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状态的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98222发布日期:2019-04-03 04:3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状态的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的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通信技术中,高频段的频谱资源的应用成为实现大数据速率通信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由于高频段的无线传播特性,高频段的路径衰减较大,使得高频段下的信号覆盖受限。大规模的天线阵列可以通过波束成形(beamforming,bf)带来阵列增益,从而有效增加信号覆盖,克服高频段的路径衰减。波束成形技术会对无线信号的能量产生聚焦,产生一个指向性波束,在特定方向上信号增益最强。5g基站和5g终端均有各自的天线阵列和多个不同指向的波束,因此基站和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时有一个波束对准的过程,该过程既要考虑发射波束又要考虑接收波束,只有选择最佳发射-接收波束才能确保通信的准确及时,此时波束管理(beammanagement,bm)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高效、便捷地确认某一接收波束对应的最佳发射波束或者某一发射波束对应的最佳接收波束,5g通信技术引入了波束互易性(beamcorrespondence,bc)这一概念,对于多波束的无线通信系统,当终端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时,可以简化波束管理过程,提高通信效率。但是终端的波束互易性能力所处的状态会随着器件的老化、温度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即波束互易性能力在某一时刻对终端可能不再适用。为了避免一直使用预设定的波束互易性能力,如何有效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是否仍然适用就成为一个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的方法和终端,便于网络端正确获取终端的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与波束互易性能力有关的指示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条件;当该指示信息达到该预设条件时,确定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该波束互易性能力指示了当前装置在波束成形中用于信号发送的发射波束和用于信号接收的接收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当前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当前装置在基于所述波束成形与网络端通信时是否具有上述的波束互易性能力;将该当前状态上报给该网络端。通过预设指示信息自适应确定当前装置是否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确保当前装置可以及时上报波束互易性能力所处的状态,进一步便于在后续的波束通信过程中当前装置和网络端能够正确使用波束互易性能力。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将该当前状态上报给该网络端之后还包括:接收该网络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进行上行波束扫描、停止上行波束扫描或进行上行发射波束角度补偿中的至少一项。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的指示信息为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对应的该预设条件为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阈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的指示信息为基于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发起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对应的该预设条件为该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阈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指示信息为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和基于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发起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对应的该预设条件为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阈值和该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阈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所述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包括:使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向网络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获得网络端指示的第一上行发射波束,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为网络端测得的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中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基于波束互易性能力计算得到多个下行接收波束中的最佳下行接收波束对应的第二上行发射波束;当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第二上行发射波束之间的角度差大于角度阈值,则确定该当前状态为指示该当前装置不具有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当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第二上行发射波束之间的角度差不大于上述角度阈值,则确定该当前状态为指示该当前装置具有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所述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包括:使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向网络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获得网络端指示的第一上行发射波束,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为网络端测得的上述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中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基于波束互易性能力计算得到多个下行接收波束中最佳的下行接收波束对应的第二上行发射波束;当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该第二上行发射波束不同,则确定该当前状态为指示该当前装置不具有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当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该第二上行发射波束相同,则确定该当前状态为指示该当前装置具有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最佳下行接收波束为该当前装置与该网络端建立下行同步的过程中测量得到,在该下行同步过程中该当前装置接收该网络端下行发送的系统消息,该下行同步过程在所述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之前。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得网络端指示的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包括:从网络端接收随机接入响应rar,通过该rar的指示信息获得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端发起的能力查询指示,基于所述能力查询指示生成能力查询结果,该能力查询结果包含该当前状态;上述的将该当前状态上报给网络端包括:将该能力查询结果上报给该网络端。上述上报方法通过能力上报和同步的流程完成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状态的上报,如果当前装置已经发起过一次attach,能力信息会被保存在网络端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entity,mme)中,即便当前装置波束互易性能力有改变,该基站不会发起能力查询请求。