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基站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03145发布日期:2019-05-07 20:3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基站及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基站及终端。



背景技术:

当终端同时连接到两种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中进行通信时,即是异系统双连接,例如终端可以同时连接到lte(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和5g新空口nr。

为了满足移动性需求,网络会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配置终端去测量其他同频、异频、异系统的小区。在异系统双连接中,测量配置的发送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主基站(masternode,简称mn)和辅基站(secondarynode,简称sn)独立产生和发送测量配置信息,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将获得独立的两套测量配置;

2.mn和sn共同产生和发送一套测量配置,ue仅获得一套测量配置。

当采用第2种方式,mn和sn共同产生一套测量配置时,将需要异系统的mn和sn互相能够读懂对方的rrc消息,该方式可能会增加网络侧的复杂度。因此出现了第1种方式,允许mn和sn能够独立产生和发送测量配置是比较可行的方式。

然而,当采用第1种方式,mn和sn独立产生和发送测量配置时,由于mn和sn的测量配置是独立的,如果mn为ue配置了异系统的测量,而mn的异系统频点可能会是sn的同频或者异频频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同一个频点被mn和sn分别下发了两套测量配置,mn和sn的测量配置信息可能会产生冲突,对于同一频点,ue可能会测量两次,造成测量开销的浪费。

因此当mn和sn的测量配置信息产生冲突,ue应该如何处理、两个节点之间应该如何避免冲突发生等问题均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基站及终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mn和sn的测量配置信息产生冲突,对于同一频点,ue可能会测量两次,造成测量开销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为终端下发的测量配置,

其中所述终端同时连接至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基站所发送为终端配置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其中,将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的步骤为,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响应信息;

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且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确定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是否存在冲突;

当存在冲突时,则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当不存在冲突时,则确定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响应信息的步骤中:

当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时,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相较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更新的更新参数信息,或者包括全部的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当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不存在冲突时,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对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认的确认信息。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测量配置,发送至所述终端。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的步骤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生成测量配置。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对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进行修改的第一修改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修改请求,向所述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一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或者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第一配置更新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所述第一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对测量配置进行更新。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更新信息反馈的对所更新测量配置进行修改的第二修改请求;

根据所述第二修改请求,向所述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二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更新信息,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对测量配置进行更新;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向所述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二基站所更新的测量配置的响应信息;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对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基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应用于第二基站,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测量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为终端下发的测量配置,其中所述终端同时连接至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获取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的步骤中,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且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确定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相较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更新的更新参数信息,或者包括全部的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对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认的确认信息。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获取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的步骤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生成测量配置。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与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不存在冲突。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对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进行修改的第一修改请求;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反馈的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一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所确定的所述第二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配置更新信息,所述第一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对测量配置进行更新。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更新信息反馈的对所更新测量配置进行修改的第二修改请求;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修改请求,向所述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二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二配置更新信息,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对测量配置进行更新;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向所述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二基站所更新的测量配置的响应信息;或者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对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并发送的更新后测量配置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应用于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所发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二基站所发送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最终测量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最终端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或者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或者

选择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的其中之一为所述最终端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向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进行测量的配置参数是否发生变化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进行测量的哪一个配置参数发生变化的第二指示信息、和/或包括进行测量发生变化的配置参数的具体测量内容的第三指示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站,其中,包括第一收发器,所述第一收发器用于:

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为终端下发的测量配置,其中所述终端同时连接至所述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

优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收发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二基站所发送为终端配置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收发器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为: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响应信息;

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且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确定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优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收发器所发送至第二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生成测量配置。

优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收发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对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进行修改的第一修改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修改请求,向所述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一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本发明实施实施还提供另一种基站,其中,所述基站包括第二收发器,所述第二收发器用于:

获取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测量配置信息指示所述基站为终端下发的测量配置,其中所述终端同时连接至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基站。

优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收发器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获取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的步骤中,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且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确定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第二收发器还用于:将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所确定的所述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其中,包括第三收发器和第四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三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基站所发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二基站所发送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所述第四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四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最终端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或者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或者

选择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的其中之一为所述最终端测量配置信息。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协商方法,第一基站将用于指示第二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使第一基站具备测量配置的决策权,避免两个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产生冲突,对于同一频点,ue可能会测量两次,造成测量开销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其中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10,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为终端下发的测量配置,其中所述终端同时连接至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第一基站将用于指示第二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使第一基站具备测量配置的决策权,避免两个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产生冲突,对于同一频点,ue可能会测量两次,造成测量开销浪费的问题。

