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48840发布日期:2019-04-30 18:0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数据通信技术,尤指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信级设备应用中,为了高容量和高并发,一套设备往往由多个硬件节点组成;另外,为了网络安全,在组网规划时,一般仅规划一个用于操作维护的节点与外部相连,本文将该节点简称为维护节点,其他节点定义为工作节点。在进行版本文件更换、软件运行日志下载等文件操作时,需要在登陆到维护节点,通过维护节点进行网络跳转实现与工作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从而实现版本文件更换、软件运行日志下载等文件操作。上述仅规划一个维护节点进行网络跳转实现与工作节点间数据通信的方法,在维护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不便;随着工作节点数量的上升,维护操作过程变得愈加繁琐,且存在人为失误的可能。技术实现要素: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能够简化维护操作,避免维护操作的人为失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将文件传输请求转换为预设格式后,通过预设的交互界面由维护节点发往相应的工作节点;通过预设的监测进程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是否空闲;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空闲时,根据文件传输请求将数据从工作节点传输至维护节点。可选的,所述通过预设的交互界面由维护节点发往相应的工作节点包括:确定所述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的地址;根据确定的工作节点的地址,将转换格式后的所述文件传输请求由维护节点发送到相应的工作节点。可选的,所述根据文件传输请求将数据从工作节点传输至维护节点包括:确定每次传输数据包的个数;根据确定的每次传输的数据包的个数对数据中包含的数据包进行按序传输,并记录数据传输状态;根据记录的数据传输状态确定对需要重传的数据包进行重传处理。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后一个需要传输的数据包编号、正在等待传输反馈的数据包编号、数据包是否重传。可选的,所述进行重传处理包括:对需要重传的数据包,以间隔重传的方式进行重传。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中转单元、监测单元及文件传输单元;其中,中转单元用于:将文件传输请求转换为预设格式后,通过预设的交互界面由维护节点发往相应的工作节点;监测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监测进程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是否空闲;文件传输单元用于: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空闲时,根据文件传输请求将数据从工作节点传输至维护节点。可选的,所述中转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的地址;根据确定的工作节点的地址,将转换格式后的所述文件传输请求由维护节点发送到相应的工作节点。可选的,所述文件传输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每次传输数据包的个数;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空闲时,根据确定的每次传输的数据包的个数对数据中包含的数据包进行按序传输,并记录数据传输状态;根据记录的数据传输状态确定对需要重传的数据包进行重传处理。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后一个需要传输的数据包编号、正在等待传输反馈的数据包编号、数据包是否重传。可选的,所述文件传输单元用于进行重传处理包括:对需要重传的数据包,以间隔重传的方式进行重传。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在处理器读取执行以下操作:将文件传输请求转换为预设格式后,通过预设的交互界面由维护节点发往相应的工作节点;通过预设的监测进程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是否空闲;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空闲时,根据文件传输请求将数据从工作节点传输至维护节点。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将文件传输请求转换为预设格式后,通过预设的交互界面由维护节点发往相应的工作节点;通过预设的监测进程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是否空闲;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空闲时,根据文件传输请求将数据从工作节点传输至维护节点。本发明实施例简化了维护操作,避免了维护操作的人为失误,提升了维护操作的效率。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数据传输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100、将文件传输请求转换为预设格式后,通过预设的交互界面由维护节点发往相应的工作节点;本发明实施例将文件传输请求转换为预设格式后,采用预设的交互界面实现文件传输请求的传输,无需进行维护节点和工作节点之间的网络跳转,简化了文件传输的操作。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预设的交互界面由维护节点发往相应的工作节点包括:确定所述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的地址;根据确定的工作节点的地址,将转换格式后的所述文件传输请求由维护节点发送到相应的工作节点。步骤101、通过预设的监测进程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是否空闲;本发明实施例在节省维护节点和工作节点之间的网络跳转时,通过预设的检测进程确定工作节点是否空闲,保证了文件传输请求能够及时稳定的传输,步骤102、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空闲时,根据文件传输请求将数据从工作节点传输至维护节点。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文件传输请求将数据从工作节点传输至维护节点包括:确定每次传输数据包的个数;根据确定的每次传输的数据包的个数对数据中包含的数据包进行按序传输,并记录数据传输状态;根据记录的数据传输状态确定对需要重传的数据包进行重传处理。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后一个需要传输的数据包编号、正在等待传输反馈的数据包编号、数据包是否重传。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进行重传处理包括:对需要重传的数据包,以间隔重传的方式进行重传。