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605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涉及用于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系统、方法、设备、装置、制品和指令。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示例实施例,一种用于基于近场磁感应(nfmi)的鲁棒性的设备包括:包括第一无线信号接口和第一nfmi信号接口的第一无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口被配置成从第三无线装置接收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一nfmi信号接口被配置成通过第二nfmi信号接口与第二无线装置通信;且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装置被配置成检测从所述第三无线装置接收的所述数据集的错误,并且响应于检测到所述错误而将所述第一nfmi信号接口配置成通过所述第二nfmi信号接口从所述第二无线装置接收所述数据集。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口是用于接收所述数据集的主接口,而所述第一nfmi信号接口是用于接收所述数据集的备用接口。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口被配置成接收的所述数据集是完整数据集,且所述第一nfmi信号接口被配置成接收的所述数据组是所述完整数据集的第一子集。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完整数据集包括具有左音频数据和右立体声数据的立体声音频数据;且所述数据第一子集包括所述左音频数据或者所述右立体声数据。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完整数据集包括具有单声道音频数据和麦克风数据的语音数据;且所述数据第一子集包括所述单声道音频数据或者所述麦克风数据。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装置被配置成经由所述第一nfmi信号接口将所述完整数据的第二子集传输到所述第二无线装置。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口和所述第一nfmi信号接口接收的数据集是完整数据集。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装置被配置成直到所述第一无线装置请求所述数据集的传输时才从所述第二无线装置接收所述数据集。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传输请求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切换第一无线装置与第二无线装置的作用的请求;或与第三无线装置建立新的无线连接的请求。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无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装置被配置成通过第二无线信号接口从所述第三无线装置接收所述数据集。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信号接口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传统蓝牙(bluetoothclassic)无线接口,或低功耗蓝牙(bluetoothlowenergy)无线接口。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鲁棒性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提供替代的数据集路径;网络重新配置;网络切换;信号重新传输;或信号分集。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集是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媒体数据;视频播放数据;音频(例如,声音)播放数据;传感器数据;健康状态数据;电池状态;或装置设置。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错误是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由身体遮蔽所导致的错误;数据集不再被接收;数据集衰减;数据集具有低于阈值的信号强度;数据集含有数字或模拟错误;损坏的数据集错误;不完整数据集错误;或不稳定数据集错误。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装置是可听式装置;且所述第三无线装置是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智能手机;或可穿戴式装置。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装置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麦克风;耳塞;可听式装置;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可穿戴式装置;平板电脑;或计算机。

根据示例实施例,一种包括至少一个非暂时性、有形的机器可读存储媒体(含有用于鲁棒性的可执行机器指令)的制品包括:其中所述制品包括第一无线装置(包括第一无线信号接口和第一nfmi信号接口);且其中所述指令包括将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口配置成从第三无线装置接收数据集;将所述第一nfmi信号接口配置成通过第二nfmi信号接口与第二无线装置通信;以及将所述第一无线信号配置成检测来自所述第三无线装置的数据集的错误,并且响应于检测到所述错误,请求所述第二无线装置将所述数据集从所述第二nfmi信号接口发送到所述第一nfmi信号接口。

根据示例实施例,一种用于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方法包括:在第一无线装置处通过无线信道从第三无线装置接收数据集;通过nfmi信道在所述第一无线装置与第二无线装置之间通信;以及检测所述第一无线装置从所述第三无线装置接收的数据集的错误;以及响应于检测到所述错误而请求所述第二无线装置将所述数据集经由所述nfmi信道发送到所述第一无线装置。

以上论述并不意图表示当前或未来权利要求集的范围内的每个示例实施例或每个实施方案。以下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还举例说明各种示例实施例。

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更加完整地理解各种示例实施例,在附图中:

