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佩戴工具箱的手机蓝牙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0607发布日期:2018-06-01 21:5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佩戴工具箱的手机蓝牙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佩戴工具箱的手机蓝牙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机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可适用于更多的场合,使消费者使用起来更方便舒适。通常,有些情况下使用手机接打电话会有些不便,比如开车时,等等。因此,人们便为手机配备了蓝牙耳机,以便在开车时也能方便地接听和拨打电话。

现有的蓝牙耳机与手机多为独立形式,使用者必须随时把蓝牙耳机带在身边,并需要妥善保管它,以防丢失。如果一直配戴在耳朵上面,容易造成耳朵的不适;另外还要把蓝牙耳机的充电器带着,以便我们正常使用后能及时充电,以防蓝牙耳机没有电而无法正常工作。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蓝牙手机,将蓝牙耳机与手机合二为一。但是,本发明人发现,其皆存在一些结构不合理和使用不方便等缺陷,比如,利用蓝牙耳机不便装取或者蓝牙耳机外露,无法进行安全的保护等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蓝牙耳机不便装取或者蓝牙耳机外露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方便蓝牙手机装取、可有效保证蓝牙耳机安全且多功能方便存放其他配件的佩戴工具箱的手机蓝牙一体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佩戴工具箱的手机蓝牙一体机,包括手机主体、蓝牙耳机放置盒和推出杆;所述手机主体的任意一角处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蓝牙耳机放置盒相适配的方形槽;所述蓝牙耳机放置盒包括听筒收纳部和杆体收纳部,整体呈阶梯状;所述听筒收纳部设置于所述手机主体的任意一角上;所述听筒收纳部在侧面开设有一缺口用于取出蓝牙耳机;所述缺口进一步通过一弹性L型板实现打开和关闭;所述杆体收纳部在侧面上开设有一导滑槽;所述推出杆穿过所述导滑槽延伸至所述杆体收纳部内部;所述杆体收纳部上设置有一第一磁铁;所述弹性L型板上进一步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应的第二磁铁。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听筒收纳部远离所述手机主体的两侧面挖空以形成所述缺口。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听筒收纳部一面与所述手机主体屏幕一面相平齐,另一面低于所述手机主体背面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L型板一侧边铰接于所述手机主体宽度方向上的一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磁铁远离所述手机主体内侧设置;所述弹性L型板关闭所述缺口时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相正对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滑槽的末端进一步设置有一限位块。

作为进一步改进,蓝牙耳机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手机本体内部的充电电池相连接的触点;所述杆体收纳部侧面设置有与充电电池相连接的弹针。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佩戴工具箱的手机蓝牙一体机中采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设置,通过移动第一磁铁,来对设置于弹性L型板上的第二磁铁产生排斥力以有效实现自动打开弹性L型板方便取出蓝牙耳机的功能,解决现有的蓝牙耳机和手机一体机内设磁性结构需要手机内部通电产生磁力或者需要手动将蓝牙手机拉出的问题,实现使用者在开车或者不方便的情况下可快速取出蓝牙耳机的效果,结构简单,功能易行。

2、本实用新型一种佩戴工具箱的手机蓝牙一体机设置有限位块,可以有效对第一磁铁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有效防止第一磁铁脱出,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一种佩戴工具箱的手机蓝牙一体机未放置蓝牙耳机时可用于放置其他小配件,结构简单且多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佩戴工具箱的手机蓝牙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佩戴工具箱的手机蓝牙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手机主体10、

蓝牙耳机放置盒20、

听筒收纳部21、

缺口211、

杆体收纳部22、

导滑槽221、

推出杆30、

弹性L型板40、

第一磁铁50、

第二磁铁60、

限位块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2,实施例中,一种佩戴工具箱的手机蓝牙一体机,包括手机主体10、蓝牙耳机放置盒20和推出杆30;所述手机主体10的任意一角处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蓝牙耳机放置盒20相适配的方形槽;所述蓝牙耳机放置盒20包括听筒收纳部21和杆体收纳部22,整体呈阶梯状;所述听筒收纳部21设置于所述手机主体10的任意一角上;所述听筒收纳部21在侧面开设有一缺口211用于取出蓝牙耳机;所述缺口211进一步通过一弹性L型板40实现打开和关闭;所述杆体收纳部22在侧面上开设有一导滑槽221;所述推出杆30穿过所述导滑槽221延伸至所述杆体收纳部22内部;所述杆体收纳部22上设置有一第一磁铁50;所述弹性L型板40上进一步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磁铁50相对应的第二磁铁60。采用第一磁铁50和第二磁铁60的设置,通过移动第一磁铁50,来对设置于弹性L型板40上的第二磁铁60产生排斥力以有效实现自动打开弹性L型板40方便取出蓝牙耳机的功能,解决现有的蓝牙耳机和手机一体机内设磁性结构需要手机内部通电产生磁力或者需要手动将蓝牙手机拉出的问题,实现使用者在开车或者不方便的情况下可快速取出蓝牙耳机的效果,结构简单,功能易行。

所述蓝牙耳机放置盒20在没有放置蓝牙耳机时还可作为工具盒放置一些手机的小配件或小零件,与传统的在手机上直接开设蓝牙放置槽的方式相比更加多功能化,还可以实现易拆卸,通过双面胶等方式应用到不同类型的手机上。

进一步地,所述听筒收纳部21远离所述手机主体10的两侧面挖空以形成所述缺口211,采用这样的向外的开口方式快速将蓝牙耳机取出且不会撞到手机本体;所述听筒收纳部21一面与所述手机主体10屏幕一面相平齐,另一面低于所述手机主体10背面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防止听筒收纳部21影响到使用者的正常使用。

请参考图2,实施例中,所述弹性L型板40一侧边铰接于所述手机主体10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铰接处设置有一拉簧(图中未表示)以实现弹性L型板40与手机主体10的弹性连接;除此之外,所述弹性L型板40也可直接与所述蓝牙耳机放置盒20一体成型以保证可形变性;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保证在不使用时弹性L型板40能对蓝牙耳机进行随时的保护,结构简单,功能易行。

请参考图2,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铁50远离所述手机主体10内侧设置;所述弹性L型板40关闭所述缺口211时所述第二磁铁60与所述第一磁铁50相正对设置;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在初始状态下时,当第一磁铁50靠近第二磁铁60时产生的排斥力能够给与所述第一磁铁50相正对的弹性L型板40一个向弹性L型板40与手机主体10连接处的旋转力,可以更高效地实现打开缺口211,便于蓝牙耳机的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导滑槽221的末端进一步设置有一限位块70。这样可以有效对第一磁铁50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有效防止第一磁铁50脱出,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推出杆30在所述听筒收纳部21内的部分可开设有与蓝牙耳机杆体末端相配合的固定槽,可根据不同类型蓝牙手机进行设计,可以有效在蓝牙耳机塞入后对蓝牙耳机的位置进行定位,辅助弹性L型板40对蓝牙耳机进行固定。

除此之外,蓝牙耳机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手机本体内部的充电电池相连接的触点,弹针和触点的个数可根据手机电池的电极选择为3或4个接触点;所述杆体收纳部22侧面设置有与充电电池相连接的弹针以实现对蓝牙耳机的充电功能;蓝牙耳机内部的蓄电池可进一步连接一过充保护模块,以保护蓝牙耳机的蓄电池。

所述蓝牙手机放置盒中听筒收纳部的外形不仅限于方形,还可以为半球形的,半圆柱形的等等以适配各种不一样的蓝牙耳机外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