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LLDP实现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68841阅读:4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LLDP实现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和系统,具体为一种利用lldp实现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网络设备的种类日益繁多且各自的配置错综复杂,为了使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在网络中相互发现并交互各自的系统及配置信息,需要有一个标准的信息交流平台。

lldp(linklayerdiscoveryprotocol,链路层发现协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提供了一种标准的链路层发现方式,可以将本端设备的的主要能力、管理ip、设备标识、接口标识等信息组织成不同的tlv(type/length/value,类型/长度/值),并封装在lldpdu(linklayerdiscoveryprotocoldataunit,链路层发现协议数据单元)中发布给与自己直连的邻居,邻居收到这些信息后将其以标准mib(managementinformationbase,管理信息库)的形式保存起来,以供网络管理系统查询及判断链路的通信状况。

简单说来,lldp是一种邻近发现协议。它为以太网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和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定义了一种标准的方法,使其可以向网络中其他节点公告自身的存在,并保存各个邻近设备的发现信息。例如设备配置和设备识别等详细信息都可以用该协议进行公告。

具体来说,lldp定义了一个通用公告信息集、一个传输公告的协议和一种用来存储所收到的公告信息的方法。要公告自身信息的设备可以将多条公告信息放在一个局域网数据包内传输,传输的形式为类型长度值(tlv)域。

发送机制

设备端口会周期性地向邻居设备发送lldp报文。如果设备的本地配置发生变化则立即发送lldp报文,以将本地信息的变化情况尽快通知给邻居设备。但为了防止本地信息的频繁变化而引起lldp报文的大量发送,每发送一个lldp报文后都需延迟一段时间后再继续发送下一个报文。

接收机制

设备端口会对收到的lldp报文及其携带的tlv进行有效性检查,通过检查后再将邻居信息保存到本地,并根据ttl(timetolive,生存时间)tlv中ttl的值来设置邻居信息在本地设备上的老化时间,若该值为零,则立刻老化该邻居信息。

当前lldp可以实现相邻设备的端口链路发现,但目前没有相关方法实现整个网络拓扑的端口链路发现,如图2所示,设备r1无法发现设备r2与设备r3的链路端口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lldp实现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和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利用lldp实现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设置端口的lldp为主动模式或被动模式,并判断发送端口的lldp是否为主动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步,若发送端口是主动模式,则平台发送带有拓扑tlv的lldp报文,拓扑tlv属于端口信息列表集,一个列表中包括一个端口信息,一个端口信息包括端口mac、管理ip、设备标识、接口标识;若发送端口不是主动模式,则平台发送不带有拓扑tlv的一般lldp报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三步,接收端口判断收到的lldp是否携带拓扑tlv字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四步,若接收端口收到的是不携带拓扑tlv字段的lldp,则上送lldp报文到平台处理;若接收端口收到的是携带拓扑tlv字段的lldp,则再判断拓扑tlv字段中是否已经包含自己的端口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五步,若拓扑tlv字段中包含自己的端口信息,则忽略并丢弃该lldp报文;若拓扑tlv字段中不包含自己的端口信息,则再判断接收端口是否为被动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六步,若接收端口不是被动模式,则上送lldp报文平台处理;若接收端口是被动模式,则在拓扑tlv中增加接收端口信息,并上送一份lldp报文到平台处理,同时泛洪该报文到其他被动模式端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七步,泛洪端口发送lldp报文时,把发送端口信息有序加入到扩展拓扑tlv的端口信息列表集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八步,下一个接收端口接收到lldp报文时,再重复第三步到第七步的流程。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lldp比较,新增的拓扑tlv字段可以有效的把路径上所有端口信息全部有序的记录下来,从而从中心节点可以有效的监督整个网络拓扑,并能够及时更新并记录拓扑变化。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利用lldp实现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和系统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利用lldp实现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和系统的使用场景的介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一种利用lldp实现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设置端口的lldp为主动模式或被动模式,并判断发送端口的lldp是否为主动模式。

第二步,若发送端口是主动模式,则平台发送带有拓扑tlv的lldp报文,拓扑tlv属于端口信息列表集,一个列表中包括一个端口信息,一个端口信息包括端口mac、管理ip、设备标识、接口标识;若发送端口不是主动模式,则平台发送不带有拓扑tlv的一般lldp报文。

第三步,接收端口判断收到的lldp是否携带拓扑tlv字段。

第四步,若接收端口收到的是不携带拓扑tlv字段的lldp,则上送lldp报文到平台处理;若接收端口收到的是携带拓扑tlv字段的lldp,则再判断拓扑tlv字段中是否已经包含自己的端口信息。

第五步,若拓扑tlv字段中包含自己的端口信息,则忽略并丢弃该lldp报文;若拓扑tlv字段中不包含自己的端口信息,则再判断接收端口是否为被动模式。

第六步,若接收端口不是被动模式,则上送lldp报文平台处理;若接收端口是被动模式,则在拓扑tlv中增加接收端口信息,并上送一份lldp报文到平台处理,同时泛洪该报文到其他被动模式端口。

第七步,泛洪端口发送lldp报文时,把发送端口信息有序加入到扩展拓扑tlv的端口信息列表集中。

第八步,下一个接收端口接收到lldp报文时,再重复第三步到第七步的流程。

该种利用lldp实现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和系统,与现有lldp比较,新增的拓扑tlv字段可以有效的把路径上所有端口信息全部有序的记录下来,从而从中心节点可以有效的监督整个网络拓扑,并能够及时更新并记录拓扑变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