附图说明

图1描绘用于无线装置之间的通信的第一示例协议。

图2a、图2b、图2c、图2d描绘用于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第二示例协议。

图3描绘用于无线装置之间的通信的第三示例协议。

图4a、图4b、图4c、图4d描绘用于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第四示例协议。

图5a、图5b描绘用于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第五示例协议。

图6a、图6b、图6c、图6d描绘用于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第六示例协议。

图7a、图7b、图7c、图7d描绘用于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第七示例协议。

图8a、图8b描绘用于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第八示例协议。

图9是用于实现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示例指令集。

图10是用于实行用于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一个或多个协议的示例系统。

虽然本发明容许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但本发明的特性已借助于例子在附图中示出且将详细地描述。然而,应理解,也可能存在除所描述的特定实施例以外的其它实施例。还涵盖属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效物和替代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各种实施例中的无线装置(例如无线耳塞(也称为可听式装置))包括嵌入的语音、声音和传感器能力。此类无线装置可被设计成支持来自例如手机等外部装置的立体声播放、拨打电话、对语音命令作出响应、检测声音事件等等。

一些示例实施例通过传统蓝牙(bt)或通过低功耗蓝牙(ble)与智能手机或其它装置(例如平板电脑、计算机等)通信,且使用近场磁感应(nfmi)信号彼此通信,所述nfmi信号可穿过包括人体的各种结构,且在可听式装置的情况下,可穿过人的头部。

虽然下文论述的例子倾向于集中在发射和接收音频数据的示例实施例上,但本文中的教示也适用于媒体数据、视频数据、传感器数据、医疗数据、电池状态、装置设置和其它数据。

图1是用于无线装置之间的通信的第一示例协议100。第一例子100中所示的是第一无线装置102(例如,左耳塞)、第二无线装置104(例如,右耳塞)、第三无线装置106(例如,智能手机)、接收信号108(例如,左右音频信号)和转递信号110(例如,唯右(rightonly)音频信号)。

此第一协议100示出用于媒体(例如,音频、视频等)播放的左(l)音频信道与右(r)音频信道的示例交换。

在此单侧nfmi设备中,第一无线装置102(例如,左耳塞或可能称为主耳塞)包括通过云网络、智能手机或者另一装置的数据连接。第一无线装置102使用一个或多个输入换能器(例如,本地麦克风)和一个或多个输出换能器(例如,扬声器)实现音频播放和通信。

在此第一例子100中,数据(例如,音频)被流式传输到无线装置102、104(例如,耳塞)。所述数据包括完整的(例如,l和r立体声音频)信号,所述信号仅发送到所述无线装置中的一个无线装置102(即,l耳塞)。因此,使用传统蓝牙,仅存在单个音频源和单个音频宿。

在此例子中,近场磁感应(nfmi)用于将含有所述音频信号的相关部分(例如,仅r音频轨道)的转递信号110传输到另一无线装置104(例如,r耳塞)。如果用户佩戴耳塞102、104,那么所述nfmi信号穿过和/或围绕用户的身体行进,由此在耳塞102、104处产生全立体声音频体验。

这些使用传统蓝牙链路(即,信道)的无线装置(例如,智能手机、可听式耳塞等)每次仅与一个其它无线装置通信。然而,在一些情形中,此bt链路在智能手机靠近人的身体佩戴时可能被阻断。这被称为身体遮蔽效应。此类遮蔽效应在所述bt链路在一定程度上被衰减或阻断的任何时候发生,使得可接受的bt链路无法被维持。

举例来说,当智能手机佩戴在用户裤子的右后口袋里在试图与左耳塞通信时,身体遮蔽可发生。在可以支持单链路的反射和多径传播缺乏的室外情形中,身体遮蔽效应可能尤其显著。在这种情况下,两个耳塞将都不能够播放任何音乐。

图2a、图2b、图2c、图2d描绘用于使用传统蓝牙(bt)的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第二示例协议200。本文中的鲁棒性被限定成包括用于提供替代数据流的各种协议,包括网络重新配置、网络切换、信号重新传输和/或信号分集(例如,使用多个路由同时传输相同数据)。此第二协议200还示出用于媒体播放的左(l)和右(r)音频信道的示例交换。

