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控制器及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0651发布日期:2018-07-25 00:37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控制器及一种智能语音控制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A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涉及AI的互联网产品出现,智能语音控制音箱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产品。智能语音控制音箱采用“语音+AI”的交互方式,其内的处理系统按照功能划分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语音控制子系统,另一部分是音箱子系统。目前市面上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处理系统都是整体设计的,即上述所提及的语音控制子系统和音箱子系统只是功能逻辑上进行的划分,该两个部分的物理结构是统一设计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在出厂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构。经使用发现,目前这种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制造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并且市场销售方式也不够灵活,举例来说,假设某消费者已经拥有一个音箱设备,但该已有的音箱设备无法实现智能语音控制,这时若该消费者再购买目前这种整体设计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那么已有的音箱设备就显得多余甚至会闲置了,针对这类消费者会比较倾向于想要单独购买一个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然而目前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无法满足此类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控制器及智能语音控制音箱,能够节省成本,提升实用性。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控制器,包括控制壳体、设置在所述控制壳体内的语音控制模块、及第一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语音控制模板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器能够与音箱可分离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用于实现所述语音控制模块与所述音箱之间的数据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控制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器为凹槽状的连接插口,或者,所述第一连接器为凸块状的连接端子。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为连接端子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端子伸缩设置于所述控制壳体;

当所述连接端子处于伸出状态下时,所述连接端子突出于所述控制壳体的外表面,所述连接端子能够与所述音箱连接;当所述连接端子处于缩回状态下时,所述连接端子位于所述控制壳体内,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音箱相分离。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为第一蓝牙模块。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为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壳体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音箱进行可分离式连接。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为与所述音箱的外设接口插接配合的接头,或者,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为与所述音箱的电源插口插接配合的插头。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壳体固定连接;或者,所述控制壳体上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线的一端插接于所述连接端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这样一种语音控制器:该语音控制器可被单独使用以实现语音控制功能;也可通过设于该语音控制器上的第一连接器与音箱可分离式连接以在语音控制器与音箱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从而使得语音控制器能够与音箱组合使用来实现智能语音控制功能及扬声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较低,实用性较高,且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购买需求。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语音控制音箱,包括语音控制器及音箱;所述语音控制器包括控制壳体、设置在所述控制壳体内的语音控制模块、及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语音控制模板连接;所述音箱包括音箱壳体、设置在所述音箱壳体内的扬声模块、及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扬声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可分离式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连时,所述语音控制模块与所述扬声模块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及所述第二连接器进行数据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控制壳体上,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在所述音箱壳体上;

所述第一连接器为凹槽状的连接插口;所述第二连接器为凸块状的连接端子;或者,所述第一连接器为凸块状的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为凹槽状的连接插口。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连接端子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端子伸缩设置于所述音箱壳体;

当所述连接端子处于伸出状态下时,所述连接端子突出于所述音箱壳体的外表面,所述连接端子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当所述连接端子处于缩回状态下时,所述连接端子位于所述音箱壳体内,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分离。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为第一蓝牙模块,所述第二连接器为第二蓝牙模块。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为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可分离式连接。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所述音箱的外设接口,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为与所述音箱的外设接口插接配合的接头;或者,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所述音箱的电源插口,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为与所述音箱的电源插口插接配合的插头。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壳体固定连接;或者,所述控制壳体上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线的一端插接于所述连接端口。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器为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音箱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可分离式连接。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所述语音控制器的外设接口,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为与所述语音控制器的外设接口插接配合的接头;或者,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所述语音控制器的电源插口,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为与所述语音控制器的电源插口插接配合的插头。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音箱壳体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音箱壳体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线的一端插接于所述连接端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这样一种智能语音控制音箱:该智能语音控制音箱包括语音控制部分和扬声部分,该两个部分采用分体式设计,分别对应两个相互独立的设备,其中语音控制部分对应一个语音控制器,扬声部分对应一个音箱。语音控制器与音箱既可以相互独立的使用,又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器上的第一连接器与音箱上的第二连接器进行可分离式连接,连接后的语音控制器与音箱能够实现数据传输,从而使得语音控制器能够与音箱组合使用来实现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智能语音控制功能及扬声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较低,实用性较高,且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购买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语音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拆解后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拆解后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拆解后的再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拆解后的再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拆解后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涉及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研究领域。AI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进行模拟,并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响应。随着A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涉及AI的互联网产品出现,智能语音控制音箱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产品。智能语音控制音箱采用“语音+AI”的交互方式,交互过程主要包括:接收人以自然语言方式发出的语音指令,对语音指令进行识别,以及通过自然语言方式输出该语音指令的响应。以一个具体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如下:人可以自然语言方式向智能语音控制音箱发出语音指令为“今天的天气情况”,智能语音控制音箱对该语音指令进行识别后,从互联网获取到天气信息,再转换为自然语言方式的声音进行播放如“今天的气温在15-20摄氏度,阴,请注意保暖!”。

