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机场安保的人脸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2380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机场安保的人脸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和声音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现有机场的人脸识别往往仅仅设置在机场安检处以防止犯罪分子登机,而在现在反恐形式下,恐怖分子或逃犯因身份证上的照片时间长往往不会被安检处的人脸识别装置所甄别,而出站旅客不经安检,更不会被识别。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适用于机场安保的人脸识别系统,包括:服务器,连接至公安网络的网络交换器;多个采集装置,多个采集装置与网络交换机构成数据连接,网络交换机与服务器构成数据连接并与公安网络构成数据交互以传输近期照片以及视频声音。

进一步地,采集装置包括摄像头和拾音器,以人脸识别为主,语音识别为辅。

进一步地,采集装置分为:

第一类采集装置,用于移动地在机场随机采集人脸信息;

第二类采集装置,用于固定地设置在机场的入口或/和出口处;

第三类采集装置,用于固定地设置在机场的盥洗处。

进一步地,第一类采集装置包括:底盘箱体,支撑柱,升降柱,探头壳体,主摄像头,红外摄像头,采集控制电路板,升降电机,螺杆,升降螺母,两个驱动电机,两个驱动轮,两个从动轮,两条行走履带,蓄电池,行走控制电路板;其中,两个驱动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底盘箱体的左侧和右侧的前方;两个驱动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底盘箱体的左侧或右侧的后方;行走履带分别设置在底盘箱体的左右两侧并分别套装在驱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两个驱动电机均设置在底盘箱体内部并分别连接至两个驱动轮;蓄电池与行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底盘箱体中并与驱动电机构成电性连接;支撑柱安装在底盘箱体的顶部,升降电机设置在支撑柱中;升降柱与支撑柱构成滑动连接,升降电机驱动螺杆转动,升降螺母套装在螺杆上,升降柱与升降螺母固定连接;探头壳体固定连接至升降柱的顶端,采集控制电路板,主摄像头,红外摄像头设置在探头壳体中,主摄像头与红外摄像头分别电性连接至采集控制电路板。

进一步地,第一类采集装置还包括:充电电池,充电电池设置在探头壳体中并与采集控制电路板构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类采集装置还包括:第一无线通讯芯片,第一无线通讯芯片设置在探头壳体中并与采集控制电路板构成电性连接以使主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上传至网络交换器。

进一步地,第一类采集装置还包括:第二无线通讯芯片,第二无线通讯芯片设置在底盘箱体中并与行走控制电路板构成电性连接以接收第一无线通讯芯片的指令以控制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升降电机为步进电机。

进一步地,第二类采集装置包括:两扇能自动开合的玻璃门,设置在玻璃门上方的识别摄像头,设置在玻璃门边缘不同高度上的多个人脸采集摄像头。

进一步地,第三类采集装置包括:安装在盥洗处的洗手池上方的单向反射镜和安装在单向反射镜背后的隐蔽式摄像头,单向反射镜能使隐蔽式摄像头拍摄到镜前的人像而使人像反射回至镜前。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提供一种能更有效的通过人脸识别而保证机场安全的人脸识别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适用于机场安保的人脸识别系统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第一类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第一类采集装置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第一类采集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类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三类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6所示,适用于机场安保的人脸识别系统10包括:服务器11,网络交换器12,多个采集装置。其中,网络交换器12连接至公安网络13;多个采集装置与网络交换机构成数据连接,网络交换机与服务器11构成数据连接并与公安网络13构成数据交互以传输照片以及声音。具体而言,一个采集装置可以包括摄像头和拾音器。

