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数据的方法和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63092发布日期:2018-11-24 12:23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存数据的方法和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背景技术

在第四代(the4thgeneration,4g)通信系统中,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datanetworkgateway,pgw)可作为保证网络协议(internetprotocol,ip)连续性的锚点。如图1所示,在t1时刻,终端设备通过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sgw1和pgw,获得来自数据网络的下行数据,以实现业务数据的传输。若终端设备从sgw1进入空闲态,下行数据缓存于sgw1。在t2时刻,终端设备切换至连接态后,若终端设备移出sgw1的服务范围并选择了sgw2,sgw2需要与sgw1建立转发隧道,以获取缓存在sgw1的下行数据。也就是说,缓存的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为sgw1→sgw2→终端设备。此外,对于终端设备切换至连接态后业务新的下行数据,其传输路径为pgw→sgw2→终端设备。

这样,两条不同的数据传输路径导致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可能是乱序的。若终端设备收到的下行数据是乱序的,终端设备需要暂停处理,先对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从而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例如,视频业务会造成卡顿)。

为了满足不同应用的连续性需求,第五代(the5thgeneration,5g)系统支持不同的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essionandservicecontinuity,ssc)模式:ssc1模式,ssc2模式和ssc3模式。其中,对于ssc1模式,会话的锚点用户面功能(userplanefunction,upf)实体在业务终结前保持不变,即锚定ip不变。对于ssc2模式,当终端设备移出原锚点upf的服务区域后,即释放与原锚点upf实体的连接。对于ssc3模式,在释放终端设备与原锚点upf实体的连接之前,可以先为终端设备选择新锚点upf实体建立新的连接,指定时间后才释放终端设备与原锚点upf实体的连接。也就是说,可以同时有多个ip为终端设备服务。

在终端设备的移动过程中,具有ssc1模式的会话的锚定upf实体不变。当会话在非锚点upf实体的其他upf实体下进入去激活态后,由哪个upf实体缓存下行数据且保证终端设备后续收到的下行数据不乱序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描述了一种缓存数据的方法和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存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分别与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交互,以使得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会话的第一下行数据。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为第一会话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预设条件,通知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其中,第二下行数据为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收到的下行数据。

根据上述缓存数据的方案,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预设条件通知锚点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第二下行数据。这样,当第一会话切换至激活态后,锚点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的第二下行数据与第一会话再次切换至激活态新接收到的第三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相同。由此,避免了终端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乱序问题。此外,无需建立额外的转发隧道也无需再释放转发隧道即可获得缓存的下行数据,减少了upf实体之间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时延,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ssc信息指示第一会话具有第一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1模式;移动性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为高移动性设备;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属于同一运营商网络。其中,第一会话具有ssc1模式,表示在初始建立pdu会话时作为pdu会话锚点的upf保持不变。换句话说,在终端设备的移动过程中,具有ssc1模式的第一会话的锚定upf实体不变。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属于同一运营商网络,可包括非漫游的场景或者本地疏导lbo漫游的场景。此外,缓存设备的选择还可需要考虑终端设备的移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分别与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交互,以使得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下行数据和第三下行数据。其中,第三下行数据为第一会话转换至激活态后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收到的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预设条件,通知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预设条件,选择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作为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会话管理功能实体通知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下行数据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性信息。例如,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性信息: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从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接收移动属性,移动性信息为移动属性;或者,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获取移动性统计信息,移动性信息为移动性统计信息;或者,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从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接收移动属性,获取移动性统计信息,根据移动属性和移动性统计信息确定移动性信息。其中,移动属性至少包括高移动属性或低移动属性,移动性统计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或停留时间。

例如,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获取移动性统计信息,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从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接收移动性统计信息;或者,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从网络数据分析nwda设备获取移动性统计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在会话管理功能实体选择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作为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后,会话管理功能实体释放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由此,当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实体作为缓存设备时,可直接释放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从而节省网络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方法适用于归属地路由hr漫游场景。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和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位于hr漫游场景下的vplmn内,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调整缓存设备,所述缓存设备用于在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缓存第一会话的第四下行数据。

例如,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调整缓存设备,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确定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为所述缓存设备;或者,会话管理功能实体确定该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为缓存设备。由此,通过更新缓存设备,可避免与hplmn内的锚点用户面实体的频繁交互,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再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缓存数据的方法,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分别与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交互,以使得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会话的第一下行数据,其中,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为第一会话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预设条件,通知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其中,预设条件包括ssc信息指示第一会话具有第三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3模式。第二下行数据为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收到的下行数据。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分别与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和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交互,以使得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下行数据,且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下行数据。其中,第三下行数据为第一会话转换至激活态后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收到的下行数据。

其中,第一会话具有ssc3模式,表示在ssc3模式下,同一时刻可能存在多个锚点upf。换句话说,可能存在多个“会话”,或者,会话的多个“会话分支”。

根据上述缓存数据的方案,从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开始,传输第二下行数据和第三下行数据的数据路径相同,避免了终端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乱序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无需建立额外的转发隧道也无需再释放转发隧道即可获得缓存的下行数据,减少了upf实体之间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时延,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预设条件,通知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预设条件,选择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作为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会话管理功能实体通知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下行数据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由于第一会话具有ssc3模式,对于第二会话,可选择与第一会话相同或不同的用于缓存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例如,对于第二会话,可选择初始锚点upf或当前的n3upf作为缓存设备,并通过n4消息通知各自的缓存设备缓存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由此,可实现各个会话分支的独立处理,使得各个会话分支之间的处理互不影响,满足不同的需求。

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存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别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和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交互,以使得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经过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第一下行数据。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第一会话的与接入网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例如,在某些场景中,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第一会话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在所述第一会话进入去激活态时,释放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例如,根据会话和业务连续性信息、移动性信息和策略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释放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通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被释放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通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释放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使得上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自动”地成为了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

根据上述方案,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删除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成为新的与接入网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并缓存第二下行数据。这样,当后续第一会话切换至激活态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缓存的第二下行数据与第一会话再次切换至激活态新接收到的第三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相同。由此,避免了终端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乱序问题。此外,无需建立额外的转发隧道也无需再释放转发隧道即可获得缓存的下行数据,减少了upf网元之间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时延,提高了用户体验。

