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基站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3411发布日期:2019-05-17 21:15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通讯基站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案涉及一种通讯基站及其操作方法,尤为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网络中的通讯基站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窄频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是一种发展时间尚短的技术,其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所延伸出的标准。根据物联网的特性,符合窄频物联网的使用者装置(userequipment,ue)其耗能应较低,且因信号的传送距离较长,其亦须可容忍较大的信号延迟。

然而,由于窄频物联网已规范了通讯基站于接收来自使用者装置的信号时所应符合的错误警报率(pfa)及侦测机率(pd)性能,因此,如何在符合窄频物联网的规范下,提供一种有效率地调整侦测的门槛值以及调整使用者装置所应发起的前导序列长度的技术,实为本领域中的一大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案的一实施态样是涉及一种通讯基站,应用于一物联网网络中,包含一通讯单元以及一处理单元。该通讯单元通讯连结于该物联网网络中的一使用者装置,该通讯单元用以自该使用者装置接收一跳频前导序列。处理单元电性耦接于通讯单元,用以自跳频前导序列中获取n个时间单位的多个跳频能量,并于累积跳频能量后计算单一时间单位的平均能量,处理单元并根据平均能量和误警机率进行运算以产生判断门限值,其中判断门限值是用于判断自使用者装置传来的后续信号是否为噪声。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多个跳频能量是为该n个长度单位的多个跳频信号经快速傅立叶转换后(post-fft)的位所表示的能量值。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处理单元是根据基于n-p引理(neymanpearsonlemma)建立的演算法以对该平均能量和该误警机率进行运算,进而产生该判断门限值。

在又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处理单元更根据该长度单位的数量n以及一噪声功率进行运算以建立一第一查找表,其中该第一查找表是记录该长度单位的数量n与对应的该判断门限值两者之间的关联。

在再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处理单元更根据该第一查找表以及一通道属性进行蒙特卡罗模拟(montecarlosimulation)以建立一第二查找表,其中该第二查找表是记录该长度单位的数量n对应的一侦测机率所对照的一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处理单元更根据该信噪比以及多个环境参数进行计算以产生一校正信噪比。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处理单元更根据该校正信噪比查找该第一查找表以及该第二查找表,进而决定该通讯基站在一涵盖范围时对应的一前导序列长度。

在又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处理单元透过该通讯单元将该前导序列长度传送至该使用者装置。

在再一实施例中,其中当该通讯基站负载的一使用者装置总数超过一负荷门限值时,该处理单元将减少该前导序列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处理单元更透过该通讯单元与邻近的另一通讯基站通讯连结,进而控制该另一通讯基站增加其前导序列长度。

本案的另一实施态样是涉及一种通讯基站的操作方法,应用于一物联网网络中。所述操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透过一通讯单元自该物联网网络中的一使用者装置接收一跳频前导序列;透过一处理单元自该跳频前导序列中获取n个时间单位的多个跳频能量;透过该处理单元于累积所述多个跳频能量后计算单一时间单位的一平均能量;以及透过该处理单元根据该平均能量和一误警机率进行运算以产生一判断门限值,其中该判断门限值是用于判断自该使用者装置传来的后续信号是否为噪声。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多个跳频能量是为该n个长度单位的多个跳频信号经快速傅立叶转换后的位所表示的能量值。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处理单元是根据基于n-p引理建立的演算法以对该平均能量和该误警机率进行运算,进而产生该判断门限值。

在又一实施例中,操作方法还包含:透过该处理单元根据该长度单位的数量n以及一噪声功率进行运算以建立一第一查找表,其中该第一查找表是记录该长度单位的数量n对应的该判断门限值。

在再一实施例中,操作方法还包含:透过该处理单元根据该第一查找表以及一通道属性进行蒙特卡罗模拟以建立一第二查找表,其中该第二查找表是记录该长度单位的数量n对应的一侦测机率所对照的一信噪比。