第二例子200中所示的是第一无线装置202(例如,左耳塞)、第二无线装置204(例如,右耳塞)和第三无线装置206(例如,智能手机)。第三无线装置206通过主无线信道208和备用无线信道210与第一装置202、第二装置204通信。所有的无线装置202、204、206包括经由无线信道208、210发射和/或接收数据的无线信号接口。

第一无线装置202与第二无线装置204还通过nfmi信道212通信(例如,用于耳到耳音频转递)。第一无线装置202和第二无线装置204(例如,耳塞)均包括用于经由nfmi信道212交换数据的nfmi信号接口。

无线装置202、204不必在所有示例实施例中都是相同的。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无线装置202、204是被配置成由个人佩戴的两个耳塞。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无线装置202、204是被配置成由个人携带或佩戴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在又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装置是定位在使得nfmi信道212仍可靠地可操作的位置的两个或更多个装置。无线装置202、204因此可以是:耳塞、可听式装置、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可穿戴式装置、平板电脑、计算机、无线麦克风等。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无线装置202、204(例如,耳塞)两者大体上对称,使得每一装置可执行另一装置的大部分或可能全部的nfmi和无线通信功能。

图2a示出第三无线装置206使用bt经由主无线信道208与第一无线装置202传达数据(例如,立体声音频播放信号)。第一无线装置202接着经由nfmi信道212将所述数据的相关部分(例如,所述立体声信号的右信道)传达给第二无线装置204。

图2b示出主无线信道208中的中断(例如,归因于身体遮蔽),使得所述数据不再可以在第三无线装置206与第一无线装置202之间传达。识别到这种数据丢失后,第一无线装置202、第二无线装置204和第三无线装置206在内部准备和/或交换信号(即,数据)以准备重新建立经由备用无线信道210的无线数据通信。

存在供第一无线装置202、第二无线装置204和第三无线装置206做准备的许多可能方式,包括:在装置202、204、206具有缓冲能力的情况下,等待重新建立经由主无线信道208的通信;经由nfmi信道212交换信号和/或数据(例如,切换作用请求);或经由主无线信道208和/或备用无线信道210发送测试信号。

图2c示出第三无线装置206,建立经由备用无线信道210的新bt连接以与第二无线装置204传达所述数据(例如,立体声音频播放信号)。在此例子中,另外的“切换作用确认”信号也被发送到第一无线装置202。

图2d示出在备用无线信道210现处于操作中的情况下,第二无线装置204接着经由nfmi信道212将所述数据的相关部分(例如,所述立体声信号的左信道)传达给第一无线装置202。

因此,通过动态地检测无线连接中断(例如由身体遮蔽所导致的中断)以及使耳塞切换作用,用户在许多情形下能够收听呈立体声的音频信号。整个可听式装置系统的鲁棒性增大,因为当主无线信道208被阻断时,备用无线信道210很有可能可以继续进行数据通信。

图3描绘用于使用低功耗蓝牙5.1(ble)的无线装置之间的通信的第三示例协议300。ble5.1将允许单个音频源将音频流式传输到多个音频宿。此第三协议300示出用于媒体播放的左(l)和右(r)音频信道的示例交换。

第三例子300中所示的是第一无线装置302(例如,左耳塞)、第二无线装置304(例如,右耳塞)、第三无线装置306(例如,智能手机)、第一接收信号308(例如,唯左(leftonly)音频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310(例如,唯右音频信号)。

在此第三例子300中,完整的信号(例如,立体声音频信号)或者仅仅所述数据的相关部分(例如,左音频轨道和右音频轨道)可流式传输到多个无线装置302、304(例如,音频宿)。举个音频播放的例子,第三无线装置306(例如,智能手机)设立单独的l和r音频通信链路给耳塞302、304。

