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9953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手机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必需品,由于大品牌手机仍然价格不菲,所以也就成为盗窃犯经常窃取的目标,在周围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如:公交车上、车站和商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这种盗窃事件更是频繁发生。

为了防止盗窃事件的发生,现有的防盗技术一般为手机被盗后,利用在被盗手机的定位反馈信息来追踪并找回手机,但是,一般会出现盗窃者更换手机内的sim卡,重新更新手机配置,通过一系列手段将手机内的信息删除,以至于被盗者无法根据定位信息找到手机,而现有的手机保护壳一般只能起到保护手机免受外部伤害如:磕碰和摩擦等,无法起到防盗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手机防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手机防盗装置,包括手机壳,所述手机壳上部设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上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凹槽底部呈平行,所述手机壳上设有用于放置手机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凹槽的挡屏,所述挡屏上端卷绕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挡屏下端设有沿着所述凹槽滑动运动的第一电磁铁,所述凹槽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电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所述手机壳上设有供所述第一电磁铁运行的供电模块,所述手机壳上设有覆盖所述手机壳背面的指纹模块,还包括微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指纹模块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电连接所述正反转电机和所述供电模块。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

使用本发明装置时,由于盗窃者是不知道该手机壳上的指纹模块的具体位置,只有使用者才知道指纹模块的位置,因此,当盗窃者盗取手机时,不管怎么想打开手机壳,盗窃者必然会触碰到指纹模块,首先需要将使用者的首次指纹数据通过指纹模块输入到微处理器内,然后,微处理器将使用者的首次指纹数据存储到存储器内。

将手机放置在凹槽内,在未使用手机的情况下,挡屏是封闭凹槽的,使得手机也封闭在凹槽内;当需要使用手机时,使用者将输入指纹数据的手指再次放在指纹模块上,指纹模块将指纹数据传输到微处理器内,微处理器首次提取存储器内的首次输入的指纹数据,两次指纹数据进行比较,当两次指纹数据一致时,微处理器将控制正反转电机顺时针转动(即正向转动),输出轴将挡屏卷起来,将凹槽露出,手机显示出来。

当不需要使用手机时,使用者将输入指纹数据又再次放在指纹模块上,指纹模块将指纹数据传输到微处理器内,微处理器再次提取存储器内的首次收入的指纹数据,两次指纹数据进行比较,当再次对比的指纹数据一致时,微处理器将控制正反转电机逆时针转动(即反向转动),同时,微处理器也控制供电模块启动,供电模块将给第一电磁铁供电,使得第一电磁铁产生磁性,在挡屏逐渐从输出轴上降下来时,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磁铁产生吸力,并稳稳的将挡屏固定在凹槽槽面上。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现有的手机壳一般会显示出手机屏幕,但是,一旦手机落在地上时,手机屏幕是最容易打碎的,因此,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方案通过设置挡屏来保护手机屏幕,当挡屏伸出时,还可对手机壳凹槽内的手机进行防尘,防止灰尘附在手机屏幕上,只有使用手机时,挡屏才打开。

(2)基于上述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的挡屏还可防止盗窃者取出手机,当手机被盗时,盗窃者为了打开挡屏,就会操作指纹模块,而输入指纹数据错误,挡屏就不会打开,而盗窃者无法获取到手机壳内的手机,这段时间盗窃者无法删除手机内的信息,而这段时间足够让被盗者通过手机本身的定位系统找到手机。

进一步,所述手机壳上设有报警器,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现有中会出现盗窃者在盗窃手机后,会在与被盗者不远处进行拆卸手机壳,并获取手机壳内的手机,而盗窃者输入的指纹三次,而这三次的指纹数据与首次输入指纹数据不一致时,微处理器将启动报警器,报警器的报警声音会提示不远处的被盗者,手机已被偷,且根据报警声音的位置寻找手机。

进一步,所述手机壳上设有定位模块,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定位模块。现有中会出现挡屏被盗窃者破坏情况,在盗窃者破坏挡屏时,手指会触碰到指纹模块,在第三次触碰(即输入三次指纹数据)时,微处理器将启动定位模块,定位模块就会实时将该手机的位置信息发送给被盗者,被盗者需要根据位置信息找到自己的手机。

