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38387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以太网供电(poweroverethernet,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poe系统包括供电端设备(powersourcingequipment,pse)和受电端设备(powerdevice,pd)两部分,其中:pse为pd供电,在以太网中透过双绞线传输电力与数据到pd上同时管理整个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可以是支持poe功能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pd接受pse的供电,可以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电话、网络安全摄像机、掌上电脑、移动电话充电器等以太网设备。确定poe系统中的pd稳定工作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目前,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分配方法中,当有新的pd请求上电时,会判断请求上电的pd的分级功率是否超过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若请求上电的pd的分级功率未超过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pse给pd供电;若请求上电的pd的分级功率超过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则根据请求上电的pd连接端口的优先级确定是否给请求上电的pd上电。

上述poe供电功率分配方法中,可能出现原来正常供电的pd下电重启后再接入时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不够为其上电的现象。例如:一台pse的最大供电功率185w,若先为5个分级等级4(class4)的pd(假设实际功率为29w)和1个分级等级3(class3)的pd(假设实际功率为5w)供电,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为:185-29*5-5=35w,此时再有一个class4的pd请求上电,由于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35w)大于class4的分级功率(30w),这个class4的pd也会被上电,此时可以为7个pd供电;之后,若class3的pd下电重启后再接入到poe系统时,由于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为185-29*6=11w,不能满足class3分级功率(15.4w)的上电条件,该class3的pd将不能被上电,此时,只能为6个pd供电。对于用户而言,poe系统能够供电的pd的数量会产生波动,不能稳定地为pd供电,poe系统的稳定性较差,这就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poe系统的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分配方法,所述poe系统包括供电设备pse和受电设备pd,所述方法应用在所述pse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各个已上电pd的实际供电功率确定所述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

从各个已上电pd的分级功率与实际供电功率的差值供电功率中获取最大差值供电功率;

确定所述剩余供电功率是否小于所述最大差值供电功率;

若确定所述剩余供电功率小于所述最大差值供电功率,则根据各个已上电pd连接端口的优先等级从各个已上电pd中选取一个pd下电。

具体的,根据各个已上电pd的实际供电功率确定所述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具体包括:

计算各个已上电pd的实际供电功率的总和,得到所述poe系统的实际供电功率;

获取所述poe系统的最大供电功率;

将所述最大供电功率减去所述poe系统的实际供电功率,得到所述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

具体的,从各个已上电pd的分级功率与实际供电功率的差值供电功率中获取最大差值供电功率,具体包括:

分别将各个已上电pd的分级功率减去实际供电功率,得到对应已上电pd的差值供电功率;

比较各个已上电pd的差值供电功率;

获取各个差值供电功率中的最大值,得到最大差值供电功率。

具体的,根据各个已上电pd连接端口的优先等级从各个已上电pd中选取一个pd下电,具体包括:

确定各个已上电pd连接端口的优先等级;

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是否等于一;

若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等于一,则将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连接的pd下电;

若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大于一,则将优先等级最低且端口标识最大的端口连接的pd下电。

可选的,还包括:

检测到pd上电后、检测到pd下电后或者监控到检测周期到期后,执行所述根据各个已上电pd的实际供电功率确定所述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分配装置,所述poe系统包括pse和pd,所述装置应用在所述pse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已上电pd的实际供电功率确定所述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

获取模块,用于从各个已上电pd的分级功率与实际供电功率的差值供电功率中获取最大差值供电功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剩余供电功率是否小于所述最大差值供电功率;

下电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剩余供电功率小于所述最大差值供电功率,则根据各个已上电pd连接端口的优先等级从各个已上电pd中选取一个pd下电。

具体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计算各个已上电pd的实际供电功率的总和,得到所述poe系统的实际供电功率;

获取所述poe系统的最大供电功率;

将所述最大供电功率减去所述poe系统的实际供电功率,得到所述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

具体的,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将各个已上电pd的分级功率减去实际供电功率,得到对应已上电pd的差值供电功率;

比较各个已上电pd的差值供电功率;

获取各个差值供电功率中的最大值,得到最大差值供电功率。

具体的,所述下电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各个已上电pd连接端口的优先等级;

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是否等于一;

若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等于一,则将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连接的pd下电;

