名称、设备号等设备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MAC地址),从而完成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建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监测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当所述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退出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群组。

以所述信号特征数据为信号强度为例,则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之后,所述第一设备监测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强度;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时,退出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组网。

具体的,在组网建立之后,所述第一设备还可通过扫描的方式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强度;在所述信号强度低于第二阈值时,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退出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组网;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可与所述第一阈值相同;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阈值可与所述第一阈值不同,且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还可以通过广播/组播的方式建组,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广播/组播数据;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的响应数据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所述响应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信息。下面,结合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组网方法进行说明。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设备的组网方法的应用示意图;如图4所示,以设备为音箱为例,假设待组网的音箱为音箱A和音箱B;在步骤11中,音箱A在启动蓝牙功能后,通过蓝牙方式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扫描,这里,音箱A可作为主音箱。在步骤12中,音箱B在启动蓝牙功能后,处于蓝牙可发现状态,这里,音箱B可作为从音箱。在步骤13中,音箱A通过蓝牙扫描流程扫描到音箱B,并接收到音箱B的蓝牙扫描回应包,获得所述回应包中包括的所述音箱B的蓝牙信号强度以及音箱B的信息,这里,音箱B的蓝牙信号强度并未达到第一阈值。在步骤14中,音箱B向音箱A靠近。在步骤15中,音箱A按预设时间间隔扫描音箱B,获得音箱B的蓝牙扫描回应包,从而获得音箱B的蓝牙信号强度;监测到音箱B的蓝牙信号强度达到第一阈值时,生成组信息,所述组信息可包括组标识(所述组标识例如可以包括组名、组号等);通过广播数据包(所述广播数据包即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广播数据)发送建组命令至音箱B,所述建组命令中可包括组信息以及所述音箱B的信息。在步骤16中,音箱B接收到音箱A的建组命令,确定所述建组命令中包括自身的信息,则存储所述建组命令中的组信息,以及向音箱A发送响应数据,完成与音箱A的建组。

本实施例中,音箱A和音箱B可分别按照固定的频率(例如10秒)向组网内的其他音频设备通过心跳包的形式告知自身的状态;在音箱A和音箱B的组网建立之后,心跳包中可包括组信息。

另一方面,在步骤17中,音箱B远离音箱A。在步骤18中,音箱A按预设时间间隔扫描音箱B,获得音箱B的蓝牙扫描回应包,从而获得音箱B的蓝牙信号强度;监测到音箱B的蓝牙信号强度低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可与所述第一阈值相同;当然,所述第二阈值也可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若当前组内除所述音箱A和音箱B之外没有其他音箱成员,则音箱A自动退组,并清除心跳包内的组信息,发送该心跳包。在步骤19中,音箱B收到音箱A的心跳包,确定该心跳包中不包括组信息时,若当前组内除所述音箱B之外没有其他音箱成员,则音箱B也自动退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建组命令;所述建组命令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信息;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的应答消息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和/或,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广播数据;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的响应数据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所述响应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信息。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可通过发送建组命令的方式建立群组,或者通过广播的方式建立群组,也可以结合发送建组命令和广播的混合方式建立群组。其中,混合方式建立群组可应用在多个设备建立群组的实施方式,例如设备1和设备2之间可通过发送建组命令的方式建立群组,设备2与设备3和设备4之间可通过广播的方式建立群组等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建组命令,包括:通过触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建组命令,和/或通过触发第三方控制设备发送所述建组命令;其中,所述触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建组命令,包括:通过触发所述第一设备上的功能按键和/或通过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的语音指令发送所述建组命令。

具体的,所述第一设备中可预先配置有用于建组以及管理组内设备的应用(即APP),运行所述应用后,在所述第一设备显示的应用界面中可设置有用于建组的功能按键,所述第一设备在检测到针对所述功能按键的触发操作后发送所述建组命令。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也可配置在第三方控制设备中,所述第三方控制设备包括移动终端、个人计算机(PC)等设备,通过所述第三方控制设备发送所述建组命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也可根据接收到的语音指令发送所述建组命令。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通过控制设备便可实现设备建组,方便用户操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且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到对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达到第一阈值时自动建组,在组网中的对端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时自动退组,建组/退组的方式灵活,方便用户操作。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的组网方法。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设备的组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第一设备获得基于第一物理操作触发的第一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第二设备获得的第二物理操作,所述第一设备获得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组标识。