因此,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所述网络端发起的终端能力查询指示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从该网络端去附着detach;附着attach至该网络端,以触发该网络端发送该能力查询指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状态发生变化时,可以主动上报,而不用等待基站发起能力查询请求,将该当前状态上报给网络端包括:主动上报波束互易性能力字段给该网络端,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字段包含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判断模块,用于确定与波束互易性能力有关的指示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条件;确定模块,用于当该指示信息达到该预设条件时,确定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该波束互易性能力指示了所述终端在波束成形中用于信号发送的发射波束和用于信号接收的接收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当前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基于该波束成形与网络端通信时是否具有该波束互易性能力;上报模块,用于将该当前状态上报给该网络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的指示信息为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对应的该预设条件为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阈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的指示信息为基于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发起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对应的该预设条件为该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阈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指示信息为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和基于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发起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对应的该预设条件为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阈值和该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阈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使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向网络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获得网络端指示的第一上行发射波束,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为网络端测得的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中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基于波束互易性能力计算得到多个下行接收波束中的最佳下行接收波束对应的第二上行发射波束;当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第二上行发射波束之间的角度差大于角度阈值,则确定该当前状态为指示该终端不具有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当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第二上行发射波束之间的角度差不大于上述角度阈值,则确定该当前状态为指示该终端具有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使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向网络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获得网络端指示的第一上行发射波束,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为网络端测得的上述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中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基于波束互易性能力计算得到多个下行接收波束中最佳的下行接收波束对应的第二上行发射波束;当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该第二上行发射波束不同,则确定该当前状态为指示该终端不具有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当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该第二上行发射波束相同,则确定该当前状态为指示该终端具有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最佳下行接收波束为该终端与该网络端建立下行同步的过程中测量得到,在该下行同步过程中该终端接收该网络端下行发送的系统消息,该下行同步过程在所述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之前。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从该网络端接收随机接入响应rar,通过该rar中的指示信息获得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还包括生成模块,用于接收该网络端发起的能力查询指示,基于该能力查询指示生成能力查询结果,该能力查询结果包含该当前状态;上述上报模块具体用于:将该能力查询结果上报给该网络端。如果终端已经向网络端发起过attach,则终端能力会被保存在网络端的mme中,并可以通过上下文设置请求(initialcontextsetuprequest)消息传递给基站,因此对于基站来说该能力处于可知状态。基于此,当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发生变化时,为了确保终端能力的同步更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还包括查询触发模块,用于从该网络端去附着detach;附着attach至该网络端,以触发该网络端发起该能力查询指示。上述终端的上报模块需要等待基站发起ue能力查询请求,在另外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的上报模块可以在波束互易性能力所处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主动上报当前状态给网络端,该上报模块具体用于:主动上报波束互易性能力字段给该网络端,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字段包含该当前状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还包括上报触发模块,用于确定该当前状态与上一次上报至该网络端的历史状态是否相同;当该当前状态与该历史状态不同,则触发将该当前状态上报给该网络端的操作。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被配置为可执行如下操作:确定与波束互易性能力有关的指示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条件;当该指示信息达到该预设条件时,确定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该波束互易性能力指示了所述终端在波束成形中用于信号发送的发射波束和用于信号接收的接收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当前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基于所述波束成形与网络端通信时是否具有上述的波束互易性能力;将该当前状态上报给该网络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用于驱动该处理器执行上述操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还包括:收发器。所述处理器指示收发器执行将该当前状态上报给该网络端的操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存储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软盘设备、硬盘设备、光盘设备或磁盘设备中的至少一项。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的指示信息为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对应的该预设条件为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阈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的指示信息为基于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发起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对应的该预设条件为该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阈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指示信息为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和基于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发起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对应的该预设条件为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阈值和该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阈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如下操作:使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向网络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获得网络端指示的第一上行发射波束,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为网络端测得的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中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基于波束互易性能力计算得到多个下行接收波束中的最佳下行接收波束对应的第二上行发射波束;当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第二上行发射波束之间的角度差大于角度阈值,则确定该当前状态为指示该终端不具有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当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第二上行发射波束之间的角度差不大于上述角度阈值,则确定该当前状态为指示该终端具有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可选地,该处理器指示收发器执行发送随机接入preamble的操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如下操作:使用多个上行发射波束向网络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获得网络端指示的第一上行发射波束,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为网络端测得的上述多个上行发射波束中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基于波束互易性能力计算得到多个下行接收波束中最佳的下行接收波束对应的第二上行发射波束;当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该第二上行发射波束不同,则确定该当前状态为指示该终端不具有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当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该第二上行发射波束相同,则确定该当前状态为指示该终端具有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可选地,该处理器指示收发器执行发送随机接入preamble的操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具体执行如下操作:从网络端接收随机接入响应rar,通过所述rar的中指示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可选地,该处理器指示收发器执行接收rar的操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如下操作:接收网络端发起的能力查询指示,基于该能力查询指示生成能力查询结果,该能力查询结果包含该当前状态;将该能力查询结果上报给该网络端。