其中,第一会话进入去激活态时,指的在终端设备进入空闲状态(idle),释放第一会话的接入网的相关传输资源的流程中,或者终端设备仍然处于连接态(cm-connected),在释放第一会话的接入网的相关传输资源的流程中。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该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功能实体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处理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器用于实现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与上述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用户面功能实体/其他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之间的通信。所述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缓存数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缓存数据的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4为图3a和图3b中第一会话的数据路径变化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缓存数据的方法的另一信令交互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缓存数据的方法的又一信令交互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缓存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缓存数据的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8b为图8a中的数据路径变化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缓存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和图11为可应用图9方法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中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可适用于在下一代移动网络(如5g网络)架构中实现数据缓存。例如,在5g移动网络架构中,移动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和转发面功能解耦,其分离出来的控制面功能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传统的控制网元mme等合并成统一的控制面(controlplane)实体。用户面upf实体能实现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datanetworkgateway,pgw)的用户面功能(sgw-u和pgw-u)。进一步的,统一的控制面实体可以分解成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andmobilitymanagementfunction,amf)实体和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function,smf)实体。其中,amf实体可负责终端设备的附着、移动性管理、跟踪区更新流程等。smf实体可负责终端设备的会话管理,用户面设备的选择、用户面设备的重选、网络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分配、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控制,以及会话的建立、修改和释放等。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其他通信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例如,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202、接入网设备204、amf实体206、smf实体208、以及用户面实体210a、210b。此外,amf实体、smf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也可分别称为amf网元、smf网元和用户面网元。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设备202(terminaldevice)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终端(terminal),还可以包括用户单元(subscriberunit)、蜂窝电话(cellularphone)、智能电话(smart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phone)或者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loop,wll)台、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mtc)终端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接入网设备204是一种部署在有线或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102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系统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nodeb,enb或者enodeb),在第三代(3rdgeneration,3g)系统中,称为节点b(nodeb)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amf实体206可负责终端设备的附着、移动性管理、跟踪区更新流程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smf实体208可负责终端设备的会话管理,用户面实体(例如用户面实体210a或210b)的选择、用户面实体的重选、ip地址分配、qos控制,以及会话的建立、修改和释放。

在图2的例子中,示出了两个upf实体:upf实体210a和upf实体210b。upf实体210a和upf实体210b都连接至数据网络(datanetwork,dn)212,用于在不同的服务区域实现业务的数据传输。upf实体210b还可与其他接入网设备相连,本发明并不限制。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其他数目的upf实体,本发明并不限制。

在5g的通信系统中,接入网设备204和amf实体206之间的连接为n2连接,接入网设备204和upf实体210a(或210b)之间的连接为n3连接,smf实体208和upf实体210a(或210b)之间的连接为n4连接,amf实体206和smf实体208之间的连接为n11连接,各个smf实体之间的连接为n16连接。各个upf实体之间的连接为n9连接。“连接”也可称为端到端的参考点(point-to-pointreferencepoint)或参考点(referencepoint)。此外,上述连接并不局限于以上名称,也可具有其他名称。在后面的描述中,若以某连接命名消息,表示该消息是通过该连接传输的消息。例如,“n2消息”表示通过接入网设备204和amf实体206之间的连接传输的消息。在不同的场景和流程中,该“n2消息”还可具有其他具体的名称,本发明并不限制。“n3消息”、“n4消息”、“n11消息”、“n16消息”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通信系统还包括网络数据分析(networkdataanalytics,dwda)设备214。该nwda设备用于统计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统计信息。例如,移动性统计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或在某个upf实体下的停留时间。

在后面的描述中,“会话”可指分组数据单元(packetdataunit,pdu)会话。“会话的数据路径(datapath)”指的是通过会话在终端设备202和upf之间传输上行或下行数据的路径,也可称为“会话的用户面路径(userplanepath)”。

以下将结合图3a至图7的实施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缓存数据的方法。图3a和图3b将结合图4进行描述。图4示出了终端设备202在移动过程中第一会话的数据路径的变化。

在执行图3a所示的步骤之前(例如图4中的时刻t1),终端设备与upf1建立第一会话,并通过upf1传输业务的数据。例如,upf1为图2中的upf实体210a。第一会话具有第一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1)模式,且upf1为第一会话的锚点。

如图3a所示,步骤301,终端设备202通过接入网设备204向amf实体206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例如,当终端设备移出upf1的服务范围,若满足建立会话的触发条件,则终端设备202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可选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携带第一会话的ssc模式信息。

可选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还可携带用于指示终端设备202签约的公用陆地移动网(publiclandmobilenetwork,plmn)的plmn信息。例如,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终端设备的用户永久标识(subscriberpermanentidentifier,supi),plmn信息可通过supi中的字段体现。

步骤302,amf实体206向smf实体208发送n11消息。n11消息可用于建立pdu会话(第一会话)。

可选的,步骤302中的n11消息还可携带会话的ssc模式信息。例如,该模式ssc信息用于指示会话具有ssc1模式。smf实体208收到n11消息后,可获知会话具有ssc1模式。

可选的,步骤302中的n11消息还可携带终端设备202签约的plmn信息。smf实体208收到n11消息后,还可获知当前终端设备202是否位于归属公用陆地移动网(homepubliclandmobilenetwork,hplmn)内,即终端设备202是否处于非漫游状态。例如,smf实体208判断当前网络的plmn信息与步骤302获得的plmn信息是否相同,以确定当前终端设备202是否位于hplmn内。

可选的,smf实体208从amf实体206收到n11消息后,获得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该移动性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202是否属于高移动性设备。

例如,smf实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得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

第一种实现方式:

在步骤302前,amf实体通过步骤302a,从nwda设备214获取移动性统计信息。步骤302中的n11消息携带获取到的移动性统计信息。smf实体208从amf实体206收到n11消息后,根据移动性统计信息获得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或者,步骤302中的n11消息携带从nwda获取到的移动性统计信息,以及amf的该终端设备202的移动属性。smf实体208从amf实体206收到n11消息后,根据移动性统计信息和移动属性确定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

第二种实现方式:

步骤302中的n11消息携带amf的该终端设备202的移动属性。smf实体208从amf实体206收到n11消息后,通过步骤302b,从nwda设备214获取移动性统计信息。最终,smf实体根据移动性统计信息获得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或者,根据移动性统计信息和移动属性确定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

第三种实现方式:

smf实体208从amf实体206收到n11消息后,通过步骤302b,从nwda设备214获取移动性统计信息。smf实体根据移动性统计信息获得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

第四种实现方式:

步骤302中的n11消息携带amf管理的该终端设备202的移动属性。smf实体208从amf实体206收到n11消息后,根据移动属性获得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

在上述几种实现方式中,移动属性至少包括第一类移动性(例如,高移动性)或第二类移动性(例如,低移动性)。可选的,移动属性还可以包括第三类移动性(例如,中移动性)。例如,移动属性可以是移动性模式(mobilitypattern)中的参数,或者,也可以是独立于移动性模式的参数。移动属性可以由amf实体206配置,或者,也可以是由amf实体206从其他网络设备获取,本发明并不在此限定。

移动性统计信息可包括终端设备202的移动速度、终端设备202在某个upf实体下的停留时间中的至少一项。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移动速度可以是根据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值统计产生的。类似的,停留时间也可以是根据统计产生的。

例如,在上述第一、二、三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移动性统计信息获得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可包括:若移动性统计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的移动速度高于第一阈值或终端设备202在某个upf实体下的停留时间不高于第二阈值,则确定的移动性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属于高移动性设备。若移动性统计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的移动速度不高于第一阈值或终端设备202在某个upf实体下的停留时间高于第二阈值,则确定的移动性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不属于高移动性设备。