较佳地,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或者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其中一方面,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基站所发送为终端配置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将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的步骤为,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响应信息;

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且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确定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上述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的过程具体过程可以参阅图2所示,如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具体包括:

s210,获取所述第二基站所发送为终端配置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

s220,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s230,将响应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且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确定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以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作为测量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通过第二基站所产生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一基站所产生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定第二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并指示给第二基站,以避免两个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产生冲突。

具体地,第二基站在为终端配置测量配置信息时,可以包括测量频点、允许的测量带宽、小区列表、白名单小区列表、黑名单小区列表和波束等配置参数;其中在步骤s210,所获取的第二基站所发送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中,可以为如下两种情况的其中之一:

1)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基站所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全部配置参数;

2)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仅包括第二基站所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中的部分配置参数;其中所发送的该部分配置参数为保证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不冲突的必要参数,例如第一基站的黑名单小区列表中的某个小区,属于第二基站的白名单小区列表,此时终端不确定是否该对这个小区进行测量,因此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测量配置冲突,第二基站所发送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中应该包括该配置参数。

另外,步骤s220,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是否存在冲突;

当存在冲突时,则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当不存在冲突时,则确定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具体地,当判断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第二初始测量配置是否存在冲突时,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中的配置参数不需要完全一样,但需要保证不会冲突,例如: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白名单小区列表不同,但是并不和黑名单中的小区列表冲突,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测量配置中的该配置参数可以不同。

当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时,由第一基站确定最终测量配置信息,然后通过响应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具体地,在通过响应信息发送最终测量配置信息时,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相较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更新的更新参数信息,或者包括全部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当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不存在冲突时,第二基站所产生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在通过响应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时,响应信息中包括对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认的确认信息。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当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

将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也即,将将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测量配置,发送至所述终端。

另外,当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不存在冲突时,第一基站所产生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则为第一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较佳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或者由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中的主基站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

另外,当终端接收测量配置,进行系统测量时,分别向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中,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或者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具体地,当第一基站为主基站mn时,第二基站则为辅基站sn。

当第一基站为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时,可以为mn和sn的其中之一,则第二基站为mn和sn中的其中另一个。举例说明,例如mn配置的无线电接入技术间inter-rat(无线电接入技术,radio-access-technology)测量和sn配置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内intra-rat测量为同一个频点,即mn和sn分别为同一个频点生成了两套测量配置,且测量配置中有部分参数冲突,由于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可能具备更多的频点信息,因此由sn(与测量频点同系统)来决策测量配置,也即第一基站为辅基站,可以具备更多的优势。

本发明实施二所述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消息传递,可以通过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接口,如xn接口传递,此外也可以通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传送消息至核心网,再由核心网传送至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方式传送。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实施例三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310,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生成测量配置;

s320,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对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进行修改的第一修改请求;

s330,根据所述第一修改请求,向所述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一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具体地,步骤s310中,第一基站为终端配置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测量频点、允许的测量带宽、小区列表、白名单小区列表、黑名单小区列表和波束等配置参数,并根据所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向第二基站发送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测量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该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可以为如下两种情况的其中之一:

1)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基站所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全部配置参数;

2)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仅包括第一基站所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中的部分配置参数;其中所发送的该部分配置参数为保证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不冲突的必要参数,例如第一基站的黑名单小区列表中的某个小区,属于第二基站的白名单小区列表,此时终端不确定是否该对这个小区进行测量,因此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测量配置冲突,第一基站所发送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中应该包括该配置参数。

基于上述的步骤s310,当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时,第二基站根据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生成第二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生成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与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不存在冲突。具体地,第二基站生成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可以与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完全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只要保证最终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与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不存在冲突即可。例如,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允许的测量带宽相同,但小区列表可以不相同。

进一步地,通过步骤s320,第二基站可以向第一基站发送对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进行修改的第一修改请求,例如申请将黑名单中小区列表中的某个小区从黑名单中删除,或者申请在小区列表中增加某个小区;而通过步骤s330,第一基站可以向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第一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或者由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中的主基站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

另外,当终端接收测量配置,进行系统测量时,分别向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中,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或者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具体地,当第一基站为主基站mn时,第二基站则为辅基站sn。

当第一基站为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时,可以为mn和sn的其中之一,则第二基站为mn和sn中的其中另一个。举例说明,例如mn配置的无线电接入技术间inter-rat(无线电接入技术,radio-access-technology)测量和sn配置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内intra-rat测量为同一个频点,即mn和sn分别为同一个频点生成了两套测量配置,且测量配置中有部分参数冲突,由于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可能具备更多的频点信息,因此由sn(与测量频点同系统)来决策测量配置,也即第一基站为辅基站,可以具备更多的优势。