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预设格式、交互界面、监测进程等均可以参考相关技术中已有的实现方式设计设计实现,在此不做赘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方式进行数据包的传输,与连续校验失败3次和连续重传超过3次则结束传输操作。经实测检验,本发明实施例较相关技术传输效率要高。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可以通过窗口实现数据包的传输,窗口设计原理与滑动窗口设计原理相似,本发明实施例窗口在应用层实现,在工作节点侧设置的窗口,本发明实施例称为源端窗口,源端窗口主要用于记录数据传输状态,工作节点每一次传输5个数据包,因此设置源端窗口大小为5,窗口示意如表1所示,各窗口序号为0~4:01234表1本发明实施例首次发送数据包时,工作节点会连续发送5个数据包,假设包序号分别为1~5,并将数据包序号分别置于0~4号窗口,等待维护节点发送确认消息。对于源端窗口,在窗口结构中存在以下信息来保存数据传输状态值,分别是:下一个要按序发送的数据包在窗口中的索引,索引范围0-4;下一个要按序发送的数据包号;正在等待应答的最小序号数据包在窗口中的索引,索引范围0-4;重发标志;其中,false表示不重传,true表示重传。假设窗口的处于表2中的状态:012341511121314表2表2中:第一行为窗口索引,第二行为窗口中存放的数据包序号,假设窗口索引为加粗显示的索引号为2的窗口假设收到确认消息,此时数据传输状态如表3所示:下一个要按序发送的数据包在窗口中的索引1下一个要按序发送的数据包号16正在等待应答的最小序号数据包在窗口中的索引1重发标志true表3在上述情况下会重传11号数据包给维护节点。此时收到了维护节点端发来的13号数据包的确认,同样通过加粗显示表示,假设窗口如表4所示:012341511121314表4此时数据传输状态如表5所示:下一个要按序发送的数据包在窗口中的索引1下一个要按序发送的数据包号16正在等待应答的最小序号数据包在窗口中的索引1重发标志false表5在表5所示的数据传输状态下,不会重传11号包给维护节点,本发明实施例间隔重传的方式。同理如果下次收到的是14号数据包时,将会重传11号包给维护节点。这里假设本次收到11号数据包的确认,则窗口显示和数据传输状态分别如表6和表7所示:012341516171814表6下一个要按序发送的数据包在窗口中的索引4下一个要按序发送的数据包号19正在等待应答的最小序号数据包在窗口中的索引4重发标志false表7在收到11号数据包确认后,将窗口数据传输状态信息的更新到4号索引位置,同时连续发送16、17和18号数据包给维护节点。本发明实施例设计对应维护节点的窗口大小为5,主要缓存其收到的数据,待有序收到后写入文件。对于窗口,在窗口结构中存在以下数据用于保存数据传输状态,分别是:下一个按序到达的数据包序号;下一个按序到达的数据包在窗口中的索引;表示窗口内已按序接收的数据包数目(不包括乱序数据包),取值范围0-5;假设窗口的处于表8所示状态:012341511121314表8注:表8中,第一行为窗口索引,第二列为窗口中存放的数据包序号,加粗字体收到数据包,此时数据传输状态如表9所示:下一个按序到达的数据包序号11下一个按序到达的数据包在窗口中的索引1窗口内已按序接收的数据包数目0表9在表9所示的状态下,维护节点发送12号数据包的确认给工作节点。假设收到了工作节点发来的13号数据包,窗口及数据传输状态如表10和表11所示:012341511121314表10表11在上述数据传输状态下下,不会将12和13号数据包写入文件,因为11号数据包未收到。这里假设本次收到11号数据包,窗口及数据传输状态如表12和表13所示:012341516171814表12表13在收到11号数据包确认后,进行窗口数据传输状态信息的更新,将11、12和13包都有序的写入到文件中,并等待14号包。在电信级组网中,若出现网络隔离,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对隔离的多节点单板进行文件统一操作,并且传输效率要优于文件传输协议(ftp)。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将文件传输请求转换为预设格式后,通过预设的交互界面由维护节点发往相应的工作节点;通过预设的监测进程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是否空闲;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空闲时,根据文件传输请求将数据从工作节点传输至维护节点。本发明实施例简化了维护操作,避免了维护操作的人为失误,提升了维护操作的效率。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数据传输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包括:中转单元、监测单元及文件传输单元;其中,中转单元用于:将文件传输请求转换为预设格式后,通过预设的交互界面由维护节点发往相应的工作节点;可选的,所述中转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的地址;根据确定的工作节点的地址,将转换格式后的所述文件传输请求由维护节点发送到相应的工作节点。监测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监测进程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是否空闲;文件传输单元用于: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空闲时,根据文件传输请求将数据从工作节点传输至维护节点。本发明实施例,对发送的文件传输请求及数据包,可以采用相关协议发送相应的确认消息,实现消息反馈。可选的,所述文件传输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每次传输数据包的个数;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空闲时,根据确定的每次传输的数据包的个数对数据中包含的数据包进行按序传输,并记录数据传输状态;根据记录的数据传输状态确定对需要重传的数据包进行重传处理。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后一个需要传输的数据包编号、正在等待传输反馈的数据包编号、数据包是否重传。可选的,所述文件传输单元用于进行重传处理包括:对需要重传的数据包,以间隔重传的方式进行重传。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在处理器读取执行以下操作:将文件传输请求转换为预设格式后,通过预设的交互界面由维护节点发往相应的工作节点;通过预设的监测进程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是否空闲;确定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的工作节点空闲时,根据文件传输请求将数据从工作节点传输至维护节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例如处理器)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个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集成电路来实现其相应功能,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其相应功能。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