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44044阅读:2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线设备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为,无线路由器连接两台计算机,计算机上均安装有网络测试软件,通过设置网络测试软件一台计算机发送测试数据通过路由发送至另一台计算机。如果无线路由器为双频路由器,则需为每个频段配一台计算机,同样的,若同时进行多台路由器的满负载测试,则相应的就会应用到更多的计算机资源,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占用计算机资源及人力资源多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包括电源、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网络测试模块,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二网络测试模块,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包括至少一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包括至少一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均为第一频段的接口,所述电源为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二无线路由器供电,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一接口依次通过第一射频线、第一衰减器和第二射频线与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二接口电连接;

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还包括控制设备和监测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二无线路由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网络测试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以满负载状态向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发送第一测试数据,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设置所述第二网络测试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测试数据,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通信连接,所述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在满负载状态下的工作状态。

较佳地,所述第一网络测试模块包括第一网络设置模块和第一iperf模块,所述第一网络设置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设置命令和第二设置命令,所述第一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所述第二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所述第一频段的服务模式为无线接入点模式;

所述第一iperf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五设置命令,所述第五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一iperf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以及设置并行任务数、测试时长。

较佳地,所述第五设置命令还用于设置所述第一iperf模块的窗口大小、监听端口值和带宽报告的间隔时间。

较佳地,所述第二网络测试模块包括第二网络设置模块和第二iperf模块,所述第二网络设置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三设置命令和第四设置命令,所述第三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不同且在同一个网段内,所述第四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所述第一频段的服务模式为客户端模式;

所述第二iperf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的第六设置命令,所述第六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二iperf模块为服务器模式以及接收端口值,所述接收端口值与所述监听端口值相同;

和/或,所述第六设置命令还用于设置窗口大小。

较佳地,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还包括第三无线路由器,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三网络测试模块,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还包括至少一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包括至少一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数量相同,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均为第二频段的接口,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三接口依次通过第三射频线、第二衰减器和第四射频线与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四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网络测试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以满负载状态向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发送第二测试数据,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设置所述第三网络测试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四接口接收所述第二测试数据;

和/或,所述第三网络测试模块包括第三网络设置模块和第三iperf模块,所述第三网络设置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七设置命令和第八设置命令,所述第七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均不同且在同一个网段内,所述第八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的所述第二频段的服务模式为客户端模式,所述第三iperf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九设置命令,所述第九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三iperf模块为服务器模式;

和/或,所述第九设置命令还用于设置窗口大小。

一种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基于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实现,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包括电源、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二无线路由器、控制设备和监测设备,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包括至少一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包括至少一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均为第一频段的接口,所述电源为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二无线路由器供电,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一接口依次通过第一射频线、第一衰减器和第二射频线与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二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二无线路由器通信连接,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通信连接;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包括:

s1、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以满负载状态向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发送第一测试数据;

s2、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测试数据;

s3、利用所述监测设备监测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在满负载状态下的工作状态。

较佳地,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还包括第一iperf模块,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还包括:

s4、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所述第一频段的服务模式为无线接入点模式;

s5、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一iperf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以及设置并行任务数、测试时长。

较佳地,步骤s6还包括:

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一iperf模块的窗口大小、监听端口值和带宽报告的间隔时间。

较佳地,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还包括第二iperf模块,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还包括:

s7、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不同且在同一个网段内;

s8、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所述第一频段的服务模式为客户端模式;

s9、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二iperf模块为服务器模式以及接收端口值,所述接收端口值与所述监听端口值相同;

和/或,步骤s9还包括:

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窗口大小。

较佳地,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还包括第三无线路由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还包括至少一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包括至少一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数量相同,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均为第二频段的接口,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三接口依次通过第三射频线、第二衰减器和第四射频线与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四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通信连接;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还包括:

s10、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以满负载状态向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发送第二测试数据;

s11、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三网络测试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四接口接收所述第二测试数据;

和/或,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还包括第三iperf模块,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还包括:

s12、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均不同且在同一个网段内;

s13、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的所述第二频段的服务模式为客户端模式,设置所述第三iperf模块为服务器模式;

和/或,所述步骤s13还包括设置窗口大小。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无线路由器中内嵌网络测试模块,将第一无线路由器通过射频线和衰减器与第二无线路由器连接起来,只通过一台外部控制设备如计算机对多台无线路由器进行网络参数设置,使得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建立网络连接,第一无线路由器与第二无线路由之间实现测试数据传输,进行满负载测试,测试过程只应用到一台外部控制设备,同样的,如果同时进行多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也只应用到一台外部控制设备,达到节省计算机资源及人力资源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包括电源1、第一无线路由器2和第二无线路由器3,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2包括第一网络测试模块21和至少一第一接口22,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3包括第二网络测试模块31和至少一第二接口32,所述第一接口22与所述第二接口32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接口22与所述第二接口32均为第一频段的接口,所述电源1为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2、第二无线路由器3供电,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2的一个第一接口22依次通过第一射频线5、第一衰减器4和第二射频线6与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3的一个第二接口32电连接;