在一实施例中,操作方法还包含:透过该处理单元根据该信噪比以及多个环境参数进行运算计算以产生一校正信噪比。

在另一实施例中,操作方法还包含:透过该处理单元根据该校正信噪比查找该第一查找表以及该第二查找表,进而决定该通讯基站在一涵盖范围时对应的一前导序列长度。

在又一实施例中,操作方法还包含:透过该处理单元经由该通讯单元将该前导序列长度传送至该使用者装置。

在再一实施例中,操作方法还包含:当该通讯基站负载的一使用者装置总数超过一负荷门限值时,透过该处理单元减少该前导序列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操作方法还包含:透过该处理单元经由该通讯单元与邻近的另一通讯基站通讯连结,进而控制该另一通讯基站增加其前导序列长度。

因此,根据本案的技术内容,本案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通讯基站及其操作方法,借以改善在相应的通讯标准下决定前导序列长度以及决定侦测门限值的两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一实施例的通讯基站示意图;

图2为本案一实施例的通讯基站接收的前导序列经快速傅立叶转换的范例示意图;

图3为本案一实施例的通讯基站计算的第一查找表的范例示意图;

图4为本案一实施例的通讯基站计算的第二查找表的示意图;

图5为本案一实施例的通讯基站计算的第二查找表的示意图;

图6为本案一实施例的通讯基站的示意图;

图7为本案一实施例的通讯基站的示意图;以及

图8为本案一实施例的通讯基站的操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案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案,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耦接”或“连接”,均可指二或多个元件或装置相互直接作实体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元件或装置相互操作或动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是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案。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的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案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图1为基于本案一实施例的通讯基站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讯基站100包含通讯单元101以及处理单元102,其中通讯单元101和处理单元102之间电性耦接,而通讯单元101则透过物联网网络与使用者装置200通讯连结。应当了解,在窄频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架构下,当使用者装置200欲与通讯基站100建立连线时,其将透过随机存取程序(randomaccessprocedure)向通讯基站100发出第一道上键信号(nprach),此第一道上键信号是使用一种单频跳频的前导序列(frequencyhoppingpreamblesequence),其长度值为n,一般来说,n可为{4,8,16,32,64,128,256,512}此集合中的一数值。而通讯基站100中的通讯单元101是用以自使用者装置200接收此种单频跳频的前导序列,并将此前导序列传送至处理单元102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应在回应使用者装置200的下链系统信息区块(systeminformationblock,sib)信息中指定使用者装置200所需送出的前导序列的长度,此外,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亦须决定一个门限值,此门限值是用以决定第一道上键信号是否为噪声。然而,由于窄频物联网的架构中对于判断第一道上键信号时的误警机率(pfa)以及侦测机率(pd)皆有所规范,是故,本实施例的功效即是用以在误警机率以及侦测机率皆能兼顾的状况下决定判断第一道上键信号时的门限值。另外,应当了解,在窄频物联网架构的规范下,判断第一道上键信号的误警机率应小于0.01%(pfa(α)<0.01%),而成功侦测信号的侦测机率应大于0.99%(pd(β)>0.99%)。

承上述段落,当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自通讯单元101接收前导序列后,处理单元102将透过快速傅立叶转换(fastfouriertransform,fft)处理前导序列,长度为n的前导序列经快速傅立叶转换后将成为n个长度单位(symbolgroup)的快速傅立叶转换后(post-fft)位,每个位代表一个跳频能量值。处理单元102将n个长度单位的快速傅立叶转换后位所表示的多个跳频能量累积后,即可计算出此前导序列在单一长度单位时的平均能量。

关于前导序列经快速傅立叶转换的范例请参照图2所示,其中,图中的横轴是表示n的值,其值由左至右递增,是代表前导序列的长度单位。而图中的纵轴是表示跳频能量值,其值由下而上递减。参照图中可以了解,使用者装置200所发起的第一道上键信号的前导序列随着n值不同,其跳频位置所表示的值也不相同。处理单元102即是将图中所示的n个长度单位的快速傅立叶转换后位所表示的多个跳频能量累积后,即可计算出此前导序列在单个长度单位时的平均能量。

在本实施例中,当处理单元102将计算出此前导序列在单一时间单位的平均能量后,处理单元102将根据平均能量值和误警机率(pfa)代入门限值演算法进行运算,以产生判断门限值。其中,门限值演算法是基于n-p引理(neymanpearsonlemma)建立的演算法,其详细公式可表示如下:

