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oLTE语音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76371发布日期:2018-06-23 03:2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VoLTE语音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VoLTE语音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4G网络能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业务,已被广大4G用户认可,同时4G网络还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音视频通话,即VoLTE(VoiceoverLTE)。VoLTE技术带给4G用户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接通等待时间更短,以及更高质量、更自然的语音视频通话效果。VoLTE与2G、3G语音通话有着本质的不同,VoLTE是架构在4G网络上全IP条件下的端到端语音方案。因采用了高分辨率编解码技术,VoLTE相较2G、3G语音通话,语音质量能提高40%左右。VoLTE为用户带来更低的接入时延(拨号后的等待时间),比3G降50%,大概在2秒左右,而2G时代在6-7秒。此外,2G、3G下的掉话时有发生,但VoLTE的掉线率接近于零。但VoLTE也存在诸多问题:偶尔接不通、通话质量出现断续、吞字等不尽如意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VoLTE的用户转化率,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准确定界以及快速判断用户语音感知的监测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VoLTE语音质量。目前,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ITU)语音评估算法标准有:PAMS(感知分析测度系统)、PSQM(感知语音质量测度)、MNB(归一化块测度)、PESQ(知觉通话质量评估)、E-Model(ITUG.107)。其中,PAMS、PSQM、MNB、PESQ均使用MOS盒在电信网络上发送接收参考信号,通过语音评估算法对发送和接收的信号质量进行评估。具体来说,MOS盒测试准确性比较高,但由于MOS测试对硬件设备要求较高(对手机数据线以及USB插口要求苛刻)且耗电量较大(测试过程中需连续给MOS盒供电),还需人工进行现场路测,不仅增加了人力及物力成本,而且不适合平台型统计全网语音质量评定。E-Model是基于网络的质量,适合全网语音质量的评估。E-Model的计算公式为:R=Ro-Is-Id-Ie-eff=A其中Ro代表网络传输信噪比,Is代表设备劣化组合概率,Id代表由于时延及设备失效导致的叠加劣化,Ie代表由低比特率编码器带来的劣化系数。系数A用于对用户环境状态(如室内/室外、低速移动、高速移动)的补偿。由于上述E-modle计算公式中各个参数定义的太抽象,很难指导实际生产,可将上述E-Model计算公式中的Ro根据编解码类型调整,则E-Model计算公式修改为:R=R'-(R1*2.5)其中,R’由EffectiveLatency=(Td+Rj*2+10)设置以下判断条件构成ifEffectiveLatency&lt;160thenR’=R0-(EffectiveLatency/40)elseR’=R0-(EffectiveLatency-120)/10语音编码与R0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表1CodecNameR0AMRNB(12.2)91AMRWB(23.85)107R值与MOS值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表2虽然E-modle模型适合平台型统计全网语音质量评定,能够反映出时延、抖动和丢包等数据网络特有的问题,但使用E-modle模型的前提是假设语音质量损伤因素总是物理附加的,才能全面客观估算一个网络的质量等级,使得其算法极其复杂,且仅仅只能计算出MOS值,并不能进行问题网元的定界定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VoLTE语音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VoLTE语音质量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端S1U接口、第一端GM接口、第二端S1U接口及第二端GM接口四个接口处分别设置监测点,以预设监测周期对VoLTE语音通话中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RTP语音流进行周期性监测,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抖动及时延;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抖动及时延,确定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有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的丢包率及抖动,确定用户的感知类型,所述感知类型包括单通、断续或吞字。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有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的丢包率及抖动,确定用户的感知类型,具体包括:若在所有预设监测周期中,连续三个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均未收到所述第二端的RTCP数据包,或者连续三个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丢包率大于30%,确定用户的感知类型为单通;若在所有预设监测周期中,所有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的丢包率处于10%至30%之间,或者一个或连续两个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的丢包率大于30%,或者所有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的抖动大于200,确定用户的感知类型为断续;若在所有预设监测周期中,所有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的丢包率处于5%至10%之间,或者所有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的抖动处于120至200之间,确定用户的感知类型为吞字。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端S1U口第一方向的呼叫详细记录CDR、第一端GM口第一方向的CDR和第一端S1口相关事件、第一端MW口的SIP相关联,得到所述第一端用户所在小区;将所述第二端S1U口第一方向的CDR、第二端GM口第一方向的CDR和第二端S1口相关事件、第二端MW口的SIP相关联,得到所述第二端用户所在小区,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确定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具体包括: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依次将所述各监测点的丢包率与第一预设阈值相比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丢包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端的无线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丢包率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