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1196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像机外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外壳。



背景技术:

热成像摄像机,是一种通过接受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显示图像的摄像机。随着光电信息、微电子、网络通信、数字视频、多媒体技术及传感技术的发展,安防监控技术已由传统的模拟走向高度集成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热成像摄像机已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系统中。

然而,现有的热成像摄像机,需要在镜头外部区域的壳体上加装锗玻璃,从而实现防水目的。该种方案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锗玻璃价格昂贵,由此增加了热成像摄像机的使用成本;另外,在镜头红外穿透区域加装锗玻璃,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外壳,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外壳,包括主壳体(5)、前壳体(1)、上盖(8)以及防雨罩(14);

所述主壳体(5)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机芯(13)和摄像机主板的腔体;所述主壳体(5)的左端为开口结构,具有第1环形安装凹槽(5.1);所述前壳体(1)的内侧具有与所述第1环形安装凹槽(5.1)相适配的第1环形凸起部(1.1);所述第1环形凸起部(1.1)通过第1环形密封圈(6)嵌入到所述第1环形安装凹槽(5.1)中;所述前壳体(1)的四周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主壳体(5)固定连接;所述前壳体(1)的中心开设有镜头安装孔(1.2);挡圈(4)包括挡圈本体(4.1)以及从所述挡圈本体(4.1)的中心向外延伸出的空心凸台(4.2);所述挡圈本体(4.1)固定安装于所述前壳体(1)的内壁,且使所述空心凸台(4.2)紧密穿过所述镜头安装孔(1.2);红外镜头(3)通过镜头密封圈(2)穿过所述空心凸台(4.2)的腔体;

所述主壳体(5)的顶部为开口结构,具有第2环形安装凹槽(5.2);所述上盖(8)的内侧具有与所述第2环形安装凹槽(5.2)相适配的第2环形凸起部;所述第2环形凸起部通过第2环形密封圈(7)嵌入到所述第2环形安装凹槽(5.2)中;所述上盖(8)的四周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主壳体(5)固定连接;

所述防雨罩(14)包括顶板(14.1)、左侧立板(14.2)和右侧立板(14.3);所述顶板(14.1)的长度大于所述主壳体(5)的长度,所述顶板(14.1)固定安装于所述主壳体(5)的上方,且与所述主壳体(5)的表面存在间隙;所述顶板(14.1)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出所述左侧立板(14.2)和所述右侧立板(14.3),并且,所述左侧立板(14.2)和所述右侧立板(14.3)向外倾斜,与所述主壳体(5)的外壁存在间隙。

优选的,所述主壳体(5)的右端设置有防水接头(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外壳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外壳,整个设备具有优异的防水效果,所以,不需要在镜头外部区域的壳体上加装锗玻璃,降低了热成像摄像机的使用成本,也保证了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外壳在没有加防雨罩时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外壳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外壳在没有加防雨罩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壳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壳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盖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镜头、镜头密封圈和挡圈的组装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芯和前壳体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外壳,摄像机红外镜头与热成像摄像机外壳之间实现了密封防水的效果,再通过额外增加的防雨罩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由此全面提高了整个设备的防水效果,所以,不需要在镜头外部区域的壳体上加装锗玻璃,降低了热成像摄像机的使用成本,也保证了成像效果。

参考图1-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外壳,包括主壳体5、前壳体1、上盖8以及防雨罩14;

主壳体5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机芯13和摄像机主板的腔体;主壳体5的左端为开口结构,具有第1环形安装凹槽5.1;前壳体1的内侧具有与第1环形安装凹槽5.1相适配的第1环形凸起部1.1;第1环形凸起部1.1通过第1环形密封圈6嵌入到第1环形安装凹槽5.1中;前壳体1的四周通过紧固螺钉与主壳体5固定连接;通过凹槽和凸起部的配合,再增加环形密封圈,实现了主壳体和前壳体之间的密封安装。

前壳体1的中心开设有镜头安装孔1.2;挡圈4包括挡圈本体4.1以及从挡圈本体4.1的中心向外延伸出的空心凸台4.2;挡圈本体4.1固定安装于前壳体1的内壁,且使空心凸台4.2紧密穿过镜头安装孔1.2;红外镜头3通过镜头密封圈2穿过空心凸台4.2的腔体。通过挡圈和镜头密封圈,实现了红外镜头与前壳体之间的密封安装。参考图8,具体实现上,10代表机芯支架,11代表盘头钉M3X5,12代表盘头钉M2X5,13代表机芯。将机芯支架10用盘头钉M2X5固定在机芯上,再将其用4个盘头钉M3X5固定在前壳体上,实现机芯和前壳体之间的固定。其中,红外镜头属于机芯的一部分。

主壳体5的顶部为开口结构,具有第2环形安装凹槽5.2;上盖8的内侧具有与第2环形安装凹槽5.2相适配的第2环形凸起部;第2环形凸起部通过第2环形密封圈7嵌入到第2环形安装凹槽5.2中;上盖8的四周通过紧固螺钉与主壳体5固定连接。通过凹槽和凸起部的配合,再增加环形密封圈,实现了主壳体和上盖之间的密封安装。

防雨罩14包括顶板14.1、左侧立板14.2和右侧立板14.3;顶板14.1的长度大于主壳体5的长度,顶板14.1固定安装于主壳体5的上方,且与主壳体5的表面存在间隙,此处存在间隙的原因为:有利于空气流动,使壳体内温度不会冷热变化太快,保证成像效果。顶板14.1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出左侧立板14.2和右侧立板14.3,并且,左侧立板14.2和右侧立板14.3向外倾斜,与主壳体5的外壁存在间隙。此处存在间隙的原因同样为:有利于空气流动,使壳体内温度不会冷热变化太快,保证成像效果。主壳体5的右端设置有防水接头9。尾部电源线及网线通过防水接头来防水,整体的防水防尘性能可达IP66,完全满足室外使用要求。

实际应用中,红外镜头的周围也可装有加热组件和温度传感器;加热组件和温度传感器均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环境温度,控制是否启动加热组件工作从而除去视窗上的雾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外壳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成像摄像机外壳,整个设备具有优异的防水效果,所以,不需要在镜头外部区域的壳体上加装锗玻璃,降低了热成像摄像机的使用成本,也保证了成像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