如此音频播放使用案例中所示,通过设立给相应耳塞302、304的单独l音频链路308和r音频链路310,ble实现更大的内在灵活性。

图4a、图4b、图4c、图4d描绘用于使用低功耗蓝牙5.1(ble)的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第四示例协议400。此第四协议400示出用于媒体播放的左(l)和右(r)音频信道的示例交换。

第四例子400中所示的是第一无线装置402(例如,左耳塞)、第二无线装置404(例如,右耳塞)和第三无线装置406(例如,智能手机)。第三无线装置406通过第一无线信道408(例如,音频l)和第二无线信道410(例如,音频r)与第一装置402和第二装置404通信。所有的无线装置402、404、406包括经由无线信道408、410发射和/或接收数据的无线信号接口。

第一无线装置402与第二无线装置404还通过nfmi信道412通信(例如,用于耳到耳音频转递)。第一无线装置402和第二无线装置404(例如,耳塞)均包括用于经由nfmi信道412交换数据的nfmi信号接口。

类似于在图2a、图2b、图2c、图2d中所论述的,无线装置402、404不必在所有示例实施例中都是相同的。另外,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无线装置402、404(例如,耳塞)两者大体上对称,使得每一装置可执行另一装置的大部分或可能全部的nfmi和无线通信功能。

图4a示出第三无线装置406使用低功耗蓝牙5.1(ble)经由第一无线信道408与第一无线装置402传达数据(例如,l立体声信道)并且将数据(例如,r立体声信道)传达给第二无线装置404。图4a中的nfmi信道412并不用于交换l、r音频播放数据。

图4b示出第一无线信道408中的中断(例如,ble连接断开)(例如,可能归因于身体遮蔽),使得所述数据不再可以在第三无线装置406与第一无线装置402之间传达。识别到这种数据丢失后,第一无线装置402、第二无线装置404和第三无线装置406在内部准备和/或交换信号以准备经由第二无线信道410将数据传达给第一无线装置402。

如在图2a、图2b、图2c、图2d中所介绍,存在供第一无线装置402、第二无线装置404和第三无线装置406为此重新配置做准备的许多可能方式。图4b示出第一无线装置402经由nfmi信道412发送“音频请求”到第二无线装置404。

图4c示出第二无线装置404经由第二无线信道410发送“请求l音频”到第三无线装置406(例如,智能手机),并且经由nfmi信道412发送“音频可用确认”到第一无线装置402。

图4d示出第三无线装置406经由第二无线信道410将两个数据集(例如,音频l+r)传输到第二无线装置404。在第二无线信道410现接收立体声数据完整集的情况下,第二无线装置404接着经由nfmi信道412将所述数据的相关部分(例如,所述立体声信号的左信道)传达给第一无线装置402。

因此,通过动态地检测无线连接中断(例如由身体遮蔽所导致的中断)以及使nfmi信道412处于第一无线装置402与第二无线装置404之间,用户在许多情形下能够收听呈立体声的音频信号。整个可听式装置系统的鲁棒性增大。

虽然设立新的l音频路由选择的确使第一无线装置402(例如,左耳塞)能够接收到它的数据,但设立的此信道可能花费用户显著的时间量,从而导致音频播放质量的降低,除非添加足够的数据缓冲到每一耳塞402、404。

图5a、图5b描绘用于使用ble的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第五示例协议500。此第五协议500也示出用于媒体播放的左(l)和右(r)音频信道的示例交换。

第五例子500中所示的是第一无线装置502(例如,左耳塞)、第二无线装置504(例如,右耳塞)和第三无线装置506(例如,智能手机)。第三无线装置506通过第一无线信道508(例如,音频l)和第二无线信道510(例如,音频r)与第一装置502和第二装置504通信。所有的无线装置502、504、506包括经由无线信道508、510发射和/或接收数据的无线信号接口。