其中,λ0即为门限值。其中,κ值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n值为收集的前导序列中的长度。而κ值的计算方式为:将n值乘以10后产生第一数值,将信号长度(l)乘以n个跳频能量的累积能量的变异数后产生第二数值,将第一数值除以第二数值即可得κ值。其中,fn-1函数为基于n-p引理推导而成的反函数式,而(1-α)以及10n为用以代入函数中的参数,其中,α即为前述符合规范的误警机率,将(1-α)以及10n的值代入此fn-1函数中,即可反推算出λ0的值。

在本实施例中,当处理单元102根据上述方法产生判断门限值后,处理单元102将根据此判断门限值判断自使用者装置200接收的第一道上键信号是否为噪声。当自使用者装置200接收的第一道上键信号累积的能量高于此门限值时,处理单元102将判断自使用者装置200接收的此第一道上键信号并非噪声。

是故,根据上述实施例,可以了解本案通过提供一种通讯基站,其能够根据收集而来的前导序列信号所累积的能量动态地调整侦测门限值,改善了先前技术所无法达成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当处理单元102根据上述方法产生判断门限值后,处理单元102将进一步根据n值以及给定的噪声功率(pn)进行计算,以建立第一查找表,其中第一查找表是记录各n值所对应的判断门限值。其中,第一查找表所记录的是多个查找值,查找值是表示不同的n值与其对应的判断门限值两者之间的关联,查找值的计算方式为:在误警机率给定的状况下,将对应一n值的门限值除以给定的噪声功率后的结果。其定义式如下所示:

其中,n值为收集而来的前导序列长度。其中,η0(n)即为n值对应的查找值。其中,λ0即为门限值。其中,α即为前述符合规范的误警机率。

关于第一查找表的范例请参照图3所示,其中,图中的横轴是表示n的值,其值由左至右递增,是代表前导序列的长度单位。而图中的纵轴是表示查找值,其值由下而上递增,是代表门限值与给定的噪声功率的比值。图中的第一线段t1是根据门槛值所绘示的曲线,而第二线段t2是根据噪声功率所绘示的曲线。参照图中可以了解,随着n值由左而右递增,查找值将剧烈地且快速地降低,并于n值大于50后趋缓,再缓慢地持续降低并较为贴近根据噪声功率所绘示的第二线段t2。根据本图,显然地,随着n值的增加,处理单元102所能计算出的门限值将越贴近噪声功率,显示其判断成功率随着累积的能量增加越发精确。

在一实施例中,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更用以根据第一查找表以及通道属性进行蒙特卡罗模拟(montecarlosimulation),进而建立第二查找表,此第二查找表是记录各个n值各自对应的侦测机率(pd)所对照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应注意的是,如前所述,在窄频物联网架构的规范下,通讯基站100成功侦测信号的侦测机率应大于0.99%,故第二查找表所欲建立的查找值是为了查询在侦测机率至少大于0.99%的条件下,不同n值所对应的信噪比的值。

如图4所示,其是根据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第二查找表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02根据如图3的实施例所绘示的第一查找表进行蒙特卡罗模拟所获得的结果,此实施例中所导入的通道属性是为无衰减的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whitegaussiannoise,awgn)通道的属性,其中,图中的横轴是表示信噪比(snr),其值是为分贝(db),随横轴由左至右递增。而图中的纵轴是表示侦测机率值(pd),其值由下而上递增,是代表成功侦测第一道上链信号的机率。图中可见多个曲线线段,其由左至右各自代表n值为512、256、128、64、32、16、8以及4的状况下的模拟结果。参照图中可以了解,倘若固定观察同一信噪比,随着n值的增加,侦测机率值亦会随之递增,倘若固定观察同一侦测机率值,随着n值的增加,信噪比亦会随之提升。根据窄频物联网架构的规范,主要应观察固定侦测机率值的条件下,不同的n值所对应的信噪比的值。

