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定时插座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0875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智能定时插座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和控制
技术领域
,具体的涉及一种智能定时插座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定时器插座有四种功能,分别为定时功能、倒计时功能、随机定时功能、循环定时功能。所述的定时功能即为设定一个时间点让设备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所述的倒计时功能即为在设定的时间段后让设备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所述的随机定时功能即为在设定的时间段内随机开始工作或者停止工作,无可循规律;所述的循环定时功能即在设定的时间段内,设备按设置的开关时间来循环开始工作和停止工作。以上定时器插座的四种功能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需求,例如随机定时功能,可以用于家中无人时灯光或者音响的随机开关;又例如,循环定时功能,可用于夏季给池塘中的鱼苗定时增氧等等。鉴于定时器在特定的场合,有特定的功能需求,所以目前市面上的定时器基本上功能单一,也就是说一个定时器就只有一种定时功能,这就使得定时器插座的功能有很大的局限性:1.同一个定时器插座只能控制同一类型的设备;2.同一个定时器插座控制同一个设备时,无法改变其控制状态。而且,现有的定时器插座基本上都是机械的或电子的,这两种定时器插座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对定时器插座进行手动设定,设定完成后与需要使用的设备连接,方可控制设备的开始工作和停止工作;或者需要使用在通过遥控器或者移动终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对定时器插座进行参数设定,设定完成后,与定时器插座连接的设备按照控制参数开始工作和停止工作。也就是说,这两种形式的定时器插座在控制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定时器插座相对来说比较少,但是由于物联网、互联网领域发展迅速,这就使得将定时器插座往智能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定时插座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采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定时器插座四种功能的多元化匹配,使得定时器插座的功能不再单一。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智能定时插座系统,采用本发明的智能定时插座系统,可以实现将手机作为遥控器对智能定时插座进行远程遥控。一种智能定时插座系统,其包括:智能手机、无线路由器和智能定时插座,所述的智能手机上安装有定时器控制系统、通讯单元,所述的无线路由器包含通讯单元,所述的智能定时插座包含有通讯单元、中央处理器、控制单元。所述的智能手机的通讯单元会通过广播或主播模式发送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给智能定时插座的通讯单元,智能定时插座的通讯单元收到ssid和密码后,会连接路由器,与智能手机建立绑定关系。优选的,所述的智能手机上安装的定时控制系统包含一个插座开关单元,该插座开关单元可以直接控制智能定时插座的通断电。优选的,所述的智能手机上安装的定时控制系统含有四种定时单元,分别为定时单元、倒计时单元、随机定时单元、循环定时单元。所述的定时单元可以设定开启和关闭的具体时间,并且可以同时设定多段开启和关闭的具体时间,设定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值默认为当前的时间。所述的倒计时单元可以设定设备开机/关机的倒计时,当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用于设定关机倒计时;当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时,用于设定开机倒计时,倒计时无默认数值设定。且倒计时每次只能设定1个,设定后即开始启用。所述的随机定时单元可以在设定时间段内随机开、关,随机开关开关只开一次,关一次,设定时间段外均为关闭状态,默认为当前时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随机定时单元在设定的开启时间的前后30min内随机打开,所述的随机定时单元在设定的关闭时间的前后30min内随机关闭。所述的循环定时单元可以设定循环模式执行的时间,以及在此执行时间内的开启时长和关闭时长,开启时长和关闭时长默认为0,执行时间默认值为当前时间。优选的,所述的智能手机上安装的定时系统含有中央处理器,其可以接受插座开关单元、定时单元、倒计时单元、随机定时单元、循环定时单元传送过来的执行命令,其中插座开关单元的优先级别最高,另外定时单元、倒计时单元、随机定时单元、循环定时单元的优先级别一致。以上五个单元传递给中央处理器的执行命令以时间顺序来来确认优先判断和保存,也就是说,以上五个单元传送过来的执行命令根据传送过来的时间早的先进行判断,判断结束后将最终的消息存储。