在上述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移动属性获得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可包括:若移动属性为第一类移动性(例如,高移动性),则确定的移动性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属于高移动性设备。若移动属性为第二类移动性(例如,低移动性)或第三类移动性(例如,中移动性),则确定的移动性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不属于高移动性设备。

在上述第一、二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移动性统计信息和移动属性确定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可包括:若移动性统计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的移动速度高于第一阈值或终端设备202在某个upf实体下的停留时间不高于第二阈值,且移动属性为第一类移动性(例如,高移动性),则确定的移动性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属于高移动性设备。若移动性统计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的移动速度不高于第一阈值或终端设备202在某个upf实体下的停留时间高于第二阈值,且移动属性为第二类移动性(例如,低移动性)或第三类移动性(例如,中移动性),则确定的移动性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不属于高移动性设备。若移动性统计信息和移动属性相矛盾,则smf实体208可进一步根据本地策略确定终端设备202是否属于高移动性设备。

步骤303,smf实体208选择upf2(例如,图2中的upf实体210b),与upf2通过n4消息的交互,以建立pdu会话(第一会话)。例如,smf实体208向upf2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sessionestablishmentrequest),upf2向smf实体208返回n4会话建立响应消息(sessionestablishmentresponse)。

其中,upf2与upf1相连,例如,upf2与upf1通过n9连接相连。

步骤304,smf实体208向amf实体206返回n11消息。该n11消息为建立pdu会话接受消息。例如,步骤304的建立pdu会话接受消息携带核心网侧的隧道信息(例如,upf2的地址信息)。

步骤305,amf实体206向接入网设备204发送n2消息,以向接入网设备204转发步骤304的建立pdu会话接受消息。该n2消息用于为上述第一会话激活amf设备206与upf2之间的n3连接。

步骤306,接入网设备204收到n2消息后,建立数据无线承载(dataradiobearer,drb)。

步骤307,接入网设备204向amf实体返回n2消息。该n2消息为建立pdu会话接受消息。例如,步骤307的建立pdu会话接受消息携带接入网侧的隧道信息。

步骤308,amf实体206向smf实体208发送n11消息,以向smf实体208转发步骤307的建立pdu会话接受消息。

步骤309a,smf实体208与upf2交互n4消息,以通过修改pdu会话的方式向upf2转发接入网侧的隧道信息。例如,smf实体208向upf2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sessionmodificationrequest)。upf2向smf实体208返回n4会话修改响应消息(sessionmodificationresponse)。

步骤309b,smf实体208与upf1交互n4消息,以通过修改pdu会话的方式将upf2加入upf1的第一会话的数据路径。例如,smf实体208向upf1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upf1向smf实体208返回n4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步骤310,smf实体208向amf实体206返回n11消息,作为步骤308中n11消息的应答。

至此,upf1经过upf2向接入网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204)发送上述第一会话的第一下行数据。如图4所示,在时刻t2,第一会话的下行数据路径为:upf1→upf2→接入网设备(图中未示出)→终端设备202。类似的,第一会话的上行数据路径为:终端设备202→接入网设备(图中未示出)→upf2→upf1。

此时,upf2作为与接入网设备204相连的upf实体,也可称为n3upf。n3upf用于终结n3连接,也可称为n3连接的终结点。在后面的描述中,将与接入网设备204相连的upf实体简称为n3upf。当然,与接入网设备204相连的upf实体也可具有其他名称,本发明并不限制。

步骤311,当触发条件满足时,触发将上述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inactive)态。此时,终端设备202向接入网设备204发送触发消息。接入网设备204收到触发消息后,向amf实体206发送n2消息,以释放接入网设备204与amf实体206之间的n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描述中,第一会话被触发转换至去激活态。若终端设备202上的所有会话都被转换至去激活态,该终端设备202相应转换至空闲(cm-connected)态。

步骤312,amf实体206向smf实体208发送n11消息,以请求释放接入网设备204和upf2之间的n3连接。

可选的,如果amf实体206检测到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统计信息或移动属性发生变化,该n11消息中可携带移动性统计信息和移动属性中的至少一项。smf实体208从amf实体206收到n11消息后,可更新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smf实体208更新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的方式可参考步骤302中smf实体208获得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13,smf实体208根据预设条件,选择upf1作为在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

例如,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ssc信息指示第一会话具有ssc1模式;

终端设备202的移动性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属于高移动性设备;

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属于同一运营商网络(例如,非漫游的场景或者本地疏导localbreakout,lbo,漫游的场景)。

也就是说,当预设条件中任一项满足时,可选择upf1作为在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

举例来说,若ssc信息指示第一会话具有ssc1模式,则smf实体208选择upf1缓存第二下行数据。或者,若终端设备的移动性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属于高移动性设备,则smf实体208选择upf1缓存第二下行数据。或者,若ssc信息指示第一会话具有ssc1模式,且终端设备的移动性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属于高移动性设备,则smf实体208选择upf1缓存第二下行数据。此外,上述方法既可适用于非漫游的场景,也可适用于lbo漫游的场景。当上述方法适用于lbo漫游的场景时,smf实体208位于拜访plmn(visitplmn,vplmn)内。

步骤314,smf实体208与upf2交互n4消息,以请求释放接入网设备204和upf2之间的n3连接。例如,smf实体208向upf2发送n3连接释放请求消息(n3connectionreleaserequest)或会话修改请求消息,upf2向smf实体208返回n3连接释放响应消息(n3connectionreleaseresponse)或会话修改响应消息,从而释放接入网设备204和upf2之间的n3连接。

或者,smf实体208与upf2交互n4消息,以请求释放upf2。例如,smf实体208向upf2发送会话终止请求消息(sessionterminationrequest),upf2向smf实体208返回会话终止响应消息(sessionterminationresponse),从而直接释放upf2。需要说明的是,“释放upf”,是指释放该upf上的指定/所有会话,也就是说,删除该upf上指定/所有会话的相关信息,也可表述为“删除upf”。后面类似的描述同理。

步骤315,smf实体208向upf1发送n4消息,以通知upf1缓存第二下行数据。例如,smf实体208以通过修改pdu会话的方式:向upf1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upf1向smf实体208返回n4会话修改响应消息,从而通知upf1缓存第二下行数据。

可选的,上述步骤313-315可被替换为:smf实体208释放upf2,并向upf1发送n4消息,以通知upf1在释放upf1与upf2之间的连接。

例如,smf实体208先根据策略信息判断是否需要释放upf2。当策略信息指示释放upf2时,smf实体208确定释放upf2。例如,运营商设置用户面管理策略对所有的会话是否删除n3upf或者针对指定的会话是否删除n3upf,由此生成相应的策略信息。此外,smf实体208还可根据上述预设条件中的其他参数(例如,会话和业务连续性信息、移动性信息)判断是否需要释放upf2,可参考smf实体208根据预设条件选择upf1作为缓存设备的描述,不再赘述。也就是说,当上述任一项满足时,smf实体208确定需要释放upf2。

smf实体208确定需要释放upf2后,通过与upf2交互n4消息,以请求释放upf2。例如,smf实体208向upf2发送会话终止请求消息,upf2向smf实体208返回会话终止响应消息,从而直接释放upf2。