如图5所示,其是根据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第二查找表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02根据如图3的实施例所绘示的第一查找表进行蒙特卡罗模拟所获得的结果,此实施例中所导入的通道属性是为瑞雷通道(rayleighfadingchannel)的属性,其中,同于图4的实施例,本图中的横轴是表示信噪比(snr),其值是为分贝(db),随横轴由左至右递增。图中的纵轴是表示侦测机率值(pd),其值由下而上递增,是代表成功侦测第一道上链信号的机率。图中亦可见多个曲线线段,其由左至右各自代表n值为512、256、128、64、32、16、8以及4的状况下的模拟结果。参照图中可以了解,倘若固定观察同一信噪比,随着n值的增加,侦测机率值亦会随之递增,倘若固定观察同一侦测机率值,随着n值的增加,信噪比亦会随之提升。其结果大致同于图4的实施例,不同的是,透过瑞雷通道进行模拟的结果中,根据各个n值所绘示的曲线明显斜度较缓,其横跨的信噪比的值亦广于图4的实施例。同样地,根据窄频物联网架构的规范,主要应观察固定侦测机率值的条件下,不同的n值所对应的信噪比的值。

在一实施例中,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更用以根据信噪比以及多个环境参数进行运算以产生校正信噪比。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环境参数所指涉的是使用者装置的频宽影响、信号能量的耦合损失(clpassloss)以及热噪声(thermalnoise)。其中,使用者装置的频宽影响的计算式为:

prxnoise=n0+10log10(bt)

其中,prxnoise即为使用者装置的频宽影响,n0为一噪声常数,而bt则为使用者装置的频宽值。其中,信号能量的耦合损失的计算式为:

pl=plb-10·pln·1og10(d)

其中,pl即为耦合损失的值,plb为一耦合损失常数,其单位为km/db。pln为在前导序列长度为n时累积的耦合损失。d则为涵盖范围的距离,其单位为km。其中,当处理单元102计算出使用者装置的频宽影响后,将再考虑真实状况下的热噪声,并将累积的前导序列信号能量减去使用者装置的频宽影响,以获得在真实环境下的校正信噪比,其计算方式为:

snrrx=prxsig-prxnoise

其中,snrrx代表了校正后的信噪比,prxsig即为累积的前导序列信号能量,prxnoise即为上述使用者装置的频宽影响的值。

在一实施例中,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在计算校正信噪比后,其更根据校正信噪比查照第一查找表以及第二查找表,进而决定通讯基站100在特定涵盖范围时对应的前导序列长度(即n)。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符合窄频物联网架构的规范,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所欲查找的是在侦测机率(pd)大于0.99%的条件下,不同n值所对应的信噪比的值。如此,根据本案提供的此实施例,可以了解通讯基站100在给定的条件下,应如何决定前导序列长度(n值)的数值。

而为了更加理解上列实施例,特将上述图4以及图5的实施例中,在无衰减的加性高斯白噪声通道以及瑞雷通道的通道属性下,n值为4、8、16、32、64、128、256以及512时的信噪比的值以数值表示并列于下列表一当中,其即是以数值表示的第二查找表的内容。应注意的是,本表更列出了n值分别为上述值时,在上述两频道属性的模拟中,各n值对应的信号涵盖范围,其值为公里(km),代表信号涵盖范围的直径距离。例如,根据本表,在无衰减的加性高斯白噪声通道的模拟中,当n值等于4时,信噪比的值为-24.3db,此时的涵盖范围为45km,而在瑞雷通道的模拟中,当n值等于4时,信噪比的值为-7.8db,但此时的涵盖范围仅为17km。由本表中可以观察到,无论是两通道中的何者,随着n值增加,信噪比的值随之增加,然而,随着n值增加,信号涵盖范围亦随之增加。

表一如下所示:

显然地,在本实施例中,当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计算出第二查找表后,其即可根据所需的信噪比来决定应设定使用者装置的前导序列长度(n)为何数值,以使通讯基站100能满足特定的涵盖范围(d),且能同时达成符合窄频物联网架构所规范的侦测机率及误警机率。而当n值确定的状况下,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即可进一步根据第一查找表确定对应此n值的门限值应设定为何。