可选地,该处理器指示收发器执行接收能力查询指示的操作。可选地,该处理器指示该收发器执行将能力查询结果上报给该网络端的操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如下操作:从该网络端去附着detach;附着attach至该网络端,以触发该网络端发起该能力查询指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ue在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状态发生变化时,可以主动上报,而不用等待基站发起ue能力查询请求,因此该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如下操作:主动上报波束互易性能力字段给该网络端,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字段包含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可选地,该处理器主动指示收发器执行上报波束互易性能力字段的操作。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该终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中由终端执行的步骤。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自适应确定终端波束互易性能力所处的状态,并将该状态上报给网络端,便于网络端正确获取终端的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所处的状态,提高通信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中接入网设备20和终端3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和终端之间波束通信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所处的状态的方法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指示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条件的方法流程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判断指示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条件的方法流程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状态的信令流程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状态的信令流程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报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状态的信令流程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报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状态的信令流程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管理过程的信令流程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的说明书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0。该通信系统100中包括一个接入网设备20,以及与该接入设备20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30。该接入网设备20是一种无线网络节点,能够为所述终端30提供如语音通话、视频、数据、消息接发、广播或其他各种无线通信服务。由于移动通信也叫蜂窝通信,接入网设备20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小区,并为小区内存在的多个终端30服务。示例性地,接入网设备20可以是基站、中继站或其他无线接入点等。基站支持各类无线通信协议,如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网络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asetransceiver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中的nb(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中的enb或enodeb(evolutionalnodeb),或者可以是iot或者nb-iot中的enb。接入网设备20还可以是未来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网络中的gnb(newradionodeb),每个gnb有多个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point,trp),接入网设备20也可以是该发送接收站点,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mobile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终端30也叫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具体可以是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相机、音频播放器等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各种类型的产品,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等,例如,该终端30的常见形态是智能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或可穿戴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所述终端30可以支持所述接入网设备20所支持的以上各类无线通信协议的至少一种,以实现与所述接入网设备20的通信。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20和终端3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终端3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至少一个存储器302、至少一个收发器303。可选的,终端3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31、输出设备304和输入设备305。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收发器303通过连接器相耦合,所述连接器可包括各类接口、传输线或总线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耦合是指通过特定方式的相互联系,包括直接相连或通过其他设备间接相连。处理器301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类型: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unit,mc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用于实现逻辑运算的集成电路。例如,处理器30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或多核(multi-cpu)处理器。处理器301内包括的多个处理器或单元可以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中或位于多个不同的芯片上。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处理器301中可包括通信处理器301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芯片是以集成电路工艺制造在同一个半导体衬底上的系统,也叫半导体芯片,其可以是利用集成电路工艺制作在所述衬底(通常是例如硅一类的半导体材料)上形成的集成电路的集合,其外层通常被半导体封装材料封装。所述集成电路可以包括各类功能器件,每一类功能器件包括逻辑门电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mos)晶体管、双极晶体管或二极管等晶体管,也可包括电容、电阻或电感等其他部件。每个功能器件可以独立工作或者在必要的驱动软件的作用下工作,可以实现通信、运算、或存储等各类功能。图2中的存储器302可以是非掉电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emmc(embeddedmultimediacard,嵌入式多媒体卡)、ufs(universalflashstorage,通用闪存存储)或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者是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还可以是掉电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30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连接器与处理器301相耦合。