与实施例二相同,本发明实施三所述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消息传递,可以通过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接口,如xn接口传递,此外也可以通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传送消息至核心网,再由核心网传送至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方式传送。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任一实施例,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经过协商,能够确定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不会使测量配置信息之间产生冲突。较佳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对测量配置信息进行保存,不需要每次进行测量配置发送时都进行协商。此外,本发明还提供测量配置更新的实施过程,具体方式可以为:

将第一配置更新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所述第一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基站对测量配置进行更新。

具体地,第一基站可以将更新后的全部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也可以仅将测量配置信息中发生变化的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

进一步地,在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配置更新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基站根据第一配置更新信息反馈的对所更新测量配置进行修改的第二修改请求;

根据所述第二修改请求,向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第二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具体地,第二基站所发送的第二修改请求中可以申请修改所更新配置参数中的其中一或多个配置参数。

本发明还提供测量配置更新的另一种具体方式,可以为:

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更新信息,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对测量配置进行更新;具体地,第二基站可以将更新后的全部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也可以仅将测量配置信息中发生变化的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一基站;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向所述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二基站所更新的测量配置的响应信息;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对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基站。

具体地,在根据第二配置更新信息对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更新时,根据第二配置更新信息中变更的配置参数,确定需要更新的测量配置,获得更新后测量配置信息,并且在将更新后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时,可以将更新后测量配置信息的全部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也可以仅将所更新的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对测量配置信息更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或者由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中的主基站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第一基站具备测量配置的决策权,其中第一基站可以为主基站或者为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并通过与第二基站进行如上所描述过程的测量配置协商,能够避免两个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产生冲突。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实施例四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应用于第二基站,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410,获取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测量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为终端下发的测量配置,其中所述终端同时连接至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第一基站将用于指示第二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使第一基站具备测量配置的决策权,避免两个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产生冲突,对于同一频点,ue可能会测量两次,造成测量开销浪费的问题。

较佳地,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或者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

如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阅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具体包括:

s510,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

s520,获取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且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确定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因此,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以一最终测量配置信息作为测量配置;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根据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五中,通过第二基站所产生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一基站所产生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第一基站确定第二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并指示给第二基站,以避免两个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产生冲突。

具体地,在步骤s510中,第二基站在为终端配置测量配置信息时,可以包括测量频点、允许的测量带宽、小区列表、白名单小区列表、黑名单小区列表和波束等配置参数;其中在步骤s510,在向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中,可以为如下两种情况的其中之一:

1)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基站所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全部配置参数;

2)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仅包括第二基站所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中的部分配置参数;其中所发送的该部分配置参数为保证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不冲突的必要参数,例如第一基站的黑名单小区列表中的某个小区,属于第二基站的白名单小区列表,此时终端不确定是否该对这个小区进行测量,因此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测量配置冲突,第二基站所发送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中应该包括该配置参数。

另外,在步骤s520,获取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中,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相较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更新的更新参数信息,或者包括全部的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对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认的确认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方法,第一基站在接收第二基站发送发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后,根据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定第二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具体过程为:

判断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是否存在冲突;

当存在冲突时,则根据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当不存在冲突时,则确定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当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时,由第一基站确定最终测量配置信息,然后通过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具体地,在通过测量配置信息发送最终测量配置信息时,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相较于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更新的更新参数信息,或者包括全部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当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不存在冲突时,第二基站所产生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在通过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时,测量配置信息中包括对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认的确认信息。

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中,还包括: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或者由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中的主基站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实施例六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参阅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六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具体包括:

s610,获取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生成测量配置;

s620,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与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不存在冲突;

s630,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对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进行修改的第一修改请求;

s640,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反馈的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一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其中,在步骤s610之前,第一基站为终端配置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测量频点、允许的测量带宽、小区列表、白名单小区列表、黑名单小区列表和波束等配置参数,并根据所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向第二基站发送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测量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该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可以为如下两种情况的其中之一:

1)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基站所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全部配置参数;

2)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仅包括第一基站所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中的部分配置参数;其中所发送的该部分配置参数为保证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不冲突的必要参数,例如第一基站的黑名单小区列表中的某个小区,属于第二基站的白名单小区列表,此时终端不确定是否该对这个小区进行测量,因此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测量配置冲突,第一基站所发送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中应该包括该配置参数。

