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0924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卫星通信已经被各国广泛应用于通信、定位、军事、遥感以及气象等诸多领域。卫星通信网络中,一般每颗卫星会有4~8条链路与邻居卫星相连。一般每条链路会对应两个卫星之间的两个端口,两个端口之间采用无线信道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传输。由于卫星的高速运动,卫星之间所构成的链路也随着卫星的高运动而发生着变化,由多个卫星所组成的通信网络的每一部分都进行着高动态的拓扑变换。其中,卫星之间链路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卫星通过高纬度或到达极地区域时由于与邻轨卫星交叉运行导致的侧向端口所构成的链路断开,以及当运行至低纬度或离开极地区域后,该侧向端口所构成的链路的重连,其中卫星的侧向端口为该卫星与运行方向两侧的其他卫星进行通信的端口;第二,为突发性的端口故障所导致的链路断开,以及端口故障恢复,而导致的链路重连。由于卫星通信网络的上述特点,在使用卫星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或数据传输时,能够及时动态的获取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并计算出合理的路由路径,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快照序列路由算法来获得卫星通信网络中的路由表。在快照序列路由算法中,利用卫星运动轨道的周期性,按时间段预先计算出卫星通信网络的n个拓扑,在每个时间段内,可以认为卫星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是静止不变的,从而可以离线分段计算路由,卫星在时间段边界切换路由表。然而,上述快照序列路由算法中,当卫星的端口发生故障时,该端口所构成的链路断开,从而使得卫星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发生突发性的变化,而现有的快照序列路由算法为多个预先计算好的固定的拓补结构,从而无法对突发性的网络拓扑变化进行探测并进行调整,从而导致了路由发生错误,无法正常进行通信。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种一种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在卫星通信网络发生突发性变化时,能够建立起正确的路由。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包括:目标卫星获取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所述链路状态数据库包括由各个卫星之间通过端口形成的链路所构成的网络的拓扑结构;所述目标卫星按第一预设周期探测自身所构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并根据探测结果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所述链路对应的端口的通断标识,所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包括所述网络中每一个卫星的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所述端口的通断标识与该端口所构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相对应,所述通断标识包括:正常和故障;所述目标卫星通过所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所述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确定所述通断标识对应的端口所形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并根据该链路的通断状态,对所述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该链路对应的拓扑结构进行修正;所述目标卫星通过修正后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利用预设路由算法,确定出路由表。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所述链路状态数据库包括由各个卫星之间通过端口形成的链路所构成的网络的拓扑结构;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按第一预设周期探测自身所构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并根据探测结果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所述链路对应的端口的通断标识,所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包括所述网络中每一个卫星的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所述端口的通断标识与该端口所构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相对应,所述通断标识包括:正常和故障;修正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所述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确定所述通断标识对应的端口所形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并根据该链路的通断状态,对所述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该链路对应的拓扑结构进行修正;计算模块,用于通过修正后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利用预设路由算法,确定出路由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及装置,目标卫星能够获取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并且按第一预设周期对自身所构成的链路进行探测,并根据探测结果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使用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对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链路状态信息进行修正,并通过修正后的链路状态数据库,计算出路由表。目标卫星通过按第一预设周期进行链路的探测,可以及时探测到链路是否发生了突发性的变化,并通过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及时的对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行修正,剔除其中发生突发性故障的链路,从而所得到的路由表中的路由均为可以使用的路由路径,避免了路由发生错误,而导致无法正常进行通信的情况。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的第一种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的第二种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的第三种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的第四种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卫星网络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包括:步骤101,目标卫星获取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链路状态数据库包括由各个卫星之间通过端口形成的链路所构成的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多个卫星,可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用于数据传输的网络,每一个卫星可以作为该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每一个卫星上可以具有多个端口,每一个端口对应邻居卫星上的一个端口,从而通过端口,可以建立起该卫星与一个或多个邻居卫星之间的链路,网络中全部的链路和节点组合在一起,从而构成该网络的拓扑结构。