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处理系统按照功能划分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语音控制子系统,另一部分是音箱子系统。其中,语音控制子系统主要负责用于语音控制功能,其职能主要包括:根据具体应用场景与其他设备(如手机、家庭网络中的家居设备等)进行连接、接收人发出的语音指令、对语音指令进行识别响应,以及控制应用场景内的其他设备执行指令操作等等。音箱子系统主要用于实现扬声功能,其职能主要包括:输出语音指令的响应所涉及的各类声音,如:播放天气信息的语音、播放歌曲、播放与人的交互语音等等。以上述的具体场景为例:语音控制子系统接收人发出的语音指令“今天的天气情况”,对该语音指令进行识别后,从互联网或相连接的其他设备获得今天的天气信息,再将今天的天气信息转换为语音数据传输给音箱子系统,由音箱子系统进行天气信息的语音播报。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中指出,目前市面上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处理系统都是整体设计的,即上述所提及的语音控制子系统和音箱子系统只是功能逻辑上进行的划分,该两个部分的物理结构是统一设计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在出厂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构。经使用发现,目前这种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制造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并且市场销售方式也不够灵活,举例来说,假设某消费者已经拥有一个音箱设备,但该已有的音箱设备无法实现智能语音控制,这时若该消费者再购买目前这种整体设计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那么已有的音箱设备就显得多余甚至会闲置了,针对这类消费者会比较倾向于想要单独购买一个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然而目前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则无法满足此类消费者的需求。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这样一种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结构构想:该智能语音控制音箱包括语音控制部分和扬声部分,该两个部分采用分体式设计,分别对应两个相互独立的设备,其中语音控制部分对应一个语音控制器,扬声部分对应一个音箱。语音控制器与音箱既可以相互独立的使用,又可以进行可分离式连接,连接后的语音控制器与音箱能够实现数据传输,从而使得语音控制器能够与音箱组合使用来实现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智能语音控制功能及扬声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较低,实用性较高,且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购买需求。

基于上述描述,下面将结合附图1-附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语音控制音箱、一种语音控制器及一种音箱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附图中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语音控制器及音箱均呈圆柱状结构,但可以理解的是,圆柱形状仅为举例,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产品需求、市场需求等来设计智能语音控制音箱、语音控制器及音箱的外观结构,例如也可设计为长方体结构、立方体结构、卡通形象的立体状结构等等,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参见附图1-附图11,智能语音控制音箱1包括语音控制器10及音箱20。语音控制器10包括控制壳体101、设置在所述控制壳体101内的语音控制模块、及第一连接器104,所述第一连接器104与所述语音控制模板连接。

参见附图2,控制壳体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面板102,此处的固定连接可以是通过螺丝、卡扣等连接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是通过焊接等工艺手段实现。面板102表面设有语音控制键;此处的语音控制键既可以是实体按键,也可以触屏按键;并且,该语音控制键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参见附图4,语音控制键可包括:静音键1021a、音量-1021b、音量+1021c及功能键1021d;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功能键1021d被点击或按压时还能够调出更多按键,包括但不限于:语音输入键、快进快退按键、时间设置按键等等。请一并参见图5-图6所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控制壳体101内安装有第一电路基板103,语音控制模块设置于该第一电路基板103上,并且该语音控制器的面板102表面的语音控制键相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电路基板103还可包括:通信模块,以及指令数据的相应处理模块;并且可在该第一电路基板103上按需增减相应的功能模块以使语音控制器10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增加游戏功能模块等等。

