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7576发布日期:2019-06-22 00:3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数字视频是以数字形式记录的视频。其中数字视频由多帧数字图像组成。通常原始视频包括的数据量较大,不适合存储和传输,需要利用高效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来压缩原始视频。这也是编码端的编码目的。具体地,编码端的编码流程包括:编码端接收到原始视频之后,对于构成原始视频的每帧图像,将该图像划分成多个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对于当前待编码图像块,首先通过参考图像块(该参考图像块用于提供当前待编码图像块所需的参考像素,该参考像素用于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预测)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帧内预测或帧间预测,得到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预测信号;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原始信号减去预测信号,得到残差信号。经过预测后,残差信号的幅值远小于原始信号。将残差信号进行变换和量化操作。经过变换量化后,得到变换量化系数,再通过熵编码技术编码量化系数以及编码中的其他指示信息,得到码流。其中,变换是视频编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将信息采样值按照某种形式的变换函数,从当前域转换到变换域上,再根据信息在变换域的分布特性进行压缩编码。变换的原因是:图像或视频数据往往在空间域的数据相关性大,导致大量冗余信息的存在,直接编码需要很大的比特量。而在变换域中数据相关性则大大减少,使得编码的冗余信息减少,编码所需的数据量也随之大大减少,这样就能够得到较高的压缩比。目前在帧间变换模式下,通常采用多核变换(explicitmultiplecoretransform,emt),多核变换可以弥补帧间预测不准确,导致图像残差较大的不足。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多核变换组成多个变换核组,针对每种帧间变换模式,通过每个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变换,编码端都要根据率失真代价(ratedistortioncost,rdcost)最小准则,选择最优的变换核组,即需要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多次率失真优化(ratedistortionoptimization,rdo)。由于现有技术需要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多次rdo,从而造成编码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从而降低编码复杂度。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编码方法,包括:确定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其中,目标重建图像块是用于确定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运动信息的重建图像块;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根据第一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信号进行变换,得到变换系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提供的图像编码方法,可以使得编码端无需尝试多个变换核组,从而降低编码复杂度,提高编码效率。可选地,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之前,还包括:获取至少一个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相应的,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包括:根据对应关系和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图像编码方法,可以有效的确定第一变换核组,从而使得编码端无需尝试多个变换核组,进而降低编码复杂度。一种可选方式,至少一个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包括: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侧重建图像块与变换核组(dst7,dct2)的对应关系、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上方重建图像块与变换核组(dct2,dst7)的对应关系、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右上方重建图像块与变换核组(dct8,dst7)的对应关系、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下方重建图像块与变换核组(dst7,dct8)的对应关系和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上方重建图像块与变换核组(dst7,dst7)的对应关系。可选地,至少一个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还包括:其他目标重建图像块与变换核组(dct2,dct2)的对应关系。可选地,根据对应关系和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包括:根据对应关系和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两个第二变换核组;分别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变换核组中的每个第二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编码,并确定经过编码后的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对应的率失真代价;将对应最小的率失真代价的第二变换核组,作为第一变换核组。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图像编码方法,可以有效的确定第一变换核组,从而使得编码端无需尝试多个变换核组,进而降低编码复杂度。另一种可选方式,至少一个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包括: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侧重建图像块与两个第二变换核组(dst7,dst7)(dst7,dct8)的对应关系、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上方重建图像块与两个第二变换核组(dst7,dst7)(dct8,dst7)的对应关系、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右上方重建图像块与两个第二变换核组(dst7,dst7)(dct8,dst7)的对应关系、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下方重建图像块与两个第二变换核组(dst7,dct8)(dct2,dct8)的对应关系和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上方重建图像块与两个第二变换核组(dst7,dst7)(dct8,dst7)的对应关系。可选地,根据第一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信号进行变换,得到变换系数之后,还包括:对变换系数进行量化,得到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量化后的变换系数;对量化后的变换系数和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辅助编码信息进行熵编码,得到码流;其中,辅助编码信息包括:帧间变换模式的标识和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变换核组的索引。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对于编码端来讲,仅需传输1比特的指示信息,使得解码端可以确定第一变换核组,而现有技术中,编码端需要传输每个变换核组对应的标识,以h.266标准为例,指示存在5个变换核组,在此情况下,编码端需要传输3比特的标识信息,以使解码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因此通过该方法可以降低编码端的开销。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解码方法,包括:对码流进行熵解码,以得到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量化后的变换系数,并对量化后的变换系数进行反量化,得到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变换系数;确定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其中,目标重建图像块是用于确定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运动信息的重建图像块;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根据第一变换核组,对变换系数进行反变换,以重建当前待重建图像块。