目标卫星可以为该网络中的任何一个卫星。由于网络中的卫星都处于高速的运动状态,所以由于各个卫星在不同时刻处于不同的位置,网络的拓扑结构会随时间以及卫星位置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由于网络中每一个卫星都具有预设的固定轨道,所以网络拓扑的变化规律可以提前进行预测,例如,当目标卫星位于第一位置时,可以推算出网络的拓扑结构为第一拓扑结构;当目标卫星位于第二位置时,可以推算出网络的拓扑结构为第二拓扑结构。即,不同的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和目标卫星的轨道位置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目标卫星可以获取与自身当前的轨道位置所对应的网络拓扑结构,并将其作为链路状态数据库。链路状态数据库可以包括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该拓扑结构中每一个链路的状态。链路的状态可以包括如表1所示的3种状态。其中,链路状态数据库可以采用与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基于链路状态协议的分布式路由协议)协议中的lsdb(linkstatedatabase,链路状态数据库)相类似的形式与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表1链路的状态状态描述可通信可以正常通信的链路处于此状态失效高纬度或位于极地区域的卫星间的侧向链路处于此状态故障某一端端口故障的链路处于此状态目标卫星可以当到达固定的时间或按固定的时间周期,获取与自身当前的轨道位置所对应的网络拓扑结构,也可以当运行至预设的轨道位置时,进行获取与自身当前的轨道位置所对应的网络拓扑结构。由于卫星具有轨道具有准确的规律性,所以可以推算出哪些卫星处于高纬度或极地区域,从而导致了处于高纬度或极地区域的卫星的侧向端口所构成的链路失效。所以目标卫星可以准确的确定出由于上述情况所导致的链路状态为失效的链路,所获得的与自身当前的轨道位置所对应的网络拓扑结构为去除掉失效链路后的拓扑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在拓扑结构中,将该链路的链路状态更改为失效,从而可以在计算路由时,将链路状态为失效或故障的链路排除在外。步骤102,目标卫星按第一预设周期探测自身所构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并根据探测结果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链路对应的端口的通断标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包括网络中每一个卫星的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端口的通断标识与该端口所构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相对应,通断标识包括:正常和故障。目标卫星在正常运行时,可以实时的按第一预设周期探测自身所构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第一预设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例如,可以为2秒,5秒,10秒等等。目标卫星自身所构成的链路是指目标卫星通过自身的端口与邻居卫星所建立的一条或多条链路。通过探测自身所构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可以确定出链路是否能够进行通信。当链路不能进行通信时,判断该链路处于故障状态,从而可以判定该链路所对应的端口发生故障。当该链路所对应的端口发生故障时,目标卫星可以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该端口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故障。或者,当自身所构成的链路,由原有的不能进行通信的状态,恢复为可以正常通信的状态时,目标卫星可以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该链路对应的端口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正常。步骤103,目标卫星通过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确定通断标识对应的端口所形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并根据该链路的通断状态,对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该链路对应的拓扑结构进行修正。目标卫星在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之后,可以遍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每一个端口的通断标识,并根据每一个端口的通断标识。对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该链路对应的拓扑结构进行修正。通断标识为故障的端口所对应的链路状态为故障,不能用于进行通信,所以可以从拓扑结构中将该链路去除,或者将拓扑结构中该链路的链路状态更改为故障。从而保证目标卫星所保存的拓扑结构为去除了故障链路的拓扑结构。或者,当端口的通断标识为正常,而拓扑结构中没有该端口对应的链路,或该端口对应的链路状态为故障时,可以在拓扑结构中加入该端口对应的链路,或者将该链路的链路状态从故障更改为可通信。步骤104,目标卫星通过修正后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利用预设路由算法,确定出路由表。当对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行修正后,则此时该链路状态数据库中保存的网络拓扑结构,去除了因突发性的端口故障,所导致的故障链路。从而可以通过预设路由算法,例如,通过dijstra(迪杰斯特拉)路由最短算法等。计算出目标卫星到其他卫星的路由表。具体的,预设路由算法在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种类型可供选择,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卫星能够获取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并且按第一预设周期对自身所构成的链路进行探测,并根据探测结果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使用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对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链路状态信息进行修正,并通过修正后的链路状态数据库,计算出路由表。目标卫星通过按第一预设周期进行链路的探测,可以及时探测到链路是否发生了突发性的变化,并通过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及时的对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行修正,剔除其中发生突发性故障的链路,从而所得到的路由表中的路由均为可以使用的路由路径,避免了路由发生错误,而导致无法正常进行通信的情况。