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远程复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7855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研发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远程复制方法。数据流量可以同时经过fcandip,达到充分利用带宽和性能。



背景技术:

在从事存储的研发测试当中,发现现有的大多数存储不支持fcandip混合传输方式的形式;结合客户现场只通过一种方式传输,很多时候因为有上层i/o本身数据传输流量的瓶颈,导致能够用于远程复制的流量受到限制,由于是在大量的数据需要同步时,将导致同步卷的数据不能及时同步。此外,现有存储不支持fcandip的混合传输数据同步的方法,将导致现有的流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远程复制方法。两个远程复制关系的存储系统间的远程卷可以同时通过fcandip来同步数据,不再只通过一种方式来实现。

在存储与存储系统之间,远程复制关系中的同步异步方式很多用于二地三中心方案中,对保护数据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存储与存储的远程复制过程中,增加fcandip的同时链路链接,用于远程复制的各个存储端增加配置fcandip的参数。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远程复制传输方式,将fcandip两种方式充分组合,使得同步数据能够经过fcandip两种模式同时到达对端存储。fcandip两种模式中用于远程复制的流量占比将根据现有监控系统的性能大小来决定数据量通过fcandip的流量占比。此种新型传输方式极大的利用了系统的性能,对远程复制中的性能将起到极大的提升

主要步骤为:

1.存储系统间通过检测fcandip的现有各自流量大小来决定同步卷之间的流量走fcandip以及各自流量的占比;

2.当第一步决定好流量占比后,存储将要同步的数据量按比例分成并通过不同的方式编码后进行数据传输;

3.存储对端接收到数据后,按不同协议恢复后完成数据接收;

4.存储系统可以人为选择fcandip的流量占比;

5.存储端默认模式是根据实际fcandip现有流量的大小来决定同步数据量的流量占比。

统计数据流量的时间间隔为1小时,每隔1小时改变一下fcandip的流量占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充分利用存储系统中fcandip的系统总带宽,对远程复制卷的数据同步时间将大大减少,提供了远程复制卷的保护能力;

2、对现有存储系统中的功能起到提升的能力;

3、设计简单,实施方便,对存储应用将产生极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设计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

在存储与存储的远程复制过程中,增加fcandip的同时链路链接,用于远程复制的各个存储端增加配置fcandip的参数。存储端会根据实际fcandip的流量占比来自动决定用于远程复制的fcandip的流量占比。

具体如下:

1、存储系统能够通过fcandip两种方式同时进行远程复制卷的数据同步工作;

2、存储系统默认的同步方式是根据现有的实际流量监控(通过fcandip的实际流量大小)来决定fcandip的实际数据传输流量占比;

3、手动配置固定fcandip两种不同协议的数据传输流量占比大小;

4、存储系统会实际监控fcandip两种不同协议的数据流量,统计数据流量的时间间隔为1小时,1小时改变一下fcandip的流量占比。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远程复制方法,属于研发测试领域,本发明将FC and IP两种方式充分组合,使得同步数据能够经过FC and IP两种模式同时到达对端存储。FC and IP两种模式中用于远程复制的流量占比将根据现有监控系统的性能大小来决定数据量通过FC and IP的流量占比。此种新型传输方式极大的利用了系统的性能,对远程复制中的性能将起到极大的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谭世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3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