承上,当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决定前导序列长度后,处理单元102更经由通讯单元101将前导序列长度(n)加入回应使用者装置200的下链是统信息区块(sib)后,传送至使用者装置200。使用者装置200往后将透过重新设定的前导序列长度发起第一道上键信号(nprach)。另外,处理单元102将实施新的门限值以侦测来自使用者装置200的第一道上键信号。

请一并参照图6及图7,此两图皆为根据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通讯基站的示意图。请先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通讯基站100的配置如图1所示。其中,当通讯基站100负载的使用者装置总数超过负荷门限值时,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将透过通讯单元101与邻近的另一通讯基站300通讯连结,在通讯连结后,处理单元102将减少其前导序列长度,使通讯基站100的涵盖范围降低,进而使负载的使用者装置200总数降低,即如图6所示。再请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更将控制与其通讯连结的通讯基站300增加前导序列长度,以使通讯基站300的涵盖范围增加,进而使原先由通讯基站100负载的部分使用者装置能够转连线至通讯基站300。

详细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当通讯基站100负载过大时,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将透过通讯单元101与邻近的另一通讯基站300通讯连结。如同前述实施例以及表一所示,由于处理单元102已经获取第二查找表,其记录了在不同的通道属性下,各n值所对应的信噪比以及信号涵盖范围,因此,处理单元102透过查找第二查找表,即可计算出调整n值后的涵盖范围变化,进而推算出此涵盖范围变化所能降低的使用者装置数量。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若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将前导序列长度由64降低至32,若以瑞雷通道属性的模拟结果进行运算,其涵盖范围的直径将降低2km,而根据圆面积公式推算,其整体信号涵盖范围将降低为原先的大致85%,倘若使用者装置属均匀分布,处理单元102将前导序列长度由64降低至32将减少大约15%的使用者装置数量。而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将再控制通讯基站300增加其前导序列长度,以使通讯基站300的信号涵盖范围能扩大至将上述15%的使用者装置数量涵盖的程度。按此,本案的此实施例即提供了一种降低负载的技术手段,其可在单一通讯基站的负载过高时,与邻近的通讯基站协调,以将负载转交邻近的通讯基站。

请参考图8。图8是根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通讯基站的操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于本实施例中,关于此通讯基站的操作方法所利用的通讯基站以及相关信息,请一并参照本案图1至图7的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通讯基站的方法所包含的步骤将详述于下列段落中。

步骤s801:透过通讯单元自物联网网络中的使用者装置接收跳频前导序列。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当使用者装置200欲与通讯基站100建立连线时,其将发出第一道上键信号,此第一道上键信号是使用一种单频跳频的前导序列,其长度值为n。通讯基站100中的通讯单元101是用以自使用者装置200接收此种单频跳频的前导序列,并将此前导序列传送至处理单元102进行处理。

步骤s802:透过处理单元自跳频前导序列中获取n个长度单位的多个跳频能量。如图1、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当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自通讯单元101接收前导序列后,处理单元102将透过快速傅立叶转换处理前导序列,以将其转换成为n个长度单位的快速傅立叶转换后(post-fft)位,每个位代表一个跳频能量值。

步骤s803:透过处理单元于累积所述多个跳频能量后计算单个长度单位的平均能量。承上步骤,如图1、图2所示,处理单元102将n个长度单位的快速傅立叶转换后位所表示的多个跳频能量累积后,即可计算出此前导序列在单一长度单位时的平均能量。

步骤s804:透过处理单元根据平均能量和误警机率进行运算以产生判断门限值,其中判断门限值是用于判断自使用者装置传来的后续信号是否为噪声。如图1、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当处理单元102将算出此前导序列在单一时间单位的平均能量后,处理单元102将根据平均能量值和误警机率(pfa)代入门限值演算法进行运算,以产生判断门限值。其中,门限值演算法请参照前述实施例,于此不再赘述。另外,当处理单元102根据上述步骤产生判断门限值后,处理单元102将根据此判断门限值判断自使用者装置200接收的第一道上键信号是否为噪声。当自使用者装置200接收的第一道上键信号累积的能量高于此门限值时,处理单元102将判断自使用者装置200接收的此第一道上键信号并非噪声。

