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887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帽式耳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耳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帽式耳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头戴式耳机佩戴模式是夹持在太阳穴部位,该类耳机虽然可以解决长时间佩戴的不舒适感,但会使习惯传统佩戴方式的用户不适应,同时也会使追求高品质音质效果的用户坚持传统佩戴方式的头戴式耳机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人性化的帽式耳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帽式耳机,所述帽式耳机包括帽体、帽舌、两耳机;所述帽体尾端设置魔术贴,其中部为中空的头孔,所述头孔内壁粘贴有发贴,所述帽体两侧设置有卡口;所述帽舌内部埋设有若干小风扇、给所述小风扇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池通过导线连接设置在所述帽体侧壁的开关,且所述帽舌底壁对应所述小风扇位置开设有出风口;两所述耳机之间连接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两端对应卡持在所述卡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帽体通过铆钉与所述帽舌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鹅颈管两端设置有活动卡件。

进一步地,所述发贴与所述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软磁层。

进一步地,所述软磁层与所述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帽舌内埋设有小风扇,能够给使用者提供凉快。

2.本发明设置鹅颈管,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随意调整耳机贴耳朵的距离。

3.本发明设置帽体结构,可将整个重量承受在头部,避免对太阳穴的压迫。

4.本发明在头孔内设置发贴,通过发贴粘住头发,增加牢固性。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帽式耳机的前视图。

图2是本发明帽式耳机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1、帽体2、帽舌3、耳机4、魔术贴5、头孔6、发贴

7、卡口8、小风扇9、电池10、开关11、出风口

12、鹅颈管13、铆钉14、缓冲层15、活动卡件16、软磁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下列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发明帽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帽式耳机3包括帽体1、帽舌2、两耳机3。

所述帽体1尾端设置魔术贴4,能够根据人的头围大小时行调节。所述帽体1中部为中空的头孔5,所述头孔5内壁粘贴有发贴6,在配戴时,所述发贴6能粘住头发,增加配戴的牢固度。所述帽体1两侧设置有卡口7。

所述帽舌2内部埋设有若干小风扇8、给所述小风扇8供电的电池9。

所述电池9通过导线连接设置在所述帽体1侧壁的开关10,且所述帽舌2底壁对应所述小风扇8位置开设有出风口11。所述小风扇8能够给使用者提供凉快。

两所述耳机3之间连接有鹅颈管12,所述鹅颈管12两端对应卡持在所述卡口7内。

所述帽体1通过铆钉13与所述帽舌2相连接。

所述鹅颈管12两端设置有活动卡件15。

所述发贴6与所述头孔5内壁之间设置有软磁层16,所述软磁层16能够舒筋活络,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所述软磁层16与所述头孔5内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层14,增加牢固性。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帽式耳机,所述帽式耳机包括帽体、帽舌、两耳机;所述帽体尾端设置魔术贴,其中部为中空的头孔,所述头孔内壁粘贴有发贴,所述帽体两侧设置有卡口;所述帽舌内部埋设有若干小风扇、给所述小风扇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池通过导线连接设置在所述帽体侧壁的开关,且所述帽舌底壁对应所述小风扇位置开设有出风口;两所述耳机之间连接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两端对应卡持在所述卡口内。本发明在帽舌内埋设有小风扇,能够给使用者提供凉快;本发明设置鹅颈管,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随意调整耳机贴耳朵的距离;本发明设置帽体结构,可将整个重量承受在头部,避免对太阳穴的压迫;本发明在头孔内设置发贴,通过发贴粘住头发,增加牢固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保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浦北县富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3
技术公布日:2017.08.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