第一无线装置502与第二无线装置504还通过nfmi信道512通信(例如,用于耳到耳音频交换)。第一无线装置502和第二无线装置504(例如,耳塞)均包括用于经由nfmi信道512交换数据的nfmi信号接口。

图5a示出第三无线装置506使用ble经由第一无线信道508与第一无线装置502和第二无线装置504两者传达完整数据集(例如,l和r立体声信道两者)。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图5a中的nfmi信道512尚未用于交换l或r音频播放数据。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图5a中的nfmi信道512用于连续地交换l和r音频播放数据。

图5b示出第一无线信道508中的中断(例如,ble连接断开),使得不再可以在第三无线装置506与第一无线装置502之间传达所述数据。识别到这种数据丢失后,第一无线装置502立即重新配置,经由nfmi信道512从第二无线装置504(而非经由第一无线信道508从第三无线装置506)获得第一无线装置502的相关数据(例如,l音频信道)。在各种例子中,第三无线装置506(例如,智能手机)可能察觉或可能未察觉第一无线信道508中的中断。

因此,通过将完整数据集(例如,l和r立体声信道两者)传输到第一无线装置502和第二无线装置504两者、并且经由nfmi信道512连续地交换l和r音频播放数据,用户在许多情形下能够收听呈立体声的音频信号。整个可听式装置系统的鲁棒性因此增大。

由于在此组示例实施例中,无线装置502、504两者均具有它们所需的信息的双重源,因此在重新配置装置502、504时存在极小时延,且此类重新配置不大可能被用户注意到。因此,通过几乎即刻的切换使得可完全避免音频中断(drop),鲁棒性得以保证。

图6、图7和图8将上文介绍的用于音频播放的协议延伸到其它使用案例,例如双向数据交换(例如,音频和麦克风),例如用于语音呼叫、语音识别、录音,以及传感器或其它数据交换。

图6a、图6b、图6c、图6d描绘用于使用传统蓝牙(bt)的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第六示例协议600。此第六协议600示出用于语音呼叫、语音识别、录音和数据的示例双向数据交换(例如,音频和麦克风)。

第六例子600中所示的是第一无线装置602(例如,左耳塞)、第二无线装置604(例如,右耳塞)和第三无线装置606(例如,智能手机)。第三无线装置606通过主无线信道608和备用无线信道610与第一装置602、第二装置604通信。所有的无线装置602、604、606包括经由无线信道608、610发射和/或接收数据的无线信号接口。

第一无线装置602与第二无线装置604还通过nfmi信道612通信(例如,用于耳塞到耳塞音频和信号交换)。第一无线装置602和第二无线装置604(例如,耳塞)均包括用于经由nfmi信道612交换数据的nfmi信号接口。

图6a示出第三无线装置606使用传统蓝牙(bt)经由主无线信道608与第一无线装置602传达数据(例如,具有单声道音频和麦克风信号的语音呼叫)。第一无线装置602接着经由nfmi信道612将所述数据的相关部分(例如,单声道音频信号)传达给第二无线装置604。

图6b示出主无线信道608中的中断(例如,可能归因于身体遮蔽),使得所述数据不再可以在第三无线装置606与第一无线装置602之间传达。识别到这种数据丢失后,第一无线装置602、第二无线装置604和第三无线装置606在内部准备和/或交换信号以准备重新建立经由备用无线信道610的无线数据通信。在此例子中,另外的“切换作用请求”信号也经由nfmi信道612从第一无线装置602发送到第二无线装置604。

图6c示出第三无线装置606,建立经由备用无线信道610的新bt连接以与第二无线装置604传达所述数据(例如,具有音频和麦克风信号的语音呼叫)。在此例子中,另外的“切换作用确认”信号也经由nfmi信道612从第二无线装置604发送到第一无线装置602。

图6d示出在备用无线信道610现处于操作中的情况下,第二无线装置604接着经由nfmi信道612将所述数据的相关部分(例如,单声道音频信号)传达给第一无线装置602。

