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仓及头戴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3678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仓及头戴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机仓及头戴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头戴显示设备(AR或VR设备)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娱乐的一部分,其中手机是为头戴显示设备提供视频以及游戏的主要设备,但是目前市场的头戴显示设备提供的可以放置手机的手机仓大小不能适配多种类型的手机,只能限定使用一款或极少数的几款手机,并且大部分头戴显示设备的手机仓不能取出,放置手机时极为不方便,也容易造成手机的划伤和手机屏幕的调节不便。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手机仓,以至少解决上述之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用于头戴显示设备的手机仓,该手机仓可适用于多款手机,且独立于头戴显示设备,可随时从头戴显示设备中取出进行手机的取放,方便快捷,且不易造成手机的划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手机仓的头戴显示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仓,所述手机仓包括:

具有容纳手机本体的壳体;

所述壳体包括:

底壁部;所述底壁部包括有用于与手机本体屏幕对应的,贯穿所述底壁部内外侧表面的主镂空部;

由底壁部边缘向上延伸出的侧壁部;及

由侧壁部顶部边缘向侧壁部内侧延伸出的夹持部;

所述底壁部内侧表面、侧壁部内侧表面以及夹持部内侧表面共同构成容纳手机本体的腔体;

所述夹持部还包括结合固定在所述夹持部的至少部分内侧表面上的第一垫片。

进一步,所述底壁部的内侧表面还结合固定有第二垫片。

进一步,所述夹持部包括有由所述夹持部内侧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内陷部,所述第一垫片容置在所述内陷部内,且所述第一垫片的厚度大于所述内陷部的深度。

进一步,所述夹持部的内侧表面为曲面结构。

进一步,所述主镂空部的一侧边缘延伸至具有夹持部的一侧侧壁部的底部边缘处。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边侧和两个相对的第二边侧;

所述夹持部位于第一边侧的其中一个侧壁部上,第一边侧的另一个侧壁部上包括有贯穿该另一个侧壁部顶部边沿的缺口部。

进一步,所述底壁部还包括位于所述主镂空部边缘的,且与所述主镂空部连通的贯穿所述底壁部内外侧表面的副镂空部。

进一步,所述壳体还至少包括有与手机本体出声孔和\或耳机孔对应的形成于所述壳体底壁部或者侧壁部上的开口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头戴显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显示主体,与所述显示主体结合固定的上述手机仓;且所述手机仓的壳体上至少还包括有与所述显示主体连接固定的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设备为VR设备或AR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用于头戴显示设备的手机仓,独立于头戴显示设备,可随时从头戴显示设备中取出,方便取放手机,不易造成手机的划伤;另外,该手机仓能对不同厚度的手机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拓宽了手机仓对于手机的适用范围,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头戴显示设备的手机仓的分解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头戴显示设备的手机仓的截面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手机装入手机仓的示意图。

附图中,1、底壁部,11、主镂空部,12、副镂空部,2、侧壁部,21、缺口部,22、开口部,3、夹持部,31、第一垫片,32、内陷部,4、第二垫片,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头戴显示设备用于放置手机的手机仓不能适配多款手机,且手机仓不能取出,在放置手机时容易造成手机的划伤,给用户带来不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头戴显示设备的手机仓,如图1和2所示,该手机仓包括:具有容纳手机本体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壁部1;所述底壁部1包括有用于与手机本体屏幕对应的,贯穿所述底壁部1内外侧表面的主镂空部11;由底壁部1边缘向上延伸出的侧壁部2;及由侧壁部2顶部边缘向侧壁部2内侧延伸出的夹持部3;所述底壁部1内侧表面、侧壁部2内侧表面以及夹持部3内侧表面共同构成容纳手机本体的腔体;所述夹持部3还包括结合固定在所述夹持部3的至少部分内侧表面上的第一垫片31。

本实用新型中手机仓独作为一个单独的配件,可随时从头戴显示设备中取出,使得取放手机本体更加方便,可更好的保护手机本体不受损伤;另外,在夹持部3的内侧表面设置第一垫片31,所述第一垫片31为弹性材料,手机本体放入手机仓的腔体中,第一垫片可被压缩并回弹,使得手机仓能对不同厚度的手机本体起到固定作用,提高了对手机本体不同厚度的兼容性,适配于不同类型的手机,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垫片31的材料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为泡沫、硅胶等弹性材料。所述第一垫片31的形状也不作具体限定,可以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部1的内侧表面还结合固定有第二垫片4;其中,对于所述第二垫片4的材料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为微孔泡棉等软质材料。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垫片4的设计,一方面第二垫片4采用软质材料,可利用其回弹作用力与第一垫片31配合起到固定手机本体的作用,增强对手机本体的固定力度;另一方面,第二垫片4具有吸盘作用,将手机屏幕吸附贴紧防止移动,保护手机屏幕不被破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夹持部3包括有由所述夹持部3内侧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内陷部32,所述第一垫片31容置在所述内陷部32内,且所述第一垫片31的厚度大于所述内陷部32的深度。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夹持部3的内侧表面为曲面结构,上述两种结构的改进进一步实现对不同厚度的手机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镂空部11的一侧边缘延伸至具有夹持部3的一侧侧壁部2的底部边缘处,以便使得手机本体屏幕能完整地展示给用户,增强用户的体验效果。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主镂空部11靠近手机底壁部1的左上角,手机本体装入手机仓的腔体中后,可将手机本体靠至腔体的左上角,可进一步通过壳体侧壁部对手机本体定位,且通过侧壁部内侧表面与夹持部的配合实现对手机本体的更好的固定作用。

此外,所述底壁部1还包括位于所述主镂空部11边缘的,且与所述主镂空部11连通的贯穿所述底壁部1内外侧表面的副镂空部12,该设计使得用户在体验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随时对手机本体上的操作件进行控制,方便用户对手机的快捷调节,避免浪费时间,增强了体验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边侧和两个相对的第二边侧;所述夹持部3位于第一边侧的其中一个侧壁部2上,第一边侧的另一个侧壁部2上包括有贯穿该另一个侧壁部2顶部边沿的缺口部21;手机本体可通过该缺口部21直接进行取放,方便用户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至少包括有与手机本体出声孔和\或耳机孔对应的形成于所述壳体底壁部1或者侧壁部2上的开口部22。所述开口部22的位置依据手机出声孔和\或耳机孔的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另外开口部22也可以位于底壁部1上,用以增加手机的出声效率及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头戴显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显示主体,与所述显示主体结合固定的上述手机仓;且所述手机仓的壳体上至少还包括有与所述显示主体连接固定的连接件5。其中,所述连接件5的位置不作具体的限定,可根据实际头戴显示设备结构来进行调整;如图1和2所示,当手机仓沿第一边侧方向装入头戴显示设备中时,连接件5可以设置在所述手机仓壳体的两个相对的第一边侧。

进一步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机仓可适用于任何一种头戴显示设备,例如所述头戴显示设备可以为VR设备或AR设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