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2361阅读:27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耳式蓝牙耳机只有一个听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在单耳式蓝牙耳机的使用过程中,用户无法收听立体声,影响了用户的听觉体验。

同时,单耳式蓝牙耳机在使用过程中也增加了用户单耳的听声压力,如果长时间使用,可能会造成用户耳朵听音失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的新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包括左声道信号输出端、右声道信号输出端、控制模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3.5mm插座,所述3.5mm插座具有左声道弹片、右声道弹片、第一接地弹片、及与所述蓝牙耳机的接地端连接的第二接地弹片,所述左声道信号输出端经所述第一开关连接至所述左声道弹片,所述右声道信号输出端经所述第二开关连接至所述右声道弹片,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接地弹片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被设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接地弹片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是,所述左声道信号输出端输出差分左声道信号,所述右声道信号输出端输出差分右声道信号;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两个差分转单端模块;所述差分左声道信号经所述第一开关传送至第一个所述差分转单端模块,所述差分右声道信号经所述第二开关传送至第二个所述差分转单端模块;第一个所述差分转单端模块被设置为将所述差分左声道信号转换为左声道信号,并将所述左声道信号传送至所述左声道弹片;第二个所述差分转单端模块被设置为将所述差分右声道信号转换为右声道信号,并将所述右声道信号传送至所述右声道弹片。

可选的是,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左声道信号输出端和所述右声道信号输出端均由蓝牙芯片提供。

可选的是,两个所述差分转单端模块由一运算放大器芯片提供。

可选的是,所述第一开关由一模拟开关芯片提供。

可选的是,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第三开关,所述右声道信号输出端经所述第三开关连接至所述蓝牙耳机的听筒。

可选的是,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由另一模拟开关芯片提供。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的3.5mm插座中插入耳机时,蓝牙耳机的音频信号将会通过3.5mm插座传输至连接的耳机对应的听筒中进行播放,并能够使得用户体验到立体声效,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的一种实施结构的方框原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的方框原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的第三种实施结构的方框原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的第三种实施结构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SPKL-左声道信号输出端; SPKR-右声道信号输出端;

SPKLP-左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 SPKLN-左声道信号反相输出端;

SPKRP-右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 SPKRN-右声道信号反射输出端;

U1-控制模块; J1-3.5mm插座;

L-左声道弹片; R-右声道弹片;

GND1-第一接地弹片; GND2-第二接地弹片;

GND-接地端; U21、U22-差分转单端模块;

U2-运算放大器; U31、U32-模拟开关芯片;

U4-蓝牙芯片; RE-右耳听筒;

CTRL1、CTRL2-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S1、S2、S3、S11、S12、S21、S22、S31、S32-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耳蓝牙耳机无法体验立体声效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如图1所示,包括左声道信号输出端SPKL、右声道信号输出端SPKR、控制模块U1、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和3.5mm插座J1。3.5mm插座J1包括左声道弹片L、右声道弹片R、第一接地弹片GND1、及与蓝牙耳机的接地端GND连接的第二接地弹片GND2,左声道信号输出端SPKL经第一开关S1连接至左声道弹片L,右声道信号输出端SPKR经第二开关S2连接至右声道弹片R。控制模块U1与第一接地弹片GND1连接,控制模块U1被设置为根据第一接地弹片GND1的电压控制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的开关状态。

具体的,当3.5mm插座J1中插入3.5mm插头的耳机时,第一接地弹片GND1和第二接地弹片GND2通过3.5mm插头连接,使得第一接地弹片GND1的电压等于接地端GND的电压;当3.5mm插座J1中未插入3.5mm插头的耳机时,第一接地弹片GND1和第二接地弹片GND2之间断开,第一接地弹片GND1悬空,第一接地弹片GND1的电压不等于接地端GND的电压。因此,控制模块U1可以在第一接地弹片GND1的电压等于接地端GND的电压时,控制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均导通,以使左声道信号输出端SPKL输出的左声道信号传输至3.5mm插座J1,进而传输至3.5mm插座J1连接的耳机的左耳听筒进行播放;使右声道信号输出端SPKR输出的右声道信号传输至3.5mm插座J1,进而传输至3.5mm插座J1连接的耳机的右耳听筒进行播放。