当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时,在步骤s620,根据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生成第二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生成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与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不存在冲突。具体地,第二基站生成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可以与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完全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只要保证最终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与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不存在冲突即可。

此外,在步骤s630,第二基站可以向第一基站发送对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进行修改的第一修改请求,例如申请将黑名单中小区列表中的某个小区从黑名单中删除,或者申请在小区列表中增加某个小区;而在s640,第一基站可以向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第一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第二基站获得所述第一基站反馈的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一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在实施例六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或者由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中的主基站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

另外,当终端接收测量配置,进行系统测量时,分别向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六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中,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或者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具体地,当第一基站为主基站mn时,第二基站则为辅基站sn。

基于上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将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应用于第二基站,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经过协商,能够确定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不会使测量配置信息之间产生冲突。较佳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对测量配置信息进行保存,不需要每次进行测量配置发送时都进行协商。此外,基于第二基站,本发明还提供测量配置更新的实施过程,具体方式可以为: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配置更新信息,所述第一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对测量配置进行更新。

具体地,第一基站可以将更新后的全部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也可以仅将测量配置信息中发生变化的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

进一步地,在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配置更新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更新信息反馈的对所更新测量配置进行修改的第二修改请求;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修改请求,向所述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二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具体地,在向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修改请求中,可以申请修改所更新配置参数中的其中一或多个配置参数。

采用该测量配置更新的具体过程,由第一基站发起测量更新,且测量更新的决策权也在第一基站。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测量配置更新的另一种具体方式,可以为: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二配置更新信息,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对测量配置进行更新;具体地,第二基站可以将更新后的全部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也可以仅将测量配置信息中发生变化的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一基站;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向所述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二基站所更新的测量配置的响应信息;或者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对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并发送的更新后测量配置信息。

采用上述测量配置更新的具体过程,由第二基站发起测量更新,但测量更新的决策权在第一基站。

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相同,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或者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

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经过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信息传递进行协商,能够避免两个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产生冲突,实现异系统双连接场景及异系统双连接+载波聚合场景下,最优化配置测量间隔,达到节省测量开销的效果。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具备测量配置的决策权,根据以上,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或者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中一方面,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所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中的测量配置信息包括部分地测量配置参数。较佳地,测量配置信息中的部分测量配置参数的决策权位于主基站,测量配置信息中的部分测量配置参数的决策权位于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例如,对于测量配置信息中的波束相关参数,决策权在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对于测量配置中的黑名单小区列表参数和白名单小区列表参数,决策权在主基站。也即,当第一基站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时,在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时,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波束相关参数;当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时,在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时,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黑名单小区列表参数和白名单小区列表参数。

具体的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协调过程,可以参阅以上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实施例七所述异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应用于终端,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710,接收第一基站所发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二基站所发送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s720,根据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采用该实施例中,当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时,可以通过终端决定所采用的测量配置。

具体地,步骤s710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生成测量配置信息,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二测量配置信息中均可以包括测量频点、允许的测量带宽、小区列表、白名单小区列表、黑名单小区列表和波束相关参数等。

在步骤s720中,当终端判断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时,可以确定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最终端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或者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也即以主基站的测量配置为准或者以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的测量配置为准。

或者,当判断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时,也可以选择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二测量配置信息的其中之一为最终端测量配置信息。也即,由终端自己确定所选择的测量配置信息。例如,当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所配置的测量带宽不同时,则终端可以以较大的带宽配置为准进行测量;又或者当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所配置的白名单不一样时,则终端可以以收到的白名单的最大家集合为准。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向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进行测量的配置参数是否发生变化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进行测量的哪一个配置参数发生变化的第二指示信息、和/或包括进行测量发生变化的配置参数的具体测量内容的第三指示信息。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分别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当存在冲突时,由终端自己确定所选择的测量配置信息,并在进行网络测量后,分别向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上报测量报告,告知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测量配置发生变化的内容。因此,该实施例同样也能够解决测量配置存在冲突的问题。

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中,实施例七也可以与上述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相结合进行测量配置确定。具体地,测量配置信息中的部分测量配置参数的决策权位于主基站,测量配置信息中的部分测量配置参数的决策权位于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测量配置信息中的部分测量配置参数的决策权位于终端。例如,对于测量配置信息中的波束相关参数,决策权在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对于测量配置中的黑名单小区列表参数和白名单小区列表参数,决策权在主基站;对于测量配置中的测量带宽参数,决策权在终端,终端可以使用配置中最大的允许测量带宽进行测量。