若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大于一,则将优先等级最低且端口标识最大的端口连接的pd下电。

可选的,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pd上电后、检测到pd下电后或者监控到检测周期到期后,返回所述第一确定模块。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通过根据各个已上电pd的实际供电功率确定所述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从各个已上电pd设备的分级功率与实际供电功率的差值供电功率中获取最大差值供电功率;确定所述剩余供电功率是否小于所述最大差值供电功率;若确定所述剩余供电功率小于所述最大差值供电功率,则根据各个已上电pd连接端口的优先等级从各个已上电pd中选取一个pd下电。该方案中,针对已上电pd设备,在确定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小于最大差值供电功率时,也就是说一旦有pd下电重启后可能无法上电时,主动从各个已上电pd中选取一个pd下电,从而可以确保poe系统能够供电的pd的数量不会产生波动,poe系统的稳定性较好,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11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12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14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poe系统的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分配方法,poe系统包括pse和多个pd,该方法可以应用在pse中。该方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执行步骤如下:

s11:根据各个已上电pd的实际供电功率确定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

poe系统能够提供的供电功率是一定的,在接入若干个pd后,poe系统都会有一定的剩余供电功率,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与已上电pd的实际功率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进行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分配时,需要首先根据各个已上电pd的实际供电功率确定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

通常,poe系统会在pd上电或下电后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因此,一种优选的方式可以在检测到pd上电或下电后执行s11;当然,也可以定期来检测poe系统是否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具体可以设定检测周期,在检测周期到期后,执行s11,其中,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可以设定为10秒、15秒、20秒等等。

s12:从各个已上电pd的分级功率与实际供电功率的差值供电功率中获取最大差值供电功率。

各个pd在上电时,会确定pd设定的分级功率。目前,poe系统中标准的分级功率已作出规定,共包括以下五个分级功率,分别为:分级等级0(class0)的分级功率为15.4w、分级等级1(class1)的分级功率为4w、分级等级2(class2)的分级功率为7w、分级等级3(class3)的分级功率为15.4w、分级等级4(class4)的分级功率为30w。通常pd的实际供电功率可以小于其对应的分级功率。

例如,一个已上电pd的分级等级为4(class4),其分级功率为30w,其实际供电功率可以为29w,那么,该pd的分级功率与实际供电功率的差值供电功率为30-29=1w,该差值供电功率实际上就是该pd下电后能正常上电需要满足的最小的供电功率差值。

计算出各个已上电pd的差值供电功率后,可以从中获取到最大差值供电功率。

s13:确定剩余供电功率是否小于最大差值供电功率。

由于差值供电功率实际上就是pd下电后能正常上电需要满足的最小的供电功率差值,因此,可以根据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与最大差值供电功率的大小关系,来确定poe系统是否稳定。

s14:若确定剩余供电功率小于最大差值供电功率,则根据各个已上电pd连接端口的优先等级从各个已上电pd中选取一个pd下电。

若确定剩余供电功率小于最大差值供电功率,则说明若最大差值供电功率对应的pd下电后不能正常,因此poe系统不稳定,因此,需要根据各个已上电pd连接端口的优先等级从各个已上电pd中选取一个pd下电,以确保poe系统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确认poe系统是否稳定,可以再次执行s11-s14。

若确定剩余供电功率大于等于最大差值供电功率,则说明poe系统稳定,即使最大差值供电功率对应的pd下电后也能正常上电,因此可以维持当前已上电pd的数量。

该方案中,针对已上电pd设备,在确定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小于最大差值供电功率时,也就是说一旦有pd下电重启后可能无法上电时,主动从各个已上电pd中选取一个pd下电,从而可以确保poe系统能够供电的pd的数量不会产生波动,poe系统的稳定性较好,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的,上述s11中的根据各个已上电pd的实际供电功率确定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实现过程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s111:计算各个已上电pd的实际供电功率的总和,得到poe系统的实际供电功率。

s112:获取poe系统的最大供电功率。

s113:将最大供电功率减去poe系统的实际供电功率,得到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

poe系统的实际供电功率与poe系统的最大供电功率往往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分别获取,poe系统的实际供电功率就是poe系统中已上电pd的实际供电功率的总和,而poe系统确定后,poe系统的最大供电功率就是个定值。将最大供电功率与poe系统的实际供电功率做差,就可以得到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