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提供的图像解码方法,可以使得解码端无需尝试多个变换核组,从而降低解码复杂度,提高解码效率。可选地,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之前,还包括:获取至少一个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相应的,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包括:根据对应关系和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图像解码方法,可以有效的确定第一变换核组,从而使得解码端无需尝试多个变换核组,进而降低解码复杂度。一种可选方式,至少一个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包括: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左侧重建图像块与变换核组(dst7,dct2)的对应关系、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上方重建图像块与变换核组(dct2,dst7)的对应关系、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右上方重建图像块与变换核组(dct8,dst7)的对应关系、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左下方重建图像块与变换核组(dst7,dct8)的对应关系和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左上方重建图像块与变换核组(dst7,dst7)的对应关系。可选地,至少一个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还包括:其他目标重建图像块与变换核组(dct2,dct2)的对应关系。可选地,码流还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变换核组的索引;相应的,根据对应关系和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包括:根据对应关系和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两个第二变换核组;根据第一变换核组的索引在至少两个第二变换核组中,确定第一变换核组。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图像解码方法,可以有效的确定第一变换核组,从而使得解码端无需尝试多个变换核组,进而降低解码复杂度。进一步地,对于解码端来讲,无需计算两个第二变换核组分别对应的率失真代价,来确定第一变换核组,而是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从而降低了解码复杂度,进而提高了解码效率。另一种可选方式,至少一个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包括: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左侧重建图像块与两个第二变换核组(dst7,dst7)(dst7,dct8)的对应关系、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上方重建图像块与两个第二变换核组(dst7,dst7)(dct8,dst7)的对应关系、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右上方重建图像块与两个第二变换核组(dst7,dst7)(dct8,dst7)的对应关系、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左下方重建图像块与两个第二变换核组(dst7,dct8)(dct2,dct8)的对应关系和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左上方重建图像块与两个第二变换核组(dst7,dst7)(dct8,dst7)的对应关系。下面介绍图像编码装置,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参照第一方面涉及的方法以及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的原理和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编码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其中,目标重建图像块是用于确定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运动信息的重建图像块。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变换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信号进行变换,得到变换系数。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相应的,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对应关系和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可选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对应关系和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两个第二变换核组;分别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变换核组中的每个第二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编码,并确定经过编码后的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对应的率失真代价;将对应最小的率失真代价的第二变换核组,作为第一变换核组。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量化模块,用于对变换系数进行量化,得到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量化后的变换系数。熵编码模块,用于对量化后的变换系数和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辅助编码信息进行熵编码,得到码流。其中,辅助编码信息包括:帧间变换模式的标识和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变换核组的索引。下面介绍图像解码装置,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参照第二方面涉及的方法以及第二方面的可选方式的原理和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解码装置,包括:熵解码模块,用于对码流进行熵解码,以得到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量化后的变换系数。反量化模块,用于对量化后的变换系数进行反量化,得到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变换系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其中,目标重建图像块是用于确定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运动信息的重建图像块。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反变换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变换核组,对变换系数进行反变换,以重建当前待重建图像块。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相应的,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对应关系和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可选地,码流还携带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变换核组的索引;相应的,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对应关系和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两个第二变换核组;根据第一变换核组的索引在至少两个第二变换核组中,确定第一变换核组。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编解码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可选方式中任一项的图像编码装置,以及如第四方面和第四方面的可选方式中任一项的图像解码装置。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指令在图像编码装置上运行时,使得图像编码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中任一项的方法。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指令在图像解码装置上运行时,使得图像解码装置执行如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可选方式中任一项的方法。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图像编码装置上运行时,使得图像编码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中任一项的图像编码方法。