此外,smf实体208通过与upf1交互n4消息,以请求upf1释放upf1与upf2之间的连接。例如,smf实体208向upf1发送会话修改请求消息,upf1向smf实体208返回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通过在会话修改请求中携带显示的指示信息(例如,缓存开/关,bufferon/off),通知upf1在收到第二下行数据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会话修改请求中可不携带任何指示,通过在会话请求消息中不携带显示的指示信息,隐式地告知upf1在收到第二下行数据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也就是说,smf实体208通过通知upf1释放upf1与upf2之间的连接,使得upf1“自动”成为了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在upf2释放之后,upf1成为了新的n3upf,则upf1成为了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需要说明的是,upf1可以是锚点upf,或者,也可以是锚点upf与upf2之间的upf。

步骤316,smf实体208向amf实体206返回n11消息,以确认释放接入网设备204和upf2之间的n3连接。amf实体206收到n11消息后,记录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

通过图3a中的上述步骤,smf实体根据预设条件选择upf1或者根据预设条件删除upf2之后,通知锚点upf1缓存第二下行数据。当第一会话切换至激活态后,锚点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的第二下行数据与第一会话再次切换至激活态新接收到的第三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都是upf1→upf3→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202。由此,避免了终端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乱序问题。此外,无需建立额外的转发隧道也无需再释放转发隧道即可获得缓存的下行数据,减少了upf实体之间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时延,提高了用户体验。这将结合图3b和图4详细描述。

此外,缓存设备的选择还需要考虑终端设备的移动性,且当终端设备为高移动性设备(可能导致乱序和重建转发路径的问题出现概率比较高)时才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实体作为缓存设备。类似的,是否删除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n3upf也可需要考虑终端设备的移动性,且当终端设备为高移动性设备(可能导致乱序和重建转发路径的问题出现概率比较高)时才选择删除n3upf,并设置与该n3upf通过n9接口相连的其他upf(例如,锚点用户面功能实体)作为缓存设备。此外,与n3upf通过n9接口相连的upf也可以是锚点用户面功能实体与n3upf之间的upf。

可选的,若终端设备的移动性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不属于高移动性设备(可能导致乱序和重建转发路径的问题出现概率比较低),可选择其他的缓存设备(例如缓存设备为upf2,即提供n3连接的upf)或者选择不删除n3upf(例如,upf2),而直接设置该n3upf为缓存设备。这样,核心网的数据路径依旧保持upf1→upf2→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202,寻呼响应之后可以直接从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upf2获取缓存的下行数据,在移出该upf2概率比较低(乱序和重建转发路径的问题出现概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就近获取缓存的下行数据,从而节约信令资源。

可选的,smf也可选择smf作为缓存设备。例如,若upf不具备缓存下行数据的能力时,smf可选择smf作为缓存设备。或者,smf可根据策略选择smf作为缓存设备。

如图3b所示,在第一会话处于去激活态时,来自数据网络212的第二下行数据到达upf1。

步骤401,upf1缓存第二下行数据。

步骤402a,upf1收到第二下行数据后,向smf实体208发送数据通知消息。

本发明并不限定步骤401和步骤402a之间的执行顺序,可先执行步骤401后执行步骤402a,或者,也可先执行步骤402a再执行步骤401,或者,同时执行步骤401和步骤402a。

可选的,步骤402b,smf实体208向upf1返回数据通知确认消息。

步骤403,smf实体208收到数据通知消息后,确定amf实体206,并向amf实体206发送n11消息。

步骤404,amf实体206通过接入网设备204,向终端设备202发送寻呼消息,以触发终端设备202切换至连接态。

终端设备202收到寻呼消息后,通过步骤405至411执行业务请求流程。

步骤405,终端设备202向接入网设备204发送业务请求消息。接入网设备204收到业务请求消息后,通过n2消息转发该业务请求消息。

可选的,步骤405a,amf实体206向接入网设备204发送n2消息。该n2消息携带upf2的地址信息。由于已通过上述步骤304释放了接入网设备204和upf2之间的n3连接,或释放了upf2,该消息是无效的,因此也可省略。

步骤405b,amf实体206向smf实体208发送n11消息。

步骤406,smf实体208收到n11消息后,选择upf3(图2中未示出),与upf3交互n4消息,以建立pdu会话(第一会话)。例如,smf实体208向upf3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upf3向smf实体208返回n4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步骤407,smf实体208与upf1交互n4消息,以通过修改pdu会话的方式将upf3加入upf1的第一会话的数据路径。例如,smf实体208向upf1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upf1向smf实体208返回n4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可选的,若图3a中的上述步骤314中仅释放了接入网设备204与upf2之间的n3连接而没有释放upf2,可执行步骤408。若图3a中的上述步骤314中已释放了upf2,步骤408可省略。

步骤408,smf实体208与upf2通过n4消息的交互,以释放upf2。例如,smf实体208向upf2发送会话终止请求消息,upf2向smf实体208返回会话终止响应消息,从而释放upf2。

步骤409,smf实体208收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后,向amf实体206发送n11消息。

步骤410,amf实体206向接入网设备204发送n2消息。该n2消息表示业务接受。该n2消息携带upf3的地址信息。

步骤411,接入网设备204收到n2消息后,与终端设备202交互执行rrc连接重配置。

至此,upf3为n3upf。upf1经过upf3向接入网设备204发送缓存的第二下行数据和新接收到的第三下行数据。如图4所示,在时刻t3,第一会话的用于传输第二下行数据和第三下行数据的数据路径都为:upf1→upf3→接入网设备(图中未示出)→终端设备202。由此,传输第二下行数据和第三下行数据的数据路径相同,避免了终端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乱序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无需建立额外的转发隧道也无需再释放转发隧道即可获得缓存的下行数据,减少了upf实体之间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时延,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当触发条件满足时,可再次触发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该过程可参考图3a中步骤311至316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类似的,在此过程中,释放了接入网设备204与amf实体206之间的n2连接,以及,接入网设备204与upf3之间的n3连接(或直接释放upf3)。

若终端在移动过程中移出了原smf实体208的服务范围,需要执行smf实体的迁移(relocation)。例如,上述upf1和upf2与smf实体208相连,而upf3与smf实体208’相连。

如图5所示,步骤501至步骤505b可参考图3b中步骤401至405b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6,smf实体208向smf实体208’发送n16消息。

步骤507,smf实体208’收到n16消息后,选择upf3,通过与upf3交互,以建立pdu会话。

步骤508,smf实体208’向smf实体208返回n16消息。

步骤509至513可参考图4中步骤407至41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类似的,当触发条件满足时,可再次触发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该过程可参考图3a中步骤311至316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此过程中,释放了接入网设备204与amf实体206之间的n2连接。另外,smf迁移至smf实体208’后,步骤312中n11消息的接收端为smf实体208’(或者通过smf实体208转发给smf实体208’),smf实体208’通过与upf3交互,释放了接入网设备204与upf3之间的n3连接或释放了upf3。