具体的,上述s12中的从各个已上电pd设备的分级功率与实际供电功率的差值供电功率中获取最大差值供电功率,实现过程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s121:分别将各个已上电pd的分级功率减去实际供电功率,得到对应已上电pd的差值供电功率。

s122:比较各个已上电pd的差值供电功率。

s123:获取各个差值供电功率中的最大值,得到最大差值供电功率。

前面已经介绍过pd的分级功率,这里不再赘述。分别将各个已上电pd的分级功率与实际供电功率做差,就可以得到各个已上电pd的差值供电功率,从中选取最大值,就可以得到最大差值供电功率。

具体的,上述s14中根据各个已上电pd连接端口的优先等级从各个已上电pd中选取一个pd下电,实现过程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s141:确定各个已上电pd连接端口的优先等级。

s142: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是否等于一,若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等于一,则执行s143;若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大于一,则执行s144。

s143:将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连接的pd下电。

s144:将优先等级最低且端口标识最大的端口连接的pd下电。

若确定poe系统不稳定,则需要选择一个已上电pd下电,这时可以比较各个已上电pd对应的端口的优先等级,可以但不限于选取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连接的已上电pd下电,一般下电一个pd即可,因此,可以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是否等于一,若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等于一,则将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连接的pd下电;若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大于一,则将优先等级最低且端口标识最大的端口连接的pd下电。这里仅仅是列举了一种选择pd下电的方法,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这里不再一一说明。

下面举例说明上述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分配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区别。例如,一台pse的最大供电功率185w,若先为5个分级等级4(class4)的pd(假设实际功率为29w)和1个分级等级3(class3)的pd(假设实际功率为5w)供电,此时,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为:185-29*5-5=35w,若再有一个class4的pd请求上电,由于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35w)大于class4的分级功率(30w),这个class4的pd也会被上电,此时可以为7个pd。本发明实施例中的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分配方法中,由于有第7个pd上电,因此,会计算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为185-29*6-5=6w,这7个已上电pd的差值供电功率分别为1w、1w、1w、1w、1w、10.4w、1w,最大差值供电功率为10.4w,由于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6w小于最大差值供电功率10.4w,poe系统是不稳定的,因此,可以选择一个pd下电,poe系统中已上电pd的数量仍然为6,若再有新的pd上电、下电或者检测周期到期后,均可以重新比较最大差值供电功率与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来调整已上电pd的数量,将已上电pd的数量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数值,确保poe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oe系统的供电功率分配装置,poe系统包括pse和pd,该装置应用在pse中,该装置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51,用于根据各个已上电pd的实际供电功率确定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

获取模块52,用于从各个已上电pd的分级功率与实际供电功率的差值供电功率中获取最大差值供电功率;

第二确定模块53,用于确定剩余供电功率是否小于最大差值供电功率;

下电模块54,用于若确定剩余供电功率小于最大差值供电功率,则根据各个已上电pd连接端口的优先等级从各个已上电pd中选取一个pd下电。

该方案中,针对已上电pd设备,在确定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小于最大差值供电功率时,也就是说一旦有pd下电重启后可能无法上电时,主动从各个已上电pd中选取一个pd下电,从而可以确保poe系统能够供电的pd的数量不会产生波动,poe系统的稳定性较好,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的,第一确定模块51,具体用于:

计算各个已上电pd的实际供电功率的总和,得到poe系统的实际供电功率;

获取poe系统的最大供电功率;

将最大供电功率减去poe系统的实际供电功率,得到poe系统的剩余供电功率。

具体的,获取模块52,具体用于:

分别将各个已上电pd的分级功率减去实际供电功率,得到对应已上电pd的差值供电功率;

比较各个已上电pd的差值供电功率;

获取各个差值供电功率中的最大值,得到最大差值供电功率。

具体的,下电模块54,具体用于:

确定各个已上电pd连接端口的优先等级;

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是否等于一;

若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等于一,则将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连接的pd下电;

若确定优先等级最低的端口的数量大于一,则将优先等级最低且端口标识最大的端口连接的pd下电。

可选的,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pd上电后、检测到pd下电后或者监控到检测周期到期后,返回第一确定模块51。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