图7a、图7b、图7c、图7d描绘用于使用低功耗蓝牙5.1(ble)的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第七示例协议700。此第七协议700也示出用于语音呼叫、语音识别、录音和数据的示例双向数据交换(例如,单声道音频和麦克风)。

第七例子700中所示的是第一无线装置702(例如,左耳塞)、第二无线装置704(例如,右耳塞)和第三无线装置706(例如,智能手机)。第三无线装置706通过第一无线信道708(例如,单声道音频和麦克风)和第二无线信道710(例如,仅单声道音频)与第一装置702、第二装置704通信。所有的无线装置702、704、706包括经由无线信道708、710发射和/或接收数据的无线信号接口。

第一无线装置702与第二无线装置704还通过nfmi信道712通信(例如,用于耳塞到耳塞音频和信号交换)。第一无线装置702和第二无线装置704(例如,耳塞)均包括用于经由nfmi信道712交换数据的nfmi信号接口。

图7a示出第三无线装置706使用低功耗蓝牙5.1(ble)经由第一无线信道708与第一无线装置702传达数据(例如,单声道音频和麦克风)并且将数据(例如,仅单声道音频)传达给第二无线装置704。图7a中的nfmi信道712尚未用于交换语音呼叫数据。

图7b示出第一无线信道708中的中断(例如,ble连接断开),使得不再可以在第三无线装置706与第一无线装置702之间传达所述数据。识别到这种数据丢失后,第一无线装置702、第二无线装置704和第三无线装置706在内部准备和/或交换信号以准备经由第二无线信道710将数据传达给第一无线装置702。在此例子中,第一无线装置702还经由nfmi信道712发送“音频请求”到第二无线装置704。

图7c示出第二无线装置704经由第二无线信道710发送“请求麦克风”消息到第三无线装置706(例如,智能手机),并且经由nfmi信道712发送“音频可用确认”到第一无线装置702。所述“请求麦克风”消息将第二无线装置704配置成将第二无线装置704自身的麦克风信号或经由nfmi信道712所接收的来自第一无线装置702的麦克风信号发送到第三无线装置706。

图7d示出第三无线装置706经由第二无线信道710将两个数据集(例如,单声道音频和麦克风)传输到第二无线装置704。在第二无线信道710现交换完整数据集的情况下,第二无线装置704接着经由nfmi信道712将所述数据的相关部分(例如,单声道音频)传达给第一无线装置702。

图8a、图8b描绘用于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第八示例协议800。此第八协议800也示出用于语音呼叫、语音识别、录音和数据的示例双向数据交换(例如,单声道音频和麦克风)。

第八例子800中所示的是第一无线装置802(例如,左耳塞)、第二无线装置804(例如,右耳塞)和第三无线装置806(例如,智能手机)。第三无线装置806通过第一无线信道808(例如,单声道音频和第一麦克风)和第二无线信道810(例如,单声道音频和第二麦克风)与第一装置802、第二装置804通信。所有的无线装置802、804、806包括经由无线信道808、810发射和/或接收数据的无线信号接口。

第一无线装置802与第二无线装置804还通过nfmi信道812通信(例如,用于耳塞到耳塞单声道音频和信号交换)。第一无线装置802和第二无线装置804(例如,耳塞)均包括用于经由nfmi信道812交换数据的nfmi信号接口。

图8a示出第三无线装置806使用ble经由第一无线信道808与第一无线装置802和第二无线装置804两者传达完整数据集(例如,单声道音频和麦克风信号两者)。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图8a中的nfmi信道812尚未用于交换单声道音频或麦克风数据。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图8a中的nfmi信道812用于连续地交换单声道音频和麦克风数据。

