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消除音响功放关电后输出POP声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4836阅读:30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音响控制电路,特别是一种用于消除音响功放关电后输出POP声电路,属于音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音响在人们生活中早已不再陌生,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中应用的各类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音响内部,由于存在大量的容性器件,在音响关电瞬间,由于瞬时的电压变化,会产生脉冲电压,脉冲电压传输至扬声器时,会使扬声器发出爆破声,也称为POP声,即会发出“噗”的一声,此为明显的噪声,影响人们的使用,如果消除关机瞬间的POP声,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音响关机瞬间存在POP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消除音响功放关电后输出POP声电路,其通过特殊的电路结构设计,可实现关机瞬间,输出控制信号给功放IC,使其静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消除音响功放关电后输出POP声电路,该电路包括第一控制三极管Q9、第二控制三极管Q4、第一分压电阻网络、第二分压电阻网络、第一储能电容C91、第二储能电容C237和降压二极管D10,第一储能电容C91连接在正电源端PVCC和地之间,降压二极管D10与第一分压电阻网络串联连接在正电源端PVCC和地之间,第二储能电容C237与第一分压电阻网络中的部分电阻并联连接,与第二储能电容C237并联的第一分压电阻网络中的部分电阻阻值和第一分压电阻网络中的其他电阻的阻值比为1:1~1:3,第二储能电容C237一端接地,第二分压电阻网络连接在正电源端PVCC和地之间,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基极与正电源端PVCC连接,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第二控制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一分压电阻网络的中间节点上,第二控制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第二控制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二分压电阻网络的中间节点上,第二分压电阻网络的中间节点为控制输出节点SDZ,降压二极管D10的正极与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降压二极管D10的负极与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发射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地之间连接有滤波模块。

所述的滤波模块包括并联连接的电容C239和电阻R320。

所述的第一分压电阻网络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319和电阻R322,电阻R319的阻值为30KΩ,电阻R322的阻值为100KΩ,电容C237与电阻R322并联连接。

所述的第二分压电阻网络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60和电阻R323,电阻R60和电阻R323的阻值分别为47K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特殊的电路结构设计,可实现关机瞬间,输出控制信号给功放IC,使其静音,可消除关机瞬间的POP声,提升音响使用效果。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看附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第一控制三极管Q9、第二控制三极管Q4、第一分压电阻网络、第二分压电阻网络、第一储能电容C91、第二储能电容C237和降压二极管D10,第一储能电容C91连接在正电源端PVCC和地之间,正电源端PVCC为音箱正电源,降压二极管D10与第一分压电阻网络串联连接在正电源端PVCC和地之间,第二储能电容C237与第一分压电阻网络中的部分电阻并联连接,与第二储能电容C237并联的第一分压电阻网络中的部分电阻阻值和第一分压电阻网络中的其他电阻的阻值比为1:1~1:3,第二储能电容C237一端接地,第二分压电阻网络连接在正电源端PVCC和地之间,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基极与正电源端PVCC连接,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第二控制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一分压电阻网络的中间节点(即分压电阻网络分为作为用作分压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即为中间节点)上,第二控制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第二控制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二分压电阻网络的中间节点上,第二分压电阻网络的中间节点为控制输出节点SDZ,控制输出节点SDZ用于与功放IC待机控制口连接,用于控制功放IC工作,降压二极管D10的正极与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降压二极管D10的负极与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发射极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地之间连接有滤波模块,滤波模块可用于滤除第二控制三极管Q4的基极(即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集电极)的尖峰脉冲,可有效防止第二控制三极管Q4的误操作。本实施例中,滤波模块包括并联连接的电容C239和电阻R320。

本实施例中,第一分压电阻网络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319和电阻R322,电阻R319的阻值为30KΩ,电阻R322的阻值为100KΩ,电容C237与电阻R322并联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分压电阻网络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60和电阻R323,电阻R60和电阻R323的阻值分别为47KΩ。

本实用新型在正常工作时,由于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0,由于二极管D10存在管压降,使得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集电极的电压小于基极电压,第一控制三极管Q9截止,从而使得第二控制三极管Q4的基极电位被电阻R320拉低,第二控制三极管Q4也截止,由于电阻R60和电阻R323的分压,使得输出节点SDZ输出高电平,控制功放IC正常工作;当关电时,正电源端PVCC没有电源输入,第一储能电容C91所存储的电能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60和电阻R323放电,当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基极电位小于发射极电位时,第一控制三极管Q9导通,第二储能电容C237通过第一控制三极管Q9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将第二控制三极管Q4的基极电位拉高,第二控制三极管Q4导通,从而将电阻R323短路,使得输出节点SDZ输出低电平,控制功放IC进入待机状态,则无音频输出,从而可消除关机时的POP声。

本实用新型通过特殊的电路结构设计,可实现关机瞬间,输出控制信号给功放IC,使其静音,可消除关机瞬间的POP声,提升音响使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