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中,步骤101,目标卫星获取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可以包括:第一步,目标卫星获取当前自身的轨道位置信息,轨道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位置信息和运动方向。目标卫星可以通过自己的传感器或者其他定位方式,确定出自身的轨道位置信息。第二步,目标卫星根据自身的轨道位置信息和网络中全部卫星的固定运行轨道,推算出当前网络中全部卫星的轨道位置信息。当目标卫星确定出自身的轨道位置信息后,由于网络中每一个卫星具有固定的运行轨道,所以可以根据自身的轨道位置信息,以及网络中全部卫星的固定运行轨道,可以确定出网络中其他卫星的当前的轨道位置和运行方向,从而获得当前网络中全部卫星的轨道位置信息。第三步,目标卫星根据全部卫星的轨道位置信息,确定出当全部卫星各自处于自身的当前轨道位置时,各个卫星之间能够正常进行通信的链路,以及不能正常进行通信的链路。已经确定出全部卫星的轨道位置信息,就可以确定出当前网络中全部卫星的连接关系,当卫星处于高纬度或极地区域时,侧向端口所构成的链路不能进行正常的通信,即通过该侧向端口无法与其他卫星进行连接,该侧向端口构成的链路处于失效状态。而其他位置处的卫星,则可以默认其所有端口所构成的链路都可以正产进行通信。第四步,目标卫星将全部能够进行通信的链路所构成的网络的拓扑结构,作为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确定出当前轨道位置时,网络中能够正常进行通信和不能正常通信的链路后,可以将全部能够进行通信的链路所构成的网络的拓扑结构,或者也可以在网络的拓扑结构将不能正常进行通信的链路的链路状态更改为失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卫星可以通过自身的轨道位置推算出网络中全部卫星的轨道位置,然后可以根据全部卫星的轨道位置,确定出由于轨道位置的限制而不能进行通信的端口,并将该端口对应的链路确定为失效的链路,并其余能够进行通信的链路构成当前网络的拓扑结构,并作为链路状态数据库。由于上述步骤都可以在目标卫星内部通过计算完成,所以其获得与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的过程用时很短,能够及时的获取与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中,步骤102,目标卫星按第一预设周期探测自身所构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并根据探测结果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包括:第一步,目标卫星确定出本地各端口的端口状态,端口状态至少包括以下状态:可通信,失效,不可达,其中失效为当卫星位于高纬度位置时,该卫星的侧向端口的状态,不可达为链路故障时,该链路两侧端口的状态。当目标卫星按第一预设周期探测自身所构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时,可以首先确定出本地各端口的端口状态。端口状态用于表示该端口是否能够进行通信,并且可以反应是端口不能通信的原因。例如,端口状态为失效时,端口不能进行正常通信,是由于卫星处于高纬度或极地区域,且该端口为侧向端口;当端口状态为不可达时,该端口也不能进行通信,是由于该端口或该端口对应的邻居卫星的端口发生故障,从而导致该端口与邻居卫星的端口所构成的链路故障,进而导致的无法正常通信。第二步,目标卫星根据本地各端口的端口状态,确定出可通信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端口。当确定出本地各个端口的端口状态后,就可以从本地全部端口中,确定出一个或多个能够进行正常通信的第一端口,即第一端口的端口状态为可通信。第三步,目标卫星判断第一端口分别对应的第二端口是否发生故障,第二端口为与目标卫星相邻的邻居卫星上,与第一端口对应的端口。目标卫星可以探测第一端口所构成的链路是否可以正常通信,由于第一端口均为可通信的正常端口,所以如果第一端口构成的链路不能正常通信,则表示与第一端口对应的第二端口发生了故障。第四步,当第二端口发生故障时,目标卫星更新与发生故障的第二端口对应的本地的第一端口的端口状态。第五步,目标卫星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二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故障。当判断出第二端口发生故障时,目标卫星可以首先将发生故障的第二端口对应的本地的第一端口的端口状态更新为不可达。然后,再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二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故障。结合上述的实施例,具体的,目标卫星确定出本地各端口的端口状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目标卫星获取当前自身的轨道位置信息。目标卫星获取到当前自身的轨道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出自身是否位于高纬度或极地区域。第二步,当目标卫星上一个第一预设周期所获得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记录的本地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为正常,且轨道位置信息中,目标卫星不运行在高纬度地区时,该端口对应的端口状态为可通信。第三步,当目标卫星上一个第一预设周期所获得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记录的本地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为正常,且该端口不为侧向端口时,该端口对应的端口状态为可通信。由于目标卫星按第一预设周期对自身所构成的链路进行探测,并更新全网通断标识表。所以,在本周期对对自身所构成的链路进行探测之前,目标卫星所保存的全网通断标识表中的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可以为上一个第一预设周期更新后的结果。上一个第一预设周期所获得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记录的本地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为正常,并且卫星通过前自身的轨道位置信息确定出自身不位于高纬度或极地区域时,则该端口的端口状态可以确定为可通信。或者,上一个第一预设周期所获得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记录的本地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为正常,并且该端口不是侧向端口时,不论卫星处于睡眠轨道位置,该端口的端口状态均确定为可通信。第四步,当目标卫星上一个第一预设周期所获得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记录的本地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为故障时,该端口对应的端口状态为不可达。如果上一个第一预设周期所获得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记录的本地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为故障,则表示通过上一个第一预设周期的探测,已经确定出该端口为故障,所以可以将该端口的状态确定为不可达。结合上述的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目标卫星判断一个或多个第一端口分别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端口是否发生故障,可以包括:目标卫星按第二预设周期通过第一端口分别向第二端口发送第一探测报文。当目标卫星通过第一端口向所对应的第二端口发送第一探测报文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且没有通过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所述第二端口向所述第一端口发送的第二探测报文时,确定第二端口发生故障。