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9697发布日期:2018-09-08 00:59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用的无线耳机,因其便携性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无线耳机在使用过后需要对其充电。目前,市面上的无线耳机大部分都是通过USB接口充电,操作不便,尤其在晚上比较昏暗的地方使用,无法准确的实现连接,且易损坏,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操作上的便捷。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对无线耳机充电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充电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耳机充电装置。该耳机装置包括线控盒和充电底座,所述线控盒与所述充电底座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靠近所述充电底座一侧的极性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靠近所述线控盒一侧的极性相反,所述线控盒与所述充电底座的壳体上设置有连通元件,所述线控盒通过磁力与所述充电底座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包括铁氧体磁铁、钕铁硼磁铁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线控盒中设置有2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所述充电底座中设置有2块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分别与2块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连通元件包括公座和母座,所述公座与所述母座接触以实现所述线控盒与所述充电底座电路导通。

可选地,所述线控盒包括按键、线控盒上盖、导光柱、PCBA、线控盒尾塞、第一磁性元件、线控盒下盖和所述母座,所述母座与所述PCBA连接。

可选地,所述充电底座包括充电底座上盖、所述公座、充电底座尾塞、第二磁性元件和充电底座下盖;

还包括充电线,所述公座与所述充电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安装于所述线控盒下盖,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安装于所述充电底座上盖。

可选地,所述线控盒下盖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母座的开口,所述充电底座上盖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公座的开孔。

可选地,所述线控盒下盖两侧分别设置有不少于1个的凹陷部,所述充电底座上盖两个侧壁分别设置有不少于1个的凸起部,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凸起部的长边延长方向垂直于所述PCBA所在平面,所述凹陷部在所述线控盒下盖的位置与所述凸起部在所述充电底座的位置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至少在于,该耳机充电装置包括线控盒和充电底座,线控盒与充电底座中设置有磁性元件和连通元件,连通元件包括公座和母座。线控盒靠近充电底座时,两者由于磁力贴合在一起,公座与母座碰触实现充电电路导通以达到给无线耳机充电的目的。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耳机充电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耳机充电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耳机充电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耳机充电装置的充电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为按键,12为线控盒上盖,13为导光柱,14为PCBA,15为线控盒尾塞,16为第一磁性元件,17为线控盒下盖,18为母座,19为充电底座上盖,20为充电底座尾塞,21为公座,22为第二磁性元件,23为充电底座下盖,24为凹陷部,25为凸起部,101为线控盒,102为充电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绝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充电装置。如图1-2所示,该耳机充电装置包括线控盒101和充电底座102,线控盒101与充电底座102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元件16和第二磁性元件22,第一磁性元件16靠近充电底座102一侧的极性与第二磁性元件22靠近线控盒101一侧的极性相反,线控盒101与充电底座102的壳体上设置有连通元件,线控盒101通过磁力与充电底座102可拆卸地连接。线控盒101与充电底座102距离足够近时,第一磁性元件16和第二磁性元件22之间的磁力足以使线控盒101与充电底座102贴合,线控盒101和充电底座102通过连通元件实现充电电路导通。

例如,充电底座102可以设计为半包裹结构,以方便固定线控盒101,也可以是非包裹结构。

例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一磁性元件16和第二磁性元件22在线控盒101、充电底座102中的位置、体积及数量,第一磁性元件16和第二磁性元件22可以是但不局限于长方体、圆柱体。

例如,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包括铁氧体磁铁、钕铁硼磁铁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材料来源广泛,加工容易。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4所示线控盒101中设置有2块第一磁性元件16,充电底座102中设置有2块第二磁性元件22,2块第一磁性元件16分别与2块第二磁性元件22相对应。此处相对应是指线控盒101与充电底座102贴合时,其中1块第一磁性元件16接近其中1块第二磁性元件22,另外1块第一磁性元件16接近另外1块第二磁性元件22。

优选地,2块第一磁性元件16、2块第二磁性元件22均关于沿线控盒101长度方向且垂直的中心面对称设置,以达到线控盒101和充电底座102两侧磁力均衡的效果,增加该装置的稳固性且更有利于电路导通。

可选地,连通元件包括公座21和母座18,线控盒101和充电底座102通过公座21与母座18碰触实现整个电路导通,方便充电电路断路与导通。

可选地,公座21的高度、公座21的针脚数量以及母座18与公座21的碰触面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线控盒101包括按键11、线控盒上盖12、导光柱13、PCBA14、线控盒尾塞15、第一磁性元件16、线控盒下盖17和母座18,线控盒上盖12设置有用于安装按键11的凹槽,线控盒上盖12和线控盒下盖17扣合形成用于安装导光柱13、PCBA14、第一磁性元件16以及母座18的容腔,第一磁性元件16设置于PCBA14与线控盒下盖17之间,从PCBA14引线至母座18,使其实现两者电路导通。

可选地,可以通过用FPCB将PCBA14与母座18连接在一起。

此外,充电底座102包括充电底座上盖19、公座21、充电底座尾塞20、第二磁性元件22、充电底座下盖23和充电线,公座21与充电线连接。充电底座上盖19和充电底座下盖23扣合形成用于安装公座21、第二磁性元件22的容纳腔。

可选地,母座18、公座21可以分别设置于容腔、容纳腔外。

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磁性元件16安装于线控盒下盖17,第二磁性元件22安装于充电底座上盖19。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尽可能地缩小第一磁性元件16和第二磁性元件22之间的距离,在第一磁性元件16和第二磁性元件22不变的情况下,增强两者之间的磁力。

优选地,线控盒下盖17开设有用于安装母座18的开口,充电底座上盖19开设有用于安装公座21的开孔,开口与开孔相对。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2所示,线控盒下盖17两侧分别设置有2个的凹陷部24,充电底座上盖19两个侧壁分别设置有2个的凸起部25,凹陷部24和凸起部25的长边延长方向垂直于PCBA14所在平面,凹陷部24在线控盒下盖17的位置与凸起部25在充电底座上盖19的位置相匹配。

在该例子中,线控盒101与充电底座102吸合时,凸起部25嵌入至凹陷部24,能够帮助线控盒101与充电底座102准确地吸合,防止线控盒101和充电底座102在水平面发生相对位移,保证母座18与公座21准确连接。

可选地,凹陷部24和凸起部25均可以设置1个,减小线控盒101与充电底座102准确吸合的难度,也可以设置多个,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