进一步,所述挡屏截面呈长条状。将挡屏设置为长条状是为了方便挡屏卷起。

进一步,所述指纹模块采用电容指纹模块。成像能力强,体积小,方便安装在手机壳上。

进一步,所述挡屏采用pvc材质制作而成。pvc材料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手机防盗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手机防盗装置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手机壳1、电机2、输出轴3、指纹模块4、手机5、挡屏6、第一电磁铁7、第二磁铁8、报警器9、定位模块1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手机5防盗装置,包括手机壳1,手机壳1内可放置手机5,在手机壳1上设有凹槽,该凹槽槽面上设有挡屏6,挡屏6截面呈长条状,挡屏6采用pvc材质制作而成,在手机壳1上部设有电机2,电机2采用型号为pfm-bl3625的正反转电机,电机2上设有输出轴3,输出轴3与凹槽底部呈平行,挡屏6上端固定在输出轴3上,在输出轴3转动过程中,挡屏6可绕着输出轴3上,挡屏6下端设有沿着凹槽滑动运动的第一电磁铁7,而凹槽底部上设有与第一电磁铁7相吸的第二磁铁8,在手机壳1上设有覆盖手机壳背面的指纹模块4,手机壳1下部设有报警器9和定位模块10。

指纹模块4采用的是电容指纹模块4,该指纹模块4是由一块集成有成千上万半导体器件的平板上,该平板上形成电容面,手指贴在该平板上,由于手指平面凸凹不平,凸点处和凹点处接触平板的实际距离大小就不一样,形成的电容数值也就不一样,根据这个原理将采集到的不同的数值汇总,也就完成了指纹的采集。

本实施例还包括微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电连接微处理器,该指纹模块4电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电连接电机2,当指纹模块4完成指纹的采集,将该数据发送到微处理器内,微处理器再将第一次输入的指纹数据传输到存储器内,由存储器进行保存;微处理器电连接报警器9,微处理器电连接定位模块10,定位模块10又称为gps模块,定位模块10是集成了rf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和核心cpu,并加上相关外围电路而组成的一个集成电路。

将手机5放在手机壳1内,并通过指纹模块4采集使用者的指纹,并保存,当使用者使用本装置时,使用者将采集指纹的手指放在指纹模块4上,指纹模块4又重新采集,采集后的数据发送到微处理器内,微处理器需要做个判断,当保存的指纹数据与刚输入的指纹数据一致时,微处理器将启动电机2,电机2上的输出轴3转动,由于输出轴3与凹槽呈平行,因此,电机2带动挡屏6绕输出轴3卷起,并卷在输出轴3上,卷起的挡屏6,将手机5露出,使用者就可使用手机5;当保存的指纹数据与刚输入的指纹数据不一致时,电机2将不会启动;当输入指纹数据三次时,微处理器接受到三次的指纹数据,而该指纹数据与存储在微处理器的指纹数据不一致,微处理器将启动报警器9,报警器9将会提示周边的人,由于盗窃者有可能在离被盗者距离不远处进行打开手机壳1上的挡屏6,而报警器9的警报声能够提示被盗者手机5的位置。

而又会出现另一种情况,被盗者已发现自己的手机5被盗,而盗窃者离被盗者距离较远,盗窃者开始操作打开手机壳1上的挡屏6,这时,输入指纹数据三次后,微处理器就会启动定位模块10,定位模块10就会实时将该手机5的位置信息发送给被盗者,被盗者需要根据位置信息找到自己的手机5。

本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给第一电磁铁7供电,供电模块电连接微处理器,当指纹数据输入两次均与存储指纹数据一致时,微处理器启动供电模块,供电模块给第一电磁铁7供电,使得第一电磁铁7对第二磁铁8产生吸力,同时,电机2反向转动,带动挡屏6向下运动,又因为第一电磁铁7和第二磁铁8的吸力加快挡屏6向下运动,直到第一电磁铁7和第二磁铁8相吸,挡屏6固定在凹槽槽面。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