第一探测报文与第二探测报文为不同的卫星所发送的探测报文。目标卫星已经确定出第一端口后,就可以通过第一端口向其对应的第二端口发送第一探测报文,第一探测报文用于探测链路是否能够进行通信,一般可以采用hello报文作为第一探测报文。同样的,目标卫星的邻居卫星也会通过其自身的第二端口向其对应的第一端口发送第二探测报文。第二探测报文与第一探测报文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或形式,也可以为hello报文。目标卫星可以实时监测第一端口是否能够接收到该第二探测报文。如果在第一周期内,第一端口也能够接受到第二探测报文,则可以确定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构成了链路可以进行通信。第二预设周期可以为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周期的时间周期。并且预设次数乘以第二预设周期所得到时长,可以作为链路保活时间,链路保活时间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周期,从而可以保证在第一预设周期内,确定出该链路是否能够正常通信。如果超出链路保活时间,还没有通过第一端口接收到第二探测报文。则可以确定第二端口不能正常发送第二探测报文,第二端口发生了故障。例如,第一预设周期为4秒,则第二预设周期可以为1秒,预设次数可以为2,在第一预设周期内可以发送两次第一探测报文,链路保活时间为2秒,如果通过第一端口已经发送了两次第一探测报文,并且在链路保活时间内没有通过第一端口接受到第二探测报文,则可以判定第一端口对应的第二端口发生故障。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按第二预设周期发送不超过预设次数的探测报文,可以将更加准确的确定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构成的链路是否可以正常通信。结合前面的实施例,当所述第二端口发生故障时,所述目标卫星更新与发生故障的第二端口对应的本地的第一端口的端口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目标卫星将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在所述网络中洪泛,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包括所述第二端口发生故障的信息。当目标卫星通过探测,确定第二端口发生故障后,可以生成第一链路信息报文,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可以为lsu(linkstateupdate,链路状态更新)报文,其中可以包括第二端口发生故障的消息信息。目标卫星将该第一链路信息报文通过全部处于可通信的端口向其他邻居卫星发送,邻居卫星接收到该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后,可以通过其中第二端口发生故障的消息信息,将各自所保存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二端口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故障,然后再将该第一链路信息报文通过全部处于可通信的端口,继续向其他卫星发送,使得该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在整个网络中进行洪泛。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卫星按第一预设周期对自身形成的链路进行探测,能够及时判断出与自身的第一端口对应的第二端口是否发生故障。当第二端口发生故障时,可以对自身所保存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二端口的通断标识进行更新,并且还可以将第二端口发生故障这个信息,封装为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在网络中洪泛。从而使得网络中的所有卫星都可以得到该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并且对各自所保存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二端口的通断标识进行更新。所述网络中每一个卫星都可以作为目标卫星各自执行上述步骤,从而使得网络中的每一个卫星都可以及时的对各自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进行更新。从而在后续步骤中,通过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对链路状态信息库进行修正,使的网络中每一个卫星都能够获得正确的路由表。并且由于突发性的端口故障一般在网络中较少出现,所以网络中洪泛第一链路信息报文的次数不会很多,不会对网络性能造成大的影响。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中,在步骤103,目标卫星通过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确定通断标识对应的端口所形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并根据该链路的通断状态,对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该链路对应的拓扑结构进行修正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目标卫星实时监测本地的发生故障的第三端口,第三端口为目标卫星本地的任一发生故障的端口;当第三端口故障恢复时,目标卫星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三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正常。目标卫星还可以对自身已经发生了故障的第三端口实时进行监测,例如,可以实时对发生故障的第三端口进行故障分析,并尝试恢复该第三端口的故障,很多情况下端口故障的发生是由于软件系统的问题。从而目标卫星自身可以对该故障进行修复。目标卫星对该第三端口实时监测,可以在第一时间确定出该第三端口的故障是否恢复。当第三端口的故障恢复时,目标卫星可以将所保存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三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正常。由于该第三端口故障的恢复,还可以通过与该第三端口对应的邻居卫星发现,其邻居卫星可以将第三端口故障恢复的消息信息,在网络中进行洪泛。所以目标卫星当其自身的第三端口故障恢复时,可以仅对自身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进行更新即可。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中,在步骤103,目标卫星通过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确定通断标识对应的端口所形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并根据该链路的通断状态,对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该链路对应的拓扑结构进行修正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步,当目标卫星本地的端口状态为不可达的第四端口,接收到第三探测报文时,则目标卫星确定出第四端口对应的第五端口的故障恢复,第五端口为与目标卫星相邻的邻居卫星上,与第四端口对应的端口,第三探测报文为第五端口向所对应的第四端口发送的探测报文。目标卫星自身的第四端口处于不可达的状态,并且该第四端口自身没有发生故障时,表示该第四端口对应的第五端口发生了故障。当目标卫星通过第四端口接收到第三探测报文,则证明与该第四端口对应的第五端口的故障已经恢复,否则不会从该第四端口接收到第三探测报文。第二步,目标卫星将第二链路信息报文在网络中洪泛,第二链路信息报文包括第五端口故障恢复的信息。