存储器302也可以和处理器30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302能够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程序代码在内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被执行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也可被视为是处理器301的驱动程序。例如,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后续实施例中的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数量很大,可形成能够被处理器301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驱动相关处理器执行各类处理,如支持上述各类无线通信协议的通信信号处理算法、操作系统运行或应用程序运行。收发器303可以是任何用于实现通信信号收发的装置,其可以耦合至天线31。收发器303包括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具体地,一个或多个天线31用于接收射频信号,该收发器303的接收机rx用于从天线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并将该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提供给所述处理器301中包括的通信处理器3010,以便通信处理器3010对该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做进一步的处理,例如解调处理和译码处理。此外,收发器303中的发射机tx还用于从通信处理器3010接收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并将该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31发送所述射频信号。具体地,接收机rx可以选择性地对射频信号进行一级或多级下混频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以得到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所述下混频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的先后顺序是可调整的。发射机tx可以选择性地对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进行一级或多级上混频处理和数模转换处理以得到射频信号,所述上混频处理和数模转换处理的先后顺序是可调整的。数字基带信号和数字中频信号可以统称为数字信号。输出设备304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304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305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305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天线31可以是具有多天线元件的天线阵列,多天线元件应用多组波束形成权重以形成多个波束,具体地,当该终端30为5g终端时,该天线31为大规模的天线阵列,产生多个接收和发射波束。接入网设备2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至少一个存储器202、至少一个收发器203、一个或多个天线21、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204。具体的,该天线21可以是具有多天线元件的天线阵列。处理器201、存储器202、收发器203和网络接口204通过连接器相耦合。其中,网络接口204用于通过通信链路,例如s1接口,与核心网设备10耦合。或者网络接口204通过有线或无线链路,例如x2接口,与其它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接口进行连接。图中对连接方式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连接方式是什么不作具体限定。另外,天线21、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收发器203的相关描述可参考终端30中天线31、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收发器303的描述,以实现类似功能,例如,处理器201可包括通信处理器,用于对需要发送至终端30的信息或数据做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序列,并对编码序列做调制已生成调制后的数据以便通过收发器303中的射机tx传输至天线。基于上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扩展到更多的通信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尽管后续实施例主要以移动通信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任何通信场景中用户所使用的通信设备均可视为用户设备,而与用户所持有的设备进行通信的对端设备可视为无线网络节点。因此以上通信应用场景仅为了便于说明,不用于严格限定本实施例。进一步的,为了便于说明,在后续的描述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到的基站都是作为接入网设备20的一种示例,该基站可以替换为上述的接入网设备20的任一种其他示例。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到的网络端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20,也可以选择性的进一步包括核心网设备。示例性地,在5g通信技术中,5g基站和5g终端都会配置天线阵列,且为了对抗路径衰减、有效增加信号覆盖,基站通常使用多个不同指向的窄波束,对应的,终端侧也有多个不同指向的窄波束,这意味着,在5g通信系统中,要实现基站和终端的高效通信,需要选择合适的收发波束对。应对这种多波束的场景,波束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波束管理是一套通讯协定程序,目的是取得并保持一组基站侧波束和终端侧波束实现下行传输和上行传输。波束管理包括:波束决定(beamdetermination),波束测量(beammeasurement),波束上报(beamreporting),和波束扫描(beamsweeping)中的至少一项。下行波束管理过程是为下行传输寻找合适的基站发射波束或终端接收波束中的至少一项,在目前通信技术中,包含有下行波束管理的三种过程:p-1:终端设备用不同的下行接收波束测量来自基站的不同的下行发射波束,来确定基站的下行发射波束和终端侧的下行接收波束;p-2:终端设备采用相同的下行接收波束测量来自基站的不同的下行发射波束,来确定基站的下行发射波束;p-3:终端设备采用不同的下行接收波束测量来自基站的相同的下行发射波束,来确定终端侧的下行接收波束。对应的,上行波束管理过程是为上行传输寻找合适的基站接收波束或终端发射波束中的至少一项,上行波束管理也存在三种过程:u-1:基站用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测量终端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来确定终端侧的上行发射波束和基站侧的上行接收波束;u-2:基站用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测量终端相同的上行发射波束,来确定基站侧的上行接收波束;u-3:基站用相同的上行接收波束测量终端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来确定终端上行发射波束。应当理解,上述的下行波束管理的全部过程和上行波束管理的全部过程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在一些具体情况中,可能只需要经历一个或两个过程,而非全部过程,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下行传输是指基站向终端方向的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和控制信令的传输,上行传输是指终端向基站方向的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和控制信令的传输。为了便于理解在第五代通信系统中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波束通信及波束管理过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通信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基站具体参考上述的接入网设备20,终端1和终端2具体参考上述的终端30,具体地,图3中的基站20为5g基站,终端30为5g终端,基站20和终端30采用波束的方式在高频段的资源上相互传输数据。具体地,基站20和终端30上都设置了天线阵元,基站20可以在自身的射频端设置移相器,通过移相器改变天线阵元的相位权重,使得无线信号的能量在某个方向上聚焦,形成一个指向性波束,并通过该波束向终端30发送下行数据;对应的,终端30也可以在自身的射频端设置移相器,实现对天线阵元的模拟相位加权,形成对应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基站20发送的下行数据。图3中以下行传输为例进行说明。通常,为了有效增加信号覆盖,5g基站使用多个不同指向的波束,如图3所示,基站使用了t1-t8共8个波束,在下行传输过程中,基站依次使用不同指向的波束发射无线信号,因此基站需要进行一次下行发射波束扫描选择对准某一终端的最佳发射波束。对应的,终端也使用多个不同指向的波束,如图3所示,终端1使用r1-r4四个波束,终端2使用u1-u4四个波束,所述两个终端各自需要做一次下行接收波束扫描针对下行发射波束变换不同的下行接收波束,并从中选择最佳下行接收波束,由此产生各自的最佳下行发射-接收波束对。图3中终端1和终端2对应的最佳下行发射-接收波束对分别为(t4,r3)和(t6,u2)。应当理解,基站侧和终端侧的波束数量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列举的一种情况,其实际的波束数量可以多种多样,同样,基站和终端的个数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也不构成限定。为了尽可能增大信号增益,5g基站和终端的波束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且波束较窄,一旦波束指向偏离终端,将会影响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因此波束的选择和对准对于实现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有效通信至关重要。波束互易性能力用于指示在波束成形中用于信号发送的发射波束和用于信号接收的接收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基于已有的接收波束的参数信息可以获得对应的发射波束的参数信息,示例性的,已知终端的上行发射波束的空间方位角等特性参数,通过波束互易性能力就可以得到对应的最佳下行接收波束的空间方位角。