丢包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端的分组核心演进EPC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丢包率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丢包率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端GM接口的丢包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二端的SBC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丢包率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丢包率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二端GM接口的丢包率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端S1U接口的丢包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二端的EPC为问题网元。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抖动,确定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具体包括: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依次将所述各监测点的抖动与第一预设范围相比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抖动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一端的无线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抖动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抖动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一端的EPC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抖动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抖动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端GM接口的抖动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二端的SBC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抖动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抖动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端GM接口的抖动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端S1U接口的抖动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二端的EPC为问题网元。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时延,确定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具体包括: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依次将所述各监测点的时延与第二预设范围相比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时延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一端的无线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时延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时延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一端的EPC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时延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时延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端GM接口的时延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二端的SBC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时延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时延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二端GM接口的时延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端S1U接口的时延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二端的EPC为问题网元。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VoLTE语音质量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监测模块,用于在第一端S1U接口、第一端GM接口、第二端S1U接口及第二端GM接口四个接口处分别设置监测点,以预设监测周期对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RTP语音流进行周期性监测,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抖动及时延;问题网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抖动及时延,确定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第三方面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第四方面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oLTE语音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四个监测点以预设监测周期对端与端之间的RTP语音流进行周期性监测,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能够根据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确定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且方法简单易行,监测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oLTE语音质量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oLTE网络架构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oLTE网络语音流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oLTE语音质量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oLTE语音质量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S1,在第一端S1U接口、第一端GM接口、第二端S1U接口及第二端GM接口四个接口处分别设置监测点,以预设监测周期对VoLTE语音通话中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RTP语音流进行周期性监测,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S2,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抖动及时延;S3,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抖动及时延,确定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具体地,在步骤S1中,第一端可以为本端或主叫端,第二端可以为对端或被叫端,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端到端语音通话过程中的RTP语音包在整个传输链路上的质量进行跟踪,主要通过第一端S1U接口、第一端GM接口、第二端S1U接口、第二端GM接口四个接口及终端上报的RTCP进行相关数据采集,以便达到对UE、eNB、EPC、SBC以及无线网等各个网元的监测。