并且,目标卫星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五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正常。目标卫星确定出第五端口故障恢复后,可以将该第五端口故障恢复的消息信息,封装为第二链路信息报文,第二链路信息报文与第一链路信息报文结构形式等均相同。并且在网络中对该第二链路信息报文进行洪泛,使得网络中每一个卫星都可以接收到该第二链路信息报文。并且,目标卫星可以将自身所保存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五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正常。从而在后续的步骤中,使用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对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行修正时,可以及时将已经恢复的链路加入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中,在步骤103,目标卫星通过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确定通断标识对应的端口所形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并根据该链路的通断状态,对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该链路对应的拓扑结构进行修正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步,目标卫星通过本地的端口状态为可通信的端口,接收到第三链路信息报文,第三链路信息报文包括第六端口发生故障或故障恢复的信息,第六端口为网络中任一卫星上的任一端口。第二步,目标卫星将第三链路信息报文在网络中洪泛,并根据第三链路信息报文,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六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故障或正常。目标卫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端口接收到第三链路信息报文,第三链路信息报文中可以含有网络中任意一个卫星上的第六端口发生故障或故障恢复的消息信息。第三链路信息报文与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及第二链路信息报文结构形式等均相同。目标卫星接收到第三链路信息报文之后,就可以根据该第三链路信息报文中所含有的第六端口发生故障或故障恢复的消息信息,对自身所保存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六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故障或正常。然后将该第三链路信息报文通过自身全部的可通信端口向全部邻居卫星发送,从而在网络中据需洪泛该第三链路信息,确保网络中全部的卫星都可以接收到该第三链路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链路信息或第三链路信息等在网络中进行洪泛,从而可以使得网络中的突发性的故障或故障恢复的信息,能够更加及时的通知网络中的每一个卫星,并使得每一个卫星对自身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进行更新,从而确保网络中每一个卫星都可以得到正确的路由表。在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目标卫星确定出路由表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子过程,分别可以称为动态路由机制和静态路由机制。动态路由机制可以包括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目标卫星按第一预设周期探测自身所构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并判断自身可通信的第一端口分别对应的第二端口是否发生故障,当第二端口发生故障时,更新与发生故障的第二端口对应的本地的第一端口的端口状态,并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二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故障;将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在所述网络中洪泛,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包括所述第二端口发生故障的信息。第二部分包括:目标卫星实时监测本地的发生故障的第三端口,第三端口为目标卫星本地的任一发生故障的端口;当第三端口故障恢复时,目标卫星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三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正常;并且,当目标卫星本地的端口状态为不可达的第四端口,接收到第三探测报文时,则目标卫星确定出第四端口对应的第五端口的故障恢复,目标卫星将第二链路信息报文在网络中洪泛,第二链路信息报文包括第五端口故障恢复的信息。并且,目标卫星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五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正常。第三部分包括:目标卫星通过本地的端口状态为可通信的端口,接收到第三链路信息报文,第三链路信息报文包括第六端口发生故障或故障恢复的信息,第六端口为网络中任一卫星上的任一端口;目标卫星将第三链路信息报文在网络中洪泛,并根据第三链路信息报文,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六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故障或正常。动态路由机制包括上述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可以按第一预设周期进行执行,例如,每2秒进行一次探测,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可以进行实时的监测,从而可以实时的进行。并且,动态路由机制其目的在于及时的发现突发性的由端口故障所造成的链路故障,或者及时的获取个别端口发生故障或故障恢复的消息信息。然后,对自身所保存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对应端口的通断状态进行及时的更新。更新后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可以作为动态路由机制的输出。静态路由机制包括:步骤一,目标卫星获取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步骤二,目标卫星确定出本地各端口的端口状态。步骤三,目标卫星根据动态路由机制更新后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对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行修正。步骤四,目标卫星通过修正后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利用预设路由算法,确定出路由表。上述各步骤的具体过程,与前面实施例中完全相同,可以参见前面的实施例中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静态路由机制中,目标卫星所确定出本地各端口的端口状态,可以作为动态路由机制的输入,本地各端口的端口状态可以保存在端口层面,每执行一次静态路由机制,则对各个端口的端口状态进行一次更新。在执行动态路由机制时,首先需要确定目标卫星自身的各个端口的端口状态,动态路由机制可以直接从本地的各个端口获得端口状态,从而执行相应的步骤。