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可移动智能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6378阅读:19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可移动智能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视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可移动智能电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智能电视机多是设计为只能使用220V电网电源。所以观看电视时,只能将电视接入市网或与市网电压相同的电源才能够使用,这就使得电视机智能在某些特定的场所使用。这就使得电视机的使用具有局限性,如当一家人在野外或在车上时,电视机就无法正常使用。所以实现电视机移动使用,从而能够使电视机的使用不受场所限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户外可移动智能电视机,可以实现电视机的户外使用和可移动使用。

为实现该目的,提供了一种户外可移动智能电视机,包括主板模块和显示模块,还包括用于进行可移动供电的电池组模块、与电池组模块连接用于给主板模块和显示模块提供稳定电压的DC转换模块、分别与电池组模块和DC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将外界电源转换成所需直流电的适配模块、与电池组模块连接用对电池组模块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电池组管理模块,所述DC转换模块分别与主板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组管理模块包括有管理集成电路、对电池组模块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充电场场效应晶体管和放电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电池组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依次通过充电场场效应晶体管和放电场效应晶体管后与第一电池正极连接,其中充电场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和放电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管理集成电路连接,并且充电场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正极输出端连接,充电场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放电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放电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电池正极连接,所述充电场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间连接有用于放电时构成导通电路的第一二极管,所述放电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间连接有用于充电时构成导通电路的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放电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从而形成充分电控制电路。

优选地,所述电池组模块包括有依次串联的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三电池和第四电池,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第二电池的正极、第三电池的正极和第四电池的正极分别与管理集成电路连接,形成电池实时监测电路。

优选地,所述管理集成电路设置有用于将第四电池断开形成三节电池供电的电池三节串联用或四节串联用的切换单元。

优选地,所述电池组模块的负极输入端与第四电池负极的连接电路上串联有用于对电池充放电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电阻,所述电流检测电阻与管理集成电路信号连接并且电流检测电阻由两个功率电阻并联组成,其中,各功率电阻阻值均为20mΩ。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三电池和第四电池间设置有用于对电池的温度进行温感传感器,所述温感传感器与管理集成电路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放电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电池的正极间通过一用于放电过温保护的常开型可恢复温度保险丝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电池组模块和电池组管理模块对电视进行供电及管理,可以实现电视机的户外使用和可移动使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池组管理模块对电池组的各参数进行实时检测来控制充放电的进行,能够保证电池组的供电性能,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适配模块充分利用电视机的使用场所中的电源进行供电,并对电池进行充电,从而能够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2为电池组模块和电池组管理模块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户外可移动智能电视机,包括主板模块3和显示模块4,还包括用于进行可移动供电的电池组模块1、与电池组模块1连接用于给主板模块3和显示模块4提供稳定电压的DC转换模块2、分别与电池组模块1和DC转换模块2连接用于将外界电源转换成所需直流电的适配模块5、与电池组模块1连接用对电池组模块1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电池组管理模块6,DC转换模块2分别与主板模块3和显示模块4连接;

电池组管理模块6包括有管理集成电路S-8254A、对电池组模块1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充电场场效应晶体管FET1和放电场效应晶体管FET2,电池组模块1的正极输出端EB+依次通过充电场场效应晶体管FET1和放电场效应晶体管FET2后与第一电池B1正极连接,其中充电场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栅极和放电场效应晶体管FET2的栅极分别与管理集成电路S-8254A连接,并且充电场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源极与正极输出端EB+连接,充电场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漏极与放电场效应晶体管FET2的漏极连接,放电场效应晶体管FET2的源极与第一电池B1正极连接,充电场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源极与漏极间连接有用于放电时构成导通电路的第一二极管D1,放电场效应晶体管FET2的源极与漏极间连接有用于充电时构成导通电路的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放电场效应晶体管FET2的漏极连接,从而形成充分电控制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为锂电池,电池组的容量为16.8V/4800mAH,并且内置于电视机内,实用、简单、美观,很好地解决了在野外或在车上时能正常看电视;以及当停电时,不需要增加外接备用供电设备情况下,能正常收看电视节目1-2小时。适配模块5为直流16.8V/5A的适配器,将AC220V电网电压转为16V的直流电源用。DC转换模块2用于将适配模块5和电池组模块1输出的16V电压转换成主板模块3和显示模块4所需的直流电压。