考虑到用户的移动状态,其服务小区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将RTP语音包在时间上划分为多个时长进行监测。在实时监测时,即以预设监测周期对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RTP语音流进行周期性监测,其中预设周期可以为RTCP发送的周期发送周期,一般为5秒。可以形象的将周期性监测模式理解为薄片监测模式,每一薄片对应的时长为一个预设监测周期。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将对RTP语音流一个预设监测周期内的监测称为对RTP语音流一个薄片的监测。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描述,一次通话,定义前向和后向的概念:前向语音流(主叫终端到被叫终端)和后向语音流(被叫终端到主叫终端);同理,RTCP也分两种,前向RTCP包(主叫终端到被叫终端)和后向RTCP包(被叫终端发给主叫终端)。通过监测采集S1-U和Gm两个接口的RTP/RTCP数据包,因此每个预设监测周期内前向和后向都能够得到4个RTP的CDR(RTP_前向/后后_MO_S1U、RTP_前向/后向_MO_Gm、RTP_前向/后向_MT_S1U、RTP_前向/后向_MT_Gm)。在步骤S3中,以丢包率为例,说明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确定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的源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问题网元也称为定界问题网元。4个监测点分别通过RTP分析计算监测得到该监测点的KPI(丢包率),分别为:KPI_A、KPI_B、KPI_C、KPI_D。另外分别定义四个如表3所示指标:表3KPI_(B-A)=KPI_B-KPI_AKPI_(C-B)=KPI_C-KPI_BKPI_(D-C)=KPI_D-KPI_CKPI_(P-D)=KPI_RTCP-KPI_D以丢包的KPI_(B-A)为例,其意义为在A监测点和B监测点之间的丢包情况,其他指标依次类推。比较KPI_A、KPI_(B-A)、KPI_(C-B)、KPI_(D-C)、KPI_(P-D)得出本次质差业务的最大问题点,问题点与问题网元的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表4指标定界网元KPI_A发端无线、终端KPI_(B-A)发端SGW、PGWKPI_(C-B)发端SBC、收端SBCKPI_(D-C)收端PGW、SGWKPI_(P-D)收端无线、终端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抖动及时延,确定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的原理与上述原理一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oLTE语音质量监测方法,通过四个监测点以预设监测周期对端与端之间的RTP语音流进行周期性监测,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能够根据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确定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且方法简单易行,监测精度高。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有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的丢包率及抖动,确定用户的感知类型,所述感知类型包括单通、断续或吞字。具体地,所述根据所有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的丢包率及抖动,确定用户的感知类型,具体包括:若在所有预设监测周期中,连续三个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均未收到所述第二端的RTCP数据包,或者连续三个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丢包率大于30%,确定用户的感知类型为单通;若在所有预设监测周期中,所有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的丢包率处于10%至30%之间,或者一个或连续两个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的丢包率大于30%,或者所有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的抖动大于200,确定用户的感知类型为断续;若在所有预设监测周期中,所有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的丢包率处于5%至10%之间,或者所有预设监测周期内所述各监测点的抖动处于120至200之间,确定用户的感知类型为吞字。具体地,获取用户的语音感知,不是对单个薄片的分析就能获取的,需要前后多个薄片共同完成。因此需要定义几类参数(连续性特征提取函数、阈值特征提取函数和感知识别函数)。连续性特征识别函数:前向或后向RTCP中,连续超过某个阈值的次数,比如超过10秒(即至少连续3个薄片时间)RTP丢包率大约30%。阈值特征提取函数:前向或后向RTCP中,超过某个阈值的次数,比如丢包率在10%和30%的薄片数。感知识别函数:利用两面两种特征识别函数的结果,来加权求得用户的语音感知。因为终端原因或编解码原因造成的单通、吞字、断续,无法在RTCP报告中获取相应特征。因此仅考虑因丢包、抖动造成的语音质量差的情况。判断规则如表5所示:表5通过用户感知分析模块不仅可以对语音质量进行呈现分析,还可以查询指定号码单次通话记录的KPI指标(丢包率)、KQI状态(丢包造成的单通、断续、吞字),大大增加对投诉用户解决问题的效率。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端S1U口第一方向的呼叫详细记录CDR、第一端GM口第一方向的CDR和第一端S1口相关事件、第一端MW口的SIP相关联,得到所述第一端用户所在小区;将所述第二端S1U口第一方向的CDR、第二端GM口第一方向的CDR和第二端S1口相关事件、第二端MW口的SIP相关联,得到所述第二端用户所在小区,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具体地,RTP_前向_MO_S1U、RTP_前向_MO_Gm和主叫S1口相关事件(比如切换事件、X2切换)、主叫Mw口的SIP关联,完成本薄片内主叫用户所在小区、主叫号码、主叫IMEI等相关信息的填写;RTP_前向_MT_S1U、RTP_前向_MT_Gm和被叫S1口相关事件(比如切换事件、X2切换)、被叫Mw口的SIP关联,完成本薄片内被叫用户所在小区、被叫号码、被叫IMEI等相关信息的填写。