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前推式变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1635阅读:1030来源:国知局
一种VR前推式变焦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VR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R前推式变焦结构。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

现有技术中,VR设备按照使用方法主要分为连接PC端的VR设备和手机端的VR设备,按照佩戴方式可分为裸眼佩戴和包含眼镜的佩戴方式。由于先佩戴眼镜再佩戴VR设备会不舒服,同时导致沉浸感降低,一般消费者还是会选择裸眼佩戴的方案。对于近视的人群而言,裸眼直接佩戴的方案由于其本身近视的原因,会导致眼镜看到的画面模糊。由于近视人群的眼镜晶状体收缩比非近视人群严重,通过实际测试,可以通过减少投影屏幕和人眼之间的距离來使近视人群得到清晰的视觉体验。

针对这一问题,市面上的不少设备都有近似的解决方案,像三星Gear、暴风魔镜都采用后推式(从设备内向设备外推)的结构,通过数个齿轮的协调推动放有手机屏幕的支架逐渐远离人眼,同时在手机后端设有弹性结构用来减少手机的晃动。这类方案很好的实现了调节手机屏幕和人眼距离的这个问题,但伴随着使用,会产生新的问题。一是由于距离的调节依靠数个齿轮的传递来实现,由于手机端的VR设备本身的价格及成本不高,这些齿轮的寿命和精度很难保证,其中一个齿轮的问题,就会导致手机整体调节的问题,影响体验;二是在手机前端推动的方案,由于受力端为手机屏幕的边缘,长期使用会支撑点对手机屏幕造成的不必要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推动手机背侧,来调节屏幕和人眼之间距离的VR前推式变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VR前推式变焦结构,包括主壳体,主壳体上设有放大模块、调整模块和手机固定支架,所述手机固定支架上留有固定手机的空间;

所述放大模块包括和主体固定连接的放大镜固定板,放大镜固定板上固定有放大镜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模块包括旋紧机构和回弹机构;

所述旋紧机构包括旋转制动钮、旋转制动钮固定板和推块;所述旋转制动钮和推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推块与手机背部相接触;

所述回弹机构包括弹簧、导柱、导柱固定板和导柱活动孔;所述导柱固定板与主壳体固定连接,导柱的下端被导柱固定板固定,所述导柱外环绕有弹簧,手机固定支架的边缘设有供导柱通过的导柱活动孔。

进一步,所述旋转制动钮的下端设有螺牙,所述旋转制动钮固定板内设有与螺牙配合的螺纹。

进一步,所述推块上设有活动轴孔,活动轴穿过活动轴孔将推块与主壳体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活动轴的长度大于活动轴孔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推块上表面固定有用于防止旋转制动钮脱落的旋转制动钮固定板,所述旋转制动钮固定板与主壳体固定。

进一步,所述导柱活动孔的直径大于导柱的直径,但小于弹簧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推动手机背部进而调整眼镜和手机屏幕的的方式,杜绝了以往通过推动手机屏幕侧进而调整距离这种方式对于手机屏幕的磨损;外置的旋转制动钮和之前的齿轮传动相比,结构更加简单耐用,容错率更高,同时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放松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中的距离与视力对应度数的关系视图。

其中:1、主壳体, 2、手机固定支架,

3、放大镜固定板, 4、放大镜组件,

5、旋转制动钮, 6、旋转制动钮固定板,

7、推块, 8、手机,

9、弹簧, 10、导柱,

11、导柱固定板, 12、导柱活动孔,

13、螺牙, 14、螺纹

15、活动轴孔, 16、活动轴,

17、旋转制动钮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4所示,4.7寸屏长度(104.55mm)的手机为例,列出不同近视范围与放大镜-手机屏之间的对比关系:

通过上述参数所知从0度近视到800度近视,变焦距离的差距也只有8.51mm(43.75-35.23)。不到1cm的距离,实现适应800度近视范围内的误差,就需要很高的调节精度和多次的反复尝试。8.51mm的距离对于人手而言很难做到精确的调节,就需要放大人手端的调节距离,根据杠杆原理:F1*L1=F2*L2,可知,放大人手调节距离的反效果就是,把人手调节所使用的力度放大后施加到手机上。由于手机端VR显示方式是左右分屏显示,为了避免光窜扰,肯定会有一个固件用开抵住手机屏幕的中线,这样在传统的调节方式中,每次都会有不小的力施加在手机屏幕的中央,久而久之就会会屏幕产生磨损。

如图1-3所示,本案采取推动手机背部调节的方式,包括主壳体1,主壳体1上设有放大模块、调整模块和手机固定支架2,手机固定支架2上留有固定手机8的空间。

放大模块包括和主体固定连接的放大镜固定板3,放大镜固定板3上固定有放大镜组件4。

所述调整模块包括旋紧机构和回弹机构。所述旋紧机构包括旋转制动钮5、旋转制动钮固定板6和推块7。旋转制动钮5和推块7通过螺纹连接,旋转制动钮的下端设有螺牙13,所述旋转制动钮固定板内设有与螺牙13配合的螺纹14,通过旋紧旋转制动钮5,推动推块7运动。所述推块7与手机8背部相接触,进而把旋转制动钮5的推力,传递到手机8上。推块7上设有活动轴孔15,活动轴16穿过活动轴孔15将推块7与主壳体1连接,活动轴16的长度大于活动轴孔15的长度,活动轴16的长度决定推块7的活动范围。所述推块7上表面固定有用于防止旋转制动钮5脱落的旋转制动钮固定板6,所述旋转制动钮固定板6与主壳体1固定,使得旋转制动钮5的位置保持不变,变化的是推块7的位置。

所述回弹机构包括弹簧9、导柱10、导柱固定板11和导柱活动孔12。所述导柱固定板11与主壳体1固定连接,导柱10的下端被导柱固定板11固定,进而锁定导柱10的位置。导柱10外环绕有弹簧9,手机固定支架2的边缘设有供导柱10通过的导柱活动孔12。所述导柱活动孔12的直径大于导柱10的直径,但小于弹簧9的直径。当手机固定支架2被推力推动向下移动时,导柱10穿过导柱活动孔12,但弹簧9由于直径大于导柱活动孔12,只能被压缩。这样手机8固定支架在前后弹簧9的弹力和推块7的推力中保持平衡,进而保证了自己位置的稳定。

图2为该结构方案实现的运动方式,产品的自然状态如图一所示,弹簧9处于自然向前顶出状态,迫使手机8与肉眼的距离保持非近视人员合适距离,旋转制动钮5与推块7之间通过导柱10与螺纹14实现力传导,随着旋转制动钮5的旋转运动,带动推块7向下运行从而带动整个手机8与肉眼距离越来越近并实现各种度数的近视眼看VR屏幕时更清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