此外,对于涉及到多个smf实体参与的会话,也可以设置(或更新)最近为终端设备202服务的smf所管辖的n3upf作为缓存设备,或者不删除最近为终端设备202服务的smf所管辖的n3upf。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方法还可用于漫游的场景。例如,漫游场景包括本地疏导(localbreakout,lbo)的场景或归属地路由(homerouted,hr)的场景。

对于lbo场景下的漫游情况,将结合图3a、图3b和图4进行描述。

举例来说,在初始时刻,终端设备202通过hplmn内的upf0(图中未示出)获取业务数据。在时刻t1,终端设备202从hplmn漫游至拜访plmn(visitplmn,vplmn),终端设备与vplmn内的upf1建立第一会话,并通过upf1传输业务的数据。upf1为第一会话在vplmn内的锚点。

此后,当终端设备202从upf1的服务范围移动至vplmn下upf2的服务范围后,可通过图3a中的步骤301至310,与upf2建立第一会话(如,在时刻t2)。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smf实体208为位于vplmn内的smf实体。在第一会话切换至去激活态的流程中,例如通过图3a中的步骤311至316,根据预设条件选择upf1或者根据预设条件删除upf2之后,通知锚点upf1缓存第一会话的下行数据。之后,可通过图3b中步骤401至411,由锚点upf1缓存下行数据,并触发终端设备202与upf3建立第一会话(如,在时刻t3)。

在第一会话再次切换至去激活态的流程(可参考图3a中步骤311至316的描述)中,类似的,释放了接入网设备204与amf实体206之间的n2连接,以及,接入网设备204与upf3之间的n3连接。

此外,类似于图3a中的步骤313,还可再次基于预设条件选择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缓存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若上述预设条件满足,可还是选择锚点upf1作为缓存设备,通过步骤315通知锚点upf1,此处不再赘述。若预设条件不满足,也可选择upf3作为缓存设备,并通过步骤314通知upf3。这里可以再次基于预设条件选择是否删除upf2,进而确定缓存设备。此外,也可选择vplmn内的smf实体为缓存设备(例如,当upf3不具备缓存下行数据的能力时)。

结合上述描述可知,图3a和图3b的方法也适用于lbo漫游的场景。

对于hr场景下的漫游情况,将结合图6进行描述。图6示出了hr漫游场景下该方法的信令交互。在图6的例子中,此时,upf1和位于hplmn内的smf实体可分别称为h-upf1和hsmf,以表示其位于hplmn内。此时,upf2、upf3和位于vplmn内的smf实体可分别称为v-upf2、v-upf3、vsmf,以表示其位于vplmn内。

在执行图6所示的步骤之前,终端设备202还处于非漫游状态。终端设备202与h-upf1建立第一会话,并通过h-upf1传输业务的数据。第一会话具有ssc1模式,且h-upf1为第一会话的锚点。

如图6所示,当终端设备202漫游至vplmn后,步骤601,终端设备202通过接入网设备204向amf实体206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步骤602,amf实体206向vsmf发送n11消息。n11消息可用于建立pdu会话(第一会话)。

步骤603,vsmf选择v-upf2,与v-upf2通过n4消息的交互,以建立pdu会话(第一会话)。例如,vsmf向v-upf2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v-upf2向vsmf返回n4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步骤604,vsmf向hsmf发送n16消息,以建立第一会话。

步骤605,hsmf与h-upf1交互n4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hplmn和vplmn之间的漫游能够得到支持,可实现正常的会话切换。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保持原h-upf1作为锚点,以通过修改pdu会话的方式将v-upf2加入h-upf1的第一会话的数据路径。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会话不能正常切换,需要在hplmn内选择一个新的锚点upf1’。在这样的情况下,可通过建立pdu会话的方式,形成以v-upf2为n3upf,以upf1’为锚点的第一会话的数据路径。

步骤606,hsmf向vsmf发送n16消息。

步骤607,vsmf向amf实体206返回n11消息。该n11消息为建立pdu会话接受消息。

步骤608,amf实体206向接入网设备204发送n2消息,以向接入网设备204转发步骤605的建立pdu会话接受消息。

步骤609,接入网设备204收到n2消息后,建立drb。

步骤610,接入网设备204向amf实体返回n2消息。该n2消息为建立pdu会话接受消息。

步骤611,amf实体206向vsmf发送n11消息,以向hsmf转发步骤609的建立pdu会话接受消息。

步骤612,vsmf与v-upf2交互n4消息,以通过修改pdu会话的方式向upf2转发接入网侧的隧道信息。

步骤613,vsmf向amf实体206返回n11消息,作为步骤611中n11消息的应答。

以上步骤可参考图3a中步骤301至310的步骤。可以理解的是,由于v-upf2和v-upf3由vsmf控制,可直接通过vsmf实现;而h-upf1由hsmf控制,对于涉及h-upf1的消息需要hsmf和vsmf之间的转发。

步骤614,当触发条件满足时,触发将上述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此时,终端设备202向接入网设备204发送触发消息。接入网设备204收到触发消息后,向amf实体206发送n2消息,以释放接入网设备204与amf实体206之间的n2连接。

步骤615,amf实体206向vsmf发送n11消息,以请求释放接入网设备204和v-upf2之间的n3连接。

步骤616,vsmf根据预设条件,通知v-upf2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其中,预设条件包括ssc信息指示第一会话具有ssc1模式。

例如,vsmf与v-upf2交互n4消息,以请求释放接入网设备204和v-upf2之间的n3连接。可选的vsmf可通过请求释放n3连接的n4消息,通知v-upf2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换句话说,步骤616的n4消息具有两个作用:(1)请求释放接入网设备204和v-upf2之间的n3连接;(2)通知v-upf2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

步骤617,vsmf向amf实体206返回n11消息,以确认释放接入网设备204和v-upf2之间的n3连接。amf实体206收到n11消息后,记录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

由此,当h-upf1(或upf1’)收到第二下行数据后,将该第二下行数据向v-upf2转发。步骤618,v-upf2缓存第二下行数据。

之后,可通过步骤619a至步骤631触发建立终端设备202与v-upf3的第一会话。步骤619a至步骤631可参考图3b中步骤402a至411的描述,差别在于,由于第二下行数据缓存在v-upf2,数据通知消息由v-upf2发送至控制v-upf2的vsmf,图3b中smf实体208的操作可由vsmf执行;且对于由hsmf控制的upf1的操作,需要通过vsmf和hsmf的转发实现。

在第一会话再次切换至去激活态的流程(可参考步骤614至617的描述)中,在步骤632中,vsmf还可更新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缓存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举例来说,若移动性统计信息指示终端设备202将长时间停留在vplmn(例如,终端设备202停留在vplmn的时间大于第三阈值),可更新upf3为缓存设备,并通知upf3。或者,也可更新vsmf为缓存设备(例如,当upf3不具备缓存下行数据的能力时)。