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图像解码装置上运行时,使得图像解码装置执行如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可选方式中任一项的图像解码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其中,目标重建图像块是用于确定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运动信息的重建图像块;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根据第一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信号进行变换,得到变换系数。使得编码端无需尝试多个变换核组,从而降低编码复杂度,提高编码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像编码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示意图;图3a至图3e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第一变换核组的方法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分布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像编解码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编码装置70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解码装置80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视频编解码装置或电子设备50的示意性框图;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视频编码的示意性装置图;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视频编解码系统10的示意性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专业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数字视频是以数字形式记录的视频。数字视频由多帧数字图像组成。通常原始视频包括的数据量较大,不适合存储和传输,需要利用高效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来压缩原始视频。rdo方法是一种提升视频压缩性能的最优化方法。其原理是对视频的有损(画面质量)与比特率(编码所需的数据量)同时进行最优化,以求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虽然此算法一开始是在视频压缩的编码器中被使用,但也可以用于各种多媒体编码包含视频、视频、音频等等,只要编码时会同时考虑到质量及文件大小皆可使用。视频压缩技术是通过消除视频冗余来达到压缩的目的。视频冗余主要包括如下几项:空间冗余,时间冗余,视觉冗余和信息熵冗余。空间冗余:它是静态图像存在的最主要的数据冗余。它是指在一幅图像中,相邻的像素的幅值都比较相近,这种空间连贯性被称为空间相关或空间冗余。空间冗余主要是通过帧内预测方法来消除,帧内预测方法是指利用视频空间域的相关性,使用参考图像块的像素预测当前重建图像块的像素,以达到去除视频空间冗余的目的。时间冗余:它是视频序列中经常包含的冗余,由于视频的相邻图像往往包含相同或类似的背景和运动物体,只是运动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略有不同,这种相邻图像间的数据的高度相关性就称为时间冗余。时间冗余主要是通过帧间预测技术来消除,帧间预测技术是指利用时间上相邻图像的像素来预测当前像素。视觉冗余:人眼视觉系统对图像细节的变化不敏感,这些细微变化信息即使丢失,人眼也感受不到。而在记录原始视频数据时,通常假定视觉系统是对各种内容的敏感度是一致的,这样就产生了比理想编码更多的数据,称为视觉冗余。视觉冗余主要是通过变换,量化技术来消除,该变换技术是指将图像信号变换到频率域进行处理,根据不同频率信号对视觉质量的贡献大小进行数据表达和比特再分配,这样可以纠正空间域上均匀采样的不合理表达。同时在比特再分配过程中融合考虑去除视觉冗余的需要,通过量化操作,省略过分精细的高频分量表达,实现有效压缩。信息熵冗余:由信息论可知,为表示图像数据的一个像素,只要按其信息熵的大小分配相应比特数即可,而对于图像数据的每个像素,在图像获取时很难得到它的信息熵,因此一般是对每个像素采用相同的比特数来表示,这样必然存在冗余。信息熵冗余主要是通过熵编码技术来消除熵编码技术是通过统计系数的信息熵分布,为具有不同信息熵的数据分配不同的比特数。当前主流的视频压缩编码架构是混合编码架构,针对上述冗余,采取不同的技术来消除冗余,并将这些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视频编码的混合架构。编码端接收到原始视频之后,对于构成原始视频的每帧图像,将该图像划分成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对于当前待编码图像块,首先通过参考图像块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预测,得到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预测信号;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原始信号减去预测信号,得到残差信号。经过预测后,残差信号的幅值远小于原始信号。将残差信号进行变换和量化操作。经过变换量化后,得到变换量化系数,再通过熵编码技术编码量化系数以及编码中的其他指示信息,得到码流。解码端获取到码流之后,首先对码流进行熵解码,得到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变换量化系数,然后对变换量化系数进行反量化和反变换,得到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重建的残差信号。通过参考图像块对当前待重建图像块进行预测,得到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预测信号,然后将预测信号和上述重建的残差信号相加,得到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重建信号,然后根据该重建信号得到当前待重建图像块对应的重建图像块。其中,编码端可以采用帧内预测技术或帧间预测技术,生成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预测信号。在现有技术中,帧间预测过程是:编码端针对每种帧间变换模式,编码端确定目标重建图像块,将该目标重建图像块的运动信息作为待编码重建图像块的运动信息,该运动信息包括:目标重建图像块所在的参考图像帧的索引,以及,目标重建图像块与该目标重建图像块的参考图像块之间的空间位移,即运动矢量;编码端根据运动信息,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之前的某一图像帧中对应位置上的图像块进行运动补偿,得到编码端的预测信号。对于部分帧间预测模式,编码端通过在各个参考图像帧中搜索,以确定率失真编码代价最小的重建图像块作为上述目标重建图像块。对于另一部分帧间预测模式,如合并(merge)模式,无需编码端在各个参考图像帧中不断搜索,而是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上重建图像块、上方重建图像块、右上重建图像块、左边重建图像块和左下重建图像块中,根据某种准则确定上述目标重建图像块。如上所述,得到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预测信号之后,根据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预测信号和原始信号,得到残差信号。接着对残差信号进行变换、量化和熵编码,得到码流。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多核变换组成多个变换核组,如在h.266视频编码标准中包括dst1、dst2、dct5、dst7和dct8组成的多个变换核组,其中,每个变换核组包括水平变换核和垂直变换核,针对每种帧间变换模式,通过每个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变换,编码端都要根据率失真代价最小准则,选择最优的变换核组,即需要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rdo。由于现有技术需要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多次rdo,从而造成编码复杂度较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具体地,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像编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确定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步骤s102: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步骤s103:根据第一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信号进行变换,得到变换系数。针对步骤s101进行说明:编码端采用的帧间变换模式可以是merge模式、模板匹配(templatematch,tm)模式或高级运动向量预测(advancedmotionvectorprediction,amvp)模式等。