也即,对于波束相关参数,决策权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基于该参数进行协商可以采用上述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其中一实施例的具体过程,其中第一基站为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对于黑名单小区列表参数和白名单小区列表参数,决策权为主基站,基于该参数进行协商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其中一实施例的具体过程,其中第一基站为主基站;对于测量配置中的测量带宽参数,决策权在终端,基于该参数进行协商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七的具体过程。

上述不同测量配置参数的决策权可以在不同节点处理的方式,保证每一配置参数的冲突都能够获得最佳解决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基站,如图8所示,所述基站包括:

第一收发器,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为终端下发的测量配置,其中所述终端同时连接至所述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站,通过将用于指示第二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使基站具备测量配置的决策权,避免两个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产生冲突,对于同一频点,ue可能会测量两次,造成测量开销浪费的问题。

进一步参阅图8所示,较佳地,其中,

所述第一收发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二基站所发送为终端配置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收发器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为: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响应信息;

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且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确定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基站所产生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基站所产生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定第二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并指示给第二基站,以避免两个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产生冲突。

另外,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一处理器,用于:

判断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是否存在冲突;

当存在冲突时,则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当不存在冲突时,则确定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进一步,当所述第一收发器在向第二基站发送响应信息时,当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时,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相较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更新的更新参数信息,或者包括全部的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当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不存在冲突时,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对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认的确认信息。

另外,所述第一收发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时,将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基站的测量配置,发送至所述终端。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收发器所发送至第二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生成测量配置。

具体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发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对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进行修改的第一修改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修改请求,向所述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一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较佳地,所述基站为主基站或者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

基于上述的所述基站,通过与第二基站之间经过协商,能够确定所述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不会使测量配置信息之间产生冲突。

另外,所述第一收发器还用于,将第一配置更新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所述第一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对测量配置进行更新。

进一步,所述第一收发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更新信息反馈的对所更新测量配置进行修改的第二修改请求;

根据所述第二修改请求,向所述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二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更新信息,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对测量配置进行更新;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向所述第二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二基站所更新的测量配置的响应信息;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对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基站。

通过本发明上述的所述基站,能够与第二基站进行协商,完成测量配置信息的更新。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基站中,所述基站具备测量配置的决策权,所述基站可以为主基站或者为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并通过与第二基站进行如上所描述过程的测量配置协商,能够避免两个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产生冲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基站,如图9所示,所述基站包括第二收发器,所述第二收发器用于:

获取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测量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为终端下发的测量配置,其中所述终端同时连接至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基站,获取第一基站将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使第一基站具备测量配置的决策权,避免两个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产生冲突,对于同一频点,ue可能会测量两次,造成测量开销浪费的问题。

较佳地,所述第二收发器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获取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的步骤中,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且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确定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具体地,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相较于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更新的更新参数信息,或者包括全部的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对所述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确认的确认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基站所产生的第二初始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一基站所产生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第一基站确定所述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并指示给所述基站,以避免两个基站的测量配置信息产生冲突。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收发器所获取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为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的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生成测量配置。

较佳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生成所述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最终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与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不存在冲突。

另外,所述第二收发器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对所述第一初始测量配置信息进行修改的第一修改请求;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反馈的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一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此外,所述第二收发器还用于:将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所确定的所述第二基站的最终测量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

较佳地,所述第二收发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配置更新信息,所述第一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对测量配置进行更新。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收发器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更新信息反馈的对所更新测量配置进行修改的第二修改请求;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修改请求,向所述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第二修改请求的响应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二配置更新信息,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对测量配置进行更新;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向所述基站反馈接受或拒绝所述基站所更新的测量配置的响应信息;或者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更新信息对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并发送的更新后测量配置信息。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其中,包括第三收发器和第四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三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基站所发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二基站所发送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所述第四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最终测量配置信息。

采用该实施例中,当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时,可以通过终端决定所采用的测量配置。

所述第四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最终端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或者为与测量频点同系统的基站;或者

选择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的其中之一为所述最终端测量配置信息。

较佳地,所述第三收发器还用于:

分别向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进行测量的配置参数是否发生变化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进行测量的哪一个配置参数发生变化的第二指示信息、和/或包括进行测量发生变化的配置参数的具体测量内容的第三指示信息。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分别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当存在冲突时,由终端自己确定所选择的测量配置信息,并在进行网络测量后,分别向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上报测量报告,告知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测量配置发生变化的内容。因此,该实施例同样也能够解决测量配置存在冲突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

具体地,所述通信设备可以为主基站、辅基站或者终端。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中的步骤。

基于以上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了解采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异系统双连接下测量配置的协商方法的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