也就是说,在hr的漫游场景下,vsmf选择n3upf作为缓存设备。

此外,通过上述步骤,当漫游(lbo或hr)场景下的终端设备202的会话再次被触发切换至去激活态,都可更新缓存设备,避免了与hplmn内的锚点频繁交互,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缓存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由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例如上述smf实体208、或lbo漫游场景下的vsmf)执行。图7将结合图2至图6进行描述。例如,该方法包括:

步骤702,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分别与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例如,上述upf2)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例如,上述upf1)交互,以使得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例如,上述接入网设备204)发送第一会话的第一下行数据。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为第一会话的锚点。

例如,步骤702可通过图3a中的步骤303和309b实现。

步骤704,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预设条件,通知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其中,预设条件包括ssc信息指示第一会话具有第一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1模式。第二下行数据为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收到的下行数据。

例如,步骤704可通过图3a中的步骤315实现。

根据上述缓存数据的方案,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预设条件通知锚点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第二下行数据。这样,当第一会话切换至激活态后,锚点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的第二下行数据与第一会话再次切换至激活态新接收到的第三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相同。由此,避免了终端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乱序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无需建立额外的转发隧道也无需再释放转发隧道即可获得缓存的下行数据,减少了upf实体之间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时延,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ssc信息指示第一会话具有第一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1模式;移动性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为高移动性设备;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属于同一运营商网络。其中,第一会话具有ssc1模式,表示在初始建立pdu会话时作为pdu会话锚点的upf保持不变。换句话说,在终端设备的移动过程中,具有ssc1模式的第一会话的锚定upf实体不变。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属于同一运营商网络,可包括非漫游的场景或者本地疏导lbo漫游的场景。此外,缓存设备的选择还需要考虑终端设备的移动性。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分别与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例如,上述upf3)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交互,以使得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204或其他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下行数据和第三下行数据。其中,第三下行数据为第一会话转换至激活态后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收到的下行数据(例如,可参考图3b中的步骤406、407)。

可选的,步骤704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预设条件,选择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作为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会话管理功能实体通知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下行数据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例如,可参考图3a中的步骤313至315)。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性信息。例如,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性信息: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从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例如,amf实体206)接收移动属性,移动性信息为移动属性;或者,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获取移动性统计信息,移动性信息为移动性统计信息;或者,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从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接收移动属性,获取移动性统计信息,根据移动属性和移动性统计信息确定移动性信息。其中,移动属性至少包括高移动属性或低移动属性,移动性统计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或停留时间(例如,可参考图3a中的步骤302、302a、302b)。

例如,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获取移动性统计信息,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从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接收移动性统计信息;或者,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从网络数据分析nwda设备(例如上述nwda设备214)获取移动性统计信息。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在会话管理功能实体选择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作为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后,会话管理功能实体释放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例如,可参考图3a中的步骤314)。由此,当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实体作为缓存设备时,可直接释放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从而节省网络的资源。

可选的,上述步骤702和704可被替换为: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分别与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交互,以使得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一会话的第一下行数据。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在所述第一会话进入去激活态时,释放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例如,会话管理实体先确定释放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其中,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为第一会话的与接入网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可以是锚点upf,也可以是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与锚点upf之间的upf。

可选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通知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或者,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通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释放与第二户面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使得上述第一用户面实体“自动”地成为了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

根据上述方案,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删除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后,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成为新的与接入网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并缓存第二下行数据。这样,当第一会话切换至激活态后,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的第二下行数据与第一会话再次切换至激活态新接收到的第三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相同。由此,避免了终端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乱序问题。此外,无需建立额外的转发隧道也无需再释放转发隧道即可获得缓存的下行数据,减少了upf实体之间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时延,提高了用户体验。

例如,会话管理实体先根据会话和业务连续性信息、移动性信息和策略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释放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举例来说,当以下任一项满足时,会话管理实体判断释放第二用户面用能实体:

上述会话和业务连续性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会话具有第一会话和业务连续性模式;

上述移动性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为高移动性设备;

上述本地策略指示释放所述第二用户面实体;

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属于同一运营商网络(表示适用于非漫游的场景或者本地疏导lbo漫游的场景)。

可选的,上述方法都适用于归属地路由hr漫游场景。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例如上述vsmf)和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位于hr漫游场景下的vplmn内,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调整缓存设备,所述缓存设备用于在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缓存第一会话的第四下行数据(例如,可参考图6中的步骤632)。

例如,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调整缓存设备,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确定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为所述缓存设备;或者,会话管理功能实体确定该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为缓存设备。由此,通过更新缓存设备,可避免与hplmn内的锚点用户面实体的频繁交互,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以下将结合图8a和图8b,介绍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缓存数据的方法。图8a示出了该方法的信令交互,图8b示出了终端设备202在移动过程中数据路径的变化。该方法可适用于具有ssc3模式的pdu会话。在ssc3模式下,同一时刻可能存在多个锚点upf。在该场景下,可能存在多个“会话”(例如,multiplepdusessions),或者,会话的多个“会话分支”。以下,以多个“会话”为例进行描述。

在执行图8a所示的步骤之前(例如图8b中的时刻t1),终端设备与upf1建立第一会话,并通过upf1传输业务的数据。第一会话具有ssc3模式,且upf1为第一会话的初始锚点。

在图8a中,步骤801至810可参考图3a中步骤301至31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会话具有ssc3模式,步骤803的n4消息具有两个作用:(1)建立上述第一会话,即为上述锚点为upf1的第一会话的数据路径添加upf2作为n3upf;(2)以upf2作为锚点建立新的第二会话。

通过上述步骤,upf1经过upf2向接入网设备204发送上述第一会话的第一下行数据。如图8b所示,在时刻t2,第一会话的数据路径为:upf1→upf2→接入网设备(图中未示出)→终端设备202。

此外,以upf2为锚点建立的第二会话的数据路径(图中未示出)为:upf2→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202。

步骤811,当触发条件满足时,触发将上述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此时,终端设备202向接入网设备204发送触发消息。接入网设备204收到触发消息后,向amf实体206发送n2消息,以释放接入网设备204与amf实体206之间第一会话的n2连接。

步骤812,amf实体206向smf实体208发送n11消息,以请求释放接入网设备204和upf2之间第一会话的n3连接。

步骤813,smf实体208根据预设条件选择upf2或者根据预设条件确定不删除upf2,通知upf2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其中,预设条件包括ssc信息指示第一会话具有ssc3模式。

例如,smf实体208与upf2交互n4消息,以请求释放接入网设备204和upf2之间第一会话的n3连接。可选的,smf实体208可通过请求释放n3连接的n4消息,通知upf2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换句话说,步骤813的n4消息具有两个作用:(1)请求释放接入网设备204和upf2之间第一会话的n3连接;(2)通知upf2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

步骤814,smf实体208向amf实体206返回n11消息,以确认释放接入网设备204和upf2之间第一会话的n3连接。amf实体206收到n11消息后,记录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

