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2208发布日期:2019-06-15 00:1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穿戴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作为目前备受用户关注的科技产品,其拥有的强大功能正悄无声息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另外,汽车智能钥匙的出现,让驾驶者可以实现无钥匙进入车辆,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如果将汽车钥匙和智能穿戴技术进行融合,设计出智能手环钥匙,可以让用户轻松摆脱忘记携带车钥匙的困扰,完全可以替代传统车钥匙。

目前,市场上用于汽车的智能手环极其稀缺,通过调研可知道,仅有个别汽车企业有推出智能手环钥匙,该手环钥匙除了具备整车的运动手环功能之外,还可以实现汽车车门的解闭锁,或车辆启动等。但该手环钥匙缺少远程寻车功能,可能会导致很多佩戴该手环钥匙的车主,由于停车场的车辆较多而无法快速地寻找到自己的车辆,让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能够使用户在较远的距离处快速地寻找到自己的车辆,大大提高用户的生活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包括:上壳组件;下壳组件;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构造为所述上壳组件的环形边框,所述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上壳组件与所述下壳组件之间,所述第二天线在所述上壳组件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天线构造的环形边框之内,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在接收到车辆发送的低频信号后激活所述第一天线的发射功能;交互组件,所述交互组件用于接收用户指令;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指令生成寻车指令,并根据所述寻车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车辆发送高频信号,以实现寻车功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其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且第一天线构造为上壳组件的环形边框,第二天线设置在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之间,其控制组件可根据用户指令生成寻车指令,并根据寻车指令控制第一天线向车辆发送高频信号,以实现寻车功能。由此,能够让用户在较远的距离处快速地寻找到自己的车辆,大大提高用户的生活体验。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下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穿戴式设备可为手环。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结合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包括上壳组件100、下壳组件200、天线组件300、交互组件400和控制组件500。

其中,天线组件300包括第一天线310和第二天线320,如图3所示,第一天线310构造为上壳组件100的环形边框,第二天线320设置在上壳组件100与下壳组件200之间,第二天线320在上壳组件100上的投影区域位于第一天线310构造的环形边框之内,第二天线320用于在接收到车辆发送的低频信号后激活第一天线310的发射功能;交互组件400用于接收用户指令;控制组件400用于根据用户指令生成寻车指令,并根据寻车指令控制第一天线向车辆发送高频信号,以实现寻车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采用金属和塑料结合的工艺(纳米注塑)将第一天线310构造为上壳组件100的环形边框,不仅增加第一天线310的净空面积,即无任何结构遮挡第一天线310,极大地提升第一天线310的信号场强,即增大第一天线310发射出的信号有效范围,而且增加第一天线310的长度(其长度可达到120mm以上),以进一步提升第一天线310发射出的信号强度,即增大第一天线310发射出的信号有效范围,以使车辆在较远的距离处依然能够接收到第一天线310发出的高频信号,例如第一天线310向车辆发送的高频信号的最大有效范围可为20~30m。。

第一天线310构造的环形边框可包括至少一个贯穿环形边框的外环和内环的开口。其中,贯穿环形边框的外环和内环的开口可位于环形边框的任意位置,优选地,第一天线310构造的环形边框包括一个贯穿环形边框的外环和内环的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天线320为低频天线,以接收车辆发送的低频信号。其中,第二天线320可为电感

其中,第二天线320可设置在上壳组件100和下壳组件200之间,也就是说,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天线310可设置在第二天线320上方的电路板空间,以使第二天线320在接收到车辆发出的低频信号后可高效地激活第一天线310的发射功能。

第二天线320在上壳组件100上的投影区域位于第一天线310的环绕区域之内,也就是说,第二天线320和同一平面内的周边的物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以避免对第二天线320接收的低频信号产生干扰,从而可确保第二天线320接收的低频信号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二天线320可为电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天线320设置在远离开口的区域,以使位于第二天线320上方部分的第一天线310为完整的环形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天线310和第二天线320的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组件300还包括第三天线330,如图4所示,第三天线330设置在第一天线310构造的环形边框之内,第三天线330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其中,第三天线330可为蓝牙天线,且第三天线330可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与移动终端(如手机等)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上壳组件100还包括位于环形边框之内的底托,第三天线330印制在底托上。由此,可使第三天线330位于最外层的结构上,无任何金属或存在干扰信号的物体的遮挡,大大地提升第三天线330的信号场强,以使第三天线稳定地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交互组件400可包括触摸按键,交互组件400根据用户对触摸按键的触摸操作以接收用户指令。