电池组模块1包括有依次串联的第一电池B1、第二电池B2、第三电池B3和第四电池B4,第一电池B1的正极、第二电池B2的正极、第三电池B3的正极和第四电池B4的正极分别与管理集成电路S-8254A连接,形成电池实时监测电路。管理集成电路S-8254A设置有用于将第四电池B4断开形成三节电池供电的电池三节串联用或四节串联用的切换单元。电池组模块1的负极输入端EB-与第四电池B4负极的连接电路上串联有用于对电池充放电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电阻RSENSE,电流检测电阻RSENSE与管理集成电路S-8254A信号连接并且电流检测电阻RSENSE由两个功率电阻并联组成,其中,各功率电阻阻值均为20mΩ。第一电池B1、第二电池B2、第三电池B3和第四电池B4间设置有用于对电池的温度进行温感传感器,温感传感器与管理集成电路S-8254A信号连接。放电场效应晶体管FET2的栅极与第一电池B1的正极间通过一用于放电过温保护的常开型可恢复温度保险丝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管理集成电路S-8254A为三节串联用或四节串联用的3节/4节串联用电池保护IC的S-8254系列产品之一。管理集成电路S-8254A内置高精度电压检测电路和延迟电路,针对各节电池进行高精度电压检测,实现单节过充电保护和单节过放电保护,并具备三段过电流检测功能,通过外接电容可设置过充电检测延迟时间、过放电检测延迟时间和过电流检测延迟时间。管理集成电路S-8254A内置高精度电压检测电路和延迟电路的锂离子可充电电池二级保护专用IC实现电池的单节二级充电保护。

管理集成电路S-8254A通过SEL端子实现电池三节串联用或四节串联用的切换并且分别对三节串联用或四节串联用的电路进行保护。管理集成电路S-8254A充、放电保护电压和过电流检测电压以50mV为进阶单位,管理集成电路S-8254A过充电检测电压以5mV为进阶单位。

在本实施例中,通常状态下,管理集成电路S-8254A通过控制充电场场效应晶体管FET1和放电场效应晶体管FET2的导通状态,使得电池组可正常进行放电工作。当检测到某节电池电压低于2.7V,则控制放电场效应晶体管FET2断开,停止放电,这种状态称为过放电状态。进入过放电状态后,管理集成电路S-8254A转为休眠状态;断开负载后,管理集成电路S-8254A退出休眠状态。当所有电池电压都在3.0V以上时,过放电状态被解除,系统恢复正常放电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电流检测电阻RSENSE用于过电流检测,电流检测电阻RSENSE和负极输入端EB-连接的一端与管理集成电路S-8254A连接。当检测计算放电电流大于设定值时,控制放电场效应晶体管FET2关闭,停止放电,进入过电流保护状态。在过电流状态下,断开负载后直到过电流状态解除,管理集成电路S-8254A恢复正常放电。过电流为三级保护分别为放电电流大于20A、放电电流大于50A和载出现短路。

在本实施例中,了确保电池组安全性,管理集成电路S-8254A对于过充电状态采取两级保护措施。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充电时的安全性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电池的充电温度应控制在O~45℃之间为宜。当充电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管理集成电路S-8254A控制充电场场效应晶体管FET1断开,停止充电。放电场效应晶体管FET2和与第一电池B1的正极间连接了一个常开型可恢复温度保险丝,通常状态下保险丝保持开路,不影响正常放电;当电池温度高于75℃时,保险丝闭合,放电场效应晶体管FET2的栅极与VDD导通。放电场效应晶体管FET2关闭,停止放电,从而实现放电温度保护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若误将充电器的正、负极反接入管理集成电路S-8254A中,则会由适配模块5和电池共同形成一个大电流回路,导致元器件损坏,甚至带来更大的安全危害。通过设计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即使充电器反接,适配模块5和电池也不会同时放电,从而对其起到了保护作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