而动态路由机制的输出,即更新后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可以作为静态路由机制的输入,即静态路由机制通过该更新后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对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行修正,从而在链路状态数据库去除掉因突发性端口故障而发生故障不能进行通信的链路,或者,将原来已经剔除了的故障链路,重新加入该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而通过修正后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得到的路由表,则为正确的,且不含有故障链路的路由。静态路由机制可以按第三预设周期来执行,第三预设周期可以与上述的第一预设周期相同,也可以不同。所以在执行静态路由机制时,目标卫星不一定刚好执行了动态路由机制的第一部分,并对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完成了更新。所以,在动态路由机制中还可以包括对静态路由机制的异步调用机制,异步调用机制为,当执行动态路由机制时,只要对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进行了更新,就调用执行一次静态路由机制。动态路由机制对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进行了更新,就表示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有端口的通断标识发生了改变,也就意味着该端口对应的链路状态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就可以调用静态路由机制,通过静态路由机制,采用更新后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对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行修正,并计算出路由表。具体的,执行动态路由机制的第一部分时,调用静态路由机制的过程如图2所示。步骤201,确定目标卫星本地端口状态为可通信的第一端口。目标卫星在执行动态路由机制之前,可以先确定自身端口的端口状态,并确定出端口状态为可通信的第一端口。步骤202,按第二预设周期通过第一端口发送第一探测报文,并将第一端口对应的链路保活计数器中的预设次数减1,同时监测第一端口是否接收到第二探测报文。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一个端口上可以配置有一个该端口对应的链路保活计数器。其中该链路保活计数器可以设置一个预设次数,每当该链路保活计数器对应的端口发送一次第一探测报文,就将该预设次数减1,该预设次数乘以第二预设周期所得到的时间长度可以称为链路保活时间,在该时间内如果没有接收到第二探测报文,则可以判断出该端口对应的链路无法正常通信,该端口对应的邻居端口发生故障。所以,目标卫星可以按第二预设周期通过第一端口发送第一探测报文,并每发送一次第一探测报文,就将该第一端口对应的链路保活计数器减1。并且监测该第一端口是否接受到第二探测报文。步骤203,链路保活计数器中的预设次数是否大于零。每一次发送第一探测报文后,都检测该第一端口对应的链路保活计数器中的预设次数是否大于零,如果大于零,则可以继续按第二预设周期发送第一探测报文。步骤204,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探测报文。目标卫星在通过第一端口发送第一探测报文后,实时的监测是否通过该第一端口接收到第二探测报文。如果在链路保活计数器中的预设次数等于零之前,接收到第二探测报文,即在保活时间内接收到第二探测报文,则转入步骤209。如果链路保活计数器中的预设次数已经减为零,并且还未接收到第二探测报文,即在保活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第二探测报文,则进入步骤205。步骤205,第一端口对应的第二端口发生故障。当链路保活计数器中的预设次数已经减为零,并且还未接收到第二探测报文,目标卫星可以确定出第一端口对应的第二端口发生故障。步骤206,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二端口的通断标识。目标卫星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二端口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故障。步骤207,调用静态路由机制。目标卫星可以执行一次静态路由机制,并采用更新后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对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行修正。步骤208,将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在网络中洪泛。步骤209,重置链路保活计数器中的预设次数。当在保活时间内,接收到第二探测报文,则表示第一端口和第一端口对应的第二端扣所构成的链路可以正常通信,不需要对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进行更新。在下一个第一预设周期时,再继续进行探测。执行动态路由机制的第二部分时,调用静态路由机制的过程如图3所示。步骤301,确定目标卫星本地端口状态为不可达的端口。目标卫星可以确定出本地端口状态为不可达的端口,其中,端口状态为不可达的端口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该端口自身发生故障;第二种,该端口对应的邻居端口发生故障,从而该端口的端口状态也为不可达。所以,针对这两种情况可以分别进行处理。步骤302,监测第三端口的故障是否恢复。步骤303,第三端口故障恢复时,重置第三端口对应的链路保活计数器中的预设次数。当第三端口的故障恢复,则该第三端口的链路保活计数器中的预设次数可以进行重置,为将该第三端口作为第一端口,按动态路由机制第一部分的步骤进行探测做好准备。步骤304,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三端口的通断标识。执行完步骤304,可以进入步骤309,调用并静态路由机制,以修正链路状态数据库。步骤305,监测第四端口接收第三探测报文。第三探测报文为第四端口对应的第五端口,向第四端口发送的探测报文。第三探测报文的结构形式与第一探测报文及第二探测报文相同。步骤306,第四端口接收到第三探测报文,则判断第四端口对应的第五端口故障恢复。步骤307,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五端口的通断标识。步骤308,将第二链路信息报文在网络中洪泛。步骤309,调用静态路由机制。当目标卫星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五端口的通断标识后,就可以调用静态路由机制,从而采用更新后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对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行修正。执行动态路由机制的第三部分时,调用静态路由机制的过程如图4所示。步骤401,确定目标卫星本地端口状态为可通信的端口。步骤402,监测可通信的端口接收第三链路信息报文。步骤403,接收第三链路信息报文后,根据第三链路信息报文中第六端口发生故障或故障恢复的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六端口的通断标识。目标卫星接收第三链路信息报文后,可以首先判断该第三链路信息报文中的信息,是否与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六端口的通断标识相一致,例如,第三链路信息报文中的信息表示第六端口发生故障,而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六端口的通断标识也为故障,即第三链路信息报文中的信息,与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六端口的通断标识相一致,所以可以不需要再对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进行更新,可以直接执行步骤406。