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昆虫路由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2695发布日期:2018-06-05 21:1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昆虫路由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路由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昆虫路由器外壳。



背景技术:

路由器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路由器又被称为网关设备,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由路由器的路由功能来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IP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者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

通常情况下,路由器如同其他机电设备一样,长期放置在室内角落,路由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多热量,冬天会吸引长期在角落里躲藏的昆虫,特别是蟑螂,昆虫聚集过多后容易破坏路由器内精细的电路结构,造成破坏,同时在较高室温内工作的路由器必须设置散热窗,降低路由器内部芯片的温度,使芯片能够正常工作,但是在路由器上设置普通散热窗使周围积累的灰尘能够轻易进入路由器的内部,污染电路板工作环境,不仅降低了散热效率,还影响了电路的可靠性。

目前现有技术下的路由器无法阻挡小型昆虫,特别是蟑螂的进入,同时灰尘容易通过散热窗口进入路由器内部,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自动驱虫,且能够防止灰尘进入的路由器显得很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路由器无法驱赶昆虫,无法阻挡灰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昆虫路由器外壳,能够利用药物驱虫的原理,同时加设的风扇以及特别设计的散热窗能够有效阻止灰尘的进入,提高散热效率,具有自动驱虫,高效散热,与外部接线接触良好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昆虫路由器外壳,包括机壳主体和天线、风扇、侧置散热窗、顶置散热窗和驱虫板,所述天线连接在机壳主体尾部,所述驱虫板内置在机壳主体中与散热窗相对应的位置,所述侧置散热窗设在路由器机壳主体两侧,所述顶置散热窗设在机壳主体上方,所述风扇设于机壳主体前方。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主体下方设有防滑垫脚,防滑垫脚呈倒置圆台型,保证路由器放置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侧置散热窗与顶置散热窗均采用百叶窗设计,保证散热的同时,能够阻挡大部分灰尘的进入。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出风口朝向机壳主体内部,可以有效降低路由器内温度,同时将内部灰尘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驱虫板上有研磨成粉末状的金盏花粉末,金盏花粉末对大部分昆虫均有驱赶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有驱虫板,利用附着在其上的金盏花粉对昆虫进行驱赶,保持了路由器接内部环境的清洁,防止电路背破坏,保证与外部接线接触良好。

2.本发明顶置散热窗和侧置散热窗采用层叠倾斜设计,同时散热窗叶尾为外翻弧形结构,不仅保证散热,还能阻挡大部分灰尘的进入。

3.本发明前段设有进风模式的风扇,可直接对路由器内部电路板进行降温作业,同时进一步排出内部灰尘。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顶置散热窗示意图;

附图说明:1、天线;2、顶置散热窗;3、侧置散热窗;4、风扇;5、机壳主体;6、驱虫板;7、防滑垫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防昆虫路由器外壳,包括机壳主体5和天线1、风扇4、侧置散热窗3、顶置散热窗2和驱虫板6,所述天线1连接在机壳主体5尾部,所述驱虫板6内置在机壳主体5中与散热窗相对应的位置,所述侧置散热窗3设在路由器机壳主体5两侧,所述顶置散热窗2设在机壳主体5上方,所述风扇4设于机壳主体5前方。

优选的,所述机壳主体5下方设有防滑垫脚7,防滑垫脚7呈倒置圆台型,保证路由器放置后的稳定性,防滑垫脚7上防滑垫材质为PVC。

优选的,所述侧置散热窗3与顶置散热窗5均采用百叶窗设计,保证散热的同时,能够阻挡大部分灰尘的进入。

优选的,如图3所示,顶置散热窗2的扇叶尾端,采用外翻弧形的结构设计,在保持通风的同时,还能阻挡灰尘的进入。

优选的,所述风扇4出风口朝向机壳主体内部5,可以有效降低路由器内温度,同时将内部灰尘排出,风扇4扇叶材质为塑料材质,整体减低路由器外壳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驱虫板6上附着有金盏花粉末,能有效驱赶昆虫。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进行优化,所述侧置扇热窗3和顶置散热窗2可替换为导热性良好的透气薄膜,可以完全消除灰尘从散热窗进入的危险,所述驱虫板6上可用红柳粉,铃兰粉来代替金盏花粉,驱虫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