类似的,当触发条件满足时,可触发将上述第二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若终端设备202上的所有会话都被转换至去激活态,该终端设备202相应转换至空闲(cm-connected)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通过同一流程将上述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都转换至去激活态。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用与第一会话独立的流程将第二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对于第二会话,可选择与第一会话相同或不同的用于缓存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例如,对于第二会话,可选择初始锚点upf1(可参考图3a至图7的描述)或当前的n3upf(即upf2)作为缓存设备,本发明并不在此限制。对于ssc3模式,可能存在多个“会话”,或者,会话的多个“会话分支”。smf实体208可分别为多个会话,或者,会话的多个会话分支选择不同的缓存设备,并通过n4消息通知各自的缓存设备缓存接收到的下行数据。

以下依旧以第一会话(会话分支)为主线进行描述。

在第一会话处于去激活态时,来自数据网络212的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到达upf2。

步骤815,upf2缓存第二下行数据。

步骤816a,upf2收到第二下行数据后,向smf实体208发送数据通知消息。

本发明并不限定步骤815和步骤816a之间的执行顺序,可先执行步骤815后执行步骤816a,或者,也可先执行步骤816a再执行步骤815,或者,同时执行步骤815和步骤816a。

可选的,步骤816b,smf实体208向upf2返回数据通知确认消息。

步骤817至819b可参考图3b中步骤403至405b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820,smf实体208与upf3交互n4消息,以建立pdu会话。此处,通过n4消息交互,一方面,建立上述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另一方面,以upf3作为锚点upf建立新的第三会话。

步骤821,smf实体208与upf2交互n4消息,以修改pdu会话。例如,smf实体208与upf2通过n4消息交互,为已有会话(例如上述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的数据路径添加upf3作为n3upf,使得upf2与upf3相连。

也就是说,通过步骤820和821,第一会话的新接收到的第三下行数据的数据路径变更为:upf1→upf2→upf3→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202。第二会话新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数据路径变更为:upf2→upf3→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202。新建立的第三会话的下行数据的数据路径为:upf3→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202。

此外,第一会话缓存的第二下行数据的数据路径为upf2→upf3→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202。

步骤822至824可参考图3b中步骤409至41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至此,对于第一会话,upf3为n3upf。upf2经过upf3向终端设备202发送缓存的第二下行数据;upf1依次经过upf2和upf3向终端设备202发送新接收到的第一会话的第三下行数据。例如,在时刻t3,缓存的第二下行数据的数据路径(图中未示出)为:upf2→upf3→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202;如图8b所示,在时刻t3,第三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为:upf1→upf2→upf3→接入网设备(图中未示出)→终端设备202。由此,从upf2开始,传输第二下行数据和第三下行数据的数据路径相同,避免了终端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乱序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采用图8a的方法,无需建立额外的转发隧道也无需再释放转发隧道即可获得缓存的下行数据,减少了upf实体之间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时延,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当触发条件满足时,可再次触发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该过程可参考步骤811至81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类似的,在此过程中,释放了接入网设备204与amf实体206之间的n2连接,以及,接入网设备204与upf3之间的n3连接。可选的,smf实体208还可更新缓存设备(例如锚点upf3),并通知更新的缓存设备缓存下行数据。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缓存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由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例如上述smf实体208)执行。图9将结合图2至图4,以及图8a和图8b进行描述。例如,该方法包括:

步骤902,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分别与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例如,上述upf2)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例如,上述upf1)交互,以使得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例如,上述接入网设备204)发送第一会话的第一下行数据,其中,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为第一会话的锚点。

例如,步骤902可通过图8a中的步骤803和809b实现。

步骤904,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预设条件,通知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其中,预设条件包括ssc信息指示第一会话具有第三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3模式。第二下行数据为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收到的下行数据。

例如,步骤904可通过图8a中的步骤813实现。

其中,第一会话具有ssc3模式,表示在ssc3模式下,同一时刻可能存在多个锚点upf。换句话说,可能存在多个“会话”,或者,会话的多个“会话分支”。

步骤906,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分别与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和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交互,以使得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204或其他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下行数据,且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204或其他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下行数据。其中,第三下行数据为第一会话转换至激活态后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收到的下行数据。

例如,步骤906可通过图8a中的步骤820和821实现。

可选的,步骤904包括: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预设条件,选择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作为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会话管理功能实体通知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下行数据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

可选的,由于第一会话具有ssc3模式,对于第二会话,可选择与第一会话相同或不同的用于缓存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例如,对于第二会话,可选择初始锚点upf1(可参考图3a至图7的描述)或当前的n3upf(即upf2)作为缓存设备,并通过n4消息通知各自的缓存设备缓存接收到的下行数据。

此外,图8a所示的方法还可适用于多归属pdu会话(multi-homingpdusession)的场景或上行分类器(uplinkclassifier,ulcl)的场景。

图10示出了多归属pdu会话场景下的示意图。接入网设备204与带有聚合点(branchingpoint,bp)功能的upf实体(简称为bpupf)相连。bpupf与各个pdu会话锚点相连(例如pdu会话锚点1和pdu会话锚点2)。多归属pdu会话通过多个pdu会话锚点,提供了到达接入网络212的多条路径。bpupf能够向不同pdu会话锚点转发上行数据,并合并来自不同pdu会话锚点的下行数据。

例如,pdu会话锚点1可执行图8a中upf1的操作。upf2可用于实现bpupf的功能,分别通过pdu会话锚点1的会话分支1和pdu会话锚点2的会话分支2连接至数据网络212。其中,pdu会话锚点2可以与bpupfupf2分开设置,也可与bpupfupf2合设。类似的,upf3也可用于实现bpupf的功能,分别通过pdu会话锚点1的会话分支1和pdu会话锚点2的会话分支2连接至数据网络212。其中,pdu会话锚点2可以bpupfupf3分开设置,也可与bpupfupf3合设。

例如,在t1时刻,创建具有ssc3模式的会话分支1,由锚点upf1作为缓存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在t2时刻,通过多归属pdu会话的技术添加upf2作为bpupf,创建会话分支2,upf2为会话分支1和会话分支2的聚合点。当会话分支进入去激活态后,更新upf2作为缓存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在t2至t3的时间段内,终端设备202发生移动,发起下行业务后下行数据缓存于upf2。寻呼响应后触发bpupf迁移(relocation)。即,在时刻t3,bpupf变更为upf3。upf3可从upf2获取缓存的下行数据,并建立新的会话分支3。upf3为会话分支1、会话分支2和会话分支3的聚合点。当会话分支再次进入去激活态后,更新upf3作为缓存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

在多归属pdu会话场景下,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方式,n3upf与缓存下行数据的bpupf建立转发隧道,通过转发隧道获取缓存的下行数据。缓存的下行数据获取完毕后,可删除该转发隧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场景下,当会话分支被触发切换至去激活态时,只需要释放bpupf的n3连接,不需要删除该bpupf。

因此,在多归属pdu会话场景下,可设置最近为终端设备202服务的bpupf作为缓存设备。由此,bpupf下的各个会话分支的下行数据都能缓存在聚合点bpupf。任何一个会话分支的下行数据激活后,都会更新bpupf。另外,即使没有下行业务激活任何会话分支,获取缓存数据的流程也随着bpupf的迁移而被优化。