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还包括控制设备7和监测设备8,所述控制设备7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2、第二无线路由器3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7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网络测试模块21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接口22以满负载状态向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3发送第一测试数据,所述控制设备7还用于设置所述第二网络测试模块31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接口32接收所述第一测试数据,所述监测设备8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2通信连接,所述监测设备8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2在满负载状态下的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设备7和所述监测设备8可以为同一设备,也可以为不同设备,比如若要监测路由器的数据连接情况,则控制设备7和监测设备8均可以为同一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分别对两个无线路由器的网络设置后,将计算机与两个路由器的连接断开,第一无线路由器就可以独立向第二无线路由器以满负载方式向第二无线路由器发送测试数据,计算机与第一无线路由器通信连接,就可以监测第一无线路由器的网络连接及数据发送情况;如要监测路由器的功耗情况,则监测设备可以为功率分析仪。本实施例通过一台计算机兼作监测加控制设备或者一台计算机加一台功率分析仪作为监测加控制设备,实现无线路由器的满负载测试。

所述第一网络测试模块21包括第一网络设置模块211和第一iperf模块212,所述第一网络设置模块211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7的第一设置命令和第二设置命令,所述第一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2的ip地址,所述第二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2的所述第一频段的服务模式为无线接入点模式;

所述第一iperf模块212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7的第五设置命令,所述第五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一iperf模块212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3的ip地址以及设置并行任务数、测试时长、窗口大小、监听端口值和带宽报告的间隔时间。

较佳地,所述第二网络测试模块31包括第二网络设置模块311和第二iperf模块312,所述第二网络设置模块311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7的第三设置命令和第四设置命令,所述第三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3的ip地址,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3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2的ip地址不同且在同一个网段内,所述第四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3的所述第一频段的服务模式为客户端模式;

所述第二iperf模块312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7的第六设置命令,所述第六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二iperf模块312为服务器模式以及接收端口值,所述接收端口值与所述监听端口值相同,所述第六设置命令还用于设置窗口大小。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测试无线路由器单频段的测试系统,第一无线路由器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无线路由器的第二接口频段相同,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通过射频线与衰减器电连接,若第一无线路由器与第二无线路由器均包括多个同频段接口,则连接方式同于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的连接方式。通过控制设备如计算机登录第一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修改其ip地址为:192.168.1.1,将其服务模式(servicemode)设置为无线接入点(ap)模式,通过控制设备如计算机登录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修改其ip地址为:192.168.1.2,将其服务模式(servicemode)设置为客户端(station)模式;运行计算机上telnet,通过telnet发送测试设置命令给第二无线路由器,设置第二无线路由器为服务器模式,接收端口值为5002,测试窗口大小为256k,具体命令为:iperf–s–w256k–p5002;通过telnet发送测试设置命令给第一无线路由器,设置第一无线路由器连接到第二无线路由器,端口值为5002,测试窗口大小为256k,具体命令为:iperf–c192.168.1.2–w256k–p5002–p8–t864000–i10;设置并行任务数为8,使得第一无线路由器工作在满负载状态,测试时间设置为864000秒即为10天,测试10天的工作状态,设置测试报告间隔时间为10秒,通过计算机监测第一无线路由的连接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二无线路由器中内嵌网络测试模块,将第一无线路由器通过射频线和衰减器与第二无线路由器连接起来,只通过一台外部控制设备如计算机对两台无线路由器进行网络参数设置,使得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建立网络连接,第一无线路由器与第二无线路由之间实现测试数据传输进行满负载测试。测试过程只应用到一台外部控制设备,达到节省计算机资源及人力资源成本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与实施例1相比较,如图2所示,其区别在于,还包括第三无线路由器4,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4包括第三网络测试模块41,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2还包括至少一第三接口23,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4包括至少一第四接口42,所述第三接口23与所述第四接口42数量相同,所述第三接口23与所述第四接口42均为第二频段的接口,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2的一个第三接口23依次通过第三射频线10、第二衰减器9和第四射频线11与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4的一个第四接口42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7与第三无线路由器4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7还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网络测试模块21分别通过所述第三接口23以满负载状态向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4发送第二测试数据,所述控制设备7还用于设置所述第三网络测试模块41分别通过所述第四接口42接收所述第二测试数据;