这样,当蓝牙耳机的3.5mm插座中插入耳机时,蓝牙耳机的音频信号将会通过3.5mm插座传输至连接的耳机对应的听筒中进行播放,并能够使得用户体验到立体声效,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该蓝牙耳机还具有一个听筒,如果该蓝牙耳机是用于佩戴在用户的右耳上的,即该听筒为右耳听筒,那么,该听筒将播放右声道信号。具体的,如图2所示,该蓝牙耳机还包括第三开关S3,右声道信号输出端SPKR经第三开关S3连接至该听筒,控制模块U1也通过第一接地弹片GND1的电压控制第三开关S3的开关状态,具体的,第二开关S2和第三开关S3的开关状态相反,即第二开关S2导通时第三开关S3断开,第二开关S2断开时第三开关S3导通。如果该蓝牙耳机是用于佩戴在用户的左耳上的,即该听筒为左耳听筒,那么,该听筒将播放左声道信号。具体的,该蓝牙耳机还包括第四开关,左声道信号输出端SPKL经第四开关连接至该听筒。此时,第一开关S1和第四开关的开关状态应该相反,即第一开关S1导通时第四开关断开,第一开关S1断开时第四开关导通。

这样,当蓝牙耳机的3.5mm插座J1中插入耳机时,音频信号可以通过连接的耳机进行播放;当3.5mm插座J1中未插入耳机时,音频信号可以通过蓝牙耳机自带的听筒进行播放。

下面以该蓝牙耳机包括右耳听筒RE和第三开关S3为例进行说明。如果蓝牙耳机的听筒是用于佩戴在用户的左耳上的,那么第四开关的连接方式和第三开关的连接方式类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左声道信号输出端SPKL可以是输出差分左声道信号,右声道信号输出端SPKR可以是输出差分右声道信号。那么,该蓝牙耳机还包括两个差分转单端模块U21、U22;差分左声道信号经第一开关S1传送至第一个差分转单端模块U21,差分右声道信号经第二开关S2传送至第二个差分转单端模块U22;第一个差分转单端模块U21被设置为将差分左声道信号转换为单端的左声道信号,并将左声道信号传送至左声道弹片L;第二个差分转单端模块U22被设置为将差分右声道信号转换为单端的右声道信号,并将右声道信号传送至右声道弹片R。

具体的,可以是左声道信号输出端SPKL包括左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SPKLP和左声道信号反相输出端SPKLN,右声道信号输出端SPKR包括右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SPKRP和右声道信号反相输出端SPKRN;左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SPKLP经第一开关S11连接至第一个差分转单端模块U21的正相输入端INAP,左声道信号反相输出端SPKLN经第一开关S12连接至第一个差分转单端模块U21的反相输入端INAN,第一个差分转单端模块U21的输出端OUTA与左声道弹片L连接。第一个差分转单端模块U21可以将正相输入端INAP和反相输入端INAN输入的差分左声道信号转换为单端的左声道信号输出至输出端OUTA。右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SPKRP经第二开关S21连接至第二个差分转单端模块U22的正相输入端INBP,右声道信号反相输出端SPKRN经第二开关S22连接至第二个差分转单端模块U21的反相输入端INBN,第二个差分转单端模块U22的输出端OUTB与右声道弹片R连接。第二个差分转单端模块U22可以将正相输入端INBP和反相输入端INBN输入的差分右声道信号转换为单端的左声道信号输出至输出端OUTB。

右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SPKRP经第三开关S31连接至右耳听筒RE的正极,右声道信号反相输出端SPKRN经第三开关S32连接至右耳听筒RE的负极。