该目标重建图像块是用于确定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运动信息的重建图像块,可选地,该目标重建图像块的运动信息可以作为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运动信息,该运动信息包括:目标重建图像块所在的参考图像帧的索引,以及,目标重建图像块与该目标重建图像块的参考图像块之间的空间位,即运动矢量;其中,编码端可以根据该运动信息,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之前的某一图像帧中对应位置上的图像块进行运动补偿,得到编码端的预测信号。进一步地,编码端可确定该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其中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如下,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可以是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上方、上方、右上方、左侧或左下方等,本申请对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不做限制。进一步地,当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不同时,编码端根据该目标重建图像块确定的参考图像块也不尽相同,由于该参考图像块用于生成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预测信号,基于此,编码端生成的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信号也不同,即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分布不同,具体地,图3a至图3e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分布示意图,如图3a所示,若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上方,则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包括的左上角像素与该目标重建图像块具有运动一致性,因此,编码端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包括的左上角像素的预测更为准确,即残差较小,基于此,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随箭头指向方向,由小至大发生变化。如图3b所示,若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上方,则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包括的上方像素与该目标重建图像块具有运动一致性,因此,编码端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包括的上方像素的预测更为准确,即残差较小,基于此,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随箭头指向方向,由小至大发生变化。如图3c所示,若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右上方,则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包括的右上角像素与该目标重建图像块具有运动一致性,因此,编码端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包括的右上角像素的预测更为准确,即残差较小,基于此,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随箭头指向方向,由小至大发生变化。如图3d所示,若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侧,则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包括的左侧像素与该目标重建图像块具有运动一致性,因此,编码端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包括的左侧像素的预测更为准确,即残差较小,基于此,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随箭头指向方向,由小至大发生变化。如图3e所示,若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下方,则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包括的左下方像素与该目标重建图像块具有运动一致性,因此,编码端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包括的左下方像素的预测更为准确,即残差较小,基于此,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随箭头指向方向,由小至大发生变化。针对步骤s102进行说明:在步骤s102之前,编码端可获取至少一个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基于此,步骤s102具体包括:根据对应关系和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一种情况,编码端可以直接根据对应关系和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以merge模式为例,至少一个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见表1,该对应关系包括: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第一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其中,该表1所示对应关系是根据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分布与变换核组的特性确定的,例如:dct2更适用于残差部分均匀的图像块,dst7更适用于在水平方向上,残差分布从左到右逐渐增大的图像块。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多个位置信息与多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不限于表1所示的内容。表1基于此,步骤s102可通过查表的方式实现。例如:当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侧时,则确定的第一变换核组是(dst7,dct2);当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上方时,则确定的第一变换核组是(dct2,dst7);当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右上方时,则确定的第一变换核组是(dct8,dst7);当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下方时,则确定的第一变换核组是(dst7,dct8);当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上方时,则确定的第一变换核组是(dst7,dst7)。另一种情况,编码端可以间接根据对应关系和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具体地,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第一变换核组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流程:步骤s401:编码端根据对应关系和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两个第二变换核组;步骤s402:分别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变换核组中的每个第二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编码,并确定经过编码后的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对应的率失真代价;步骤s403:将对应率失真代价中最小的第二变换核组,作为第一变换核组。具体地,以merge模式为例,如表2所示,重建图像块的至少一个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见表2,该对应关系包括: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两个第二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其中,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是根据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分布与变换核组的特性确定的,例如:dct2更适用于残差部分均匀的图像块,dst7更适用于在水平方向上,残差分布从左到右逐渐增大的图像块。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多个位置信息与多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不限于表2所示的内容。表2基于此,步骤s102可通过查表的方式实现。例如:当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侧时,则确定的两个第二变换核组是(dst7,dst7),(dst7,dct8);当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上方时,则确定的两个第二变换核组是(dst7,dst7),(dct8,dst7);当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右上方时,则确定的两个第二变换核组是(dst7,dst7),(dct8,dst7);当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下方时,则确定的两个第二变换核组是(dst7,dct8),(dct2,dct8);当目标重建图像块在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上方时,则确定的两个第二变换核组是(dst7,dst7),(dct8,dst7)。