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确定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具体包括: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依次将所述各监测点的丢包率与第一预设阈值相比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丢包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端的无线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丢包率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一GM接口的丢包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端的EPC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丢包率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丢包率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端GM接口的丢包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二端的SBC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丢包率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丢包率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二端GM接口的丢包率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端S1U接口的丢包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二端的EPC为问题网元。所述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抖动,确定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具体包括: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依次将所述各监测点的抖动与第一预设范围相比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抖动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一端的无线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抖动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一GM接口的抖动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一端的EPC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抖动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抖动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端GM接口的抖动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二端的SBC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抖动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抖动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所述第二端GM接口的抖动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端S1U接口的抖动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二端的EPC为问题网元。所述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时延,确定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具体包括: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依次将所述各监测点的时延与第二预设范围相比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时延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一端的无线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时延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一GM接口的时延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一端的EPC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时延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时延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端GM接口的时延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二端的SBC为问题网元;当所述第一端S1U接口的时延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一端GM接口的时延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二端GM接口的时延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端S1U接口的时延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第二端的EPC为问题网元。具体地,对用户通话中所有薄片进行分析并判断为无线侧、EPC侧、SBC侧等问题定界时。在具体通过程序实现时,新增3个字段,分别为丢包指标定界(FractionLost_delimit)、抖动指标定界(Jitter_delimit)、时延指标定界(Delay_delimit),并将字段含义统一为1为无线、2为EPC、3为SBC、4为终端5、对端无线、6为对端EPC、7为对端SBC、8为对端终端、默认值为-1表示未知。对上下行方向中丢包率、抖动、时延等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定界规则如下:当rtp_direction=1时(上行):丢包率感知差定界:1.如果S1U_RtpFractionLostRatio&gt;0.05则判断为无线问题(可能也是S1-U传输问题)FractionLost_delimit赋值为1;2.如果不满足步骤1,但RtpFractionLostRatio&gt;0.05,则判断为EPC侧问题,FractionLost_delimit赋值为2;3.如果不满足步骤1、2,但D_GM_RtpFractionLostRatio&gt;0.05,则判断为对端SBC侧的问题,FractionLost_delimit赋值为7;4.如果不满足步骤1、2、3,但D_S1U_RtpFractionLostRatio&gt;0.05则判断为对端epc的问题侧的问题,FractionLost_delimit赋值为6;5.如果上述都不满足,但Fractionlost>0.05且d_merge_state&3=3时,则判断对端无线问题,FractionLost_delimit赋值为5;6.否则为未知,FractionLost_delimit赋值为-1。抖动感知差定界:1.如果(S1U_RtpJitter&gt;120andS1U_RtpJitter&lt;1000)则判断为无线问题(可能也是S1-U传输问题)Jitter_delimit赋值为1;2.如果不满足步骤1,但(RtpJitter&gt;120andRtpJitter&lt;1000),则判断为EPC侧问题;Jitter_delimit赋值为2;3.