步骤402:所述第一设备判断获得所述第一信息时,是否获得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

步骤403:当所述第一设备获得所述第一信息、且获得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时,基于所述第二信息中的组标识生成并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包括所述组标识,以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支持通过特定无线通讯方式建立连接;其中,所述特定无线通讯方式包括但不限于Wi-Fi方式、蓝牙方式或红外方式等等。

本实施例的设备的组网方式是以设备进行相同的物理操作自动组网;所述物理操作具体可以为晃动操作、摇摆操作、敲击操作等等。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可预先设置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能够采集到物理操作的传感设备,通过设置的传感设备检测到设备进行的物理操作。基于此,所述第一设备可通过设置的传感器获得基于第一物理操作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表征在当前时刻所述第一设备受到所述第一物理操作。相应的,所述第二设备可通过设置的传感器检测到第二物理操作,基于所述第二物理操作生成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建组信息,所述建组信息包括组名、组唯一号等组标识。

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分别按照固定的频率(例如10秒)向组网内的其他设备通过心跳包的形式告知自身的状态。即当第二设备检测到第二物理操作后生成的包含有建组信息的第二信息可通过心跳包发送。相应的,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一物理操作后也可生成建组信息通过心跳包发送。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判断获得所述第一信息时,是否获得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设备受到第一物理操作的同时,所述第二设备是否也受到第二物理操作;在所述第一设备获得第一信息时,同时获得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或者可以理解为,在第一设备受到第一物理操作的同时,第二设备也受到第二物理操作时,触发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第二设备的建组信息后,设置包含有所述建组信息的心跳包(即第三信息),发送所述心跳包;在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心跳包后,确定所述心跳包中包含有预先生成的建组信息后,则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成功响应消息,以表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成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再次获得基于第一物理操作触发的第一信息时,退出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群组;或者,所述第一设备获得所述第二设备基于第二物理操作发送的第四信息时,退出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群组;其中,所述第四信息表征所述第二设备不在所述群组内。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处于同一组网中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若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晃动物理操作组网成功后,所述第一设备再次检测到晃动物理操作后,则第一设备自动退出所述组网,并生成表征不在组内的心跳包,发送所述心跳包,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心跳包后,通过所述心跳包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不在组网内,若当前组网内除所述第二设备之外并没有其他设备,则所述第二设备也自动退出所述组网,并清除待发送的心跳包中的组信息。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若第二设备再次检测到晃动物理操作,则第二设备自动退出所述组网,并生成表征不在组内的心跳包(即第四信息),发送所述心跳包,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心跳包后,通过所述心跳包确定所述第二设备不在组网内,若当前组网内除所述第一设备之外并没有其他设备,则所述第一设备也自动退出所述组网,并清除待发送的心跳包中的组信息。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设备的组网方法的应用示意图;如图6所示,以设备为音箱为例,假设待组网的音箱为音箱A和音箱B;在步骤21中,音箱B检测到物理操作,基于物理操作生成建组信息并通过第一心跳包发送;其中,所述建组信息包括组名和组唯一号;在步骤22中,音箱A检测到相同的物理操作时,接收到音箱B的第一心跳包,第一心跳包中包括建组信息,则在自身待发送的第二心跳包中设置相同的建组信息并发送。在步骤23中,音箱B接收到音箱A的第二心跳包,确定所述第二心跳包中包括该建组信息,则建组成功,并向音箱A发送成功响应消息。

本实施例中,音箱A和音箱B可分别按照固定的频率(例如10秒)向组网内的其他音频设备通过心跳包的形式告知自身的状态;在音箱A和音箱B的组网建立之后,心跳包中可包括组信息。

在步骤24中,音箱B与音箱A处于同一组网内,检测到相同的物理操作时,则生成表征不在组内的信息并通过第三心跳包发送,此时,音箱B自动退组;在步骤25中,音箱A接收到第三心跳包,确定第三心跳包表征音箱B不在组网内,若当前组网内没有其他音箱成员,则音箱A也自动退组,并清除待发送的心跳包中的组信息。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通过控制设备便可实现设备建组,方便用户操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且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待建组的设备在同一时刻做相同的物理操作,以实现建组/退组,方式灵活,方便用户操作。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的组网方法。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设备的组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第一设备获得表征自身状态属性的第一信息,和/或,获得表征第二设备的状态属性的第二信息。

步骤502:判断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步骤503:当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群组,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支持输出的数据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同。