具体的,第一开关S11、第一开关S12、第二开关S21和第二开关S22的开关状态相同,因此,可以是控制模块U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CTRL1与第一开关S11的控制端、第一开关S12的控制端、第二开关S21的控制端和第二开关S22的控制端均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可以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S11、第一开关S12、第二开关S21和第二开关S22的开关状态。

在此基础上,第三开关S31和第三开关S32的开关状态,与第一开关S11、第一开关S12、第二开关S21和第二开关S22的开关状态相反,因此,可以是控制模块U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CTRL2与第三开关S31的控制端和第三开关S32的控制端连接。这样,控制模块U1就可以通过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S31和第三开关S32的开关状态。

其中,第一开关S11和第一开关S12可以是由模拟开关芯片U31提供,第三开关S31、第三开关S32、第二开关S21和第二开关S22可以是由模块开关芯片U32提供,如图4所示,模拟开关芯片U31、U32的型号例如可以是ET5223。

模拟开关芯片U31的控制端IN1输入高电平时,输入端COM1将与输出端NO1连接,控制端IN1输入低电平时,输入端COM1将与输出端NC1连接;控制端IN2输入高电平时,输入端COM2将与输出端NO2连接,控制端IN2输入低电平时,输入端COM2将与输出端NC2连接。

模拟开关芯片U32的控制端IN3输入高电平时,输入端COM3将与输出端NO3连接,控制端IN3输入低电平时,输入端COM3将与输出端NC3连接;控制端IN4输入高电平时,输入端COM4将与输出端NO4连接,控制端IN2输入低电平时,输入端COM4将与输出端NC4连接。

进一步地,例如可以是左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SPKLP与模拟开关芯片U31的输入端COM1连接,左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SPKLN与模拟开关芯片U31的输入端COM2连接;模拟开关芯片U31的输出端NO1与正相输入端INAP连接,模拟开关芯片U31的输出端NO2与反相输入端INAN连接。右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SPKRP与模拟开关芯片U32的输入端COM3连接,右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SPKRN与模拟开关芯片U32的输入端COM4连接,模拟开关芯片U32的输出端NO3与正相输入端INBP连接,模拟开关芯片U32的输出端NO4与反相输入端INBN连接,模拟开关芯片U32的输出端NC3与右耳听筒RE的正极连接,模拟开关芯片U32的输出端的输出端NC4与右耳听筒RE的负极连接。

控制模块U1、左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SPKLP、左声道信号反相输出端SPKLN、右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SPKRP和右声道信号反相输出端SPKRN均由蓝牙芯片U4提供。具体的,可以是蓝牙芯片的SPKR_RP引脚作为右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SPKRP,SPKR_RN引脚作为右声道信号反相输出端SPKRN,SPKR_LP引脚作为左声道信号正相输出端SPKLP,SPKR_LN引脚作为左声道信号反相输出端SPKLN。控制端IN1、控制端IN2、控制端IN3和控制端IN4可以均与蓝牙芯片U4的同一IO引脚例如是PIO[7]连接,蓝牙芯片U4的另一IO引脚例如是PIO[6]与第一接地弹片GND1连接,并设置蓝牙芯片U4根据引脚PIO[6]的电压向引脚PIO[7]输出控制信号CTRL。具体的,蓝牙芯片U4可以是在引脚PIO[6]的电压等于接地端GND的电压时,通过引脚PIO[7]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以将音频信号通过3.5mm插座J1传送至连接的耳机进行播放;蓝牙芯片U4可以是在引脚PIO[6]的电压不等于接地端GND的电压时,通过引脚PIO[7]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以使音频信号通过蓝牙耳机自带的右耳听筒RE进行播放。

再进一步地,差分转单端模块U21、U22可以是由一个运算放大器U2提供的。运算放大器U2是一种直流耦合,通常为差分输入、单端输出的高增益电压放大器。运算放大器U2的型号例如可以是MCP6L02,可以提供两个放大器,分别用于实现两个差分转单端模块U21、U22的功能。

上述各实施例主要重点描述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的是,上述各实施例可以根据需要单独使用或者相互结合使用。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