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并联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946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抄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并联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现场抄表设备由单个一对一抄表逐步向一对多系统集成方面发展,目前在可并联的DL/T645规约光电转换器产品方面尚且欠缺,现有的产品只能一对一操作。使用智能抄表系统RS485接口控制软件技术的RS485接口DL/T645光电转换器能够有效的解决了光电转换器不能并联运行的问题,实现了一对多抄表集成系统的应用,填补了这方面应用产品的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并联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以使用智能抄表系统RS485接口控制软件技术的RS485接口DL/T645光电转换器能够有效的解决了光电转换器不能并联运行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并联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包括:控制器、红外发送电路、红外接收电路、RS485通讯电路,

所述红外发送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7阳极连接工作电压,阴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并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且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

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一电容和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接地并通过第一电容与第二引脚相连,所述第二引脚通过第三电阻与工作电压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RS485通讯电路包括:第二控制芯片、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所述第二控制芯片为RS485通讯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通过第四电阻(R8)的一端连接至工作电压,并通过第四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1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R14)的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出引脚通过第六电阻(R9)接地,并与第七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三输出引脚通过所述第八电阻(R16)与所述第七电阻(R15)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四输出引脚通过第九电阻(R13)与述第五电阻(R1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的晶振电路包括:通过电阻(R12)与晶振(Y1)并联,且所述晶振的一端与电容(C6)另一端与电容(C7)相连并接地,且所述晶振(Y1)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可选的,还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稳压芯片的引脚1与引脚7和引脚8相连,并通过电阻(R5)与电解电容(C1)一端相连且与引脚6所连接的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所述电解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另一端与电阻(R6)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6)作为输出端,所述稳压芯片的引脚5通过电阻(R2)的一端与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相连,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输出电压相连,所述稳压芯片的引脚3通过电容(C4)相连,所述稳压芯片的引脚2通过电感(L1)与电解电容(C5)相连并连接输出电压,所述电解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且所述稳压芯片的引脚2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

可选的,还包括指示灯电路,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3、D4、D5),所述发光二极管(D3、D4、D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并联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使用智能抄表系统RS485接口控制软件技术的RS485接口DL/T645光电转换器能够有效的解决了光电转换器不能并联运行的问题,实现了一对多抄表集成系统的应用,填补了这方面应用产品的空白。实现了一对多集成抄表系统的应用,改变了过去一对一抄表系统的应用瓶颈,使设备成本、工作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程序的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并联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并联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器、红外发送电路、红外接收电路、RS485通讯电路,

所述红外发送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3、第二电阻R4和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7阳极连接工作电压VCC,阴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并与第一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3的另一端与控制器U1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且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4接地;

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11、第一电容C3和控制芯片D6,所述控制芯片D6的第一引脚接地并通过第一电容C3与第二引脚相连,所述第二引脚通过第三电阻R11与工作电压相连,所述控制芯片D6的第三引脚与控制器U1相连;

所述RS485通讯电路包括:第二控制芯片U2、第四电阻R8、第五电阻R14、第六电阻R9、第七电阻R15、第八电阻R16、第九电阻R13,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为RS485通讯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一输出引脚通过第四电阻R8的一端连接至工作电压vcc,并通过第四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1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R14的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出引脚通过第六电阻R9接地,并与第七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三输出引脚通过所述第八电阻R16与所述第七电阻R15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四输出引脚通过第九电阻R13与述第五电阻R1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具体的,所述控制器的晶振电路包括:通过电阻R12与晶振Y1并联,且所述晶振的一端与电容C6另一端与电容(C7)相连并接地,且所述晶振Y1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稳压芯片的引脚1与引脚7和引脚8相连,并通过电阻R5与电解电容C1一端相连且与引脚6所连接的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所述电解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另一端与电阻R6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6作为输出端,所述稳压芯片的引脚5通过电阻R2的一端与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相连,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输出电压相连,所述稳压芯片的引脚3通过电容C4相连,所述稳压芯片的引脚2通过电感L1与电解电容C5相连并连接输出电压,所述电解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且所述稳压芯片的引脚2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

另外,还包括指示灯电路,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3、D4、D5,所述发光二极管D3、D4、D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通过软件控制光电转换器的RS485通讯接口芯片,软件控制数据通讯总线I/O仲裁,防止数据总线冲突,实现产品能够正常进行RS485通讯。

软件在初始化后,产生38KHz的时基信号,通过38KHz时基信号来采样红外接收信号与RS485总线数据接信号,通过程序抗干扰后,判断哪边具有优先权来切换光电转换器RS485接口的输入/输出方向,与红外收/发控制,并输出LED信号来指示红外收发状态。

如图1所示,1为状态指示部分:主要是由LED与限流电阻组成,主要功能为指示数据的收、发状态,接收数据时RXD灯亮,发送数据时TXD灯亮,2为MCU:运行智能抄表系统RS485接口控制软件,作用为红光通讯格式调制、485总线控制与输入输出、状态指示等,3为稳压电源部分:主要是由开关稳压IC、储能电感、储能电容、续流二极管、防反接二极管等组成,主要功能是把外部输入直流电源9~36V稳压到5V,4为下载端口部分:主要功能是在线下载固件,与SPI通讯,5为通讯端口部分:RS485接线端口,与外部RS485通讯总线连接,主要是由接口芯片、负载电阻、匹配电阻等组成,6为红外接收部分:主要由红外接收头,RC滤波电路组成,功能是接收、解调红外通讯数据。7为时钟电路部分:由晶振与负载电容组成,为系统提供高精度的时钟。8为红外发送部分:由射极放大器、恒流电路与红外发射管组成,功能是发送MCU输出的已调制红外信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