所述第三网络测试模块41还包括第三网络设置模块411和第三iperf模块412,所述第三网络设置模块411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7的第七设置命令和第八设置命令,所述第七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4的ip地址,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4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2的ip地址、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3的ip地址均不同且在同一个网段内,所述第八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4的所述第二频段的服务模式为客户端模式,所述第三iperf模块412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7的第九设置命令,所述第九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三iperf模块412为服务器模式;所述第九设置命令还用于设置窗口大小。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双频段无线路由器的测试系统,第一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第二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频段接口,第三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二频段接口,第一无线路由器分别与第二无线路由器和第三无线路由器同频段接口电连接,连接方式同第1实施例中第一、二接口连接方式。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通过控制设备如计算机登录第三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修改其ip地址为:192.168.1.3,将其服务模式(servicemode)设置为客户端(station)模式;运行计算机上telnet,通过telnet发送测试设置命令给第三无线路由器,设置第三无线路由器为服务器模式,测试窗口大小为256k,具体命令为:iperf–s–w256k;第一无线路由器的第二频段连接测试设置命令为通过telnet发送测试设置命令给第一无线路由器,设置第一无线路由器连接到第三无线路由器,测试窗口大小为256k,具体命令为:iperf–c192.168.1.3–w256k–p8–t864000–i10;设置并行任务数为8,使得第一无线路由器工作在满负载状态,测试时间设置为864000秒即为10天,测试10天的工作状态,设置测试报告间隔时间为10秒,通过计算机监测第一无线路由的连接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二、三无线路由器中内嵌网络测试模块,将第一无线路由器分别通过射频线和衰减器与第二、第三无线路由器连接起来,只通过一台外部控制设备如计算机对三台无线路由器进行网络参数设置,使得第一无线路由器分别和第二、第三无线路由器建立网络连接,第一无线路由器与第二、第三无线路由之间实现测试数据传输,进行满负载测试。测试过程只应用到一台外部控制设备,达到节省计算机资源及人力资源成本的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基于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实现,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包括电源、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二无线路由器、控制设备和监测设备,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包括至少一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包括至少一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均为第一频段的接口,所述电源为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二无线路由器供电,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一接口依次通过第一射频线、第一衰减器和第二射频线与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二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二无线路由器通信连接,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通信连接;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101、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以满负载状态向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发送第一测试数据;

步骤102、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测试数据;

步骤103、利用所述监测设备监测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在满负载状态下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相比,如图4所示,其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网络测试模块包括第一iperf模块,所述步骤101包括:

步骤1011、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设置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所述第一频段的服务模式为无线接入点模式;

步骤1012、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一iperf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以及设置并行任务数、测试时长、窗口大小、监听端口值和带宽报告的间隔时间。

优选地,所述步骤102包括:

步骤1021、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不同且在同一个网段内,设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所述第一频段的服务模式为客户端模式;

步骤1022、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二iperf模块为服务器模式、接收端口值和设置窗口大小,所述接收端口值与所述监听端口值相同。

实施例3和4通过在第一、二无线路由器中内嵌网络测试模块,将第一无线路由器通过射频线和衰减器与第二无线路由器连接起来,只通过一台外部控制设备如计算机对两台无线路由器进行网络参数设置,使得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建立网络连接,第一无线路由器与第二无线路由之间实现测试数据传输进行满负载测试。测试过程只应用到一台外部控制设备,达到节省计算机资源及人力资源成本的效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4相比,其区别在于,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还包括第三无线路由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还包括至少一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包括至少一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数量相同,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均为第二频段的接口,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三接口依次通过第三射频线、第二衰减器和第四射频线与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四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通信连接;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以满负载状态向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发送第二测试数据;

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三网络测试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四接口接收所述第二测试数据;

和/或,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还包括第三iperf模块,所述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三网络测试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四接口接收所述第二测试数据的步骤包括:

步骤1041、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均不同且在同一个网段内,设置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的所述第二频段的服务模式为客户端模式;

步骤1042、利用所述控制设备设置所述第三iperf模块为服务器模式以及设置窗口大小。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二、三无线路由器中内嵌网络测试模块,将第一无线路由器分别通过射频线和衰减器与第二、第三无线路由器连接起来,只通过一台外部控制设备如计算机对三台无线路由器进行网络参数设置,使得第一无线路由器分别和第二、第三无线路由器建立网络连接,第一无线路由器与第二、第三无线路由之间实现测试数据传输,进行满负载测试。测试过程只应用到一台外部控制设备,达到节省计算机资源及人力资源成本的效果。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