其中,每个变换核组中的第一项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变换核,第二项表示垂直方向上的变换核。进一步地,当编码端确定了两个变换核组之后,编码端通过率失真方法,计算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对应的率失真代价,并选择率失真代价最小的变换核组作为第一变换核组。再以tm模式为例,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分布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上方重建图像块(可以理解为目标重建图像块)和左侧重建图像块(可以理解为目标重建图像块)构成一个倒置“l”型模板,编码端通过该“l”型模板可以确定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运动信息,进一步地,编码端可根据该运动信息得到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参考图像块,该参考图像块用于生成待编码图像块的预测信号。基于此,当前待编码图像块中越靠近该“l”型模板的像素,残差越小,相反,越远离“l”型模板的像素,则残差越大。基于该特征,在tm模式下,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可对应两个第二变换核组,分别是(dct2,dct2)和(dst7,dst7)。这种情况下,可以计算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在每个变换核组下,对应的率失真代价,最后率失真代价较小的变换核组作为第一变换核组。本申请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对应的第二变换核组的内容和个数不做限制。在步骤s103中:对于只存在一种帧间变换模式的情况,编码端直接将该第一变换核组作为最优变换核组,并通过该第一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编码。对于存在多种帧间变换模式的情况,由于编码端针对每种帧间变换模式,已经确定了对应的第一变换核组,最终在这些第一变换核组中选择对应率失真代价最小的变换核组作为最优变换核组,通过该最优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编码。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在所有帧间变换模式下,都可以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对于那些不能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的帧间变换模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即尝试每个变换核组,确定对应率失真代价最小的变换核组为第一变换核组。或者,可以默认使用至少一个变换核组,如(dct2,dct2)等。进一步地,可采用现有变换方式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变换。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综上,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编码方法,包括:在帧间变换模式下,确定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根据第一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信号进行变换。使得编码端无需尝试多个变换核组,从而降低编码复杂度,提高编码效率。进一步地,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信号变换完之后,编码端还可以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变换系数进行量化,得到量化后的变换系数,该系数也被称为变换量化系数或量化系数,进一步地,编码端对该量化后的变换系数和辅助编码信息进行熵编码,得到对应码流。具体地,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像编解码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601:编码端在帧间变换模式下,确定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步骤s602:编码端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步骤s603:编码端根据第一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信号进行变换,得到变换系数;其中,步骤s601至步骤s603,与,步骤s101至步骤s103相同,其解释说明可参考步骤s101至步骤s103的解释说明,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步骤s604:编码端对变换系数进行量化,得到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量化后的变换系数;步骤s605:编码端对量化后的变换系数和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辅助编码信息进行熵编码,得到码流;步骤s606:解码端获取码流;步骤s607:对所述码流进行熵解码,以得到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量化后的变换系数,并对量化后的变换系数进行反量化,得到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变换系数;步骤s608:确定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其中,该目标重建图像块是用于确定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运动信息的重建图像块;步骤s609:解码端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步骤s610:解码端根据第一变换核组,对变换系数进行反变换,以重建当前待重建图像块。针对步骤s604进行说明:量化的过程就是将动态范围较大的输入值强行规划成较少的输出值的过程。因为量化输入值范围较大,需要较多的比特数表示,而“强行规划”后的输出值范围较小,从而只需要少量的比特数即可表示。每个量化输入被归一化到一个量化输出,即量化到某个数量级中,这些数量级通常被称之为量化级(通常由编码端规定)。本申请提及的量化过程可采用现有的量化技术,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针对步骤s605进行说明:本申请所述的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辅助编码信息是指在熵编码过程中所涉及的,除当前待编编码图像块的量化后的变换系数之外的其他所有信息,例如包括:帧间变换模式的标识、指示信息(可选地),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变换核组的索引,辅助编码信息还可以包括: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数据及相关联数据。相关联数据可包含序列参数集(sequenceparamaterset,sps)、图片参数集(pictureparamaterset,pps)及其它语法结构。sps可含有应用于零个或多个序列的参数。pps可含有应用于零个或多个图片的参数。语法结构是指码流中以指定次序排列的零个或多个语法元素的集合。进一步地,辅助编码信息还可以包括: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编码模式、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块划分信息以及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其他指示信息等,本申请提及的熵编码过程可采用现有的熵编码技术,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编码端和解码端中都可以获取如表1或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由于表1和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所包括的变换核组个数不同,基于此,辅助编码信息携带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具体如下:可选方式一,若编码端最终进行编码时,采用的帧间变换模式为可以通过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的模式,且该帧间变换模式涉及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即一个位置对应一个变换核组,则辅助编码信息携带编码端最终确定的帧间变换模式的标识信息。