示例性的,已知基站上行接收波束的空间方位角等特性参数,通过波束互易性能力可以直接得到对应的最佳下行发射波束的空间方位角。基于此,当终端和基站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时,无需对多个波束进行依次扫描和测量就可以得到最佳发射-接收波束对的对应关系,简化了波束管理过程,提高了波束选择和对准的效率。应当理解,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波束互易性能力是对上述发射和接收波束对应关系的一种理论表征,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基于波束互易性能力计算收发波束都是基于该理论表征计算得到。示例性的,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可以是一个收发波束对照表,基于特定的发射波束可以查到对应的最佳接收波束,同样,基于特定的接收波束也可以查到对应的最佳发射波束,如表1所示是终端的收发波束对照表的一个可能的示例,在该示例中终端有编号为1-4的四个下行接收波束和编号同样为1-4的四个上行发射波束,如果终端在下行接收过程中使用1号下行接收波束,则根据该表格可直接查得对应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为3号上行发射波束。表1下行接收波束对应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1号下行接收波束3号上行发射波束2号下行接收波束4号上行发射波束3号下行接收波束1号上行发射波束4号下行接收波束2号上行发射波束示例性的,该波束互易性能力还可以是一个具有输入输出的学习模型,该学习模型通过对历史最佳发射-接收波束对进行分析、学习得到,输入下行接收波束,可输出对应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同理,输入下行发射波束,可输出对应的最佳上行接收波束。应当理解,本申请所有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最佳发射-接收波束对中的最佳表示当终端与基站之间基于该发射-接收波束对进行波束通信时信号质量最好,对应的,该最佳发射-接收波束对中的发射波束为最佳发射波束、该最佳发射-接收波束对中的接收波束为最佳接收波束。在判断信号质量时依据的测量参考量可以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receiving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receivingquality,rsrq)或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sinr)中的至少一项。在终端基于波束与基站进行上下行传输的过程中,如果实际的最佳发射-接收波束对与通过波束互易性能力计算得到的最佳发射-接收波束对一致,则认为终端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依然基于表1进行说明,终端使用2号下行接收波束接收基站发送的信号,当采用4号上行发射波束向基站发送信号时,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的信号质量最好,与收发波束对照表中给出的最佳收发波束对(2,4)一致,则认为终端此刻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对应的,如果由于终端使用年限的影响,或者由于终端某一时刻工作温度异常,终端与基站通信的过程中实际使用的接收、发射波束与最初的接收、发射波束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偏移,导致终端使用2号下行接收波束接收基站发送的信号时需采用3号上行发射波束向基站发送信号才能使终端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信号质量最好,即此时实际的最佳收发波束对为(2,3),与收发波束对照表中给出的收发波束对(2,4)不一致,这种情况下认为终端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因此,对于本发明实施例而言,终端在通信中是否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可以是:该波束互易性能力是否仍然适用于所述终端的通信要求;或在通信中对于所述终端而言,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对于达到该终端的通信要求是否仍然合格。例如,所述通信要求可以是如前所述的通信质量要求,包括但不限定于rsrp、rsrq或sinr要求。当前状态下终端是否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是变化的,具体地,终端在当前状态下是否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与物理器件的特性有关,当物理器件的特性发生变化时,会使得基于物理器件生成的接收和发射波束的空间方位角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实际最佳收发波束对与理论收发波束对不同。影响物理器件特性参数的因素都会影响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示例性的,该物理器件可以包括发射机tx中的发送射频链、接收机rx中的接收射频链、移相器或天线阵列中的至少一项,影响物理器件特性参数的因素可以包括使用年限、工作的温度、湿度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在终端出厂时,将上述收发波束对照表存储在终端中作为预设定的收发波束互易性能力,并在终端通信的过程中始终使用并上报该预设定的波束互易性能力给网络端,如基站。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终端可能在某个时间段内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却依然使用和上报预设定的波束互易性能力,可能导致终端使用不合适的收发波束对,影响终端的通信质量;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终端一段时间后恢复了波束互易性能力,却因为没有及时得知该状态而始终通过扫描波束选择最佳收发波束对,降低终端的通信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所处的状态的方法,确保终端始终使用并上报准确的波束互易性能力。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步骤的形式对该自适应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所处的状态的方法进行描述,虽然在方法流程图中示出了该方法的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描述的步骤。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所处的状态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401:确定与波束互易性能力有关的指示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条件。由于终端的波束互易性能力与物理器件的特性有关,终端波束互易性能力所处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地,随着使用时长和环境因素的变化,终端可能从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变为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对应的,某一时刻终端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暂时失去了波束互易性能力,随着恶劣环境因素的消除,终端可能恢复波束互易性能力。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确定与波束互易性能力有关的指示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条件来判断是否需要确定终端的当前状态。上述的指示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或基于波束互易性能力发起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该预设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阈值或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阈值,该时间阈值和次数阈值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历史经验值设置。应当理解,这里确定指示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条件在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的过程中是重复执行的。下面给出步骤401的的两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与波束互易性能力有关的指示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条件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步骤501:记录波束互易性能力使用时长t。这里使用时长是指基于终端基于某一状态下的波束互易性能力进行波束通信的总时长。这里的波束通信包括终端和基站基于波束完成数据、控制信令等的上下行传输过程,示例性的,可参考图3给出的波束通信的示意过程。步骤502:判断t是否超过预设的使用时长阈值t_thr?该使用时长阈值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历史经验值确定,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该经验值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所得。如果波束互易性能力使用时长t没有超过该使用时长阈值,则转到步骤501,继续记录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如果使用时长t超过了该使用时长阈值,则进行步骤503。步骤503: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达到预设的使用时长阈值,并将t清零。判断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是否达到使用时长阈值在终端与基站进行波束通信时是重复进行的,因此将使用时长t清零,以便在下一次判断时对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进行重新计时。