图8b示出第一无线信道808中的中断(例如,ble连接断开),使得不再可以在第三无线装置806与第一无线装置802之间传达所述数据。识别到这种数据丢失后,第一无线装置802立即重新配置,经由nfmi信道812从第二无线装置804(而非经由第一无线信道808从第三无线装置806)获得第一无线装置802的相关数据(例如,单声道音频)。在各种例子中,第三无线装置806(例如,智能手机)可能察觉或可能未察觉第一无线信道808中的中断。

因此,通过将完整数据集(例如,单声道音频和麦克风两者)传输到第一无线装置802和第二无线装置804两者、并且经由nfmi信道812连续地交换单声道音频和麦克风数据,用户在所有情形下能够继续进行语音呼叫和/或其它数据交换。整个可听式装置系统的鲁棒性因此增大。

由于在此组示例实施例中,无线装置802、804两者均具有它们所需的信息的双重源,因此在重新配置装置802、804时存在极小时延,且此类重新配置不大可能被用户注意到。因此,通过几乎即刻的切换使得可完全避免音频中断,鲁棒性得以保证。

因此,如上文所论述,近场磁感应(nfmi)信道使多个无线装置(例如,两个耳塞)能够可靠地彼此通信,由此大体上改善总体通信鲁棒性。nfmi即使在存在各种程度的身体遮蔽时也能够实现数据(例如,音频)传输。nfmi的低时延和超低功率方面进一步增强用户的体验。

图9是用于实现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示例指令集。论述指令的次序并不限制其它示例实施例实施所述指令的次序,除非另有具体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时实施所述指令。

通过在第一无线装置处经由无线信道从第三无线装置接收数据集,第一示例指令集开始于902。在904中,通过nfmi信道在第一无线装置与第二无线装置之间通信。接着在906中,检测第一无线装置从第三无线装置接收的数据集的错误。且在908中,响应于检测到所述错误而请求第二无线装置将数据集经由nfmi信道发送到第一无线装置。

所述指令可被扩增或被以下另外的指令中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替换,所述另外的指令不以特定次序呈现:910-将第一无线装置配置成直到第一无线装置请求数据集的传输时才从第二无线装置接收数据集。912-响应于传输请求,所述传输请求是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切换第一无线装置与第二无线装置的作用的请求;或与第三无线装置建立新的无线连接的请求。

应注意,除非明确陈述特定次序,否则可按任何次序执行以上各图中的指令和/或流程图步骤。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尽管已经论述一个示例指令集/方法,但本说明书中的材料可通过多种方式组合,从而还产生其它例子,并且应在此详细描述提供的上下文内来理解。

图10是用于实行用于无线装置之间的基于nfmi的鲁棒性的一个或多个协议的示例系统1000。系统1000示出了与电子设备1004介接的输入/输出数据1002。电子设备1004包括处理器1006、存储装置1008和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媒体1010。机器可读存储媒体1010包括指令1012,所述指令1012使用存储装置1008内的数据来控制处理器1006如何接收输入数据1002以及如何将所述输入数据转换为输出数据1002。存储在机器可读存储媒体1010中的示例指令1012在本说明书中的其它地方论述。在替代示例实施例中,机器可读存储媒体为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

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控制存储装置(例如,用于临时数据存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用于永久性数据存储的只读存储器(rom)、固件、闪存、外部和内部的硬盘驱动器,等等)的整体操作。处理器装置使用总线与存储装置和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媒体通信,并且执行实施存储在机器可读存储媒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指令的操作和任务。在替代示例实施例中,机器可读存储媒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

本说明书中论述的材料的示例实施例可整体或部分地通过网络、计算机或基于数据的装置和/或服务实施。这些可以包括云、因特网、内联网、移动装置、台式计算机、处理器、查找表、微控制器、消费者设备、基础架构,或其它致能装置和服务。如本文和权利要求书中可能使用的,提供所附非排他性定义。

在本说明书中,已经依据选定的细节集合来呈现示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可实践包括这些细节的不同选定集合的许多其它示例实施例。希望所附权利要求书涵盖所有可能的示例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