采集装置分为:第一类采集装置100,第二类采集装置200和第三类采集装置300。第一类采集装置100用于移动地在机场随机采集人脸信息;第二类采集装置200用于固定地设置在机场的入口或/和出口处;第三类采集装置300用于固定地设置在机场的盥洗处。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类采集装置100包括:底盘箱体101,支撑柱102,升降柱103,探头壳体104,主摄像头104,红外摄像头106,采集控制电路板107,升降电机108,螺杆109,升降螺母110,两个驱动电机111,两个驱动轮112,两个从动轮113,两条行走履带114,蓄电池115,行走控制电路板116;其中,两个驱动轮11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底盘箱体101的左侧和右侧的前方;两个驱动轮11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底盘箱体101的左侧或右侧的后方;行走履带114分别设置在底盘箱体101的左右两侧并分别套装在驱动轮112和从动轮113的外侧;两个驱动电机111均设置在底盘箱体101内部并分别连接至两个驱动轮112;蓄电池115与行走控制电路板116设置在底盘箱体101中并与驱动电机111构成电性连接;支撑柱102安装在底盘箱体101的顶部,升降电机108设置在支撑柱102中,升降电机108可以为步进电机;升降柱103与支撑柱102构成滑动连接,升降电机108驱动螺杆109转动,升降螺母110套装在螺杆109上,升降柱103与升降螺母110固定连接;探头壳体104固定连接至升降柱103的顶端,采集控制电路板107,主摄像头104,红外摄像头106设置在探头壳体104中,主摄像头104与红外摄像头106分别电性连接至采集控制电路板107。

作为进一步地方案,第一类采集装置100还包括:充电电池117,充电电池117设置在探头壳体104中并与采集控制电路板107构成电性连接。第一类采集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无线通讯芯片,第一无线通讯芯片设置在探头壳体104中并与采集控制电路板107构成电性连接以使主摄像头104和红外摄像头106所采集的图像上传至网络交换器12。第一类采集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无线通讯芯片,第二无线通讯芯片设置在底盘箱体101中并与行走控制电路板116构成电性连接以接收第一无线通讯芯片的指令以控制驱动电机111。

第一采集装置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11能使运转行走履带114从而使第一采集装置行走和转向,通过控制升降电机108能够调整主摄像头104和红外摄像头106的高度以使它们更好对准采集对象面部,红外摄像头106可以通过拍摄红外影像判断人流的密度,从而控制第一采集装置的行走路线以实现对人群的流动性的监控。第一无线通讯芯片可以与第二无线通讯芯片通讯,以使行走根据拍摄的结果进行调整。另外,第一采集装置可以采用无线通讯的方式上传数据。进一步地,第一采集装置可以自动寻找充电站进行通讯。

第二类采集装置200包括:两扇能自动开合的玻璃门201,设置在玻璃门201上方的识别摄像头202,设置在玻璃门201边缘不同高度上的多个人脸采集摄像头203。设置在玻璃门201处的识别摄像头202既能负责开门和关门的控制功能,同时能使人员在门前驻足一定时间以使人脸采集摄像头203进行拍摄,这样的好处在于人员总是面向玻璃门201的姿态行走的这样可以有效的采集人脸面部图像。不同高度的人脸采集摄像头203可以适应不同的人员的身高。

第三类采集装置300包括:安装在盥洗处的洗手池303上方的单向反射镜301和安装在单向反射镜301背后的隐蔽式摄像头302,单向反射镜301能使隐蔽式摄像头302拍摄到镜前的人像而使人像反射回至镜前。单向反射镜301仅能使人员观察到自己,与一般的镜子无异,同时单向反射镜301背后的隐蔽式摄像头302可以拍摄到人员,这样好处在于能够拍摄到那些故意躲避摄像头的犯罪分子,提高安保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盥洗处应该设置在不妨碍别人隐私的位置。

本发明的人脸识别系统可以人脸识别或语音识别或人脸和语音识别,采用声音识别可以满足。

采用多条通信链路,可以使用中大型机场;另外,可以存储相当数量的犯罪嫌疑的照片或视频以供甄别,识别的速度较快小于5秒/人。

另外,后台服务器群,至少两台,可扩展至四台,两台同时工作,当某一台故障时(报修)另一台继续工作,只是处理量减少。网络交换机和公安网联网,用于输入罪犯的照片和视频样本和声音样本。语音识别国际研究一般是语句识别,这里的识别是确定是否是本人的声音。可通过公安网识别身份证的真伪及查询犯罪人户籍,访问当地公安,邻居,工作单位人员。前端摄像机和拾音器,要输出数字信号,便于计算处理。

本发明能实现人脸和声音的综合识别,当人脸,声音识别存在怀疑不能定论时,可请到检查室(1)、对人脸、声音仔细再识别,辅以人眼认别(2)、检查身份证真伪(3)、通过公安网查询户籍数据库,询问当地公安,邻居,同单位人员,不能让罪犯成为漏网之鱼。这样的好处在于能识破伪装,可靠性高,有远程维护功能;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该系统还可以推广至火车站、汽车站和码头等公共场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