步骤504:基于无线设备的靠近,所述第一设备获得所述无线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

步骤505:判断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判定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生成输出指令,基于所述输出指令输出特定数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第二信号特征数据,判断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判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生成结束指令,基于所述结束指令停止输出特定数据。

本实施方式主要对设备可基于无线设备的靠近而触发进行详细描述。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步骤504至步骤505可在步骤501之前实施,即在设备建立群组之前实施,也可以在步骤503之后实施,即在设备建立群组之后实施。

本实施例中步骤501至步骤502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组网方式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的实施方式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设备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具体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者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也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卡片、钥匙扣或者手机等设备。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设备可通过检测特定无线通信技术的信号特征数据确定和所述无线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具体可以是蓝牙技术、蓝牙低功耗(BLE,Bluetooth Low Energy)技术、近场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或Wi-Fi技术等等。相应的,所述无线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中需设置有相应的通讯模块,例如蓝牙通讯模块、Wi-Fi模块或NFC模块等等。其中,所述信号特征数据具体可以为Wi-Fi、蓝牙或红外等传输信号的信号特征数据,例如信号强度、信号频率或相位等信号特征数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信号特征数据表征信号强度;所述判定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基于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无线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当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相应的,所述判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包括:基于第二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无线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当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二阈值与所述第一阈值可相同或不同;当所述第二阈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不同时,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具体的,以所述信号特征数据为信号强度为例,当无线设备靠近所述第一设备时,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信号强度,基于检测到的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无线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当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生成输出指令,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输出指令输出特定数据。相应的,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随着无线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距离的变化,所述第一设备还可基于检测到的第二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无线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当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生成结束指令,基于所述结束指令停止输出特定数据。

作为一种示例,以所述第一设备为音频设备(例如音箱)、第二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以蓝牙通讯方式或Wi-Fi通讯方式为例,当音频设备与用户携带的可穿戴设备处于断开状态时,可穿戴设备靠近音频设备并小于1.5米时触发音频设备播放音频文件。当音频设备与用户携带的可穿戴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时,可穿戴设备远离音频设备并大于等于5米时,音频设备停止播放音频文件。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信号特征数据表征信号频率;所述判定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当第一信号频率满足预设频率时,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相应的,所述判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包括:当第二信号频率不满足所述预设频率时,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条件相同。

具体的,以所述信号特征数据为信号频率为例,当无线设备发出的信号频率与预设频率匹配时,生成输出指令,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输出指令输出特定数据。相应的,若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所述无线设备发出的信号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不匹配时,生成结束指令,基于所述结束指令停止输出特定数据。

作为另一种示例,以NFC通讯方式为例,当用户携带可穿戴设备靠近音频设备并小于20厘米时,可穿戴设备触发音频设备播放音频文件。当用户携带的可穿戴设备远离音频设备并大于20厘米时,音频设备继续保持播放状态。

当然,本实施方式中不限于是基于无线设备的靠近,第一设备生成输出指令;也可以是基于其他智能终端的靠近;其中,所述智能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音频设备为例,所述第一音频设备基于输出指令输出的所述特定数据可以是所述第一音频设备中存储的音频文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数组群组后、基于无线设备的靠近触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均输出特定数据时,所述第一设备输出的特定数据和所述第二设备输出的特定数据可以是相同的数据;若输出的特定数据为音频数据时,则所述第一设备输出的特定数据和所述第二设备输出的特定数据可以是同一音频文件中的属于不同声道的数据。

图8a和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设备的组网方法的应用示意图;如图8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设备的组网方法可应用在组网中包括多个设备、每个设备放置在不同的房间的应用场景,例如图8a所示,设备1放置在区域1所示的空间范围中,区域1具体可以是客厅;设备2放置在区域2所示的空间范围中,区域2具体可以是书房;设备3放置在区域3所示的空间范围中,区域3具体可以是卧室;设备4放置在区域4所示的空间范围中,区域4具体可以是娱乐房等等。在这种应用场景下,当用户携带可穿戴设备进入某一区域中,例如进入区域3中,所述可穿戴设备与设备3之间的距离较小使得所述设备3检测到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例如1.5米时,所述设备3生成播放指令,从而触发设备3工作并播放音频;当用户离开房间或者远离设备3,所述可穿戴设备与设备3之间的距离较大使得所述设备3检测到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例如5米时,所述设备3生成结束指令,从而触发设备3停止播放音频。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无需通过控制设备便可实现设备建组,且通过判定设备的状态属性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便可实现设备的建组,方式灵活,方便用户操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另一方面,通过用户携带的无线设备自动触发设备工作或停止工作,方便用户的操作,提升了设备的操作便捷性。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的输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设备的输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基于无线设备的靠近,设备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第一信号特征数据。

