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入耳式耳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8651发布日期:2018-06-08 19:5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结构的入耳式耳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入耳式耳麦,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入耳式耳麦。



背景技术:

入耳式耳机又名耳道式耳机、入耳式耳塞、或者入耳式监听器,是一种用在人体听觉器官内部的耳机,根据其设计,会在使用时密封住使用者的耳道。入耳式耳机在普通耳机的基础上,以胶质塞头插入耳道内,获得更好的密闭性。极大的增加了耳机的表现效果、这种密封性大体上提供了两种功能:降低外界噪音对音乐的干扰;提供的一个封闭的环境,大大减少了漏音。现有的入耳式耳机结构复杂,体积大,悬挂在耳部重,且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除尘网可以保护入耳部的开口位置,可以对开口起到防尘的作用;耳麦体通过入耳部可以直接悬挂在使用者的耳部,使用更加方便的改进结构的入耳式耳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改进结构的入耳式耳麦,包括耳麦体,耳麦体的背部设有按键,耳麦体的背面上部设有指示灯孔,耳麦体的背面下部设有麦克风孔;耳麦体的正面上部设有入耳部,入耳部凸设在耳麦体的正面上部,入耳部的前部为开口,入耳部的前部位置设有除尘网,除尘网为网状结构,除尘网布置在开口位置,入耳部的内侧部上缘位置设有第一限位片,入耳部的内侧部下缘位置设有第二限位片,除尘网安装在第一限位片与第二限位片上,第一限位片与第二限位片的表面均设有磁吸层,除尘网吸附在第一限位片与第二限位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孔的横截面为圆形形状,麦克风孔的横截面为圆形形状,麦克风孔的直径大于指示灯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耳麦体的上部比下部宽大。

进一步地,所述耳麦体由后半壳与前半壳组成,后半壳与前半壳通过卡扣连接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耳麦体的上部与下部均为顶面为弧面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入耳部通过开口对除尘网进行安装,耳麦体通过第一限位片与第二限位片对除尘网进行牢固安装;通过除尘网可以保护入耳部的开口位置,可以对开口起到防尘的作用;耳麦体通过入耳部可以直接悬挂在使用者的耳部,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入耳式耳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入耳式耳麦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改进结构的入耳式耳麦,包括耳麦体1,耳麦体1的背部设有按键2,耳麦体1的背面上部设有指示灯孔3,耳麦体1的背面下部设有麦克风孔4;耳麦体1的正面上部设有入耳部5,入耳部5凸设在耳麦体1的正面上部,入耳部5的前部为开口6,入耳部5的前部位置设有除尘网7,除尘网7为网状结构,除尘网7布置在开口6位置,入耳部5的内侧部上缘位置设有第一限位片8,入耳部5的内侧部下缘位置设有第二限位片9,除尘网7安装在第一限位片8与第二限位片9上,第一限位片8与第二限位片9的表面均设有磁吸层,除尘网7吸附在第一限位片8与第二限位片9之间;指示灯孔3的横截面为圆形形状,麦克风孔4的横截面为圆形形状,麦克风孔4的直径大于指示灯孔3的直径;耳麦体1的上部比下部宽大;耳麦体1由后半壳10与前半壳11组成,后半壳10与前半壳11通过卡扣连接组成;耳麦体1的上部与下部均为顶面为弧面形状。

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入耳式耳麦,入耳部5通过开口6对除尘网7进行安装,耳麦体1通过第一限位片8与第二限位片9对除尘网7进行牢固安装;通过除尘网7可以保护入耳部5的开口6位置,可以对开口6起到防尘的作用;耳麦体1通过入耳部5可以直接悬挂在使用者的耳部,使用更加方便。

其中,耳麦体1的上部比下部宽大;所以耳麦体1的上部比耳麦体1的下部重,插入耳部时安装更加牢固。

其中,耳麦体1由后半壳10与前半壳11组成,后半壳10与前半壳11通过卡扣连接组成;所以方便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