步骤s805:透过处理单元根据n值以及噪声功率进行运算以建立第一查找表,其中第一查找表是记录该n值对应的该判断门限值。如图1~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当处理单元102根据上述步骤产生判断门限值后,处理单元102将进一步根据n值以及给定的噪声功率(pn)进行计算,以建立第一查找表,其中第一查找表是记录各n值所对应的判断门限值,其是表示不同的n值与其对应的判断门限值两者之间的关联,查找值的计算方式请参照前述实施例,于此不再赘述。

步骤s806:透过处理单元根据第一查找表以及通道属性进行蒙特卡罗模拟以建立第二查找表,其中第二查找表是记录n值对应的侦测机率所对照的信噪比。如图1、图4、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更用以根据第一查找表以及通道属性进行蒙特卡罗模拟,进而建立第二查找表,此第二查找表是记录各个n值各自对应的侦测机率(pd)所对照的信噪比。关于第二查找表的计算方式,以及第二查找表在不同通道属性下的模拟结果的图像化示例,皆请参照前述实施例,于此不再赘述。

步骤s807:透过处理单元根据校正信噪比查找第一查找表以及第二查找表,进而决定通讯基站在特定涵盖范围时对应的前导序列长度。如图1、图4、图5以及上示的表一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更用以根据信噪比以及多个环境参数进行运算以产生校正信噪比,其中,多个环境参数所指涉的是使用者装置的频宽影响、信号能量的耦合损失以及热噪声。校正信噪比的计算方式请参照前述实施例,于此不再赘述。接着,在同一实施例中,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在计算校正信噪比后,其更根据校正信噪比查照第一查找表以及第二查找表,进而决定通讯基站100在特定涵盖范围时对应的前导序列长度。而为了符合窄频物联网架构的规范,处理单元102所欲查找的是为在侦测机率(pd)大于0.99%的条件下,不同n值所对应的信噪比的值。

步骤s808:透过处理单元经由通讯单元将前导序列长度传送至使用者装置。如图1~5的实施例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当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决定前导序列长度后,处理单元102更经由通讯单元101将前导序列长度(n)加入回应使用者装置200的下链系统信息区块(sib)以传送至使用者装置200。如此一来,使用者装置200将能在发起第一道上键信号时调整其前导序列长度。

步骤s809:当通讯基站负载的使用者装置总数超过负荷门限值时,透过处理单元减少前导序列长度。如图1、图6、图7以及表一的实施例所示,当通讯基站100负载过大时,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将透过通讯单元101与邻近的另一通讯基站300通讯连结。接着,处理单元102透过查找第二查找表,即可计算出调整n值后的涵盖范围变化,进而推算出此涵盖范围变化所能降低的使用者装置数量,并决定将前导序列长度降低为何数值。

步骤s810:透过处理单元经由通讯单元与邻近的另一通讯基站通讯连结,进而控制另一通讯基站增加其前导序列长度。承步骤s809,在此实施例中,由于通讯基站100的处理单元102已与邻近的另一通讯基站300通讯连结,其即可控制通讯基站300增加其前导序列长度,使通讯基站300的信号涵盖范围扩大,进而使通讯基站300能涵盖通讯基站100降低前导序列长度后所减少的使用者装置数量,以将负载转交通讯基站300。

应当注意的是,当经过上述步骤s809以及步骤s810后,通讯基站100以及通讯基站300将把重新设定的前导序列长度经过步骤s808,将前导序列长度(n)加入回应使用者装置的下链系统信息区块以传送至使用者装置。

由上述本案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案具有下列优点。本案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通讯基站及其操作方法,借以改善先前技术在决定前导序列长度以及决定侦测门限值时难以两者兼顾的问题。本案实施例更通过建立各种查找表,以使本案能在各种通道或噪声的影响下,仍能够动态地调整前导序列长度,以使本案的功效能够窄频物联网架构的规范。另外,本案实施例更可与邻近的通讯基站协调运作以降低其负载量。上述优点皆为先前技术所难以企及的。

虽然本案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案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案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