判断的过程中,如果如上所述的五个单元之间的执行时间没有冲突,则以上五个定时单元设定的定时模式会被保存,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执行;如果如上所述的五个单元之间的执行时间有冲突,则优先选择插座开关单元传递过来的执行命令,并更改相应的其他命令;如果如上所述的五个单元之间的执行时间有冲突,且插座开关单元传递过来的执行命令无冲突,也就是说四个平行级别的定时单元、倒计时单元、随机定时单元、循环定时单元产生冲突,则中央处理器会发出“取消”任务或者“覆盖”任务的命令给使用者,由手机app操作者手动选择后,确定最终的执行命令。优选的,智能手机上含有第一通讯单元,具体的为wifi单元或蓝牙单元,用于与智能手机定时控制系统、无线路由器、智能定时插座进行通讯,建立彼此之间的连接关系。优选的,智能手机上含有第二通讯单元,其可以连接到无线网络,所述的无线网络根据使用协议包括蓝牙(bluetooth)、无线高保真(wifi)、红外线数据协会(irda)、紫蜂(zigbee)、超宽带(uwb)、近距离无线传输(nfc)、码分多址(cdma)、演进数据优化(evdo)、单载波无线传输技术链接(1xrtt)、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长期演进(lte)、高速分组接入(hspa)、无线链路协议(rlp)、ieee802.11、ieee802.5,以及其他蜂窝或无线通信格式的组合、改进或者变形。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智能手机的第一通讯单元与第二通讯单元均可以与云端互相通讯。优选的,无线路由器上含有一通讯单元,具体的为wifi单元或蓝牙单元,其可以与云端相互通讯。优选的,智能定时插座上含有一个通讯单元,具体的为wifi单元或蓝牙单元,其可以与云端互相通讯。进一步优选的,云端可以与智能手机的第一通讯单元、第二单元,无线路由器的通讯单元和智能定时插座的通讯单元建立连接关系。优选的,智能定时插座上含有中央处理器、控制单元,智能定时插座的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智能定时插座上的通讯单元收到的执行命令,并将此执行命令传递给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智能定时插座的通断电。进一步优选的,智能定时插座上的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开关,来控制与继电器相连的l导电片与l导电杆的通断,从而实现对智能定时插座的通断电的控制。一种智能定时插座的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智能手机的第一通讯单元通过广播或主播模式发送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给智能定时插座的通讯单元,智能定时插座的通讯单元收到ssid和密码后,会连接路由器,与智能手机建立绑定关系;s2,打开智能手机的上安装的定时控制系统,分别对插座开关单元、定时单元、倒计时单元、随机定时单元、循环定时单元其中一个过多个输入执行命令,并点击“保存”;s3,点击“保存”后,以上五个单元的执行命令会传递给智能手机上的定时控制系统的中央处理器,经过中央处理器的判断保存后,输出最终的执行命令。s4,最终的执行命令通过智能手机的第一通讯单元或第二通讯单元,传递给智能定时插座的通讯单元,最终传送给智能定时插座的中央处理器。s5,由智能定时插座的中央处理器发出高电平信号给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智能定时插座的通断电。优选的,在步骤s1中,智能手机的第一通讯单元与智能手机建立连接关系后,智能手机的第一通讯单元或者第二通讯单元均可以给云端/服务器发送执行命令,由云端/服务器将执行命令传送给智能定时插座的通讯单元;同时,智能定时插座的通讯单元会将智能定时插座的执行命令的反馈信息传送给云端/服务器,由云端再将执行命令的反馈信息传送给智能手机的第一通讯单元或者第二通讯单元。优选的,在步骤s2中,用户下达开或关的命令给插座开关单元,插座开关单元接受到执行命令。优选的,在步骤s2中,用户发送定时长度尺寸,定时单元开始执行命令。优选的,在步骤s2中,用户下达倒计时命令并发送定时长度尺度,倒计时单元接受到定时长度后,和本地时间相加并记录到达时间点,倒计时单元每分钟判断是否到达命令时间,如果没有到达命令时间则跳过,如果到达命令时间则开始执行命令。优选的,在步骤s2中,用户下达随机定时命令并发送单次时间点,随机定时单元接受命令后,产生一个{-30,30}的随机数(rnd_time=-30+(rand()%61))并叠加到收到的时间上,接着随机定时单元每分钟判断是否到达命令时间,如果没有到达命令时间则跳过,如果到达命令时间则开始执行命令。优选的,在步骤s2中,用户下达循环定时命令并发送循环定时时间点,循环定时时间点接受到命令后,产生一个{-30,30}的随机数(rnd_time=-30+(rand(rand()%61))并叠加到收到的时间轴上,循环定时单元每分钟判断是否到达命令时间,如果没到点则跳过,如果到达时间点则开始执行命令,并重置定时数据,循环模式会回到前上一步再产生一个定时。优选的,在步骤s3中,中央处理器的判断包括优先级判断和同级判断。具体的判断过程如下:如果如上所述的五个单元之间的执行时间没有冲突,则以上五个定时单元设定的定时模式会被保存,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执行;如果如上所述的五个单元之间的执行时间有冲突,则优先选择插座开关单元传递过来的执行命令,并更改相应的其他命令;如果如上所述的五个单元之间的执行时间有冲突,且插座开关单元传递过来的执行命令无冲突,也就是说四个平行级别的定时单元、倒计时单元、随机定时单元、循环定时单元产生冲突,则中央处理器会发出“取消”任务或者“覆盖”任务的命令给使用者,由手机app操作者手动选择后,确定最终的执行命令。