类似的,图11示出了ulcl场景下的示意图。接入网设备204与带有ulcl功能的upf实体(简称为upclupf)相连。ulclupf与各个pdu会话锚点相连(例如pdu会话锚点1和pdu会话锚点2)。ulcl技术通过多个pdu会话锚点,提供了到达接入网络212的多条会话分支。ulclupf能够向不同pdu会话锚点转发上行数据,并合并来自不同pdu会话锚点的下行数据。

例如,pdu会话锚点1可执行图8a中upf1的操作。upf2可用于实现ulclupf的功能,分别通过pdu会话锚点1的会话分支1和pdu会话锚点2的会话分支2连接至数据网络212。其中,pdu会话锚点2可以与ulclupfupf2分开设置,也可与ulclupfupf2合设。类似的,upf3也可用于实现ulclupf的功能,分别通过pdu会话锚点1的会话分支1和pdu会话锚点2的会话分支2连接至数据网络212。其中,pdu会话锚点2可以ulclupfupf3分开设置,也可与ulclupfupf3合设。

例如,在t1时刻,创建具有ssc3模式的会话分支1,由锚点upf1作为缓存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在t2时刻,通过ulcl的技术添加upf2作为ulclupf,创建会话分支2,upf2为会话分支1和会话分支2的上行分类器。当会话分支进入去激活态后,更新upf2作为缓存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在t2至t3的时间段内,终端设备202发生移动,发起下行业务后下行数据缓存于upf2。寻呼响应后触发ulclupf迁移(relocation)。即,在时刻t3,ulclupf变更为upf3。upf3可从upf2获取缓存的下行数据,并建立新的会话分支3。upf3为会话分支1、会话分支2和会话分支3的上行分类器。当会话分支再次进入去激活态后,更新upf3作为缓存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

因此,在ulcl场景下,可设置最近为终端设备202服务的ulclupf作为缓存设备。

此外,对于多归属pdu会话场景和ulcl场景下,可为各个会话分支设置不同的缓存设备。例如,为连接至upf1的会话分支1设置pdu会话锚点1(upf1)作为缓存设备,为会话分支2设置pdu会话锚点2作为缓存设备。由此,可实现各个会话分支的独立处理,使得各个会话分支之间的处理互不影响,满足不同的需求。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各个网元本身、以及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短消息传输方法等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上述会话管理功能实体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例如,当上述网元通过软件模块来实现相应的功能。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可包括接收模块1201和发送模块1203,如图12a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201和发送模块1203用于分别与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交互,以使得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会话的第一下行数据,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为第一会话的锚点。

发送模块1203还用于根据预设条件,通知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

可选的,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ssc信息指示第一会话具有第一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1模式;

移动性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为高移动性设备;

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属于同一运营商网络。

可选的,接收模块1201和发送模块1203还用于分别与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交互,以使得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下行数据和第三下行数据。第三下行数据为第一会话转换至激活态后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收到的下行数据。

可选的,为实现上述通知的功能,该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还包括选择模块1205。选择模块1205用于根据预设条件,选择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作为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由此,发送模块1203用于通知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下行数据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

可选的,接收模块1201还用于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性信息。例如,接收模块1201用于从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接收移动属性,移动性信息为移动属性;或者,接收模块1201用于获取移动性统计信息,移动性信息为移动性统计信息;或者,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还包括确定模块1207,接收模块1201用于从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接收移动属性,获取移动性统计信息,确定模块1207根据移动属性和移动性统计信息确定移动性信息。其中,移动属性至少包括高移动属性或低移动属性,移动性统计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或停留时间。例如,接收模块1201用于从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接收移动性统计信息;或者从网络数据分析nwda设备获取移动性统计信息。

可选的,该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还包括还包括释放模块1209。释放模块1209用于在选择模块1205选择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作为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后,释放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

可选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和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位于hr漫游场景下的vplmn内,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还包括调整模块1211。调整模块1211用于调整缓存设备,缓存设备用于在第一会话转换至激活态后缓存第一会话的第四下行数据。例如,调整模块1211用于确定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为缓存设备;或者,确定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为缓存设备。

由此,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根据预设条件通知锚点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第二下行数据。这样,当第一会话切换至激活态后,锚点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的第二下行数据与第一会话再次切换至激活态新接收到的第三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相同。由此,避免了终端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乱序问题。此外,无需建立额外的转发隧道也无需再释放转发隧道即可获得缓存的下行数据,减少了upf实体之间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时延,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201和发送模块1203用于分别与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交互,以使得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会话的第一下行数据。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为第一会话的锚点。发送模块1203还用于通知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预设条件包括ssc信息(例如,通过接收模块1201获取)指示第一会话具有第三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3模式。第二下行数据为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收到的下行数据。接收模块1201和发送模块1203还用于分别与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和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交互,以使得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下行数据,且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第三用户面功能实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下行数据。第三下行数据为第一会话转换至激活态后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收到的下行数据。

可选的,为实现上述通知的功能,该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还包括选择模块1205。选择模块1205用于根据预设条件,选择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作为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发送模块1203用于通知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下行数据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

由此,从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开始,传输第二下行数据和第三下行数据的数据路径相同,避免了终端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乱序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无需建立额外的转发隧道也无需再释放转发隧道即可获得缓存的下行数据,减少了upf实体之间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时延,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可包括接收模块1201、发送模块1203和释放模块1209。接收模块1201和发送模块1203也可由收发模块实现。

收发模块用于分别与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和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交互,以使得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经过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第一会话的第一下行数据。其中,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为所述第一会话的与接入网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实体。

释放模块1209用于在所述第一会话进入去激活态时,释放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例如,释放模块1209根据会话和业务连续性信息、移动性信息和策略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释放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具体可参考前面的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的,上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知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第一会话的第二下行数据。或者,上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释放与第二户面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使得上述第一用户面实体“自动”地成为了第一会话转换至去激活态后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的缓存设备。

根据上述方案,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删除第二用户面功能实体后,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成为新的与接入网设备相连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并缓存第二下行数据。这样,当第一会话切换至激活态后,第一用户面功能实体缓存的第二下行数据与第一会话再次切换至激活态新接收到的第三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相同。由此,避免了终端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乱序问题。此外,无需建立额外的转发隧道也无需再释放转发隧道即可获得缓存的下行数据,减少了upf实体之间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时延,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的选择模块1205、确定模块1207、释放模块1209和调整模块1211均可由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中的处理模块实现。

此外,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中的接收模块1201、发送模块1203还可实现上述方法中smf设备206(或vsmf)的其他操作或功能,也还可包括执行其他功能的其他模块,此处不再赘述。

图12b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会话管理功能实体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包括收发器1202和处理器1204,如图12b所示。例如,处理器1204被配置为处理会话管理功能实体执行上述方法中smf设备206(或vsmf)相应的功能。收发器1202用于实现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与上述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用户面功能实体/其他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之间的通信。所述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06,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图12b仅仅示出了上述设备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每个设备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设备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上述会话管理功能实体的控制器/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会话管理功能实体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