音箱20包括音箱壳体201、设置在所述音箱壳体201内的扬声模块、及第二连接器202,所述第二连接器202与所述扬声模块连接。参见附图3所示,音箱壳体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盖板205,此处的固定连接可以是通过螺丝、卡扣等连接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是通过焊接等工艺手段实现。请一并参见图5-图6所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音箱壳体201上设有外设接口206及电源插口207;该外设接口206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SB接口、音频接口等。此处,外设接口206及电源插口207可设置于音箱壳体201的任何位置。音箱壳体201内包括声腔203;在该声腔203内安装有扬声模块203a。在声腔203与盖板205之间安装有导音器203b和第二电路基板204;该第二电路基板204分别与扬声模块203a及导音器203b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04与第二连接器202可分离式连接;此处,可分离式连接是指当需要将语音控制器10与音箱20配合使用时,将第一连接器104与第二连接器202相连,这时语音控制模块与扬声模块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104及所述第二连接器102进行数据传输。当不需要将语音控制器10与音箱20配合使用时,断开第一连接器104与第二连接器202的连接,这时语音控制器10与音箱20相分离,语音控制模块与扬声模块的数据传输中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04设置在所述控制壳体101上,第二连接器202设置在音箱壳体201上。

参见附图7,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04为凹槽状的连接插口;第二连接器202为凸块状的连接端子;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器202伸缩设置于音箱壳体201;当连接端子处于伸出状态下时,第二连接器202突出于所述音箱壳体的外表面,第二连接器202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04连接;当第二连接器202处于缩回状态下时,该第二连接器202位于所述音箱壳体201内,此时第二连接器202与第一连接器201相分离。在音箱与语音控制器不需要连接时,可以将突出的第二连接器202缩回,使得音箱外表面简洁。

参见附图8,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04为凸块状的连接端子,第二连接器202为凹槽状的连接插口。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04伸缩设置于控制壳体101;当第一连接器104处于伸出状态下时,第一连接器104突出于所述控制壳体101的外表面,第一连接器104能够与第二连接器202连接;当第一连接器104处于缩回状态下时,第一连接器104位于所述控制壳体101内,第一连接器104与第二连接器202相分离。在语音控制器与音箱不需要连接时,可以将突出的第一连接器104缩回,使得音箱外表面简洁。

参见附图9,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04为第一蓝牙模块,第二连接器202为第二蓝牙模块;第一连接器104与第二连接器202实现可分离式的蓝牙无线连接。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04与第二连接器还可以实现可分离式的红外、Wifi等无线连接。

请参见附图10,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04为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壳体1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02可分离式连接。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实现中,若第二连接器202为所述音箱20的外设接口206,该连接线的另一端为与所述音箱20的外设接口206插接配合的接头;或者,若所述第二连接器202为所述音箱20的电源插口207,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为与所述音箱20的电源插口207插接配合的插头。本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实现中,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壳体101固定连接;或者,若所述控制壳体101上设置有连接端口,则所述连接线的一端插接于所述连接端口。

请参见附图11,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器202为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音箱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04可分离式连接。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实现中,语音控制器10设置有外设接口,若所述第一连接器104为所述语音控制器10的外设接口,则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为与所述语音控制器10的外设接口插接配合的接头;或者,语音控制器10上设置有电源插口,若所述第一连接器104为所述语音控制器的电源插口,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为与所述语音控制器10的电源插口插接配合的插头。本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实现中,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音箱壳体201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音箱壳体201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线的一端插接于所述连接端口。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语音控制音箱包括语音控制部分和扬声部分,该两个部分采用分体式设计,分别对应两个相互独立的设备,其中语音控制部分对应一个语音控制器,扬声部分对应一个音箱。语音控制器与音箱既可以相互独立的使用,又可以进行可分离式连接,连接后的语音控制器与音箱能够实现数据传输,从而使得语音控制器能够与音箱组合使用来实现智能语音控制音箱的智能语音控制功能及扬声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较低,实用性较高,且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购买需求。

以上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