步骤602:判断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当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生成输出指令,基于所述输出指令输出特定数据。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第二信号特征数据,判断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判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生成结束指令,基于所述结束指令停止输出特定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设备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具体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者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也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卡片、钥匙扣或者手机等设备。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设备可通过检测特定无线通信技术的无线信号的强度确定和所述无线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具体可以是蓝牙技术、BLE技术、NFC或Wi-Fi技术等等。相应的,所述无线设备和所述设备中需设置有相应的通讯模块,例如蓝牙通讯模块、Wi-Fi模块或NFC模块等等。其中,所述信号特征数据具体可以为Wi-Fi、蓝牙或红外等传输信号的信号特征数据,例如信号强度、信号频率或相位等信号特征数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信号特征数据表征信号强度;所述判定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基于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无线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当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相应的,所述判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包括:基于第二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无线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当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二阈值与所述第一阈值可相同或不同;当所述第二阈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不同时,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具体的,以所述信号特征数据为信号强度为例,当无线设备靠近所述设备时,所述设备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信号强度,基于检测到的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无线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当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生成输出指令,基于所述输出指令输出特定数据。相应的,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随着无线设备与所述设备之间的距离的变化,所述设备还可基于检测到的第二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无线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当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生成结束指令,基于所述结束指令停止输出特定数据。

作为一种示例,以所述设备为音频设备(例如音箱)、第二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以蓝牙通讯方式或Wi-Fi通讯方式为例,当音频设备与用户携带的可穿戴设备处于断开状态时,可穿戴设备靠近音频设备并小于等于1.5米时触发音频设备播放音频文件。当音频设备与用户携带的可穿戴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时,可穿戴设备远离音频设备并大于等于5米时,音频设备停止播放音频文件。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信号特征数据表征信号频率;所述判定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当第一信号频率满足预设频率时,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相应的,所述判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包括:当第二信号频率不满足所述预设频率时,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条件相同。

具体的,以所述信号特征数据为信号频率为例,当无线设备发出的信号频率与预设频率匹配时,生成输出指令,所述设备基于所述输出指令输出特定数据。相应的,若所述设备检测到所述无线设备发出的信号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不匹配时,生成结束指令,基于所述结束指令停止输出特定数据。

作为另一种示例,以NFC通讯方式为例,当用户携带可穿戴设备靠近音频设备并小于20厘米时,可穿戴设备触发音频设备播放音频文件。当用户携带的可穿戴设备远离音频设备并大于20厘米时,音频设备继续保持播放状态。

当然,本实施方式中不限于是基于无线设备的靠近,设备生成输出指令;也可以是其他智能终端的靠近;其中,所述智能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中,以所述设备为音频设备为例,所述音频设备基于输出指令输出的所述特定数据可以是所述音频设备中存储的音频文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中预先配置可接入的无线设备的权限。具体的,所述设备中可预先配置用于设置无线设备的权限的设置界面,用户可输入允许接入的无线设备的标识,或者在无线设备首次接入时,通过提醒消息提醒用户是否允许接入;在接收到表征允许接入的指示消息后,将所述无线设备的标识设置为允许接入。当然,所述设备中所配置的可接入的无线设备的权限可以为包含有多个无线设备的标识的列表;但所述列表中可针对不同的无线设备的标识设置接入的优先级权限;若同时有至少两个无线设备靠近一设备时,所述设备可基于预先设置的优先级权限选择优先级最高的无线设备,基于所述优先级最高的无线设备的靠近触发生成输出指令或生成结束指令。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用户携带的无线设备自动触发设备工作或停止工作,方便用户的操作,提升了设备的操作便捷性。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设备包括:信息获取单元71、通讯单元72和判定单元73;其中,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71,用于获得表征自身状态属性的第一信息;

所述通讯单元72,用于获得表征其他设备的状态属性的第二信息;

所述判定单元73,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通讯单元72,还用于当所述判定单元73判定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与所述其他设备建立群组,以使所述其他设备支持输出的数据与所述设备相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设备的组网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如图10所示,所述设备包括:信息获取单元71、通讯单元72和判定单元73;其中,