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与波束互易性能力有关的指示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条件的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步骤601:记录基于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发起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n。终端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是为了在终端与基站之间建立连接,并为终端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从而实现上行同步,完成上行传输。在5g通信中,当终端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时,终端通过上行发射波束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基站通过下行发射波束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accessresponse,rar),进一步地,终端通过下行接收波束接收基站发送的该rar。当终端当前状态为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时,通过收发波束对照表获得的最佳发射-接收波束对不再是实际的最佳发射-接收波束对,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的上行发射波束不准确,导致基站没有收到该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此时,随机接入失败;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基站收到了终端发送的preamble,但是基站发送rar的下行发射波束与终端接收该rar的下行接收波束对不是对准的,导致终端在发送了preamble之后可能收不到基站发送的rar,从而导致随机接入失败。步骤602:判断n是否超过预设的随机接入失败次数阈值n_thr?除步骤601描述的导致随机接入失败的情景之外,在实际通信过程中还存在其他导致随机接入失败的因素,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出现随机接入失败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当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超过某一预设的阈值,则有理由认为终端当前不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上述的随机接入失败次数阈值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历史经验值确定,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该经验值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所得。如果基于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随机接入失败次数没有超过该次数阈值,则转到步骤601,继续记录基于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发起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如果该次数n超过该次数阈值,则进行步骤603。步骤603:基于该波束互易性能力发起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并将n清零。判断基于波束互易性能力发起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在终端与基站进行波束通信时是重复进行的,此时将n清零,以便在下一次判断时对基于波束互易性能力发起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进行重新计数。步骤402:当指示信息达到预设条件时,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当指示信息达到预设条件时,有必要确认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该当前状态用于指示终端在基于波束成形技术与网络端通信时是否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上述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的过程可以是由一个存储或配置在处理器中的软件模块来实现,如存储在之前提到的通信处理器3010中,进一步地,可以设置一个标志位f来判断是否执行该软件模块,可选的,该标志位f可以是存储或配置在所述处理器中的一个变量,当指示信息达到预设条件时,令该标志位f=true,此时,执行上述软件模块,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上述确定过程也可以通过硬件模块或者通过软件模块与硬件模块的结合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确定过程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下面给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步骤402的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7所示,在该具体方案中,认为在终端的初始状态为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当新的随机接入到来时,执行下面所述的步骤,触发随机接入过程的事件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触发随机接入过程的事件的类型不做限定。步骤701、终端关闭波束互易性能力,基于多个上行发射波束分别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preamble。前述已经提到,可以在终端出厂时将表征终端的波束互易性能力的收发波束对照表存储在终端中,例如可存储在存储器302中,作为预设定的波束互易性能力。可选的,波束互易性能力也可以通过一个具有输入输出的学习模型来表征,该学习模型通过对历史最佳发射-接收波束对进行分析、学习得到,输入下行接收波束,可输出对应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收发波束互易性能力也可以通过硬件逻辑模块表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波束互易性能力的表征形式不做限定。因为要判断终端当前是否有波束互易性能力,所以要将预设定的波束互易性能力关闭,得到实测的最佳发射-接收波束对,并与基于波束互易性能力得到的理论最佳发射接收波束对进行比较。关闭该预设定的波束互易性能力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可以在终端的用户界面上设置一个开关,用户可以在收到指示消息达到预设条件的提示后触发该开关手动关闭波束互易性能力,也可以在终端的处理器,如通信处理器3010中存储或配置一个标志位作为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开关,通过在收到指示消息达到预设条件的提示后自动更改标志位关闭波束互易性能力。在关闭波束互易性能力后,因为终端不知道通过哪个上行发射波束可以与基站实现最好的连接,所以终端在每个上行发射波束中都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步骤702、基站用每个上行接收波束分别检测终端的每个上行发射波束,测得终端发送preamble过程中最佳的上行发射波束作为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具体地,基站用每个上行接收波束分别接收终端发送preamble的每个上行发射波束发射的信号并进行测量,得到最佳的上行发射-接收波束对,该上行发射-接收波束对中的上行发射波束即为最佳上行发射波束,将该最佳上行发射波束记为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应当理解,最佳的上行发射-接收波束对意思是当终端和基站之间使用该发射-接收波束对通信时信号质量最好。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preamble通过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送达基站。步骤703、基站通过下行发射波束向终端发送rar,该rar中携带了所述第一发射波束的指示信息。在新的随机接入到来之前,终端与基站已经建立了下行同步,在建立下行同步的过程中,基站通过多个下行发射波束发送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频率带宽指示、可选择的小区信息、小区接入相关信息、随机接入信道参数,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的初始功率等,终端用每一个下行接收波束分别接收基站的每一个下行发射波束发送的该系统消息并进行测量,当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信号质量最好时,得到终端最佳的下行接收波束和基站的最佳下行发射波束。当新的随机接入到来时,在执行步骤701的过程中,终端将测得的基站最佳下行发射波束通过选择对应的随机接入发送时机(randomaccessoccasion,ro)告知基站,因此在步骤703中基站通过该最佳下行发射波束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accessresponse,rar),该rar中携带了上述第一发射波束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在上行传输过程中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步骤704、通过最佳下行接收波束接收rar,并获得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同时基于波束互易性能力对照表算出该最佳下行发射波束对应的上行发射波束作为第二上行发射波束。在步骤703中已经提到,在新的随机接入到来之前,在终端与基站建立下行同步的过程中终端已经测得了最佳的下行接收波束,在步骤704中,终端采用该最佳的下行接收波束接收基站发送的rar,通过rar中携带的指示信息得到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同时,基于存储在终端中的波束互易性能力对照表或者波束互易性能力学习模型计算得到该最佳下行接收波束对应的上行发射波束作为第二上行发射波束。该第二上行发射波束是通过波束互易性能力得到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的理论值。