优选的,在步骤s4中,如果智能手机含有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若第一通讯单元无法连接网络信号时,则通过第二通讯单元将执行命令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再由云端/服务器将执行命令发送给智能定时插座的通讯单元;反之,智能定时插座的通讯单元将执行命令的反馈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再将执行命令的反馈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智能定时插座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不但可以实现定时功能的多元化控制,同时还实现了远程智能遥控。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手机与智能定时插座建立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2为智能手机的定时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智能定时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智能手机的定时控制系统工作的流程图。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主要元器件说明:1智能手机110五个控制单元111插座开关单元112定时单元113倒计时单元114随机定时单元115循环定时单元120中央处理器130通讯单元131第一通讯单元132第二通讯单元2云端服务器3本地路由器4智能定时插座410通讯单元420中央处理器430控制单元5待控制电气设备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案例1:本发明的智能定时插座控制系统,其包括智能手机1、本地路由器3和智能定时插座4。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智能手机1与智能定时插座4建立连接关系的示意图。首先,智能手机1的通讯单元130会通过广播或主播模式发送路由器3的ssid和密码给智能定时插座4的通讯单元130,智能定时插座4的通讯单元130收到ssid和密码后,会连接路由器3,与智能手机1建立绑定关系。所有的连接关系为,智能手机1通过通讯单元130将执行命令发送给云端/服务器2,云端/服务器2将执行命令发送给智能定时插座4的通讯单元410,同时,智能定时插座4的通讯单元410将执行命令的反馈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2,云端/服务器2再将执行命令的反馈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1。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智能定时插座控制系统中的智能手机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智能手机1包含插座开关单元111、定时单元112、倒计时单元113、随机定时单元114、循环定时单元115、中央处理器120和通讯单元130。所述的插座开关单元111、定时单元112、倒计时单元113、随机定时单元114、循环定时单元115用于创建相应的任务命令,然后将以上任务命令传递给中央处理器120,由中央处理器120处理后,并传送给通讯单元130。所述的插座开关单元111可以直接控制智能定时插座的通断电。所述的插座开关单元111的功能实现方式为用户下达开或关的命令给插座开关单元,插座开关单元接受到执行命令。所述的定时单元112可以设定开启和关闭的具体时间,并且可以同时设定多段开启和关闭的具体时间,设定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值默认为当前的时间。所述的定时单元112的功能实现方式为用户发送定时长度尺寸,定时单元开始执行命令。所述的倒计时单元113可以设定设备开机/关机的倒计时,当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用于设定关机倒计时;当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时,用于设定开机倒计时,倒计时无默认数值设定。且倒计时每次只能设定1个,设定后即开始启用。所述的倒计时单元113的功能实现方式为用户下达倒计时命令并发送定时长度尺度,倒计时单元接受到定时长度后,和本地时间相加并记录到达时间点,倒计时单元每分钟判断是否到达命令时间,如果没有到达命令时间则跳过,如果到达命令时间则开始执行命令。所述的随机定时单元114可以在设定时间段内随机开、关,随机开关只开一次,关一次,设定时间段外均为关闭状态,默认为当前时间。所述的随机定时单元114在设定的开启时间的前后30min内随机打开,所述的随机定时单元在设定的关闭时间的前后30min内随机关闭。所述的随机定时单元114的功能实现方式为用户下达随机定时命令并发送单次时间点,随机定时单元接受命令后,产生一个{-30,30}的随机数(rnd_time=-30+(rand()%61))并叠加到收到的时间上,接着随机定时单元每分钟判断是否到达命令时间,如果没有到达命令时间则跳过,如果到达命令时间则开始执行命令。