所述通讯单元72,用于获得表征所述其他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的第二信息;

所述判定单元73,用于判断所述其他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当所述其他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通讯单元72,还用于当所述判定单元73判定所述第二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其他设备发送建组命令;所述建组命令中包括所述其他设备的信息;接收到所述其他设备的应答消息后,与所述其他设备建立群组;和/或,发送广播/组播数据;接收到所述其他设备的响应数据后,与所述其他设备建立群组;所述响应数据包括所述其他设备的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通讯单元72,还用于与所述其他设备建立群组之后,监测所述其他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当所述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退出与所述其他设备的群组。

其中,所述通讯单元72,用于通过触发操作发送所述建组命令,和/或通过触发第三方控制设备发送所述建组命令;其中,所述触发操作发送所述建组命令,包括:通过触发功能按键和/或通过接收到的语音指令发送所述建组命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设备的组网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如图10所示,所述设备包括:信息获取单元71、通讯单元72和判定单元73;其中,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71,用于获得基于所述第一物理操作触发的第一信息;

所述通讯单元72,用于基于所述其他设备获得的第二物理操作获得所述其他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

所述判定单元73,用于判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71获得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通讯单元72是否获得所述其他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当所述信息获取单元71获得所述第一信息、且所述通讯单元72获得所述其他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通讯单元72,用于所述判定单元73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基于所述第二信息生成并发送第三信息,以建立与所述其他设备的群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信息获取单元71,还用于在与所述其他设备建立群组之后,再次获得基于第一物理操作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通讯单元72,还用于退出与所述其他设备的群组;

或者,所述通讯单元72,还用于获得所述其他设备基于第二物理操作发送的第四信息时,退出与所述其他设备的群组;其中,所述第四信息表征所述其他设备不在所述群组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设备的组网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实施例九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另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所述设备包括:信息获取单元71、通讯单元72、判定单元73和执行单元74;其中,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71,用于获得表征自身状态属性的第一信息;

所述通讯单元72,用于获得表征其他设备的状态属性的第二信息;

所述判定单元73,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通讯单元72,还用于当所述判定单元73判定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与所述其他设备建立群组,以使所述其他设备支持输出的数据与所述设备相同;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71,还用于基于无线设备的靠近,获得所述无线设备的信号特征数据;基于所述信号特征数据确定与所述无线设备之间的距离;

所述执行单元74,用于当所述信息获取单元71确定所述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生成输出指令,基于所述输出指令输出特定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设备的组网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八中,所述设备为音频设备;所述音频设备包括以下设备的至少之一:音箱、耳机。所述设备中的判定单元73和执行单元74,在实际应用中可由所述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所述设备中的信息获取单元71,在实际应用中可由所述设备中的用于检测物理操作的传感器实现,所述传感器例如加速度传感器等;所述设备中的通讯单元72,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通信模组(包含:基础通信套件、操作系统、通信模块、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等)及收发天线实现。

实施例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又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所述设备包括:检测单元81、确定单元82和控制单元83;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81,用于基于无线设备的靠近,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第一信号特征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8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所述控制单元83,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82判定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生成输出指令,基于所述输出指令输出特定数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检测单元81,还用于检测所述无线设备的第二信号特征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82,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所述控制单元83,还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82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生成结束指令,基于所述结束指令停止输出特定数据。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信号特征数据表征信号强度;

所述确定单元82,用于基于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无线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所述控制单元83,用于所述确定单元82判定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生成输出指令,基于所述输出指令输出特定数据;

相应的,所述确定单元82,用于基于第二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无线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判断所述第二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所述控制单元83,用于当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生成结束指令,基于所述结束指令停止输出特定数据。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信号特征数据表征信号频率;

所述确定单元82,用于判断第一信号频率是否满足预设频率;

所述控制单元83,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82判定所述第一信号频率满足预设频率时,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特征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生成输出指令,基于所述输出指令输出特定数据;

相应的,所述确定单元82,用于判断第二信号频率是否满足预设频率;

所述控制单元83,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82判定所述第二信号频率不满足所述预设频率时,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特征数据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生成结束指令,基于所述结束指令停止输出特定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设备的输出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为音频设备;所述音频设备包括以下设备的至少之一:音箱、耳机。所述设备中的检测单元81、确定单元82和控制单元83,在实际应用中可由所述可穿戴设备中的CPU、DSP、MCU或FPGA实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