步骤705、当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和第二上行发射波束的角度差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则确定当前状态为指示终端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在5g通信系统中,基站和终端使用的多个发射、接收波束覆盖不同的空间方位,每个波束对应一个特定的空间角度,步骤702获得的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对应一个空间角度1,步骤704获得的第二上行发射波束对应一个空间角度2,当该空间角度1与该空间角度2之间的角度差小于预设的角度阈值,则可以认为该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该第二上行发射波束为同一个发射波束,应当理解,该预设的角度阈值的大小与测量结果的精度有关,该预设的角度阈值越小,测量结果精度越高,具体地,当该预设的角度阈值为0时,测量结果精度最高。当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和第二上行发射波束的角度差小于预设的角度阈值时,表明当前实际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与基于初始波束互易性能力得到的理论最佳上行发射波束是同一个发射波束,表明当前时刻终端的天线阵列没有发生偏差,则确定当前状态为指示终端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当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和第二上行发射波束的角度差大于上述预设的角度阈值时,表明当前实际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与基于初始波束互易性能力得到的理论最佳上行发射波束不是同一个发射波束,则确定当前状态为指示终端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应当理解,步骤705中的判断条件也可以用于判断终端在初始时刻无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场景。下面给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步骤402的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8所示。在新的随机接入到来时,执行下面所述的步骤:步骤801、基于多个上行发射波束分别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preamble。在该具体方案中,终端的初始状态为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当指示信息达到预设条件时,有必要确定终端当前的状态是否变成了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由于终端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终端无法知道通过哪个上行发射波束可以与基站实现最好的连接,因此终端在每个上行发射波束中都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给基站。步骤802、与步骤702相同。步骤803、与步骤703相同。步骤804、与步骤704相同。步骤805、当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和第二上行发射波束相同,则确定当前状态为指示终端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具体的,终端对所有的上行发射波束进行标号,当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和第二上行发射波束的标号相同,认为当前时刻终端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当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和第二上行发射波束的标号不同,则认为两个上行发射波束不同,终端的当前状态仍然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可选的,也可以采用步骤705的判断条件,当第一上行发射波束和第二上行发射波束的角度差小于预设的角度阈值时,认为当前时刻终端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可选的,如果在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与具有有波束互易性能力之间还存在具有部分波束互易性能力,当终端的当前状态为具有部分波束互易性能力时,实际测得的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理论的第二上行发射波束之间的角度差大于步骤705中预设的门限值,但是该角度差会被限定在某个固定范围内,因此可通过设置两个门限阈值,当第一上行发射波束与第二上行发射波束的角度差落在两个门限阈值之间认为终端当前状态为具有部分波束互易性能力。步骤403、将该当前状态上报给网络端。若当前状态指示终端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却依然使用和上报波束互易性能力,会使得基于最佳下行接收波束获得的上行发射波束不是最佳的上行发射波束,使用错误的上行发射波束会导致终端上行发射功率增大,甚至导致掉线等问题,从而影响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对应的,当终端实际具备波束互易性能力,却将不具备波束互易性能力上报给基站,导致在下行和上行传输时需要启动波束管理过程,降低了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效率。因此在与波束互易性能力有关的指示信息达到预设条件时,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并将该当前状态上报给基站,可以使终端及时得知波束互易性能力是否处于适用的状态。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在将该当前状态上报给网络端之前,确定当前状态与上一次被上报给网络端的历史状态是否相同,当该当前状态与历史状态不同时,触发将当前状态上报给网络端的操作。可选的,当终端上报给网络端的历史状态指示终端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而得到的当前状态指示终端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则触发将当前状态上报给网络端的操作,并将该当前状态上报给网络端。应当理解,5g终端与接入网设备之间通过波束进行通信,这里以基站作为接入网设备的示例,上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时,可以只上报到基站侧,在一些可选的情况中,可能会进一步上报到核心网侧。例如,终端可以在等待基站发起ue能力查询后,通过ue能力查询结果将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上报给基站和核心网。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终端不用等待基站发起ue能力查询,主动将当前状态上报给基站,由于在主动上报时不依附ue能力查询流程,所以不会上报到核心网,只上报给基站即可。基于这样的理解,步骤403中所提到的网络端可以包括基站,也可以选择性的进一步包括核心网设备。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报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状态的一种具体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901、终端向网络端发起去附着detach。图9中所示的方法通过借助ue能力上报及同步的流程将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上报给网络端。ue能力可分为与基站相关的无线接入的能力以及与核心网相关的能力,所以在上报ue能力时基站侧和核心网侧都会涉及。终端在第一次发起attach时会上报ue能力,基站在收到ue能力信息后通过ue能力信息指示(uecapabilityinformationindication)消息将该ue能力指示给mme,为了减少空口开销,mme会保存该ue能力信息,并在后续向基站发送上下文设置请求消息时将该能力指示给基站。由于终端在第一次发起attach之后ue能力被保存在了网络端,如果后续终端不发起去附着detach等相关操作,基站不会向终端发起ue能力查询。当终端的ue能力信息发生变化时,为了保证ue能力信息的同步上报,需要先向网络端发起去附着detach,在detach的过程中,mme会将保存在本地的ue能力信息删除。步骤902、终端向网络端发起附着attach。终端在发起去附着detach之后再发起附着attach,在发起attach的过程中,核心网向基站发送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包含attachaccept指示,告知基站attach被接受,但是由于mme将保存在本地的ue能力信息删除了,所以在该上下文设置请求消息中不包含ue能力消息。步骤903、基站收不到mme发送的ue能力,发起ue能力查询请求。由于mme发送的上下文设置请求消息中不包含ue能力信息,而网络端在做各种事件判决或执行各种算法时,均需要知道ue能力,因此基站通过下行发射波束向终端发起ue能力查询(uecapabilityenquiry)请求。步骤904、终端基于ue能力查询请求,开启ue能力查询,生成ue能力查询结果。步骤905、将ue能力查询结果上报给基站。具体的,该ue能力查询结果为终端能力信息uecapabilityinformation,在上行传输过程中终端通过上行发射波束将该终端能力信息上传给基站,该ue能力信息中包含终端的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在一种具体的方案中,可以在uecapabilityinformation中添加新的字段beamcorrespondencecapability,该字段中包含了终端的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步骤906、基站向mme发送ue能力信息指示。基站在收到终端上报的ue能力信息后,基站再向mme发送ue能力信息指示(uecapabilityinformationindication)消息,通过该消息将ue能力信息传递到mme,进一步的,该ue能力信息中包含的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被mme保存。在终端下一次发起detach之前,网络端认为终端始终使用该状态下的波束互易性能力。通过ue能力上报和同步的过程将终端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上报给网络端,便于网络端在终端的波束互易性能力处于不同的状态时指示终端及时调整波束管理过程,避免在波束通信中使用不合适的发射-接收波束。这种上报方法需要等待基站发起ue能力查询信息之后才可以完成上报,下面给出一种主动上报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状态的方法。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报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状态的另一种具体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001、终端主动上报uebeamcorrespondencecapabilityind给基站。