所述的循环定时单元115可以设定循环模式执行的时间,以及在此执行时间内的开启时长和关闭时长,开启时长和关闭时长默认为0,执行时间默认值为当前时间。所述的循环定时单元115的功能实现方式为用户下达循环定时命令并发送循环定时时间点,循环定时时间点接受到命令后,产生一个{-30,30}的随机数(rnd_time=-30+(rand(rand()%61))并叠加到收到的时间轴上,循环定时单元每分钟判断是否到达命令时间,如果没到点则跳过,如果到达时间点则开始执行命令,并重置定时数据,循环模式会回到前上一步再产生一个定时。所述的智能手机1上安装的定时系统含有中央处理器120,其可以接受插座开关单元111、定时单元112、倒计时单元113、随机定时单元114、循环定时单元115传送过来的执行命令,其中插座开关单元111的优先级别最高,另外定时单元112、倒计时单元113、随机定时单元113、循环定时单元114的优先级别一致。以上五个单元传递给中央处理器120的执行命令以时间顺序来确认优先判断和保存,也就是说,以上五个单元传送过来的执行命令根据传送过来的时间早的先进行判断,判断结束后将最终的消息存储。判断的过程中,如果如上所述的五个单元之间的执行时间没有冲突,则以上五个定时单元设定的定时模式会被保存,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执行;如果如上所述的五个单元之间的执行时间有冲突,则优先选择插座开关单元传递过来的执行命令,并更改相应的其他命令;如果如上所述的五个单元之间的执行时间有冲突,且插座开关单元传递过来的执行命令无冲突,也就是说四个平行级别的定时单元、倒计时单元、随机定时单元、循环定时单元产生冲突,则中央处理器会发出“取消”任务或者“覆盖”任务的命令给使用者,由手机app操作者手动选择后,确定最终的执行命令。所述的智能手机1的通讯单元130包含第一通讯单元131和第二通讯单元132。其中,第一通讯单元131为wifi单元或蓝牙单元,用于与智能手机1定时控制系统、无线路由器3、智能定时插座4进行通讯,建立彼此之间的连接关系。第二通讯单元可以连接到无线网,用于将智能手机1的控制命令上传到云端/服务器2,并接受云端/服务器的2的执行命令的反馈信息,所述的无线网络根据使用协议包括蓝牙(bluetooth)、无线高保真(wifi)、红外线数据协会(irda)、紫蜂(zigbee)、超宽带(uwb)、近距离无线传输(nfc)、码分多址(cdma)、演进数据优化(evdo)、单载波无线传输技术链接(1xrtt)、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长期演进(lte)、高速分组接入(hspa)、无线链路协议(rlp)、ieee802.11、ieee802.5,以及其他蜂窝或无线通信格式的组合、改进或者变形。进一步的,所述的智能手机1的第一通讯单元131与第二通讯单元132均可以与云端/服务器2互相通讯。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智能定时插座4的示意图。智能定时插座4上含有通讯单元410、中央处理器420、控制单元430,所述的智能定时插座4的中央处理器420用于接收智能定时插座4上的通讯单元410收到的执行命令,并将此执行命令传递给控制单元430,由控制单元430控制智能定时插座的通断电。智能定时插座4上的控制单元430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开关,来控制与继电器相连的l导电片与l导电杆的通断,从而实现对智能定时插座的通断电的控制。如图4所示,为智能手机的定时控制系统工作的流程图:s1’,由用户创建定时任务;s2’,将创建好的定时任务按照创建成功的时间传送到中央处理器120;s3’,中央处理器120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记录并保存;s4’,若插座开关单元的任务被建立,则优先执行插座开关单元111的任务,其他四个定时单元(定时单元112、倒计时单元113、随机定时单元114、循环定时单元115)创建的定时任务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记录并保存。s5’,若以上过程中,创建任务在中央处理器120中进行记录并保存时,出现冲突,则中央处理器120会发出“取消”任务或者“覆盖”任务的命令给使用者,由手机app操作者手动选择后,确定最终的执行命令。s6’,中央处理器120将最终的执行命令传递给通讯单元130。本发明不但涉及智能定时插座控制系统,还涉及到该智能定时插座的控制方法,具体的,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智能手机1的第一通讯单元131通过广播或主播模式发送路由器3的ssid和密码给智能定时插座4的通讯单元410,智能定时插座4的通讯单元410收到ssid和密码后,会连接路由器3,与智能手机1建立绑定关系;s2”,打开智能手机1的上安装的定时控制系统,分别对插座开关单元111、定时单元112、倒计时单元113、随机定时单元114、循环定时单元115其中一个过多个输入执行命令,并点击“保存”;s3”,点击“保存”后,以上五个单元的执行命令会传递给智能手机1上的定时控制系统的中央处理器120,经过中央处理器120的判断保存后,输出最终的执行命令。s4”,最终的执行命令通过智能手机1的第一通讯单元131或第二通讯单元132,传递给智能定时插座4的通讯单元410,最终传送给智能定时插座4的中央处理器420。s5”,由智能定时插座4的中央处理器420发出高电平信号给控制单元430,由控制单元430控制智能定时插座4的通断电。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