如果不满足步骤1、2,但(D_GM_RtpJitter&gt;120andD_GM_RtpJitter&lt;1000),则判断为对端SBC侧的问题;itter_delimit赋值为7;4.如果不满足步骤1、2、3,但(D_S1U_RtpJitter&gt;120andD_S1U_RtpJitter&lt;500),则判断为对端epc的问题侧的问题。Jitter_delimit赋值为6;5.如果上述都不满足,但Jitter>120andJitter<1000且d_merge_state&3=3时,则判断对端无线问题,Jitter_delimit赋值为5;6.否则为未知,Jitter_delimit赋值为-1。时延感知差定界:1.如果S1UDELAY&gt;200andS1UDELAY&lt;1000则判断无线问题,Delay_delimit赋值为1。2.如果不满足步骤1,但d_gmDELAY&gt;200andgmDELAY&lt;1000,则判断为epc侧问题,Delay_delimit赋值为23.如果不满足步骤1、2,但d_gmDELAY&gt;200andd_gmDELAY&lt;1000,则判断为对端sbc侧问题,Delay_delimit赋值为74.如果不满足步骤1、2、3,但d_S1UDELAY&gt;200andd_S1UDELAY&lt;1000,则判断为对端EPC侧问题,Delay_delimit赋值为65.如果上述都不满足,但roundelay>200androundelay<1000且d_merge_state&3=3时,则判断对端无线问题,Delay_delimit赋值为56.否则为未知Delay_delimit赋值为-1当rtp_direction=2时(下行):丢包率感知差定界:1.如果D_S1U_RtpFractionLostRatio&gt;0.05则判断为对端无线问题(可能也是S1-U传输问题),FractionLost_delimit赋值为5;2.如果不满足步骤1,但D_GM_RtpFractionLostRatio&gt;0.05,则判断为对端EPC侧问题,FractionLost_delimit赋值为6;3.如果不满足步骤1、2,但RtpFractionLostRatio&gt;0.05,则判断为SBC侧的问题,FractionLost_delimit赋值为3;4.如果不满足步骤1、2、3,但S1U_RtpFractionLostRatio&gt;0.05则判断为epc的问题侧的问题,FractionLost_delimit赋值为2;5.如果上述都不满足,但FractionLost>0.05且d_merge_state&3=3时,则判断无线问题FractionLost_delimit赋值为1;6.否则为未知,FractionLost_delimit赋值为-1。抖动感知差情况下:1.如果(D_S1U_RtpJitter&gt;120andD_S1U_RtpJitter&lt;10500)则判断为对端无线问题(可能也是S1-U传输问题),Jitter_delimit赋值为5;2.如果不满足步骤1,但(D_GM_RtpJitter&gt;120andD_GM_RtpJitter&lt;10500),则判断为对端EPC侧问题,Jitter_delimit赋值为6;3.如果不满足步骤1、2,但(RtpJitter&gt;120andRtpJitter&lt;10500),则判断为SBC侧的问题,Jitter_delimit赋值为3;4.如果不满足步骤1、2、3,但(S1U_RtpJitter&gt;120andS1U_RtpJitter&lt;10500),则判断为epc的问题侧的问题,Jitter_delimit赋值为2;5.如果上述都不满足,但(Jitter>120andJitter<500)且d_merge_state&3=3时,则判断本端无线问题,Jitter_delimit赋值为1;6.否则为未知,Jitter_delimit赋值为-1。时延感知差情况下:1.如果D_S1UDELAY&gt;200andD_S1UDELAY&lt;100,则判断对端无线问题,Delay_delimit赋值为5;2.如果不满足步骤1,但d_gmDELAY&gt;200andd_gmDELAY&lt;1000,则判断为对端epc侧问题,Delay_delimit赋值为6;3.如果不满足步骤1、2,但gmDELAY&gt;200andgmDELAY&lt;1000,则判断为sbc侧问题,Delay_delimit赋值为3;4.如果不满足步骤1、2、3,但d_S1UDELAY&gt;200andd_S1UDELAY&lt;1000,则判断为EPC侧问题,Delay_delimit赋值为2;5.如果上述都不满足,但roundelay>200androundelay<1000且d_merge_state&3=3时,则判断无线问题,Delay_delimit赋值为1;6.否则为未知Delay_delimit赋值为-1。简单来说,主要通过Volte语音质量检测系统统计出话单中端到端语音流的薄片情况,通过薄片在不同接口间呈现出的语音流质量来定界主要原因所发生的网元,结合主设备的识别能力,达到问题板卡的定位功能。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oLTE语音质量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监测模块1、数据获取模块2以及问题网元确定模块3。其中:监测模块1用于在第一端S1-U接口、第一端GM接口、第二端S1-U接口及第二端GM接口四个接口处分别设置监测点,以预设监测周期对VoLTE语音通话中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RTP语音流进行周期性监测,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数据获取模块2用于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抖动及时延。问题网元确定模块3用于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抖动及时延,确定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oLTE语音质量监测系统,通过四个监测点以预设监测周期对端与端之间的RTP语音流进行周期性监测,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能够根据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确定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且方法简单易行,监测精度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在第一端S1U接口、第一端GM接口、第二端S1U接口及第二端GM接口四个接口处分别设置监测点,以预设监测周期对VoLTE语音通话中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实时传输协议RTP语音流进行周期性监测,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数据包;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抖动及时延;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抖动及时延,确定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在第一端S1U接口、第一端GM接口、第二端S1U接口及第二端GM接口四个接口处分别设置监测点,以预设监测周期对VoLTE语音通话中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实时传输协议RTP语音流进行周期性监测,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数据包;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RTCP数据包,获取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抖动及时延;根据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各监测点的丢包率、抖动及时延,确定每一预设监测周期内造成语音质量感知差的问题网元。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