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地一体的内容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2198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地一体的内容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天地一体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天地一体的内容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当今社会生活的结合越来越高,网络带宽拥堵、内容冗余、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等问题日益彰显,成为制约互联网发展的障碍。尤其是信息内容的孤岛化与碎片化,造成人类认知决策的片面化与偏激化,正在产生日益严重的负面效果,“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战略命题,网络空间治理成为各国不得不面对的深远课题。同时,传统互联网依赖基础设施,且其种种协议、规则和机制由于历史原因具有一定局限性,这些天生的缺陷使其难以实现“共享不限人数”和“连接依法治理”这两个愿景。

卫星网广播具有覆盖面广、成本低的特点和优势,但天空卫星网和地面互联网并无交集,两者尚未建立互补长短协同发展的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信息安全的天地一体内容管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天地一体的内容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网络接入,通过双结构网络平台的主体设备同时接入天上卫星和地面宽带网络形成天地一体网络;

步骤s102:设置网络行为标签,物理上将网络行为所涉及的“人、事、物、时间、地址”五要素牵联一体,并对网络行为五要素信息设置ucl代码标签;

步骤:s103:信息内容存储,将网络行为的信息内容存储在与双结构网络平台的主体设备相连接的安全存储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2中五要素涉及的“人”指电子身份认证eid。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2中五要素涉及的“事”指ucl内容标签,通过一个32byte的短码和1kb的短包,标识内容描述的事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标识内容描述的事件,用哈希计算排除内容的非完整性。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2中五要素涉及的物指步骤s101中的双结构网络平台的主体设备,该主体设备在当前家庭无线局域网基础上添加卫星广播接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2中五要素涉及的时间和地址由卫星系统提供。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1中的天地一体网络采用星形拓扑结构,即一个卫星管理全国范围内若干网络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天地一体网络不允许未经中心节点的互联互通,中心节点哈希计算保证动力学过程独立解耦。

采用上述方法后,本发明实现对互联网内容的有效管控,弥补互联网依赖基础设施、信息难管控等弊端,解决网络信息易泄露、不安全等问题,实现网络安全及信息化“一体两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天地一体的内容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天地一体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统一内容标签ucl格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天地一体的内容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网络接入,通过双结构网络平台的主体设备同时接入天上卫星和地面宽带网络形成天地一体网络。

今天的互联网,是一种地址驱动的ip网络。为了同步提升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水平,有必要增添内容驱动的非ip结构作为互联网的第二网络。

如图2所示,第二网络属“一点对所有点”的星形规则网络,平均路径最短,聚类系数最大,天生拥有“共享不限人数”的信息化优势。第二网络的工作流程与ip网隔离解耦,避开各种可能的代码攻击,具备“攻难防易”安全品位。第二网络既帮助互联互通,又创新共享共治,为治理全国全网提供直达物理信道。本发明采用星形网络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星形拓扑结构,避开带宽拥堵,避开网络攻击;

2、共献过程独立解耦,用户之间失去相互攻击机会;

3、共享过程独立解耦,用户之间不会因带宽而拥堵;

4、星形规则网络规定:不允许未经中心节点的互联互通,中心节点哈希计算保证动力学过程独立解耦;

5、传输格式由地址驱动的ipv4/ipv6格式转变为内容驱动的统一内容标签(ucl)格式;

6、转发方式由面向无连接存储转发变为面向半连接存储转发(物理上常连接,逻辑上无连接);

7、路由策略:第二网络分担当前ip网的大半流量。

天基卫星网是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过”的星形拓扑结构,一个卫星能管理全国的数万、数百万甚至数亿的节点。因此,天基卫星网帮助地面互联网通过注册实现内容依法治理,实际上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和解决国家主权问题;同时,通过辐射复制大批量生产网页,满足信息化带来的共享流量无尺度增长,可解决信息化问题,实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一体两翼”。天上卫星网(非ip结构)平台以及地上互联网(ip结构)平台,构成独特的星形结构网络平台,即由“天上和地上”、“ip和非ip”形成双结构网络端到端(e2e)平台;平台在物理上把“人、事、物、时间、地址”五要素牵联一体,通过ucl统一管理内容,然后通过卫星传播ucl代码,利用卫星网络“禁止跳过中心节点”的“天然限制”,用简易的隔离解耦设计做到自动拒绝超越法律界限的违规连接,在地面上营造一种“感知并阻断网络攻击”的全国性的安全免疫环境,实现双结构网络的“免疫安全”。

步骤s102:设置网络行为标签,物理上将网络行为所涉及的“人、事、物、时间、地址”五要素牵联一体,并对网络行为五要素信息设置ucl代码标签。其中,所述步骤s102中五要素涉及的“人”指电子身份认证eid;五要素涉及的“事”指ucl内容标签,通过一个32byte的短码和1kb的短包,标识内容描述的事件,用哈希计算排除内容的非完整性。

如图3所示,ucl,即“统一内容标签uniformcontentlabel”,是一个集成1kb的数据短包,是一种虚拟的人工纠缠代码。通过ucl将“人、事、物、地点、时间”这5个网络行为要素都牵联在一起,封装在一起,再通过哈希指纹来感知并阻断网络攻击。

ucl的结构为:其总长度为大约1kb,前面是16byte或者32byte的uclcode,即“语用信息”,是一个微型的标识,通过一个6byte的时序号来实现。这个6byte的时序号,可以把全世界的网页跟ucl建立唯一性的一一对应的关系。6个byte精度可以达到秒、毫秒、纳秒,基本上全世界所有的网络,都有可能用唯一的时序号来定义。

uclcode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管理指纹。128byte的哈希指纹把标题、摘要以及“人、事、物、地、时”5个要素都捆绑在一起,去进行哈希计算。哈希值有个特点,输入是全文,输出是摘要,全文只要篡改哪怕一个标点符号,哈希值就垮塌,函数就坍塌。“人”、“事”、“物”、“时间”、“地址”等等,有一个要素信息是假的话,那么全部信息肯定都假;5个要素信息都是真的,才肯定是真的。

实际上,这就是利用哈希计算的很敏感的感知能力来阻断网络攻击。所有的网络攻击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必须改变信息内容;而一旦改动内容,哈希关系就坍塌,这样就可以用人工纠缠的方法来感知并阻断:一旦感知就可以进行拒绝、隔离,就可以阻断。

“天地一体”,可以简单理解成“管灵魂,身体不管”。安全是“灵魂”,ucl是灵魂的“抽屉”。“五要素”很短,只需要记录一定的byte就够了,一篇文章可能有很多byte,但是所有的文章都只需要1kb的“符号”作为标签。管理“符号”就是管理“身体”。这个“符号”由天基卫星系统处理,地上互联网的内容再复杂也要符合既定的管理格式,所以“天”、“地”两者是相对独立的;“天上”传输一个数值,是正确的哈希值,而“地上”有个对应的内容,网络管理者根据哈希值计算的结果来验证,以确保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2中五要素涉及的物指步骤s101中的双结构网络平台的主体设备,该主体设备在当前家庭无线局域网基础上添加卫星广播接入。五要素中的时间和地址由中国北斗系统提供。随着北斗的全球布局,全球任意地址将得到准确无误的空间、时间定位,并通过短信在法律上给以确认。

步骤:s103:信息内容存储,将网络行为的信息内容存储在与双结构网络平台的主体设备相连接的安全存储空间内。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