基于此,结合步骤s607至步骤s609进行说明:解码端的熵解码和反量化过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解码端只需获知帧间变换模式的标识信息,根据该标识信息可以确定对应的帧间变换模式和如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此外,解码端还可以根据码流重建当前待重建图像块,该当前待重建图像块与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对应,即当前待重建图像块重建之后,得到的就是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原始图像块(通常存在残差);解码端也可以采用与编码端同样的规则,获知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该目标重建图像块的运动信息可作为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运动信息,通过该运动信息可得到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参考图像块,参考图像块用于生成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预测信号。所谓“解码端也可以采用与编码端同样的规则,获知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是指,若编码端确定的目标重建图像块为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上角重建图像块,则解码端确定的目标重建图像块也是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左上角重建图像块。基于此,解码端获取到目标重建图像块之后,解码端可以确定该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通过查表1的方式,确定第一变换核组。这样做的有益效果是:对于编码端来讲,无需传输任何指示信息,解码端即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而现有技术中,编码端需要传输每个变换核组对应的标识,以h.266标准为例,假设存在5个变换核组,在此情况下,编码端需要传输3比特的标识信息,以使解码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因此通过该方法可以降低编码端的开销。可选方式二,若编码端最终进行编码时,采用的帧间变换模式为可以通过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的模式,且该帧间变换模式涉及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即一个位置对应两个变换核组,则助编码信息携带编码端最终确定的帧间变换模式的标识信息以及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变换核组的索引;例如:索引为1或者为2。当索引为1时,表示当解码端确定两个第二变换核组时,解码端最终选择两个第二变换核组中的第一个作为第一变换核组,当索引为2时,表示当解码端确定两个第二变换核组时,解码端最终选择两个第二变换核组中的第二个作为第一变换核组。基于此,结合步骤s607至步骤s609进行说明:解码端的熵解码和反量化过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解码端需获知帧间变换模式的标识信息和指示信息,根据该标识信息可以确定对应的帧间变换模式和如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此外,解码端还可以根据码流重建当前待重建图像块,解码端也可以采用与编码端同样的规则,获知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该目标重建图像块的运动信息可作为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运动信息,通过该运动信息可以得到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参考图像块,参考图像块用于生成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预测信号。所谓“解码端也可以采用与编码端同样的规则,获知待重建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是指,若编码端确定的目标重建图像块为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左上角重建图像块,则解码端确定的目标重建图像块也是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左上角重建图像块。基于此,解码端获取到目标重建图像块之后,解码端可以确定该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通过查表2的方式,确定两个第二变换核组,这种情况下,解码端无需再计算两个第二变换核组分别对应的率失真代价,来确定第一变换核组,而是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这样做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对于编码端来讲,仅需传输1比特的指示信息,使得解码端可以确定第一变换核组,而现有技术中,编码端需要传输每个变换核组对应的标识,以h.266标准为例,指示存在5个变换核组,在此情况下,编码端需要传输3比特的标识信息,以使解码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因此通过该方法可以降低编码端的开销。另一方面,对于解码端来讲,无需计算两个第二变换核组分别对应的率失真代价,来确定第一变换核组,而是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从而降低了解码复杂度,进而提高了解码效率。针对步骤s610进行说明:对于只存在一种帧间变换模式的情况,解码端直接将该第一变换核组作为最优变换核组,并通过该第一变换核组对当前待重建图像块进行反变换,以重建当前待重建图像块。对于存在多种帧间变换模式的情况,由于解码端针对每种帧间变换模式,已经确定了对应的第一变换核组,最终在这些第一变换核组中选择对应率失真代价最小的变换核组作为最优变换核组,通过该最优变换核组对当前待重建图像块进行反变换,以重建当前待重建图像块。进一步地,可采用现有反变换方式对当前待重建图像块进行反变换。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综上,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降低编码端的开销,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解码复杂度,进而提高解码效率。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效果,下面提供本申请技术方案对应的性能数据和现有技术对应的性能数据。现有技术:现有技术1已被标准采纳,目前集成在联合探索模型(jointexplorationmodel,jem)中,该技术在原有h.265标准的变换基础上,h.266视频编码标准引入了新的变换核dst7和dct8,并进行组合,形成了多核变换的技术,该技术具体如下:步骤1:默认变换核组的率失真代价计算这一步使用原有h.265标准的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变换,量化,熵编码,计算出率失真代价。步骤2:多核变换核组的率失真代价计算例如:h.266标准中使用(dct,dct2)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变换,然后经过量化、熵编码,计算出率失真代价(rdcost1)。如果计算的率失真代价大于步骤1计算的已尝试模式的最小率失真代价的1.1倍,则跳过多核变换核组的率失真代价计算过程,选择原有h.265标准的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编码,否则,用(dct8,dct8),(dst7,dst7),(dct8,dst7),(dst7,dct8)四组变换核组分别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变换,然后经过量化、熵编码,计算出四组率失真代价,分别为rdcost2、rdcost3、rdcost4、rdcost5。步骤3:变换核组的选择结合步骤1和步骤2,得到了若干个率失真代价,步骤3是根据率失真代价最小的准则,为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确定最优的变换核组。例如:在h.266中,在上述步骤中,得到5个率失真代价,这一步,比较5个率失真代价的大小,选择最小的率失真代价所对应的变换核组作为当前块的最优变换核组,并标记。如果rdcost1<min{rdcost2,rdcos3,rdcost4,rdcost5},则选择(dct2,dct2)如果rdcost2<min{rdcost1,rdcos3,rdcost4,rdcost5},则选择(dct8,dct8)如果rdcost3<min{rdcost2,rdcos1,rdcost4,rdcost5},则选择(dct8,dst7)如果rdcost4<min{rdcost2,rdcos3,rdcost1,rdcost5},则选择(dst7,dct8)如果rdcost5<min{rdcost2,rdcos3,rdcost4,rdcost1},则选择(dst7,dst7)注释:min{a,b}=a,表示选择a和b的最小者。步骤4:熵编码这一步根据需要将上两步选择哪组变换核组的标记信息传输到解码端,因此需要熵编码的过程,二进制的编码采用基于上下文的算术编码,上下文的初始模型个数与二进制位或者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深度有关。例如:在h.266标准中,如果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最优变换核组为(dct2,dct2),则标记为1,否则标记为0,表示使用多核变换技术。在多核变换中选择(dct8,dct8),则当前块标记为0,选择(dct8,dst7)标记为1,选择(dst7,dct8)标记为2,选择(dst7,dst7),标记为3,并且二进制化如下表3,然后采用主流的基于上下文的算术编码对二进制化的比特进行编码,编码采用2个上下文模型,对于是否使用多核变换的技术的标记位也采用基于上下文的算术编码,编码采用5个上下文模型。