在该上报方法中,终端无需等待基站发起ue能力查询,在波束互易性能力有关的指示信息达到预设条件后并得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时,可以主动将该当前状态上报给基站。具体的,终端上报终端波束互易性能力状态指示uebeamcorrespondencecapabilityind字段给基站,该uebeamcorrespondencecapabilityind字段中包含有终端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在基站收到终端上报的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为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之后,及时调整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波束管理的过程,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上报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之后一种具体的波束管理过程。该过程具体包括:步骤1101、基站通过dci触发终端进行上行波束扫描。当终端的状态从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变为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时,如果仍然认为终端处于有波束互易性能力的状态会导致终端使用不合适的发射-接收波束对,影响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质量。因此基站在收到终端当前状态为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的报告时,及时通知终端进行上行波束扫描,从而选择最佳上行发射波束,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触发终端进行上行波束扫描。步骤1102、终端选择dci中指示的srs资源发射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终端在收到基站触发上行波束扫描的指示之后,将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发送给基站,具体的,终端选择dci中指示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signal,srs)资源完成上行发射波束的发送。步骤1103、基站对终端不同的上行发射波束进行测量,并选择最佳上行发射波束。具体地,基站用每个上行接收波束分别接收终端每个上行发射波束发射的信号并进行测量,当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信号质量最好时所对应的上行发射波束为终端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在判断信号质量时依据的测量参考量请参照步骤703中的描述。步骤1104、基站通过dci中的sri将该最佳上行发射波束指示给终端。基站通过dci中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soundingreferencesignalresourceindex,sri)将最佳上行发射波束指示给终端。步骤1105、终端使用该最佳上行发射波束进行上行传输。进一步地,如果基站测量到该最佳的上行发射波束的质量变差,基站触发终端对该最佳上行发射波束的临近波束进行局部扫描,并选择新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示例性地,终端上报的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可以是终端具有或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以向网络端指示波束互易性能力发生改变。如前实施例中步骤401所述,终端确定与波束互易性能力有关的指示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条件,可以是周期性确定或根据随机接入失败次数确定。周期性确定即根据波束互易性能力的使用时长来确定。可选的,如果终端从不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变为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时,基站通过dci指示终端停止上行波束扫描过程,通过波束互易性能力获得最佳下行接收波束对应的最佳上行发射波束,提高波束选择的效率。可选的,当终端从具有波束互易性能力变为有部分波束互易性能力时,基站通过dci指示终端依据该部分波束互易性能力得到的上行发射波束的角度进行补偿,使得该上行发射波束与最佳上行发射波束的角度差控制在上述步骤705预设的门限值内。下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适应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的终端,该终端1200包括:判断模块1201:用于确定与波束互易性能力有关的指示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条件,详细说明请参照步骤401的描述。确定模块1202:用于当该指示信息达到该预设条件时,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详细说明请参照步骤402的描述。上报模块1203:用于将上述当前状态上报给该网络端,详细说明请参考步骤403的描述。具体地,上报模块用于实现步骤905和步骤906的将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的上报给基站和mme的操作,以及图10中主动上报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状态的操作。进一步地,该判断模块1201用于实现图5和图6中所述的任一个确定与波束互易性能力有关的指示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条件的方法;该确定模块1202用于实现图7和图8中所述的任一个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当前状态的方法。该终端1200还可以包括:查询触发模块1204:用于触发网络端发起ue能力查询,具体的,用于实现步骤901和步骤902中的操作;生成模块1205:用于接收网络端发起的ue能力查询请求,并基于该查询请求生成ue能力查询结果,该能力查询结果中包含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具体的,用于实现步骤903和步骤904中的操作;可选的,该终端1200还可以包括:上报触发模块1206:用于确定波束互易性能力的当前状态与上一次上报至网络的历史状态是否相同,当该当前状态与上一次的历史状态不同,触发将当前状态上报给网络端的操作。该终端可能的实体形态请参考说明书中对终端30的描述部分。上述终端的各组成模块可以采用硬件、软件功能单元,或者两者的结合来实现。当采用硬件实现的时候,该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逻辑集成电路所形成的逻辑模块,所述逻辑集成电路可包括晶体管、逻辑门或电路功能模块。本申请所提供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图12中的单元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各个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实现,这些接口通常是电性通信接口,但是也不排除可能是机械接口或其它的形式接口。因此,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同一个或不同设备的不同位置上。上面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终端进行描述,下面结合图2中所示的终端30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硬件层面的终端进行描述。该终端30中的通信处理器3010被配置为可执行上述任一个方法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通信处理器3010的具体类型可参考终端30中的处理器301的描述。该存储器302用于存储相关指令,当相关指令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个方法,该存储器的类型具体可参考对终端30中存储器302的描述。该收发器303包括发射机tx。当所述当前状态与所述初始状态不同,该发射机用于在处理器301的指示或驱动下将所述当前状态上报给网络端,详细说明请参考步骤403的描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发射机tx可以是单独的发送器,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该收发器中可以只有一个发射机,也可以有多个发射机。该收发器303还包括接收机rx,该接收机可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相关数据和信令并传输给处理器301进行处理,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该接收机rx可以是单独的接收器,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该收发器中可以只有一个接收机,也可以有多个接收机。对于输出设备304、输入设备305、天线31和连接器的在介绍图2时已经有过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100,该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30。该基站可以参见图2中的接入网设备20的描述;该终端30用于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执行的步骤。关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交互过程,请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个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上述信号处理装置的各组成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其中的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该存储介质的种类请参考存储器302的相关描述。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例如,装置实施例中的一些具体操作可以参考之前的方法实施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