其中,采用触摸按键,相比较实体按键而言,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可使穿戴式设备的防护等级达到ip67,防水效果较好。

进一步地,交互组件400还包括显示屏410,其中,控制组件500还用于根据用户指令控制所述显示屏410显示寻车界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屏410和第二天线320设置在电路板上的不同区域和不同平面,其中,显示屏410设置在电路板靠近上壳组件的一面,第二天线320设置在电路板靠近下壳组件的一面,并且显示屏410可采用0.4英寸的小屏幕,以使显示屏410在结构上可最大程度地远离第二天线,从而可避免显示屏410在工作时对第二天线320产生电磁干扰,优化第二天线320的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指令可包括用户点击触摸按键的次数和时间。具体地,当用户单击一下触摸按键,控制组件500可控制显示屏410显示寻车界面,此时,当用户长按触摸按键,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如长按触摸按键3s)时,控制组件500可生成寻车指令,并根据寻车指令控制第一天线310向车辆发送高频信号,以实现寻车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穿戴式设备还可包括触摸显示屏,其中,触摸显示屏可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同时触摸显示屏还可用于显示寻车界面等信息。

由此,通过上述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可实现远距离寻车,例如穿戴式设备与对应的车辆相距30~50m时,依然能够快速地寻找到该车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下壳组件200包括下壳本体,如图5所示,穿戴式设备还包括电源组件600,电源组件600包括电池610和充电柱620,如图6所示,电池610和充电柱620均设置在下壳本体上,电池用于为天线组件300、交互组件400和控制组件500进行供电,充电柱620用于通过外接电源为电池610进行充电。

其中,电池610采用可充电的锂聚合物电池,且电池610的容量大于等于70mah,以满足待机时长的基本要求。该电池610为定制的小尺寸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以使电池610和第二天线320之间具有预设间距,从而保证第一天线310和第二天线320的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手环在造型设计时需要具有弧形的外观以使其与用户手腕贴合,因此,该手环中的电路板可采用软硬结合板,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内部空间进行结构堆叠,并使内部元器件之间可预留合理的间距。同时可对电路中具有辐射性的部分增加屏蔽罩,以避免电磁辐射对天线的性能造成影响。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穿戴式设备还可为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且该穿戴式设备在外形设计时需要满足用户正常佩戴的要求,以便于用户使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其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且第一天线构造为上壳组件的环形边框,第二天线设置在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之间,其控制组件可根据用户指令生成寻车指令,并根据寻车指令控制第一天线向车辆发送高频信号,以实现寻车功能。由此,能够使用户在较远的距离处快速地寻找到自己的车辆,大大提高用户的生活体验。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除了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寻车功能外,还可具有无钥匙进入车辆、来电显示、接通/拨打电话等功能。

具体地,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还可包括加速传感器、振动马达、第三天线。

其中,加速传感器可用于获取加速度信息,例如可根据携带该穿戴式设备的用户的运动状态,检测该用户的走动次数和跑步次数;第三天线可与移动终端(如手机)进行无线连接,以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其中,第三天线可为蓝牙天线;振动马达可用于发出振动提醒,例如,可在移动终端接通电话和/或接收信息时发生振动。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还可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智能钥匙单元等。其中,电源管理模块可实时检测该穿戴式设备的电量,并通过mcu(microcontrolunit,微控制单元)(即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组件500)将与当前电量对应的数字或百分比显示在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上;智能钥匙单元不仅包括用以实现远距离寻车功能的天线组件,还可包括其他功能模块以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智能钥匙单元还可用于在用户没有带车钥匙时,通过无线通信等方式对车辆进行开锁/上锁等操作,以及控制车辆启动/熄火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