表3变换核组标记二进制化(dct8,dct8)0‘00’(dct8,dst7)1‘10’(dst7,dct8)2‘01’(dst7,dst7)3‘11’对于解码端根据解析出的语法信息即能判断使用哪组变换核组,无需经过rdo过程确定,具体过程为编码端熵编码过程的逆过程,上下文模型与编码端相同。实例一:针对merge模式,假设存在如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针对其他帧间变换模式,编码端默认使用变换核组(dct2,dct2)。实例二:针对merge模式,假设存在如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针对tm模式,存在两个变换核组(dct2,dct2)和(dst7,dst7);对于其他帧间变换模块,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即尝试每个变换核组,确定对应率失真代价最小的变换核组为第一变换核组。实例三:针对merge模式,假设存在如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针对tm模式,存在两个变换核组(dct2,dct2)和(dst7,dst7);其他帧间变换模块,也存在两个变换核组(dct2,dct2)和(dst7,dst7)。实例一和实例二在jem中实现,并进行了全序测试,测试序列为h.266标准的通测序列,测试条件为联合视频探索小组(jointvideoexplorationteam,jvet)指定的通测条件,随机接入(randomaccess,ra)、ldp、ldb结构下,采用bd-rate作为编码性能(编码性能指在相同的编码重建视频质量下的比特节省)的评价指标,负值表示编码性能有所提高,正值表示编码性能有所损失,测试序列为420的yuv格式,对应有三组数据,分别是亮度(y)、色度(u、v)分量,复杂度用编解码端的时间衡量,其中编码端的时间称为编码时间(encodeingtime,enct),解码端的时间称为解码时间(decodingtime,dect),下面的class表示测试序列集,具体是视频,overall(ref)表示平均值。1、现有技术的性能见表4至表6表4表5表6测试条件:jem4.0编码序列长度1秒,帧率上转换(framerateup-conversion,fruc)和帧间emt打开,其它工具关闭。2、实例一的编码性能见表7至表9表7表8表9测试条件:jem4.0编码序列长度1秒,fruc和帧间emt打开,其它工具关闭。3、实例二的编码性能见表10至表12表10表11表12测试条件:jem5.0.1编码序列长度1秒,fruc和帧间emt打开,其它工具关闭。其中,第2-6列为实例二相对于jem中的emtoff的性能,第7-11列为实例二相对于jem的性能。表13测试条件:ldbjem5.0.1通测条件的性能表14测试条件:ldpjem5.0.1通测条件的性能4、实例三的编码性能见表15至表17表15表16表17测试条件:jem5.0.1编码序列长度1秒,fruc和帧间emt打开,其它工具关闭。其中,第2-6列为实例三在jem的性能数据,第7-11列为现有技术在jem的性能数据。从现有技术和实例一的性能数据可以得知,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损失较小的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了编码的复杂度,很好的实现了编码复杂度和编码性能的平衡。实例二仅对merge模式和tm模式的采用位置依赖帧间变换,从实例二的性能数据可以得出,在ldp和ldb配置下几乎没有编码损失的前提下,编码端降低了编码复杂度(约3%-6%),ra配置下同样降低了编码的复杂度,实现了性能和复杂度更好的平衡,特别地,在jvet指定的通测条件下可以提高ldp和ldb编码配置下的编码性能,对于亮度分量平均有0.11%和0.10%的性能提升。实例三不仅对merge模式和tm模式采用位置依赖帧间变换,对其他帧间模式均采用两次变换,对比实例三的性能数据可以得出,编码端在损失很小的性能下,将jem中多核变换技术的复杂度降低了50%左右,实现了编码性能和编码复杂度很好的平衡。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编码装置70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70可以是编码器、包括编码器的终端设备或与编码器具有类似功能的芯片等,如图7所示,该装置70包括:第一确定模块71,用于确定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其中,目标重建图像块是用于确定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运动信息的重建图像块。第二确定模块72,用于根据第一确定模块71确定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变换模块73,用于根据第二确定模块72确定的第一变换核组,对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残差信号进行变换,得到变换系数。可选地,该图像编码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74,用于获取至少一个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相应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72,具体用于根据对应关系和所述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变换核组。可选地,第二确定模块7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两个第二变换核组;分别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变换核组中的每个第二变换核组,对所述当前待编码图像块进行编码,并确定经过编码后的当前待编码图像块对应的率失真代价;将对应最小的率失真代价的第二变换核组,作为所述第一变换核组。可选地,如图7所示,图像编码装置70还包括:量化模块75,用于对所述变换系数进行量化,得到所述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量化后的变换系数。熵编码模块76,用于对所述量化后的变换系数和所述当前待编码图像块的辅助编码信息进行熵编码,得到码流。其中,所述辅助编码信息包括:所述帧间变换模式的标识和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变换核组的索引。本申请提供的图像编码装置,可执行上述的图像编码方法,对应内容和效果可参考图像编码方法的内容和效果,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解码装置80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80可以是解码器、包括解码器的终端设备或与解码器具有类似功能的芯片等,如图8所示,该装置80包括:熵解码模块81,用于对码流进行熵解码,以得到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量化后的变换系数。反量化模块82,用于对量化后的变换系数进行反量化,得到所述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变换系数。第一确定模块83,用于确定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其中,目标重建图像块是用于确定当前待重建图像块的运动信息的重建图像块。第二确定模块84,用于根据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变换核组。反变换模块85,用于根据第一变换核组,对变换系数进行反变换,以重建当前待重建图像块。可选地,装置80还包括:获取模块86,用于获取至少一个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变换核组的对应关系。相应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84,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变换核组。可选地,所述码流还携带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变换核组的索引;相应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84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目标重建图像块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两个第二变换核组;根据所述第一变换核组的索引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变换核组中,确定所述第一变换核组。本申请提供的图像解码装置,可执行上述的图像解码方法,对应内容和效果可参考图像解码方法的内容和效果,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编解码系统,也被称为视频编解码系统,该系统包括:如图7所示的图像编码装置,以及图8所示的图像解码装置。其中,该系统可设置在同一视频编解码装置或电子设备中,在该电子设备中图像编码装置和图像解码装置可以集成在一起,可统称为编码解码器。或者,该系统设置在不同的装置中,下面结合附图对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说明:图9是视频编解码装置或电子设备5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或者电子设备可以并入上述的编码解码器。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视频编码的示意性装置图。下面将说明图9和图10中的单元。