当不一致时,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步骤404,当需要更新时,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六端口的通断标识。步骤405,调用静态路由机制。当目标卫星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之后,可以调用并执行静态路由机制,从而采用更新后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对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行修正。步骤406,将第三链路信息报文在网络中洪泛。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考虑6轨道48星的应用场景。通过6轨道48颗卫星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轨道呈圆形,高度为1450km,沿经线方向环绕地球,在两极处汇集,邻轨经度间距为60°,1号轨道与6号轨道互为反向轨道,反向轨道间无侧向星间链路。每个轨道上等间距布置8颗卫星,同轨邻居卫星纬度间距为45°,邻轨邻居卫星纬度间距为22.5°。高纬度区域阈值为70°,卫星沿经线方向运行角速度为3.12°/min,不考虑沿纬线的运行。2~5轨道上卫星的星间链路数为4,1、6轨道上卫星的星间链路数为3。由于此场景下理论最长包路径的跳数为9。假设数据包路由至相邻卫星的时延为100ms,则理论最大端到端时延为900ms。为了方便描述,如图5所示,图5截取了48星场景中分布于非1、6轨道的三个轨道的九颗卫星,作为完整网络结构的一个部分来进行介绍。卫星f,卫星a,卫星h属于一个轨道;卫星b,卫星e,卫星d属于一个轨道,卫星g,卫星c,卫星i属于一个轨道。每一个卫星具有4个端口,将卫星端口左起顺时针编号0~3,例如,卫星e的0号端口为e0,卫星a的2号端口为a2,e0与a2互为邻居端口。同理e1与b3、e2与c0、e3与d1互为邻居端口。记e0与a2间的链路为a2-e0,其他链路类似标记。图中卫星a,卫星b,卫星c,卫星d只画出了三条星间链路,另一条链路没有标出,卫星f,卫星i,卫星g,卫星h只画出了两条星间链路,另两条未标出。卫星静态路由机制中执行静态路由算法的第三预设周期为500ms,动态路由机制中第一预设周期为2s,并且在第一预设周期内仅进行一次探测,则第二预设周期也可以为2s,即每2s发送hello包作为探测报文,链路保活计数器的预设次数为1。在t1时刻,以卫星e为例,卫星e为目标卫星,卫星e当前所在纬度为0°,运行方向向北,网络中无故障链路。其静态路由机制的运行为:获取自身运行的轨道位置信息。得到纬度为0°,运行方向向北,获取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并确定出本地各端口的端口状态。卫星a到卫星i均未处于高纬或极地区域,图中所有星间链路的状态均可通信。e0~e3端口状态均为可通信。上一次更新后,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各端口的通断标识均为正常,链路状态数据库修正后未发生改变;计算路由表。卫星e运行spf算法计算出到其他卫星的路由表。在500ms后卫星e重新执行静态路由算法。在t1+2s时刻,卫星e重新执行静态路由算法,得到纬度为0.104°n,静态路由算法的输出不变;并且,卫星e执行动态路由机制:卫星e获取到本地可通新端口为e0~e3,将e0~e3作为第一端口;卫星e从e0~e3端口分别向邻居端口发送hello报文;卫星e检查e0~e3链路保活计数器的预设次数,值均为1;卫星e将e0~e3链路保活计数器的预设次数减1,值均为0,并将在2s后再次获取本地可通信端口;卫星e从e0收到卫星a从a2发出的hello报文,将e0的链路保活计数器的预设次数重置为1。卫星e的其他端口类似;在t2时刻,以卫星f为例,卫星f为目标卫星,卫星f运行静态路由机制,获取自身运行位置信息。得到纬度为82.5°,运行方向向北。卫星f处于高纬地区,图中链路f2-b0状态为失效,剔除失效链路,获得该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f1、f3的端口状态为可通信,f0、f2的端口状态为失效。卫星f每500ms运行一次静态路由机制。在t2+2s时刻,卫星f运行动态路由机制:卫星f获取到本地可通信端口为f1、f3,将f1、f3作为第一端口;卫星f从f1、f3端口分别向邻居端口外发送hello报文;卫星f检查f1、f3链路保活计数器的预设次数,值均为1;卫星f将f1、f3链路保活计数器的预设次数减1,值均为0,并将在2s后再次获取本地可通信端口;卫星f从f1收到hello报文,将f1的链路保活计数器的预设次数重置为1。卫星f没有从f3接收到hello报文,则确定出f3对应的邻居端口a1发生故障,将a1在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故障。调用并执行静态路由算法。执行后,f3的端口状态更新为不可达,链路状态数据库中剔除链路f3-a1,路由表中绕过链路f3-a1。将a1发生故障的消息信息封装为第一链路信息报文,从f1向外洪泛。通过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在网络中的洪泛,卫星b可以接收到该第一链路信息报文,该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对于卫星b可以作为第三链路信息报文。卫星b接收到该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后,执行动态路由机制,并通过该第一链路信息报文确定出中a1的通断标识应该为故障,卫星b自身所保存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a1的通断标识为正常,所以卫星b对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a1的通断标识进行更新,更新为故障。卫星b调用并执行静态路由算法,链路状态数据库中除了剔除链路f3-a1,路由表中绕过链路f3-a1。然后卫星b通过可通信的端口继续洪泛该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在t3时刻,卫星a发现自身端口a1故障恢复,执行动态路由机制。卫星a将a1在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的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正常。卫星a调用并执行静态路由算法。执行后,a1端口状态更新为可通信,链路状态数据库中恢复了链路f3-a1,路由表也得到更新。卫星f从端口状态为不可达的端口f3收到hello报文;卫星f判定a1故障恢复,将a1在全网通断标识表中的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正常。卫星f调用并执行静态路由算法。执行后,f3端口状态更新为可通信,链路状态数据库中恢复了链路f3-a1,路由表也得到更新;卫星f将端口a1故障恢复的消息信息封装为第二链路信息报文,并通过可通信端口向网络中洪泛。参见图6,图6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装置的结构图,应用于目标卫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所述链路状态数据库包括由各个卫星之间通过端口形成的链路所构成的网络的拓扑结构;第二获取模块602,用于按第一预设周期探测自身所构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并根据探测结果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所述链路对应的端口的通断标识,所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包括所述网络中每一个卫星的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所述端口的通断标识与该端口所构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相对应,所述通断标识包括:正常和故障;修正模块603,用于通过所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所述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确定所述通断标识对应的端口所形成的链路的通断状态,并根据该链路的通断状态,对所述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该链路对应的拓扑结构进行修正;计算模块604,用于通过修正后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利用预设路由算法,确定出路由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卫星能够获取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并且按第一预设周期对自身所构成的链路进行探测,并根据探测结果更新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使用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各个端口的通断标识,对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链路状态信息进行修正,并通过修正后的链路状态数据库,计算出路由表。