电子设备50可以例如是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终端或者用户设备。应理解,可以在可能需要对视频图像进行编码和解码,或者编码,或者解码的任何电子设备或者装置内实施本申请的实施例。电子设备50可以包括用于并入和保护设备的壳30。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形式为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器32。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是适合于显示图像或者视频的任何适当的显示器技术。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小键盘34。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以运用任何适当的数据或者用户接口机制。例如,可以实施用户接口为虚拟键盘或者数据录入系统作为触敏显示器的一部分。电子设备50可以包括麦克风36或者任何适当的音频输入,该音频输入可以是数字或者模拟信号输入。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如下音频输出设备,该音频输出设备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是以下各项中的任何一项:耳机38、扬声器或者模拟音频或者数字音频输出连接。电子设备50也可以包括电池40,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设备可以由任何适当的移动能量设备,比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或者时钟机构生成器供电。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用于与其它设备的近程视线通信的红外线端口42。在其它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近程通信解决方案,比如蓝牙无线连接或者usb/火线有线连接。电子设备50可以包括用于控制电子设备50的控制器56或者处理器。控制器56可以连接到存储器58,该存储器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存储形式为图像的数据和音频的数据,和/或也可以存储用于在控制器56上实施的指令。控制器56还可以连接到适合于实现音频和/或视频数据的编码和解码或者由控制器56实现的辅助编码和解码的编码解码器电路54。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用于提供用户信息并且适合于提供用于在网络认证和授权用户的认证信息的读卡器48和智能卡46,例如uicc和uicc读取器。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无线电接口电路52,该无线电接口电路连接到控制器并且适合于生成例如用于与蜂窝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系统或者无线局域网通信的无线通信信号。电子设备50还可以包括天线44,该天线连接到无线电接口电路52用于向其它(多个)装置发送在无线电接口电路52生成的射频信号并且用于从其它(多个)装置接收射频信号。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包括能够记录或者检测单帧的相机,编码解码器54或者控制器接收到这些单帧并对它们进行处理。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装置可以在传输和/或存储之前从另一设备接收待处理的视频图像数据。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可以通过无线或者有线连接接收图像用于编码/解码。应理解,图10仅为电子设备50及其包含的各个软、硬件模块的示意图,具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比如,其中小键盘34可以是触摸屏,并且该触摸屏可以是显示器32的一部分,不做限定。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视频编解码系统1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1所示,视频编解码系统10包含源装置12及目的地装置14。源装置12产生经编码视频数据。因此,源装置12可被称作视频编码装置或视频编码设备或如本申请所述的图像编码装置。目的地装置14可解码由源装置12产生的经编码视频数据。因此,目的地装置14可被称作视频解码装置或视频解码设备或如本申请所述的图像解码装置。源装置12及目的地装置14可为视频编解码装置或视频编解码设备的实例。源装置12及目的地装置14可包括广泛范围的装置,包含台式计算机、移动计算装置、笔记本(例如,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机顶盒、智能电话等手持机、电视、相机、显示装置、数字媒体播放器、视频游戏控制台、车载计算机,或其类似者。目的地装置14可经由信道16接收来自源装置12的编码后的视频数据。信道16可包括能够将经编码视频数据从源装置12移动到目的地装置14的一个或多个媒体及/或装置。在一个实例中,信道16可包括使源装置12能够实时地将编码后的视频数据直接发射到目的地装置14的一个或多个通信媒体。在此实例中,源装置12可根据通信标准(例如,无线通信协议)来调制编码后的视频数据,且可将调制后的视频数据发射到目的地装置14。所述一个或多个通信媒体可包含无线及/或有线通信媒体,例如射频(rf)频谱或一根或多根物理传输线。所述一个或多个通信媒体可形成基于包的网络(例如,局域网、广域网或全球网络(例如,因特网))的部分。所述一个或多个通信媒体可包含路由器、交换器、基站,或促进从源装置12到目的地装置14的通信的其它设备。在另一实例中,信道16可包含存储由源装置12产生的编码后的视频数据的存储媒体。在此实例中,目的地装置14可经由磁盘存取或卡存取来存取存储媒体。存储媒体可包含多种本地存取式数据存储媒体,例如蓝光光盘、dvd、cd-rom、快闪存储器,或用于存储经编码视频数据的其它合适数字存储媒体。在另一实例中,信道16可包含文件服务器或存储由源装置12产生的编码后的视频数据的另一中间存储装置。在此实例中,目的地装置14可经由流式传输或下载来存取存储于文件服务器或其它中间存储装置处的编码后的视频数据。文件服务器可以是能够存储编码后的视频数据且将所述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发射到目的地装置14的服务器类型。实例文件服务器包含web服务器(例如,用于网站)、文件传送协议(ftp)服务器、网络附加存储(nas)装置,及本地磁盘驱动器。目的地装置14可经由标准数据连接(例如,因特网连接)来存取编码后的视频数据。数据连接的实例类型包含适合于存取存储于文件服务器上的编码后的视频数据的无线信道(例如,wi-fi连接)、有线连接(例如,dsl、缆线调制解调器等),或两者的组合。编码后的视频数据从文件服务器的发射可为流式传输、下载传输或两者的组合。本申请的技术不限于无线应用场景,示例性的,可将所述技术应用于支持以下应用等多种多媒体应用的视频编解码:空中电视广播、有线电视发射、卫星电视发射、流式传输视频发射(例如,经由因特网)、存储于数据存储媒体上的视频数据的编码、存储于数据存储媒体上的视频数据的解码,或其它应用。在一些实例中,视频编解码系统10可经配置以支持单向或双向视频发射,以支持例如视频流式传输、视频播放、视频广播及/或视频电话等应用。在图11的实例中,源装置12包含视频源18、视频编码器20及输出接口22。在一些实例中,输出接口22可包含调制器/解调器(调制解调器)及/或发射器。视频源18可包含视频俘获装置(例如,视频相机)、含有先前俘获的视频数据的视频存档、用以从视频内容提供者接收视频数据的视频输入接口,及/或用于产生视频数据的计算机图形系统,或上述视频数据源的组合。视频编码器20可编码来自视频源18的视频数据。在一些实例中,源装置12经由输出接口22将编码后的视频数据直接发射到目的地装置14。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还可存储于存储媒体或文件服务器上以供目的地装置14稍后存取以用于解码及/或播放。在图11的实例中,目的地装置14包含输入接口28、视频解码器30及显示装置32。在一些实例中,输入接口28包含接收器及/或调制解调器。输入接口28可经由信道16接收编码后的视频数据。显示装置32可与目的地装置14整合或可在目的地装置14外部。一般来说,显示装置32显示解码后的视频数据。显示装置32可包括多种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或其它类型的显示装置。视频编码器20及视频解码器30可根据视频压缩标准(例如,高效率视频编解码h.265标准)而操作,且可遵照hevc测试模型(hm)。h.265标准的文本描述itu-th.265(v3)(04/2015)于2015年4月29号发布,可从http://handle.itu.int/11.1002/1000/12455下载,所述文件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图像编码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图像编码装置执行如上所述的图像编码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图像解码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图像解码装置执行如上所述的图像解码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图像编码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图像编码装置执行如上所述的图像编码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图像解码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图像解码装置执行如上所述的图像解码方法。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