目标卫星通过按第一预设周期进行链路的探测,可以及时探测到链路是否发生了突发性的变化,并通过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及时的对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行修正,剔除其中发生突发性故障的链路,从而所得到的路由表中的路由均为可以使用的路由路径,避免了路由发生错误,而导致无法正常进行通信的情况。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装置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601,具体用于:获取当前自身的轨道位置信息,所述轨道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位置信息和运动方向;卫星根据所述自身的轨道位置信息和所述网络中全部卫星的固定运行轨道,推算出当前所述网络中全部卫星的轨道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全部卫星的轨道位置信息,确定出当所述全部卫星各自处于自身的当前轨道位置时,各个卫星之间能够正常进行通信的链路,以及不能正常进行通信的链路;将全部能够进行通信的链路所构成的网络的拓扑结构,作为当前轨道位置所对应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装置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02,具体用于:确定出本地各端口的端口状态,所述端口状态至少包括以下状态:可通信,失效,不可达,其中所述失效为当卫星位于高纬度位置时,该卫星的侧向端口的状态,不可达为链路故障时,该链路两侧端口的状态;根据所述本地各端口的端口状态,确定出可通信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端口;判断所述第一端口分别对应的第二端口是否发生故障,所述第二端口为与所述目标卫星相邻的邻居卫星上,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端口;当所述第二端口发生故障时,更新与发生故障的第二端口对应的本地的第一端口的端口状态;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所述第二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故障。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装置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02,具体用于:获取当前自身的轨道位置信息;当所述目标卫星上一个第一预设周期所获得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记录的本地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为正常,且所述轨道位置信息中,所述目标卫星不运行在高纬度地区时,该端口对应的端口状态为可通信;当所述目标卫星上一个第一预设周期所获得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记录的本地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为正常,且该端口不为侧向端口时,该端口对应的端口状态为可通信;当所述目标卫星上一个第一预设周期所获得的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记录的本地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为故障时,该端口对应的端口状态为不可达。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装置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02,具体用于:按第二预设周期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分别向所述第二端口发送探测报文;当所述目标卫星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所对应的所述第二端口发送所述探测报文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且没有通过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回应报文时,确定所述第二端口发生故障,其中所述回应报文为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所述探测报文后,向所述第一端口发送的作为回应的报文。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装置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02,还包括:洪泛子模块,用于将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在所述网络中洪泛,所述第一链路信息报文包括所述第二端口发生故障的信息。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本地的发生故障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为所述目标卫星本地的任一发生故障的端口;当所述第三端口故障恢复时,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所述第三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正常。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更新模块,当所述目标卫星本地的端口状态为不可达的第四端口,接收到探测报文时,确定所述第四端口对应的第五端口的故障恢复,所述第五端口为与所述目标卫星相邻的邻居卫星上,与所述第四端口对应的端口;将第二链路信息报文在所述网络中洪泛,所述第二链路信息报文包括所述第五端口故障恢复的信息;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五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正常。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低轨卫星路由生成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更新模块,通过本地的端口状态为可通信的端口,接收到第三链路信息报文,所述第三链路信息报文包括第六端口发生故障或故障恢复的信息,所述第六端口为所述网络中任一卫星上的任一端口;将第三链路信息报文在所述网络中洪泛,并根据所述第三链路信息报文,将全网端口通断标识表中第六端口对应的通断标识更新为故障或正常。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